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遗憾让人铭心刻骨,这种遗憾就叫作错过!无论是错过爱情,还是错过成功,错过给人带来的遗憾无药可医!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李世民挥军攻向了安市城(今辽宁省海城市),在这里李世民先后三次错过了出奇制胜的机会,这三次错过让他一生痛心不已。
在李世民挥军攻向安市城的第二天,高句丽北部总督高延寿、高惠真率军向安市城增援,他们的背后是高句丽士兵以及靺鞨部落士兵的混合部队,总计十五万人。鼎盛时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在三十万左右,这一次高延寿和高惠真带来了一半家当,就是要与李世民进行一场死磕。
对于这场死磕,李世民充满期待,也充满担忧,因为此时他手中的牌并不多,能用于与高延寿死磕的机动部队只有三万人。李世勣步骑混编一万五千人,长孙无忌精锐士兵一万一千人,李世民亲自率领的步骑四千人,这就是李世民此战的全部家当。或许很多人会问,剩下的唐军做什么去了?剩下的唐军也没闲着,一部分从事后勤运送粮草,一部分包围安市城,不肯多动员部队的李世民这一次遭遇了捉襟见肘。
以三万对十五万,李世民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他并不着急,他已经在内心中替高句丽军队虚拟了三套作战方案,然后他自己再见招拆招,一一拆解。
方案一:十五万大军一直向前,与安市城结成营垒,同时扼守高山险要坚守不战,放纵靺鞨骑兵出来骚扰唐军,届时唐军进不能立即攻克,退又有沼泽河流阻隔,势必坐困山中,进退两难;
方案二:救援安市城,救出全城军民后火速撤退,虽不能取胜唐军,但至少可以保存实力;
方案三:毕其功于一役,与唐军决战!
方案一上策,方案二中策,方案三下策,高句丽军会采用哪个方案呢?李世民认定会是方案三,因为十五万打三万优势太明显了,更何况这三万唐军还是孤军!
不出李世民所料,高延寿和高惠真确实采用了第三方案,在他们看来,以十五万大军救援安市城方案一和方案二都太保守了,要救就救个彻底,要救就要把唐军打得满地找牙,一败涂地!
事实证明,高延寿和高惠真想得很好,也想得很对,只可惜,这一切悄悄地换了一个主语。满地找牙、一败涂地的不是唐军,而是他们自己!
此时李世民其实得到了一个釜底抽薪、出奇制胜的建议,提出建议的正是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说道:“高句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
精兵五千,直扑平壤,这就是李道宗出奇制胜的奇袭建议。倘若李世民能够采纳,远征高句丽的结果就会被改写,然而这个奇思妙想被李世民错过了,他居然没有批准。
一生善于出奇制胜的李世民为什么会错过这个大计谋呢?根源就在于这一次他想求稳,五千精兵奇袭平壤听起来不错,然而执行起来必定风险重重,与惊天动地的大胜如影随形的一定是伤筋动骨的惨败,而这一次李世民是惨败不起的,他手中的王牌原本就不多。
由于兵力的捉襟见肘,奇袭平壤计划胎死腹中,李道宗也不敢坚持,只能将遗憾埋在心中,集中精力应对眼前之敌。
现在十五万高句丽大军已经在唐军的诱导下进抵安市城东南八里,安营扎寨,高句丽与靺鞨兵连营达四十里,阵势咄咄逼人。
然而再多的兵在李世民看来也不过是饺子馅,只是用来包的而已。李世民火速地将手下三万机动部队进行了调配,李世勣率领一万五千步骑兵在西岭构筑阵地,正面迎击高句丽兵;长孙无忌率精锐士兵一万一千人从山北峡谷迂回出击,冲击高句丽兵后卫部队;李世民自己率步骑兵四千携带战鼓旗帜,登上北山,全体以战鼓号角旗帜为号,一起发动攻击!
调配停当后,李世民又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忽悠高延寿,一件事是安排明日受降。
李世民派使节对高延寿说道:“我以尔国强臣弑其主,故来问罪;至于交战,非吾本心。入尔境,刍粟不给,故取尔数城,俟尔国修臣礼,则所失必复矣。”大国天子说话就是霸道,同时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你一种既可和又可战的烟雾弹,而高延寿也在不经意中被这个烟雾弹给迷惑了,他居然有一点相信了,表现是戒备竟有所松弛,这一松弛可要了亲命。
忽悠完高延寿,李世民还不忘交代有关官员,赶紧在行宫宝殿旁边搭建受降帐篷,后天中午就要用了,急活!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决战开始。
先是高延寿发现自己上当了,大唐皇帝居然说话不算话,不是说不打吗?不打怎么还让李世勣构筑阵地了,这分明是打的架势啊,太不讲究了!
