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人生,一定充满着激情,有着勇往直前的冲劲儿,像一头初生的牛犊,不知疲倦,也不知什么是危险,一味地向前猛冲;而完美的人生,则一定是起伏跌宕,有着百折不挠的韧劲儿,就像面粉遇着水,会越和越筋道。韧性考验的是人与命运抗争的耐性和持久性。它需要你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换你的方式和角色,这关乎到你是最终战胜命运,还是屈服于命运。
项羽的人生就是精彩的人生,他表现出了极强的冲劲儿。在跟随叔父项梁起事之后,项羽独当一面,四处冲杀,所到之处皆屠城,表现出极强的攻击力和破坏力。项羽从一怒之下杀宋义取而代之,到破釜沉舟打败强大的秦军主力,项羽的冲击力尽情显现,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成为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后,这种凌厉的气势更是达到了顶点。
项羽的冲劲儿是无人能比的,每一次的成功,就加重了下一次冲击的砝码,一次强似一次。冲劲儿讲究短促的爆发,在瞬间发出最大的能量。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就像你一拳打在沙包上,会感到力道的存在,而打在棉花上,你一定感觉不到力量的冲击。
在接下来的楚汉对峙中,项羽的冲劲儿便受到了阻碍。刘邦并不和他正面交锋,不是坚守不出,就是打游击、搞截击,牵着项羽的鼻子走,最终把项羽拖得疲惫不堪。项羽的冲劲儿,最后也变成了焦躁与不安。
刘邦没有项羽那种无坚不摧的冲击力,却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韧劲儿。比如被封汉中王,刘邦低调就位,就表现了他的韧性。按说这个分封也不错,可是此时的刘邦对自己的要求已然发生了改变,如果他还是泗水亭长,你让他做汉中王,他不美得晕过去就算不错了。可此时他有资格占更好的位置,比如关中,这本该就是他的。汉中和关中两地别看紧挨着,中间就隔一个秦岭,可汉中那地方差多了。不说那时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关中,就是现在,汉中也没法和关中比,相当于北京市长去青海、甘肃等地当省长,级别虽然一样,却没在一个档次上。
这就像如今的人事变动,比如市区的一个副职,本来期望接任区长干干,大家也都这么认为,而且早就开始提前请客庆祝了。结果一掀盘子,去了老少边穷的县城,虽说职位一样、级别一样,但他肯定不满意。这还不光是实惠不实惠的问题,还有面子,他觉得抬不起头来,因为舆论早就造出去了。所以刘邦失去关中而去就任汉中,当时心情的失落可想而知。但他最终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摆出了一副心满意足的姿态,并烧毁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项羽无东意”,表明自己要扎根汉中的态度。这份隐忍,便是韧性的一个完全体现。
兵败彭城,则更加凸显了刘邦的韧性。刘邦当时羽翼已丰,军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而且项羽正在与田荣交战,自顾不暇。无论从哪方面讲,刘邦对灭楚大计都充满了信心,结果却被项羽的三万人马冲击得稀里哗啦。刘邦大军溃散,最后被围困在睢水,要不是突起大风,刘邦小命肯定休矣。最后刘邦只带着十几骑仓皇逃到了荥阳,但刘邦逃到荥阳后,很快从关中得到供给,重整旗鼓,开始了与项羽长达两年多的艰苦对峙。
在荥阳拉锯战中,刘邦最初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但他始终没有在项羽强大的冲击力面前折服,而是用他同样坚强而有力的韧劲儿,不断消磨着项羽的冲击力,最后让项羽的冲劲儿消失殆尽。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困荥阳,侵夺汉军的粮道,城中缺粮,一时陷入困境。刘邦想求和,欲以荥阳为界和项羽罢兵。项羽当时也“欲听之”,最后还是范增建议项羽不要放弃。项羽既然从彭城一路追到荥阳,又围城多时,还切断了汉军的粮道,马上看见胜利的曙光了,却想答应刘邦的求和要求,这无异于半途而废。诚然,人困马乏是个主要原因,但这毕竟是战争,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项羽显然在恒心和毅力上稍稍欠缺。
刘邦被困,处境堪忧,但他始终为胜利努力着,没有表现出丝毫消极的态度。最后是纪信假扮刘邦引开楚军的注意力,刘邦才“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很糗很狼狈。刘邦逃回关中,带着军队再次回来和项羽对阵,这次他采取迂回战术,从南面进攻,又让彭越截击项羽的后路,但项羽的冲劲儿再次得到了体现,最后又将刘邦围困在了成皋。刘邦再次陷入绝境,于是和夏侯婴二人悄悄从成皋玉门出城,去修武借韩信的兵,回来继续和项羽对峙。可以说,刘邦在命运面前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虽然处于劣势,但并没有气馁,韧性极强。
