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忙着挂羊头卖狗肉,河北的袁绍也没偷懒: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最强悍的对手公孙瓒完蛋了,远在辽东的公孙康看着也挺顺从,暂时可以不用考虑,张燕的黑山贼和阎柔的少数民族联军也掀不起多大风浪……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尽数收入囊中,河北、山西、山东都姓了袁,对中原形成压顶之势。
袁绍和曹操,这对小时候的伙伴,长大了的同志,终于从并肩作战的盟友变成了争夺天下霸权的最大对手。一场决定北方命运的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关于官渡之战前后的历史,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那不是本书的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官渡对峙期间,曹操手下的很多官员觉得自己的主子干不过袁绍,于是暗中给袁绍写信,给自己留条后路;与此同时,也有人在给曹操写信,此人就是举兵讨伐过公孙瓒、在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中有着极高威望的阎柔。
阎柔为什么要给曹操写信呢,还得先从公孙瓒败亡之后的幽州形势说起:
刘虞死后,公孙瓒成了幽州的主人,并凭借强大的武力跟袁绍干仗。可公孙瓒的统治并不稳固,他活着的时候,反对他的人就一大把——少数民族痛恨他,因为他打仗太狠,不守信用,还杀了大好人刘虞;幽州士绅也不喜欢他,因为他不懂治理,只会破坏,估计也不怎么善待读书人;老百姓更不喜欢他,成天抓壮丁,把幽州境内搞得乌烟瘴气。
公孙瓒被干掉了,可幽州太平了吗?没有。
公孙瓒在的时候,还能以武力弹压一切,他一死,幽州就成了无主之地——辽东依旧是公孙康的地盘,公孙瓒的右北平太守也由鲜于辅接任,刘虞的儿子刘和、“大侠”阎柔控制着幽州北部的大片地区。袁绍虽然在名义上接管了幽州,还派了次子袁熙当刺史,可袁熙估计也就能管住几个比较大的城市而已。上面提到的这些人,连公孙瓒都敢打,何况一个袁熙?所以,袁绍在幽州的统治很不稳固。
很多人不看好曹操,可那些摸爬滚打在北方边境的头领们不这么看。袁绍是什么人?四世三公,也就是四世三公而已。家底是会吃光的,想要在乱世立足,靠得是自己的本事。袁绍有什么本事?基本上没有。
答案很清楚,判断很容易。
所以,阎柔在曹操最艰难的时候,送去了精神上的支持和表示愿意归附的意愿。
这对曹操打赢这场仗有用吗?基本没什么用。阎柔是不会公开反叛袁绍的,除非他是傻子。但他这一手,叫做长线投资。袁绍打赢了,对他没有损失,也没有好处,他原本就“臣服于”袁绍;要是万一曹操打赢了,那他这一手可就会大大发挥作用了。事实证明,阎柔的眼光很准。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破袁绍于官渡;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曹操于仓亭再败袁绍;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病逝;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占领邺郡,控制冀州大部;
袁绍剩下的那些儿子、外甥,基本没有多大战斗力。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正月,曹军斩袁绍长子袁谭于南皮,张辽率军击败公孙度委派的营州刺史柳毅,夺回了公孙氏控制的山东半岛登莱地区。冀州、青州平定了,接下来是并州、幽州。
没过多久,黑山贼首领张燕就带着一大群手下前来投奔,把从太行山到五台山的一路险要都送给了曹操。然后是袁绍的外甥高干投降,被任命为并州刺史。不过高干投降后不久又反叛了,被曹军一通猛打后,本想投奔匈奴,一看路被堵死了,只好南下投奔刘表,在路上被人干掉。河北守不住了,幽州也没有根基,袁熙和袁尚只好继续往北,准备投奔乌桓,连老婆都丢给了好色不逊乃父的曹丕。
好了,大局已定。剩下的,就只有幽州北边的那些少数民族和辽东的公孙康。
曹操觉得,乌桓是个大患,要是不解决这个大患,袁熙、袁尚和其它乱七八糟心怀鬼胎的人就会借助乌桓的力量蠢蠢欲动。曹操可不愿大军前脚走,乌桓后脚就开始闹,费了好大力气平定了河北,到头来却还得回头来收拾残局。做一件事,就要把事情做到底。所以,他决定对乌桓动手。但,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由头,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幸的是,机会很快就来了,而且是乌桓自己给的。
这一年的夏天,乌桓见袁绍新败,幽州空虚,就南下攻打刘虞余部鲜于辅。鲜于辅接管的是公孙瓒原来的地盘,但他打仗的本事却比公孙瓒差得远——乌桓也懂的挑软柿子捏。
我还没打你,你竟敢打我;既然你来打我,就不要怪我不客气!同年秋,曹操率大军北上幽州,决定好好收拾一把这些不听话的部族。
开打之前,有必要介绍下乌桓这个民族。
乌桓,又名乌丸,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与鲜卑同为东胡,后为匈奴所破,所以东迁到了乌桓山(又名乌丸山),遂以山为名。大一点儿说,乌桓属于匈奴的一支。霍去病大破匈奴后,将乌桓各部迁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统一管理各部,以免他们与匈奴勾结。王莽篡位后,把外交和民族关系搞得一塌糊涂——高句丽独立了,乌桓也重新投奔了匈奴。东汉初年,乌桓经常与匈奴联手侵扰幽州边地。光武帝时,乌桓南迁,原来的聚居地被新崛起的鲜卑人占据。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朝廷屡次征调少数民族骑兵镇压起义。被征发的胡骑中,就包括了数量巨大的乌桓骑兵,这些骑兵有的是因突发战事而被征发,有的则由官府统一挑选,成为汉朝野战军和禁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桓突骑和乌桓宿卫。刘虞、袁绍等人都曾借助乌桓的力量打击对手。
丘力居死后,他的侄儿蹋顿即位。蹋顿胆略过人,是一位杰出的部族头领,他先后统一了辽东、辽西、右北平等三郡乌桓。攻灭公孙瓒后,袁绍深知边境少数民族痛恨公孙瓒,而自己的战略方向在中原,所以沿用了刘虞以安抚为主的方针,派人与乌桓各部交好。乌桓各部“感激”袁绍恩义,也就没怎么闹事。
早在曹操攻打南皮袁谭时,乌桓就曾想南下帮助袁谭,可还没来得及发兵,袁谭就兵败身亡。袁熙、袁尚觉得自己打不过曹操,于是就威逼冀州、幽州军民十余万户投奔蹋顿。袁熙、袁尚是什么人?三公之后!连袁氏这样目空一切的主都主动前来投奔,还带来了十万余户人丁(十万余户可不是十万多人,而是几十万人)!