就在高延寿准备下令发起攻击时,李世民的战鼓先敲响了。长孙无忌大军从山北进军扬起的灰尘告诉李世民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而西岭的李世勣早就严阵以待。李世民一声令下,战鼓齐鸣,号角连天,三万唐军发起了对十五万高句丽军的冲锋。
人顺的时候连老天都帮忙,这一战又证明了这一点。
在唐军发动进攻的同时,天际夏雷阵阵,闪电交加,此时有一白盔白甲的怪物仿佛从天而降,挥舞着兵器向高句丽士兵的阵营杀了过去。
我的天!这是神,是人,还是鬼?
高句丽士兵不由自主地向后败退,三万唐军趁势向高句丽军大营扑去,前后夹击,此时高延寿才想起分兵抵抗,然而来不及了,阵营已经大乱,混乱中的十五万大军分崩离析,各自为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这一战高句丽兵阵亡两万余人,伤者无数,高延寿集合残兵靠山扎营想要顽抗到底,然而这个想法也成了奢望。
李世民指挥手下各路兵马将高延寿的残兵团团围住,根据事后统计,此时高延寿的残兵还有三万六千八百人,其余的十多万士兵要么阵亡,要么逃亡,总之指望不上了,雪上加霜的是,长孙无忌率领一部分士兵切断了附近的所有桥梁,想要撤退?插俩翅膀先!
暂且不管高句丽人的翅膀,先来说说那个白盔白甲的怪物,这个怪物不是神,不是鬼,而是人,一个青史留名、至今不衰的大唐名将,他的名字叫薛礼。薛礼这个名字还有点陌生,那就再说他另外一个名字,薛仁贵,三箭定江山的薛仁贵!
远征高句丽正是薛仁贵军事生涯的起点,也是这位名将起飞的地方。实际上薛名将在战前的身份就是普通老百姓,他是自愿来到远征军中效力,为的就是博取日后的富贵。临行前,他对自己的妻子说道:“放心吧,此行一定成功,一定会赢得日后的富贵!”
薛名将说到做到,他怪异的装扮为唐军赢得了胜机,也为自己迎来了一生的转机。李世民在北山高处看到了这个怪异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触动了他的好奇心!
这次接见为薛仁贵的戎马生涯起了个好头,爱才心切的李世民直接擢升白丁薛仁贵为游击将军,从今以后你就是从五品官员了,享受副厅级待遇!
从此薛仁贵成为李世民重点培养的青年将领,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李世民对薛仁贵说了这样一番话:“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第二天,也就是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李世民设想中的受降仪式正式开始,刚刚搭好的受降帐篷马上派上了用场,一分钟都没有耽误。
高延寿和高惠真两个败军之将率三万六千余名士兵向李世民投降,为表诚意,高延寿一干人等膝行(膝盖跪地)爬到李世民的面前,请求宽恕。秦末诸强拜见项羽时用上了膝行重礼,现在高句丽降将对李世民也用上了。
对于高句丽降将,李世民既保持着大国皇帝的风度,也保留着咄咄逼人的锋芒,指着高延寿等人说道:“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至于摧坚决胜,故当不及老人,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
死一般的沉静,无人应答!
此战唐军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铠甲一万领,收获颇丰。
然而缴获容易处理,降兵却难处理,该如何处理这三万多降兵呢?李世民给了这三万余人三条路,只是这三条路是李世民指定的,降兵只有认命,没得选!
高延寿以下三千五百名酋长,加授武职散官,押往长安;
余下所有高句丽士兵全部释放;
三千三百名靺鞨部落士兵,全部坑杀!谁让你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竟敢跟大唐作对!
三万余名降兵片刻间各得其所,出国的出国,回家的回家,坑杀的坑杀,自此十五万援军尘埃落定,再无痕迹。
在十五万大军兵败的传染下,安市城周边的后黄城、银城守军纷纷弃城而逃,并且把逃跑的风气传染了下去,从安市城往外数百里内已无人烟,唐军要想进攻平壤,就需要先通过数百里无人区!
