——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档案
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有署名董用威的一份辞呈,文云:
呈为病体不支,恳请派人接替,以重党报而免贻误事。窃自去年十月八日,在鄂中央委员、湖南省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汉口特别市党部及总政治部在汉口开联席会议,讨论宣传问题,佥以长江中部本党须有一机关报,以司喉舌,决定派用威负责筹备,并电呈钧会备案。至十一月二十日出版。原定每日出三千份,每月经费五千元。差幸出版以后,颇受社会欢迎,销数逐渐增加至八千份以上。最近因四围各省反革命在邮局检查,销路稍滞,然亦较原定者加倍。顾部长到鄂,用威面请速觅替人,未邀允准。四月间承受马宙伯捐所付定价银三分一之德国新式卷筒机一部,呈请月增经费五千元,幸蒙照准。惟纸墨火食之价较前增高,而新机又须另建一屋,此目前正在进行中之大概情形也。用威兼职太多,疲劳过度,病假已久,万难顾及报馆职务,理合呈报钧会,迅予派人接替,以重党报而免贻误,不胜迫切之至!
谨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汉口民国日报》经理董用威呈(印)
董用威,董必武的原名。顾部长,指顾孟余,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此呈是研究国共合作史、近代新闻史和董必武生平的重要资料。
董必武年轻时即参加武昌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活动。辛亥革命时在湖北军政府军务部、财务部工作。1914年在日本东京参加中华革命党。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回武汉成立中共武汉地方工委。1924年奉命筹建国民党湖北省临时省党部,自此,成为国民党湖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1926年初代表湖北省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北伐军进攻武汉三镇时,董必武积极领导湖北地区的国共两党支持国民革命军。9月上旬,北伐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集中兵力进攻武昌。从董必武的呈文可知,在武昌尚未攻下时,在湖北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汉口特别市党部等就决定创办《汉口民国日报》,并决定由董必武筹办。
《汉口民国日报》由董必武任经理,总编辑先后为宛希俨、高语罕、沈雁冰,都是共产党员,因此,这是一份以国民党名义出版而实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报纸。它在报道革命运动,宣传北伐军战绩,支持左派、反对右派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董必武的呈文说明报纸从原定三千份发展为八千份,有力地反映出它在当时受到社会欢迎的情况。至今,它也是研究国民革命史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关于《汉口民国日报》,沈雁冰回忆说:“《汉口民国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机关报,但实际上是共产党在工作。这是因为报纸的实权掌握在共产党的手里:报社社长是董必武,总经理是毛泽民,总主笔是我,而编辑部的编辑,除了一个石信嘉是国民党左派,其他也都是共产党员;此外,报纸的编辑方针、宣传内容也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的,我有问题,也是向中共中央宣传部请示。因此,也可以说,《汉口民国日报》是共产党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又说:“董必武当时兼职很多: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常务委员,湖北省常务委员兼农工厅厅长,以及湖北党义研究所所长等,因此忙得很,报社的工作无暇兼顾。他把行政事务托付给毛泽民,编辑方针则要我去请示中共中央宣传部。” 从董必武的呈文看,他始终是《汉口民国日报》的经理,沈雁冰所称总经理是毛泽民,不确。可能,毛泽民只是负责实际工作,并无名义。
武汉汪精卫集团在1927年5月以后逐渐右转。7月8日,沈雁冰辞去《汉口民国日报》工作,转入“地下”。7月13日,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但不退出国民党。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扩大会议,决定分共。
汪精卫集团分共时,董必武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分别向武汉国民政府、武汉国民党中央等有关方面提出辞职。保留在国民党党史会档案中的上述辞呈即是此时的产物。
董必武给武汉国民政府的辞呈当时就发表了,内云:“钧府设立农工厅长于本省,原为保护农工利益。日来工会之被蹂躏者,时有所闻;农民之被屠杀者无地无有。听之不忍,救之不能。似此情形,实属有辜重寄。现既不能奉行钧府法令,复无以慰地方人民,再三思维,惟有辞职。” 此呈严厉谴责了汪精卫集团右转和分共的恶果,而辞去《汉口民国日报》的呈文则语气平缓,着重以“兼职太多,疲劳过度,病假已久”为理由,不涉及国共两党间的分歧,显然,与当时中共中央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而不退出国民党的政策有关。
武汉国民党中央接到董必武的辞呈后,即于19日召开的政治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讨论通过。现在台北国民党党史会还保存着一份函稿,文云:
迳启者。关于《汉口民国日报》经理董用威呈病体不支,恳请派人接替以重党报案,经本会政治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议“宣传部派人”,相应录案函知贵部,烦即从速派人接替为荷!此致中央宣传部。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汉口民国日报》的人马很快被替换了,因此,它的光辉的革命历史也就永远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