在那个年代里,人口就是实力,谁霸占的人多,谁就是老大。蹋顿的野心开始膨胀了,趁曹操分兵攻略河北各地时,他多次带兵入侵幽州郡县。曹操敏锐的觉察到,蹋顿的野心,已经不再满足于没吃没喝了就南下劫掠一通,而是会在二袁的帮助下割据北方,自立为王!
必须趁热打铁,一举解决乌桓问题。
然,民族问题不同于普通的军事斗争,处理不好就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是学公孙瓒那样以武力解决问题,还是延续刘虞采取招抚绥靖政策呢?曹操的将领和谋士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将领和谋士都觉得袁氏大势已去,即便投靠乌桓,也很难再成气候;北线战事已经进行了几年,士兵们都疲惫不堪,南面的刘表刘备也在蠢蠢欲动,不如趁胜收兵,先养精蓄锐,等养足力气了再行出征。
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情,未必是对的,所以大多数人成不了英雄,只能给人打工。
这时,郭嘉站了出来。曹操麾下五大谋士中,程昱刚严、荀彧忠正、荀攸持重、贾诩老辣、郭嘉机变,五个人各有所长。程昱、荀彧、荀攸是正才,用他们来处理政务、安顿百姓、发展经济、筹划民生是没错的;而贾诩和郭嘉则善用奇谋,每每独辟蹊径,在僵持中打开局面。郭嘉立刻对北方的形势做了一番精辟的分析:“……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三国志·魏书》)
郭嘉认为,乌桓仗着自己地处边远,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发动突然袭击,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一战成功。另外,袁氏与乌桓交好,河北百姓也顾念袁氏旧恩,一旦我们放过袁熙袁尚兄弟,给了他们喘息之机,袁氏余部与乌桓就会联手叛乱,再想收拾他们就难了。刘表徒有才名,一定不会重用刘备,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大可倾全力远征塞北。
郭嘉的建议可谓大胆之极,完全是放手一搏的赌徒做派。可战争就是赌博,唯有不怕输光家底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郭嘉的建议,正合曹操胃口——曹操自己就是一个不拘成法、喜欢出奇制胜之人。
然而,战争不是儿戏,一次极具冒险性的军事行动,需要有充分的战前准备。因此,曹操虽然听取了郭嘉的建议,却没有忙于出征,而是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安顿河北。曹操一边派各路人马讨平河北境内的袁氏余部,一边派出官员安抚境内百姓,让老百姓从战乱中摆脱出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
第二件是修渠。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需要运粮,而且是畅通无阻的运粮。考虑到必须在乌桓毫无防范的时候实施突袭,所以行军速度必须要快,军粮的运输也必须要跟上,而传统的骡马运输显然无法满足快速进军的需要,所以,曹操决定不走陆路,改走水路。
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曹操命董昭主持修渠工程:一条是“平虏渠”,由今河北省饶阳至沧州;另一条是“泉州渠”,在今天津宝坻、武清二县境内。修渠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快速运送军粮,顺带让河北境内的流民百姓有事可干,不会闲着造反闹事;打完仗了,这两条水渠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可谓一举多得。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蓟县)。由于乌桓作战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很强,因此曹军这次北征的主力也以骑兵为主。曹军骑兵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曹军骑兵,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虎豹骑,随行出征的都是曹军中擅长骑兵作战的猛将,如张辽、徐晃、张郃、张绣、曹纯、曹休、史涣等人;其二是鲜于辅、阎柔等人率领的幽州本地骑兵,阵容堪称豪华。
这时,有两个不怎么显眼,却十分重要的人来到了曹操麾下。
这两个人都姓田,一个叫田豫,一个叫田畴。两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都是幽州本地人。
田豫原来是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败亡后投奔了鲜于辅。鲜于辅没什么大志,田豫却看出袁绍不是能够平定天下的人,所以袁绍败亡后,他就劝鲜于辅归顺了曹操。曹魏统一北方后,田豫奉命镇守北疆,屡立奇功,还打败了东吴的入侵,对魏国贡献甚大。
田畴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