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隋末农民战争,就是一个出英雄的乱世。先是杜伏威、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梁师都,各路群豪纷纷割据,群雄逐鹿,“逐”到最后,却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唐笑到最后,留下演义小说里瓦岗英雄的名号传天下。唐王朝更是英杰辈出,李世民麾下,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18学士,武有李靖、侯君集、李世绩等一干名将沙场横刀立马。战火纷飞的时代,流光溢彩的姓名,传到今天的,不少。
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生活在隋末的乱世中,一不曾揭竿而起,痛痛快快地当一把枭雄;二不曾运筹帷幄,为开国英主决胜于千里之外;更不曾游走乱世,行侠仗义;甚至连影视剧里八卦过的风流韵事,也不见一二。他的姓名到今天仍鲜为人知,但是他的卓越成就,却远胜于沙场千军万马的厮杀。他一支笔横扫天下,勾画出一个盛世的蓝图,他的深远影响,无论是算尽天下的谋士,还是气吞万里的猛将,在那个时代里,几乎无人可以比肩。
说王通这个人,今人知之甚少,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战国时期有鬼谷子的话,那么隋唐时代的第一智者,就非他莫属。
而看看这个传奇人物的履历,却是简单得很。
王通,字仲淹,公元580年生人,他一岁的时候,就赶上了隋文帝杨坚取北周自代,建立大隋,而谁都不会想到,彼时这个牙牙学语的婴孩,他日后的功绩,会远远超越这个朝代,甚至这个时代。
王通是山西河津人,出身于当地的儒学世家,隋炀帝在位时期,他一举考中秀才。当时的“秀才”可不像后来范进中举时那样不值钱,彼时隋朝科举初兴,“秀才”即为最高级别的考试,在王通之前,考取秀才的只有杜正玄一个人,终整个隋朝,秀才也不过十几个人,这时候的秀才,几乎相当于后朝科举中的状元榜眼。
而能有如此成就,也和他的家学渊源分不开。他的父亲王隆曾是山西当地大儒,在隋文帝时期入朝为官,做了“待诏云门龙”,负责拟定诏书,是隋文帝的“私人秘书”。王隆为官时,就曾向隋文帝上《兴衰要论》7篇。王通青出于蓝,在中秀才之前,年纪轻轻的他就是当地大儒。23岁那年就得到过隋文帝的召见,上《太平十二策》,其内容比他父亲的奏议更为细化,主张“兴仁政,轻徭役,不可轻动刀兵”。这时候的隋文帝正立志建“大功业”,王通当然碰了一鼻子灰,此后隋文帝给他安排了蜀王侍郎的官职,王通做得不如意,不久后辞官回家。那以后,除了之间考取秀才外,他只做了一件事——讲学。
王通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开课收徒,他在家乡龙门设立学馆,招收门徒,同时精研儒家著作。小小白牛溪畔,成了他避世的世外桃源,此后经地方官推荐考取秀才,但此时的隋王朝,已经暴政重压,民乱四起,他不愿意趟这个浑水,所以继续回家讲学。直到隋朝灭亡的前夜,即公元617年,他病逝于家,享年37岁。
这就是王通的整个人生,从表面看,他是一个不得志的儒生,一个讲学为生的先生,似乎仅此而已,然而翻开他履历的背面,却有惊天动地的真相,他是整个唐王朝的精神导师。
王通的成就,首先是学术成就。
在隋唐时期,王通的首要身份,就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派,时人称为“河汾学派”,当时人送雅号“王孔子”,把他与儒家圣人孔子相提并论。
能与孔子相提并论,首先因为他完成了《续六经》,这是他在研习孔子的《六经》之后,用自己的理论重新发挥,继续研究的结果。在他的《续六经》里,有他关于这个王朝最核心的理想——王道思想。早在23岁面见隋文帝的时候,王通就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即轻徭薄赋,施行仁政,而后在多年研习之中,他把自己的一套思想,上升到了“王道”的高度,即国家政权的变化,国家统治者是否正统,在于统治者是否施行了“王道”,行王道者即王统,这正是王通的理论核心。
如果我们把目光对准后世,就不难发现,自唐朝之后,历朝历代的争霸者们,但凡有些眼光的,无不将“王道”二字挂在嘴边。传统的忠奸善恶价值观,从王通开始有了全新的变化,即不以统治者的身份与得国方式来判断其正邪,相反,是从其行政结果,即是否是“王道”上,来界定它“正统”与否。
王通的这一思想,在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在他离去之后,随着李唐王朝的建国,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为统治者所用。而相对于“王道”思想,他的另一主张,也同样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即儒家、佛家、道家三教,他主张源出同流,在儒家文化为主的前提下,三家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从南北朝开始,儒家与佛家、道家的争斗不断。儒家思想虽为正统,但南北朝起佛教大兴,对儒家文化大肆冲击,最早的三教合一思想,起于崇佛的梁武帝,但梁武帝败家身死后,三教合一思想一度被唾弃。从北周开始,历代统治者围绕着崇佛、灭佛问题摇摆不定,要么像北周武帝这样大肆灭佛,清理寺庙,要么像北周宣帝那样崇尚佛法,不理朝政。此时的佛教文化,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尚处于难以包容的浮游体阶段。然而这个矛盾,从王通开始,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他主张三教之间相互学习,兼收并蓄用儒家文化对外来文明进行改造,在相互交流之中,将外来文明变为本土文化,学说与学说之间的相互和解,正是从此开始。而王通本人也身体力行,他的学生众多,既有游学的儒生,也有修佛的僧侣,更有游方的道士,在隋末的战乱年代里,他的学派成为了不同流派之间都可接纳的学术圣殿。
如果再把目光对准后世,我们更不难发现,就是从隋朝灭亡后的唐王朝开始,中国的统治者以开阔的胸怀对外开放,广泛地接纳各种不同的宗教和学术流派,佛教、伊斯兰教,乃至基督教,都是从唐朝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影响后世的,而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非但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消亡,相反博采众家之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儒家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王通是开拓者。
王通的学馆,不只是学术殿堂,也一样是政治殿堂。
与王通交游的,许多都是隋末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显赫的经历,其后创造了不凡的功业,但是在当时,却拜服在王通的学说下,甘愿以他为师,唯他马首是瞻。其中也有一些对前途茫然的青年才俊们,以王通为师,找到了未来的道路,最终在轰轰烈烈的隋末群雄争霸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隋末的战乱里,无数学子离乡背井,不远万里来到山西,只为从王通身上,找到未来的道路。
王通本人也险些卷入政治旋涡中。先是他高中秀才后,宰相杨素请他入朝为官,此时隋朝暴政已成,大厦难挽,王通自然不会为这个即将灭亡的王朝殉葬。然后是公元613年,杨素的儿子杨玄感造访,这次不是请他为官,而是要王通助他造反,王通却评价杨玄感说“苟非其道,恐为祸先”,看出杨玄感不是他理想中的“行王道者”,他终身只以讲学为业,最终没有看到隋朝的灭亡。然而就是从他的学馆里,无数的精英走了出去,那些带着他王道理想的门徒们,在王通去世后离开,隋末大势,因他们而改变。
关于王通的门徒,不妨拉一个名单,那将是一个很长的花名册。
贞观名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陈叔达、李密、李世绩、张玄素、温大雅……
王通的门人,几乎构成了后来贞观盛世的名臣班底,而“行王道”的理想,也终于由盛唐王朝所实现。而他的学说更是影响深远,甚至贯穿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儒家文化在这个时期,远不是清末的保守、固执、落后,相反,其开明与包容,是隋唐盛世的精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