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公孙渊造反还有十年,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南方的东吴。
公元219年,关羽率荆州军主力进攻襄樊,围城打援,一边困住樊城的曹仁,一边打败了前来救援的于禁、庞德。孙权见刘备势大,马上改变了赤壁之战以来联刘抗曹的策略,转而与曹操结盟,派大都督吕蒙发奇兵偷袭荆州。不久,关羽为徐晃、曹仁所败,在麦城被吴军擒杀。吴军夺取荆州,占据了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同时册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荆州牧。
公元221年,刘备在汉中称帝,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在彝陵用火攻大破蜀军。
公元222年,曹丕见东吴势大,于是发兵三路讨伐,曹军先胜后败,无功而返。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东吴群臣第一次劝孙权称帝,被孙权拒绝。蜀国派邓芝出使东吴。
公元224年,孙权派张温回访蜀国,双方关系进一步缓和。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吴军攻占江夏,大将全琮讨平山越。
公元228年,周舫诈降,陆逊于石亭大败曹休。
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从魏王到皇帝,曹丕用了不到一年;从汉中王到昭烈帝,刘备用了两年;而从吴王到皇帝,孙权却足足走了十年。在这十年里,东吴国势蒸蒸日上。得到荆州后,孙权意识到,想要继续在陆上扩张已经十分困难,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大海。
公元229年,孙权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利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牵制住魏军主力的机会称帝,随后调动军队在江淮一带活动,呼应蜀军;第二件就是开始实施他的海上大计。
孙权的“海上大计”分为南下和北上两个部分:
南下,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学到过,就是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乘坐200艘战船,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港出海,向夷洲(台湾)、亶洲进发。这次“南征”并没有取得多少实际成果,抓回来的夷人还不及病死的吴军多,两位将军也因此被杀。然而,这次远航却很好的检验了东吴的海上力量和远洋航行能力。
北上,就是绕过魏国驻守在淮南的数万精兵,不走陆路,改走海路,与盘踞辽东的公孙渊取得联系,从海上对魏国实施南北夹击。
孙权的这个计划在当时看来确实有些荒诞——东吴与辽东相距甚远,徐州、青州、渤海各港口都在魏国控制下,吴国船队根本不可能在沿途获得补给,还要面对变幻莫测的海上天气,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据《南州异物志》记载,东吴广州生产的海船“长二十余丈,高出水二、三丈,望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随船大小式作四帆。”
按照现在的算法,东吴的海船长60余米,高6~9米,有4张帆,可搭载600余人,还可载货100吨,秦汉时期采用的观望信风、牵星过海等航海技术也更为成熟精进,再加上有了南下夷洲、亶洲、南洋等地的经验,东吴船队根本无需靠岸补给,就能自行导航北上。
有了远洋航行的经验,又有了技术上的保障,孙权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决定开始实施“北上”计划。
公元229年五月,孙权派人从海路前往辽东与公孙渊进行试探性的接触。然而,孙权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公孙渊根无动于衷。公孙渊也有自己的难处:夺得辽东大权刚刚一年,公孙恭的人要清洗,老百姓要安抚,自己人要安插下去,周围不听话的鲜卑人、高句丽人也要打一打,哪里有空去与跟孙权眉来眼去。当然,对于公孙渊这种野心家而言,孙权的“暗送秋波”,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看来老子还是很有国际知名度的嘛,连牛逼哄哄的孙权都主动前来讨好,是时候做些准备了。
有了这次接触,公孙渊的心思活络起来——没必要一门心思的跟魏国混了,现在的辽东,已不再是边陲蛮荒之地,而是左右天下大局的一颗重要砝码,就好比韩信之于刘邦、项羽,他站在哪边,哪边就能夺取天下!而且,公孙渊强烈认为,韩信太笨了——不论投靠哪一方,到最后都免不了被干掉的下场,与其如此,不如挑起、利用双方的争斗,然后来个渔翁得利,自己当老大!
当然,现在还不到起事的时候,公孙渊决定先晾一晾孙权,看看他的反应。
事实上,早在孙权派人前往辽东之前,江南和辽东之间早就有了民间的贸易往来。辽东盛产皮毛、药品、木材,江南盛产丝绸、茶叶、瓷器,两地在贸易上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于是,辽东的貂皮人参药材通过海路源源不断的运往东南沿海,东吴出产的丝绸、茶叶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也为辽东士民所喜爱。经济上的互补,也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后,孙权再次派周贺等人出使辽东。这次出使的等级更高,规模也更大。
孙权的积极姿态终于等来了公孙渊的回应。这年冬天,公孙渊派人回访东吴,还给孙权送去了一份大礼——向东吴纳贡称臣。孙权大喜过望。一直以来,东吴向魏国称臣,公孙渊也向魏国称臣,两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似乎是相等的。可是现在,公孙渊居然主动向自己称臣,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天下人眼中,东吴已经能够与魏国平起平坐了!
