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靠命相指引,也会在穷乏困顿之时,将最终解释归结于命运。刘邦最后成功了,回想人生历程,在功劳簿上,他一定会给那些神秘的异象留出位置。他也会祭拜苍天,感谢他老人家的眷顾与垂爱。不过刘邦成功的过程也是异常艰辛的,在他不如意时,比如丢掉铁饭碗,比如鸿门宴,比如彭城惨败,等等。那时的刘邦,即便仍对自己的天子气充满信心,也绝不会像最初时那么理直气壮了。他也许会明白,即便真的有神灵佑护,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能坐享其成。一些具体的事情还是要由他自己去完成,而且过程很艰苦。
项羽则正相反,他一直信自己,最后却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垓下兵败,项羽逃到东城,已是穷途末路,他感到靠一己之力,已是无力回天。但他仍旧霸气十足,对一直跟随着他、仅剩的二十八骑勇士们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段话是项羽对他整个霸业的成败,乃至对其整个人生的一个总结:先是回顾了他自起事以来伟大的、光辉的历程。这个历程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后又说到自己如今走到如此境地的原因:是老天非要我亡,不是我不行。最后为了证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项羽又豪情万丈地说:不信你们看着,咱们杀进敌军之中,夺了他们的旗子。
项羽当时“自度不得脱”,其实已然知道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了,但他仍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既然没问题,那一定是命运在捉弄他了,所以他会大发感慨。英雄末路时的无奈慨叹,无疑会给这种悲壮再增添些许悲哀的色彩。
其实在兵败垓下之前,对命运,项羽应该还有过一次慨叹。刘邦攻下彭城后,项羽带着三万人马从齐地赶来,将刘邦军打败,一路追杀至灵璧东边的睢水边上。汉军当时慌不择路,拥挤着过睢水,以致“睢水为之不流”,那狼狈样儿就别提了。最后楚军“围汉王三匝”,实施战略合围,摆出一副全歼的态势。而就在此时,“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风云突变,一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迎着楚军的方向就来了。楚军猝不及防,风沙迷眼,于是大乱,包围圈也被汉军趁机撕开了一个口子,刘邦趁着乱劲儿,“与数十骑遁去”,颠儿了。
这是项羽置刘邦于死地的一次绝好的机会。然而,天不遂人愿,历史就在这里转弯了。在此之后,虽说项羽也多次将刘邦逼入困境,但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给项羽开了一个玩笑。
但那时的项羽,感慨绝不会像后来在乌江边上那么明显,或许他只是望着刘邦仓皇远遁的背影冷笑一下,说句算你小子走运,也就回去喝酒庆祝了。因为彼时的刘邦,在项羽眼里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算什么,消灭他是迟早的事。这次没灭了你算你走狗屎运,下次就没这么便宜了。
这次转机对刘邦来说,无异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他踌躇满志地带着具有绝对优势力量的军队前来伐楚,那是势在必得的,对结果的预期是毫无悬念的,结果却靠着偶然一场大风的帮助才勉强逃命,不知刘邦彼时彼刻作何感想。是否也会将这种机缘归功于他的天子之气,而发出天助我也的慨叹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就是项羽在垓下带着八百人突围,最后只剩了一百来人,走到阴陵(你瞧这名字),因为杀得昏天黑地,最后迷失了方向。正巧见田边有一种地的老汉,便上前询问道路,老汉随手一指:“左”。于是项羽调整马头,率众人向“左”奔命,结果“陷大泽中”,被湖泊挡住了去路。
这个种田的老汉不知道是干嘛的,也不知是真不认识路还是故意说错。估计故意说错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既在此耕耘,必然是当地人,应该熟悉环境。而且面对杀气腾腾的武士,他也并没显出有多慌乱。也就是说,这不是个一般意义上的农民。
既要故意说错,就肯定有他的理由。痛恨楚军,或是痛恨项羽,亦或是痛恨项羽发动战争,扰乱了他的生活,总之不会没来由的。这里是项羽的治下,支持者应该多于反对者,这个反对者居然让项羽碰上了,还向他问了路,他还如愿以偿地故意说错了,如此之巧,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冥冥中的巧合。也正因如此,项羽才耽误了逃跑的时间。这一耽误,汉军的追兵也就到了。
当然,项羽最后选择自杀的结局,和这次命运的偶然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这件事无疑又在项羽心中多增添了一份沉重,犹如压弯骆驼的稻草,并非那最后的一根就有多特殊,而是它代表了无数根稻草累加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