此时的李世民先不去想无人区,他的目光集中在眼前的孤城安市城上,他不相信这座孤城能挡住他的刀锋,更不相信这座孤城会是他解不开的死结,不会,绝不会,李世民的征战史上没有死结。
其实对于安市城,李世民是有考虑的,早在攻克辽东城之后,他就把安市城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向讲究变通的李世民听闻了安市城守将的事迹。他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甚至动了绕过这块骨头的念头,然而这个念头却被李世勣给打消了。
此时镇守安市城的高句丽守将叫杨万春,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主,权臣渊盖苏文夺权之后,命令高句丽境内各城向自己表忠心,诸多城市纷纷响应,唯独杨万春镇守的安市城对渊盖苏文的命令置若罔闻,压根儿没有搭理。气恼之下的渊盖苏文派兵对安市城进行了攻打,然而没想到,杨万春镇守的安市城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渊盖苏文干瞪眼没办法,只能听任杨万春继续镇守安市城,以后再找机会慢慢收拾他。
正是基于杨万春镇守安市城,李世民才想到了迂回作战的办法,在他看来,不必急于拿下安市城,完全可以绕过安市城先攻打建安城,等攻打下建安城之后再回军包围安市城。如此一来,安市城就处于唐军的完全包围之中,就算打不下,围也把它围死了。
遗憾的是,李世民这一跳跃性战略思想被李世勣给否决了,因为李世勣觉得这太冒险。李世勣说道:“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军粮皆在辽东;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贼断吾运道,将若之何?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则鼓行而取建安耳。”
跳跃的李世民遇上了步步为营的李世勣,很难说谁对谁错,以往很有自己主见的李世民这一次没有坚持,他认同了李世勣的说法,说道:“以公为将,安得不用公策。勿误吾事!”
然而该耽误的还是耽误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跳跃是对的,李世勣的步步为营是错误的:安市城城险兵精,绕过容易,攻取却难上加难,而偏偏李世勣就与安市城较上了劲,这一较劲就让李世民又一次与胜利擦肩而过。
安市城下,唐军重重包围,双方进入胶着状态,高句丽守军在守城的同时还用上了无成本的防守武器——谩骂,漫无边际的谩骂让唐军愤怒到了极点。
高句丽守军很有眼色,很会挑时候,专等李世民出现的时候大肆谩骂。他们未必认识李世民,但他们认识唐朝皇帝的旗帜,只要皇帝旗帜出现,就是他们大肆谩骂的开始,绵绵不绝,层层叠叠。
谩骂之下,李世民怒不可遏,急火攻心,恨不得将安市城一口吞下,一旁的李世勣看出了皇帝的愤怒,当即提议:“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准奏!
这一次,李世民和李世勣这对君臣过了嘴瘾,却犯了兵家大忌。兵家围城讲究“围师必阙”,也就是说围城时不要把城彻底围死,要给里面的人留下所谓的突围缝隙,有突围缝隙存在,被围的人就不会殊死搏斗,而会在生存欲望促使下选择突围,而突围时,正是围城部队对之实现有效打击的时刻。
现在李世民和李世勣恰恰相反,他们把城围死了,而且把城里人的生路全断了,城破之日就是城中男子集体被坑杀之日,还有比这更差的结局吗?没有!既然死守是个死,城破也是个死,那么不如死守到底,总比平白无故被坑杀好得多!
城险兵精,众志成城,安市城之战已经进入死局。
此时唐军阵营中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这个建议被采纳,唐军远征高句丽的战局依然有可能做活。
提出建议的正是高句丽降将高延寿和高惠真,两人说道:“我们既然已经委身于大国,就不能不拿出我们的真心实意,期望天子能早日建立大功,我们也能与妻子团聚。目前安市城守军为了保护家人,个个奋勇作战,安市城一时半会不容易攻下。我等率十余万大军都败在唐军手下,高句丽国内更是闻风胆寒,现在乌骨城守军都是老弱残兵,不能坚守,如果唐军发兵攻打,早上到晚上就能攻克,其余当道的小城,必定望风而逃,这样唐军一路收集沿途的粮草,一路向前,平壤必定守不住了!”
