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谈到保罗·克鲁格的性格和德兰士瓦的布尔人。年迈的“保罗大叔”是个独裁者,但是在他更进步的臣民中有大量反对的声音,虽然大体而言文明和文化水平依旧是17世纪的。然而,在1884年发现黄金以及1886年发现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后,整个局面已经改变;后者经过四十多年的开采后,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储量,据报道(1939)称,超过了美国拥有的巨大储量,占全球开采供应的一半以上。
淘金热立即为德兰士瓦带来了大量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曾经濒于破产的德兰士瓦政府,突然变得富有起来,并且有能力进行现代战争。17世纪简朴的农民发现自己突然陷入19世纪晚期最肮脏的强权政治和帝国主义金融时代。简而言之,外国人在十年内建造出许多城市——约翰内斯堡从一个小村庄增长到1896年的十万人口——并威胁着所有旧时的生活方式,包括精明、狭隘和顽固的克鲁格的至上权威。布尔人本已在1893年的总统选举中击败他,但尽管相信存在故意计错票数的行为,他还是被宣布以微弱多数当选。他继续掌权并能推行他的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不允许向任何外国人投票,即使是市政选举,虽然他们创造了国家的财富;不允许外国人在政府拥有发言权,尽管在他的授意下他们被课以重税。甚至他们的孩子,几乎全部是英国人,也被要求只能接受荷兰语教育,而那些学校是由英国工业和税收支持的。在几乎完全由英国人修建和英国人居住的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十万英国人以及在该国其他地方的数千英国人,完全处于这个老家伙的控制之中,他雇佣荷兰和德国代理人帮助他攫取英国人创造的大部分财富,即使他的本族人也希望推翻他。当更进步的布尔人感到恼怒,英国人自然无法忍受,他们基本上甚至不允许成为公民,只是作为奶牛被使用。
与此同时,在南非还有另一个与克鲁格一样顽固和意志坚强的人。在帝国历史上,塞西尔·罗得斯的形象将永远赫然耸立,尽管他犯过错误。如果说他把那个时代帝国建立的指导原则表述为“慈善事业加上5%”,那么他有时似乎一心想着获得来到他面前的巨大财富,可他不仅贪婪,而且是庞大帝国梦的梦想家。财富对他来说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权力的一个重要杠杆。也许他思想中的主要缺点就是认为有了这个杠杆他能完成任何事情,虽然他的野心是为了帝国而不是他自己。他以有点笨拙的方式怀揣着不列颠民族神圣使命的信念,并把自己的生命和财富奉献到它的推进之上。一段时间,他是金伯利钻石矿区和多个矿井的核心人物。作为英国南非公司的总经理和实际的独裁者,以及开普殖民地的总理,他塑造了这个广袤大陆的南部的命运。他梦想从地中海到开普的一片全红的地带和从开普到开罗的铁路在英国的土地上修筑,为英国人所有。对于尖锐的种族问题,罗得斯认为荷兰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平等是唯一解决办法,并与开普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同盟(Afrikander Bund)的领导人霍夫迈耶结成联盟。他也积极关注教育事业和本土问题的公平处理。在开普殖民地,不仅荷兰人和英国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而且黑人也有选举权。在他的任期内,该殖民地与纳塔尔和奥兰治自由邦以关税同盟的形式统一起来,且随着南非公司管辖下领土的发展,为纪念他而被命名为罗得西亚,对落后的德兰士瓦形成合围之势。
在那里的外国人——被布尔人称为“外国侨民”(Uitlanders)——已经变得绝望。罗得斯坚信,他心目中的南非帝国的未来只有通过荷兰人和英国人的诚恳联盟并在后者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而他自己是注定要实现这一目标的人。以他的干才不会有任何问题。他也具有伟大政治家的许多品质,但他缺乏一项必不可少的——耐心。他总是在立遗嘱,体现他的思想(罗德奖学金的设立就是一例),而且时常因想到生命的短暂而倍感苦恼。
正是这种个性导致他犯下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他对克鲁格政权的不妥协失去耐心,这似乎阻碍了他的计划。外国侨民计划组织一次武装起义反抗布尔人的政府,以使他们遭受的不公得以纠正。不幸的是罗得斯支持这些计划,而他的朋友、罗得西亚的行政长官詹森博士,在边境做好了准备,打算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的外国侨民举事时进入德兰士瓦支援他们。除了这个计划的疯狂之外,时机选择也完全出错,起义并未按计划发生。詹森不顾这些情况和罗得斯下达的取消行动的命令,率领小股部队越过边境,企图远征德兰士瓦。这只能被认为是英国人对一个名义上友好的国家进行牵强的和不正当的攻击。部队被不光彩地击溃和俘虏了,策划暴动的领导人也被逮捕。
牌现在都捏在年迈的克鲁格手里。罗得斯毫无疑问也受到了牵连,立即辞去了开普殖民地总理一职,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以及种族联合的政治家之梦。德兰士瓦的布尔人再次团结在他们的总统周围,并获得了开普殖民地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同胞的支持。罗得斯去伦敦接受议会的调查,调查的方式又增加了荷兰人的怀疑。我们将在本章的后面部分讨论英德关系,但在这里可以提一下,德皇威廉二世给克鲁格发了一封电报,后者理解为电报暗示他可以指望德国的帮助。
詹森的部队在1896年1月2日被打败,随后三年局势迅速恶化。荷兰人现在已经很大程度上联合起来反对而不是支持英国人了。克鲁格通过对德兰士瓦境内的英国人和产业征税,获得了用现代武器大力加强军备的条件。1899年1月,这个国家大约2.1万名英国人向女王呈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纠正他们所受的不公待遇,包括缺少每一个英国殖民地的白人都享有的平等的政治权利。
《伦敦公约》措辞不严,之前已经提到,现在也能让人感觉得到。英国政府和克鲁格政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现在并不明确。英国内阁不认为它可以干涉德兰士瓦的内部事务,但又不愿意承认克鲁格的完全独立。局势陷入僵局。克鲁格对德国的帮助有信心,也基本肯定奥兰治自由邦会提供援助,于是确信自己比英国更强大,在最后通牒中要求英国人在四十八小时内撤走德兰士瓦附近的所有武装部队。英国意识到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严重的战争,虽然严重程度还不得而知。英帝国历史上最灾难性的戏剧之一的第一幕已经上演,虽然在谢幕之前错误将被勇敢地挽回。虽然举行了一系列的帝国会议,但帝国在危机中的真正实力还是个未知数。英帝国下面有联合王国、印度以及一群遍布全球的自治领和其他殖民地。除此以外,英帝国已经使自己处于一种完全孤立的地位了。它在世界上没有一个朋友或同盟国。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松散的一团“属地”对它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当时勉强维持的模糊的宪法和情感关系中、在一个充满敌人的世界上,它们会被证明是帝国的资产还是负债呢?面对这种局势,英国人对这些问题也不能找到确定的答案。我们可以在这里暂时打住,来简要追溯英国孤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