孙权高兴得太早了。纳贡称臣,可以说是公孙氏的一贯策略——魏国派使者来,就向魏国称臣;吴国派使者来,就向吴国称臣,既不得罪两个大国,又能利用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来争取战略空间。
急于在海上称霸的孙权误会了公孙渊的意思,他觉得辽东在立场上已经倒向东吴,在经济上也离不开东吴,是时候实施宏伟的“海上大计”了!
次年春天,孙权不顾群臣反对,毅然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人带着一万水军和大批珍宝前往辽东,还准备封公孙渊为燕王。
当这支由数百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来到辽东海面时,公孙渊慌神了。他显然没想到孙权真会派大军前来辽东,落实所谓的“夹击魏国”之计。在他看来,通商遣使只是出于经济和战略上的考虑,是为了捞取更多好处,谁知孙权这个二愣子还真觉得自己打算跟魏国翻脸了!
既来之,则安之。公孙渊如是想。当年老爸公孙康不也一样收留了袁熙、袁尚兄弟,现在收留一支送上门来的水军,何乐而不为。孙权把公孙渊当成值得信赖的亲密战友,公孙渊却把吴国舰队当成了丰盛的午餐——这可是数百艘当时最先进的战船啊!
吴国舰队靠岸后,公孙渊亲自相迎,盛情邀请张弥、许晏、贺达等人上岸,然后大摆宴席,狠狠款待了这些送上门来的“羔羊”。接下来就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场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歌舞不绝,宾主尽欢……就在张弥、许晏、贺达等人被灌得醉醺醺将将欲倒之际,歌声停了,身边倒酒的女子也不见了,原本满面春风的公孙渊一声大吼,埋伏在两旁的刀斧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前来,亮出明晃晃的钢刀,把这些自投罗网的吴国人剁成了肉泥。
公孙渊的目标可不是杀几个人,而是停靠在海边的吴国舰队!干掉张弥、许晏、贺达等人后,公孙渊立刻派出大军,将群龙无首的吴军包围缴械,收编了这支渡海前来的庞大舰队。这还不够,公孙渊还派使者向带着吴国使臣的首级,星夜赶往洛阳向魏明帝请功。
说翻脸就翻脸,而且把事情做得如此之绝,公孙渊可比他的爷爷爸爸心黑手狠多了。
公孙渊这么做,也有他的考虑:
其一,当时魏国已经有人意识到了逐渐辽东强大起来的辽东是魏国的一个潜在威胁,公孙渊也清楚跟魏国翻脸的时机还没到,杀吴国使臣,既是请功,也是表明立场——辽东是站在魏国一边的。
其二,公孙渊有野心,但辽东的人口有限,无法迅速增强军事实力,尤其是称霸东北亚所必需的海上实力,当他看到庞大的东吴舰队后,便动了“黑吃黑”的念头,正好将其收编。
其三,东吴的实力强于辽东,这次派兵事件就表现出孙权已经把辽东当成自己地盘,这是公孙渊所不能忍受的;现在需要辽东作为战略盟友的是孙权,是孙权在求自己办事,所以很有必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辽东离东吴那么远,你要是敢派大军来收编我,我就倒向魏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公孙渊的出尔反尔让孙权暴怒不已。领导都是要面子的,孙权倒不是心疼那一万远征军,而是公孙渊让自己太下不了台了。要知道,他是顶着吴国上下的一片反对声实施海上计划的,这么一折腾,损兵折将不说,真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嘲笑自己所托非人,眼光太差!
不过,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孙权很快就平静下来,没有让愤怒冲昏了头脑。公孙渊的举动让他意识到,从背后夹击魏国的计划并不可行——辽东与魏国接壤,与吴国只是遥相呼应,公孙渊更怕谁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忍下了这口气,没有贸然发兵讨伐公孙渊。
孙权的计划虽然没有成功,却把魏国上下吓出了一身冷汗。据《三国志·魏书》记载:“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也就是说,在魏国君臣看来,孙权的这个计划已经能够与诸葛亮对魏国的威胁相提并论了。此后,吴军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远洋作战,却多次从海上骚扰魏国边境,可见孙权对大海的向往并没有因为这次黑吃黑事件而消退,反而愈发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