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高延寿和高惠真的话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李世民能够采纳,此次远征高句丽或许可以以胜利收场,然而李世民偏偏没有采纳,只能再一次与胜利错过。
其实,听完高延寿和高惠真的话,李世民动了心,多数随行官员和将领也动了心,官员们甚至建议召唤张亮的那部分军队合兵一处,进攻乌骨城,进而进攻平壤。
几乎所有人都动了心,除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说道:“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侥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
长孙无忌的依据很简单,天子亲征不能处于险地,残敌尚未肃清,不能冒险出击,否则一旦被抄了后路,后果不可设想。
显然长孙无忌追求的是万无一失,然而古往今来,行兵用险,战场之上如果只追求万无一失,那么就必定与大胜无缘。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如果你追求行兵万无一失,那么你就注定与胜利渐行渐远。
每一个惊天动地的胜利背后,必定潜伏着波涛汹涌的风险,这是战场的定数,也是人生的定数,同时原本这也是李世民一生的写照。
然而这一次,李世民却倒向了长孙无忌一边,他放弃了行兵用险,选择了万无一失。这次选择让他的最后一次亲征只能以平淡收场,登基以来的养尊处优已经磨平了当年的锐气,现在的李世民已经背叛了当年的自己。
令人痛心的是,其实此时张亮的部队已经抵达了建安城,完全可以与李世民合兵一处执行奇袭平壤的计划,只可惜那个年月,“交通基本靠走,沟通基本靠吼”。尽管建安城与安市城已经近在咫尺,然而两军愣是没有联系上,白白错过了天赐良机。
三次奇袭良策胎死腹中,三次无可奈何的错过,此时远征高句丽的唐军已经与惊天动地的大胜渐行渐远,只能集中精力对付安市城这根难啃的骨头。
为了拿下安市城,李世民将李世勣和李道宗兵分两路,李世勣在城西侧攻打,李道宗在城东南侧攻打,两军齐发,安市城再无宁日。
安市城依山而建,东高西低,李世勣负责的城西一侧,进攻难度非常大,因为地理位置决定了高句丽守军居高临下,而李世勣则要从低到高,采用最难受的进攻姿势——仰攻!如此一来就让李世勣的进攻大打折扣,进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李世勣是指望不上了,要想攻城还得指望李道宗。
安市城东南角的李道宗没有闲着,他正在大兴工程,构筑土山,他要构筑一座大大的土山,这座土山就是他攻城的最后法宝。
为了构筑土山,李道宗采取了一手攻城,一手建设的方法,一方面唐军对安市城的攻势不减,每天至少进攻六七次,让安市城守军疲于奔命,唐军的抛石车已经屡次轰开了安市城的城墙,然而安市城的守军非常顽强,哪里有缺口,哪里就有堵缺口的守军,一有缺口,守军就迅速挡上栅栏,然后迅速修复。唐军多次反复,就是无法打开安市城的缺口,最后的宝只能押在李道宗的土山上。
李道宗构筑的这座土山可要了亲命,工程量巨大,前后耗去了六十天,日夜不停,最后总计耗去人工五十万人次。按照现代工地的劳动报酬标准,假设每一个劳工工作一天报酬为五十元,李道宗构筑这座土山的人工成本达到了二千五百万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座土山的工程量。
众人堆土土堆高,经过唐军士兵的不断努力,土山工程终于完工了,此时的土山已经高出了安市城的城墙,与城墙的直线距离只有几丈远,安市城守军的一切动向都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底下。如果以土山为跳板向安市城发起攻击,城中男子集体被坑杀已经可以进入倒计时。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这次意外的起因还是李道宗的脚。
原来在构筑土山的过程中,李道宗不慎扭伤了脚,影响了行走,为此李世民还亲自为李道宗针灸了一次,让李道宗又感动了一番。然而皇帝的针灸形式大于内容,李道宗的脚一时半会儿并没有好利索,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李道宗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了他对手下士兵的管束力度。
在土山完工之后,李道宗委派果毅都尉傅伏爱率军驻扎在土山山顶,以防高句丽守军突袭,这是唐军唯一的制高点,必须万无一失,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不堪设想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耗费李道宗无数心力的土山居然崩坍了!
崩坍的土山倒向了安市城的城墙,城墙因此被压塌了一段,如果此时唐军顺势攻城,安市城城破的厄运在劫难逃。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果毅都尉傅伏爱居然不在阵中,他居然趁李道宗管束不力之际私自离岗了!这次离岗要了唐军的亲命,也要了傅伏爱的小命。
在唐军六神无主、群龙无首之际,几百名高句丽守军已经从城墙的缺口处杀了出来,直奔守护土山的唐军士兵。此时的土山只是崩塌了一部分,依然是有效的制高点,疯狂的高句丽守军正是来争夺这致命的制高点。
没有将领主事,守卫土山的唐军很快败下阵来,唐军费了五十万人次的土山落入高句丽守军的控制之中。随后高句丽守军在土山周围挖掘了壕沟,重兵防守,土山不再姓唐,改姓高了!
