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曲《敕勒歌》,传唱千年,勾勒出了一幅雄浑辽阔的草原美景。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便是当时中国北方最为强大的少数民族——鲜卑。鲜卑人酷爱音乐——风过,草长,金黄色的大草原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古老而又让人难以忘却的故事。
鲜卑人和匈奴一样也是逐水草而居,在艰辛与困苦中一代代的繁衍生息。那些曾经回荡在大草原上的鲜卑民歌,有的甚至连歌词都没有,只剩下绵长悠远的调子,那是这个民族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寄托着鲜卑人最淳朴最原始的情绪。悠长、清新、慷慨、豪壮……这是鲜卑人的歌,也是鲜卑的历史。
鲜卑与乌桓都是东胡的一支,最早发源于鲜卑山,并以此为族名。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鲜卑族的发源地一直是学者们考证的焦点。那么,鲜卑山到底在哪里呢?据《魏书》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
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北魏中书侍郎李敞前往乌洛侯国祭祀,并在“先帝旧墟石室”洞中刻下祭文。乌洛侯国,最早见于《魏书·乌洛侯传》:“去代都四千五百余里……在地豆于之北……民冬则穿地为室,夏则随原阜畜牧。……其俗绳发,皮革以珠为饰……好射猎,乐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
可见,这个乌洛侯国是个以渔猎为主,且酷爱音乐的国家,但是乌洛侯国又在哪里呢?鲜卑族起源之地的线索就此终结了吗?
1980年七月,考古学家米文平先生来到了位于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千年之迷就此解开。嘎仙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甘河镇东北30公里处离地面约20多米的山崖上,主体石室南北90步、东西40步、高70尺,分为4个洞室,面积近3000平方米。洞内除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还保留有遗留的石刻铭文。这些石刻铭文都是汉字隶书,字形古朴苍劲,竖写19行、共201字,大部分文字仍然清晰可辨,其内容与《魏书》所记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嘎仙洞就是鲜卑族先民所聚居的“旧墟石室”。嘎仙洞鲜卑石室的发现,不但确认了鲜卑族的发源地,也让乌洛侯的所在地浮出水面——即今嘎仙洞东南的嫩江中游地区,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西部一带。
不过,生活在嘎仙洞附近的只是鲜卑族的一支——拓跋鲜卑,又称北部鲜卑。而鲜卑中其它三个著名的部落——段部、宇文部、慕容部,则都发源于内蒙古境内的鲜卑山,又称东部鲜卑。
鲜卑的语言习俗和乌桓接近,先秦时主要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活动。鲜卑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其语音介于黑龙江流域的满语和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语之间。在鲜卑语中,“鲜卑山”即为“祥瑞山”、“神山”;“鲜卑”一词,也表达了鲜卑人对“吉祥、美好”的向往。
秦、汉之际,匈奴灭东胡,乌桓、鲜卑便臣服于匈奴。随后,西汉与匈奴间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匈奴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乌桓南迁后,大部分鲜卑部族便占据了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另一支则向西南迁徙,落户于大泽(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即后来的鲜卑拓跋部。由于鲜卑拓跋部所活动的河套阴山一带不在本书所要重点讲述的辽东——东北亚范围内,所以就不具体展开了。
东汉初年,乌桓继续内迁,鲜卑人便再次紧跟乌桓的脚步迁徙南下;北匈奴西迁后,鲜卑又占据了匈奴故地,将从乌桓、匈奴控制下脱离出来的弱小部族收归旗下,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汉桓帝时,鲜卑族传奇英雄檀石槐于高柳北面的弹汗山(今山西阳高西北)建立汗庭。檀石槐任用汉人,制定法律,将鲜卑控制下的土地一分为三进行管理: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辖境“东西一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几乎把匈奴人原来占领的地盘都囊括在内。
檀石槐死后,鲜卑各部随即陷入分裂。曹操执掌东汉政权时,鲜卑主要形成了三大集团:檀石槐后裔步度根率部占据云中、雁门一带;轲比能率部占据代郡、上谷等地;原先“东部大人”所统辖的一些小部族则散居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三部鲜卑中,以轲比能势力最强,对中原的威胁也最大。袁绍攻略河北期间,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投奔轲比能,同时带去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
与公孙度一样,轲比能也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清楚鲜卑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原汉族政权叫板,于是一边命族人向归附的汉人学习语言文字和兵器制造,一边向东汉和后来的魏国称臣纳贡,并积极开展“互市”贸易。当时,魏国的战略重心都在南方,对北方众多少数民族主要采取安抚招揽的政策,以确保边境安宁。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轲比能先后吞并了步度根及其它周边部族,统一漠南。伴随着实力的增强,轲比能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屡屡侵犯幽州边境,取代乌桓成为魏国北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为了解除鲜卑的威胁,魏国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王雄突施奇计,派出刺客将轲比能刺杀。
纵观整个鲜卑族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鲜卑是一个独立性极强,但整体凝聚力极差的民族——有杰出领袖诞生时,鲜卑人便能称霸一时;领袖一死,其子侄部众便相互不服,旋即陷入无休止的内乱和攻伐中。
轲比能死后,漠南地区再度分裂,东部鲜卑中的段部、慕容部、宇文部先后崛起。这三大部族的兴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客观环境促成的:乌桓已被消灭,逐渐融入到了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中,整个民族消失了;公孙氏被魏国干掉,东北亚地区最强横的汉族势力烟消云散;高句丽在魏国的打击下奄奄一息,一时半会儿也缓不过劲儿来;而魏国也正处在曹氏与司马氏的内斗中……放眼辽东内外,茫茫白山黑水,竟无一强者,这就给了鲜卑族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好时机!
此后,魏灭蜀,晋代魏,晋灭吴,三分归一。大一统,原本是中原汉族政权向外扩张的保证,但统一的局面并没能维持多久——西晋统治者的昏聩和腐败动摇了国家的统治根本,也激化了周边地区的民族矛盾。西晋的统治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在此期间,中原、边地叛乱不断,东部的段部、宇文部、慕容部,中部的拓跋部,西部的铁弗部、土谷浑部、乞伏部、秃发部先后闹独立,把曹操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搞得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在辽东,鲜卑段部最早兴起,后来被羯人建立的后赵击败。慕容部则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政权,最后亡于北魏。宇文部发家最晚,早先与高句丽通好,后败于前燕,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取代西魏政权建立北周,其迭刺部后来成为辽国始祖“契丹八部”之一。
在阴山,拓跋部建立了代国,收服了盘踞在河套地区的众多部族,后来被前秦攻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复国,击败了强大的后燕,统一北方,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政权。
在西部,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迁居青海东部,称吐谷浑;鲜卑与匈奴的混血后代赫连勃勃建立夏国;鲜卑与敕勒人融合形成乞伏部。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建立西秦,后被赫连勃勃所灭;与拓跋部同源的秃发部建立南凉,后为西秦所灭,秃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鲜卑各部与匈奴、羌、羯、氐等少数民族相互攻伐,相互融合,北方中国群雄并起,硝烟弥漫,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年代就此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