在广武对峙时,双方都很疲敝,项羽的供给出现了问题,于是将刘邦的父亲抬出来,威胁刘邦投降,还提出要与刘邦单独决斗,以解决这场拖得旷日持久的战争,表现得很急躁。战争有多种形式,也许项羽更习惯于破釜沉舟和三万人奔袭彭城的那种战争,短兵相接,酣畅淋漓。然而战争不光是那个样子,还有拉锯战、攻坚战,这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战事既要持久,就需要人有耐力和毅力。项羽如此表现,自是无心恋战,已没了当初的冲劲儿,在信心上也已大打折扣。
而刘邦则表现出极强的耐心和信心,最突出的一件事,就是刘邦中箭。广武对峙,刘邦坚守不出,后来被项羽逼急了,于是出来骂阵,历数了项羽的十项罪,正骂得过瘾,项羽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了刘邦胸口,刘邦胸口中箭,却捂住自己的脚面,说“虏中吾指!”项羽射中我的脚趾了。
胸口与脚趾的区别就在于:胸口可以致命,而脚趾则无足轻重。别说断个脚趾,就是少条腿,他还是汉王,还是汉军的主心骨。小命不保就不一样了,就会造成军心不稳,本来汉军就在死撑着,军心不稳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了。从刘邦此举,既能看出刘邦头脑的灵活,也能看出他的韧性,绝不是轻易言败的人。
刘邦中箭,伤得很严重,本来应该赶紧卧床休息,御医伺候着。结果到了晚上,刘邦居然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以一瘸一拐的,领导的悲壮之情反而能给将士以强烈的感官激励),“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挥挥手,让人们把心放在肚子里,顺便告诉人们项羽并不可怕,胜利终究会属于我们的。
刘邦被箭射中,想的仍是他的帝王大业,想的仍是如何稳定军心,战胜项羽。这种韧劲儿是项羽所不具备的。项羽的冲劲儿就这样被刘邦的韧劲儿一点点消磨着。而对于项羽来说,冲劲儿的消失,就会转变成一种生命的消极。
最后的鸿沟议和,其实就是项羽冲劲儿消失的一个表现。当时的形势确实对项羽不利,韩信攻破齐、赵二地,准备攻击楚国,项羽派龙且截击,结果全军覆没。加之彭越又再次攻陷梁地,断绝了项羽的粮道。刘邦又坚守成皋不战,项羽可以说已无计可施。所以才有后面的鸿沟议和,划水为界。
但是项羽不利,刘邦也未必就很有利,成皋被围困,虽然粮草不是问题,但终究还是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在前面说过,韩信和彭越也是有活思想的。最重要的是,项羽手上还有张王牌,就是刘邦的父亲,虽说刘邦嘴上说不在乎他父亲,但项羽真杀了刘邦的父亲,他不至于真去“分一杯羹”。毕竟那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刘邦未必人性泯灭,况且连自己的父亲都保不住,如何在诸侯中立足?在下属面前颜面何在?所以刘邦尽管表面表现得不以为然,心里还是顾忌的。所以刘邦会先派陆贾去游说项羽,要求项羽放了自己的父亲,结果被项羽拒绝。
除此之外,项羽困兽犹斗,犹如破釜沉舟,刘邦未必会占得便宜。事实上,鸿沟议和也是刘邦先提出来的,刘邦见要不回自己的父亲,这才“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又派侯公去谈条件,这才有了鸿沟议和。刘邦如果一切尽在把握,也不会一次次去游说项羽了。但是项羽这次是彻底没了信心。他也没了继续对峙下去的心气儿,他疲惫了、厌倦了。他签完合约便迅速调转队伍,准备回老家休息。
至此,项羽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冲劲儿已然消失殆尽。刘邦用他的韧性完全抵抗住了项羽的冲劲儿。而刘邦撕毁合约,不顾道义的谴责,毅然选择对项羽赶尽杀绝,既是韧劲儿的继续延续,也是韧劲儿转化成冲劲儿的一个表现。由此即可看出,在命运的把握上,刘邦始终比项羽高着一截。
项羽其实也不是没有表现过韧劲儿,在被楚怀王剥夺兵权后,他没有表示反抗,甚至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他服从命令,作为次将,跟随宋义北上救赵。只有在这个阶段,项羽的冲劲儿有所收敛,表现出了他的韧劲儿,只是这个时间持续得非常短。就项羽的整个奋斗历程来说,强劲的冲击力依然是他诠释生命的主流。
这其实和项羽的自身局限性有关,项羽生性高贵,他一直生活在别人的顶礼膜拜之中,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更没有受过什么强烈的打击。他所欠缺的,正是刘邦那种不断失败不断爬起的韧劲儿,所以他更容易被打垮,面对失败会无地自容,会在命运面前低头,最终选择自刎于乌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