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
在张易之和张昌宗的示范下,一些人的心思动了,他们也渴望复制张易之和张昌宗的成功之路。
这些人有的是经他人推荐,有的则是自荐。
经他人推荐的是柳良宾,他的推荐人是他的父亲上舍奉御柳模,推荐理由是:“柳良宾洁白美须眉。”
与此同时也有自荐的,比如左监门卫长史侯祥,自荐理由:“壮伟过于薛怀义。”
在自荐人群中,还有一位名人——诗人宋之问,他也想卖身求荣。
说起来,起步时期的宋之问是上进的,也曾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武则天的青睐。
武则天巡幸洛阳龙门,令随从官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以锦袍赐之。等到宋之问诗成,武则天称其词愈高,于是从东方虬手中夺过锦袍赏给了宋之问,这是宋之问宦海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名曰:“夺袍赏宋”。
然而,宋之问渐渐发现,要想真正赢得武则天的心,仅仅靠诗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些特殊才能,比如像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那样的特殊才能。
宋之问也是不情愿的,但在那个特殊的背景下,张氏兄弟红得发紫,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宋之问。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论条件,宋之问也是不差的,“伟仪貌,雄于辩”(《新唐书·宋之问传》)。
那么我这张旧船票能否搭上陛下您的客船呢?
宋之问决定投石问路,为武则天写了一首《明河篇》。
《明河篇》的最后几句是这样写的:
明河可望不可亲,
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
还访成都卖卜人。
宋之问这是借用历史典故向武则天表白心迹:“陛下,我能登船吗?”
没想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武则天在看了他的诗后说道:“我并不是不知道宋之问是个有才气有情调的人,可惜他有口臭啊(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或许是伤了自尊,或许是另辟蹊径,搭不上武则天客船的宋之问转而抱住了张易之、张昌宗的粗腿。为了表示忠诚,宋之问甚至抢着为张易之倒夜壶,真是豁得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