震惊之余,李世民下令全力攻打,夺取土山。然而,谈何容易,高句丽守军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唐军由低到高仰攻,双方在地利上已是天壤之别。
众将攻了三天,毫无结果,土山依然在高句丽士兵的控制之下。
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将果毅都尉傅伏爱斩首示众,然而已经于事无补,即使再斩一万个傅伏爱也挽救不回丢失的土山,更挽救不回唐军已经失去的时间。
李世民心中叹息不已,他赦免了双脚赤裸请求处罚的李道宗。虽然李道宗管束不力,按罪当死,但是李世民愿意给败军之将机会,更何况李道宗先前还有攻克盖牟城和辽东城的功劳,算了,特赦!
从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抵达安市城开始,李世民在安市城下足足耗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两个多月中他先后错过了三次出奇制胜的机会,最终还是被这座孤城挡住了远征高句丽的步伐。
李世民已经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他已经耗不起了,时间已经进入农历九月,严寒即将到来。
顺便说一下,我的大学时代就是在辽宁沈阳度过,我非常了解那里的气候。在那里,一过十一国庆节(农历一般为九月份),气温便急转直下,秋风肃杀没几天,冬季就会迅速来临。贞观十九年的李世民就是处于那样一个气候转冷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上,不退兵也得退兵,对于冬季,唐军根本没有抵抗能力。
贞观十九年九月十八日,李世民下令班师,远征高句丽以这样一个结果平淡收场。李世民命唐军裹胁辽东城、盖牟城的所有居民渡过辽河,从此你们不再是高句丽的国民,而是大唐的子民。
在退兵的当天,李世民在安市城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唐军军威,虽然不能攻城征服你,至少在气势上压倒你。
在李世民退兵之际,高句丽守将杨万春出现在安市城的城头,就是他将李世民牢牢地挡在了安市城的城墙之下,也为高句丽赢得了喘息之机,此刻他来到城头做什么呢?
向李世民叩拜,行送别之礼!
对手,朋友!
李世民远远地看着杨万春,心中有气恼也有佩服,普天之下能挡住我李世民兵锋的没有几个,而你杨万春就算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纵是敌将,也值得尊重。
随即李世民命人为杨万春送去一百匹绸缎,作为他忠于王事的一种勉励:虽然你是我的敌人,但是我依然欣赏你!
顺着这个话头说说杨万春的结局,不说则已,一说全是眼泪。
这个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高句丽危局的将军尽管为李世民所欣赏,却不为渊盖苏文包容。在目前朝鲜的所有正史中,居然都没有杨万春这个名字,而我们知道他的名字,都是来自朝鲜的民间传说。
据柏杨先生推测,杨万春将军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被渊盖苏文以诡计召回平壤,进而以谋反罪名秘密处决。尽管这一切都是推测,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堪称高句丽民族英雄的将军居然没有在正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贞观十九年十月十一日,李世民抵达营州,在这里他命人收集远征高句丽士兵骸骨,统一安葬于柳城东南,用太牢祭奠。据《资治通鉴》记载,此战远征高句丽,唐军阵亡将士将近两千人,战马死亡率更高,达到80%。
此战,唐军攻陷玄菟、辽东等十城,迁居唐朝居民达七万人,杀死高句丽士兵四万余人,这在别人看来是大胜,而在李世民看来则是失败。
失败的情绪一直笼罩着李世民,以至于一项跨时代的科技发明都让他厌恶不已。
十一月十六日,李世民经过易州,易州司马陈元寿让老百姓利用地窖,燃起温火,种植出新鲜蔬菜呈献给李世民,没想到这也触了李世民的霉头。
不务正业,只知谄媚,要你何用!李世民一皱眉头,免职!
可惜,温室蔬菜;可怜,陈元寿用心良苦却成空。
怪只怪,时机不对,皇帝没有心情!
远征高句丽,原本为了打出军威,同时也为调整心情,现在远征半途而废,军威也打了折扣,李世民原本不畅快的心情更加雪上加霜。
不久,李世民病了,病不仅在身上,更是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