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阿倒持 兵制改革

随着西线战事又起,李隆基将兵制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

唐朝初期,原本沿用的是府兵制,兵民合一,国家无事时则耕种于田野,另外按照排班顺序,轮流前往长安拱卫京师。如果边境有事,则授命大将领兵出征,战罢士兵回家,大将还朝,各就各位。这样的好处在于,士兵不存在失业和无家可归的情况,而将帅平时手里无兵,即便想作乱,也是无米之炊。

随着时间的推移,府兵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于是在开元十年张说便建议李隆基改革兵制,改征兵为募兵,一举招募了十余万精兵,是为“骑”。

时间进入开元二十五年,“骑”也不够用了,于是李隆基下诏:

各地节度使根据军、镇的重要程度,审计兵员额度,可以在现有各兵种以及流动人口中招募壮丁,用以充当长期戍边的士兵。这些士兵除享受正规士兵待遇外,另外给予田宅,一切待遇从优。

这纸诏书看起来简单,实际却是一道兵制改革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唐朝的兵制以府兵、骑为主体,府兵是“兵民合一”,“骑”相当于准职业化。而在此之后,戍边士兵全部由招募而来,不再由全国各地府兵轮流镇守,这就让戍边的士兵走向了职业化。

这次职业化,对于唐朝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在刺向敌人的同时,也对使用这把剑的主人发出摄人心魄的道道寒光。

节度使和方镇由此渐渐成为主角。

方镇,即节度使手下的兵镇,起源是边将的屯防区。在唐朝初年,戍边的兵镇,大的叫军,小的叫守捉、城、镇,这些整合到一起便称为道(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

唐朝开国到李隆基天宝年间之前,一直采用这种体制,军、城、镇、守捉的长官叫作使,而道则设大将一人,叫作大总管,后来改叫大都督。

高宗永徽年间以后,有的大都督官衔中就出现了“使持节”字样,意思是在本道代表皇帝行使职权,这就是节度使最早的雏形,不过那时还不叫节度使。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睿宗李旦任命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唐朝节度使由此正式发端。

也有一种说法是,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薛仁贵的儿子薛讷出任幽州节度使,是为唐朝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节度使。

无论是薛讷还是贺拔延嗣,总之唐朝的节度使已经开始发端,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李隆基天宝元年,节度使已经成为绝对的主角。

天宝元年,唐朝直接统治的州达到三百三十一个,名义上归唐朝统治的州达到八百个,在边境上,共分九个节度(战区)、一个经略(军事指挥区)。

安西节度,主要安抚西域,总部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县),兵力两万四千人;

北庭节度,防御突骑施、坚昆,总部在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兵力两万人;

河西节度,隔断吐蕃和突厥的联系,总部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兵力七万三千人;

朔方节度,防御突厥,总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兵力六万四千七百人;

河东节度,与朔方成掎角之势,防御突厥,总部在太原府,兵力五万五千人;

范阳节度,安抚奚、契丹,总部在幽州(今北京市),兵力九万一千四百人;

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总部在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兵力三万七千五百人;

陇右节度,防御吐蕃,总部在鄯州(今青海乐都县),兵力七万五千人;

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总部在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兵力三万零九百人;

岭南五府经略,安抚夷、獠,总部在广州,兵力一万五千零四百人;

此外还有长乐经略,总部在福州,兵力一千五百人;

东莱守捉,总部在莱州;东牟守捉,总部在登州;兵各一千人。

边境所有兵力达四十九万,马八万余匹。

开元之前,每年供给边境士兵衣服粮食所需费用不过二百万;

天宝之后,每年用衣一千零二十万匹,粮食一百九十万斛,在国防史无前例得到加强的同时,国家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

至此,李隆基完成了对边境的布局,他自认为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国防体系,一个有唐以来最为庞大的体系。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九个节度和一个经略兵力已经达到了四十九万人,如此庞大的边兵规模已经与京城形成本末倒置之势。

末大本小,太阿倒持。

当这个国防体系运行通畅时,李隆基可以通过这个体系去开疆扩土,比肩汉武;而当这个体系运行受阻,局部病毒发作时,这套关系李唐江山社稷安危的国家安全体系便到了崩溃的边缘。

原本太阿倒持就是授人以柄,偏偏李隆基在张守珪落马之后又钟情于那个叫安禄山的胡人,正是这个胡人最终成为李隆基国防体系的最大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