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张说时代 一张一弛

经过长达十年的折返跑,张说终于重登相位,此时朝中共有三名宰相,排名如下:源乾曜、张嘉贞、张说。

从排名看,张说只是第三宰相,但这个第三宰相很快就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兵制改革。

张说前后镇守幽州、并州时,唐朝边境的驻军达到了六十万人,而此时东突厥已经式微,无法对唐朝构成真正威胁,六十万人就显得多了。

张说担任宰相后便给李隆基提出建议:裁军二十万,让这些人回乡务农。

李隆基当时就惊了,裁军二十万?一旦边境有事怎么办?

张说说:“臣久在边塞,知道其中的内幕,现在这些驻军,很多都被当官的用来担任护卫或者办事的杂役,根本没有用在国防上。况且想御敌制胜,兵在精而不在多,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还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如果陛下还有忧虑的话,臣愿意以全家一百来口的性命作为担保。”

李隆基仔细一想,张说说的不无道理,六十万的边防军规模确实有些过大,还妨碍农业生产,张说久在边塞,说的应该是实情。李隆基同意了,这样唐朝边境的士兵数量就从六十万削减到四十万,精简掉的二十万全部投入农业生产,从而增加了国家租赋。

削减完边防军,张说又把目光投向了拱卫长安的卫军(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卫戍区部队)。

按照唐朝惯例,男子二十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才能免除兵役,在二十岁到六十岁这段时间里,每年都要有几个月为国家服兵役,生命不息,服兵役不止。需要指出的,服兵役都是义务的,饮食、铠甲甚至武器都需要自备(薛仁贵跟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就是自费出征),而且所在家庭并不因此减免其他劳役。

这个惯例从北周的府兵制而来,即农忙时正常进行生产,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国家有事时紧急集结出征打仗,实行的是“兵农合一”。这种制度对于生活在草原的民族很容易实现,对于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当国家规模较小时也可以实现,而当国家规模很大、战争比较频繁时,府兵制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到李隆基开元年间,府兵制已经到了崩溃边缘,服兵役的家庭要么渐渐贫困(主要劳动力服兵役经常会耽误农耕),要么服兵役的人身体渐渐贫弱。渐渐地,“逃兵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正值壮年的男子纷纷远走他乡,逃避服兵役。

这下就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

面对这个现象,张说提出了改革:

招募壮士充当宿卫,所在家庭不再承担其他劳役,同时给予这些壮士优厚待遇。

卤水点豆腐,一点就灵。

张说这一招果然奏响,招募令发出,青壮男子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很多是原来逃避兵役的,现在看到招募令,便火速地加入到宿卫的行列中来。

几天时间,便募集了十二万人,都是当打之年的青年男子。

其实,想加入这十二万人行列,难度也不小,首先要求身高五尺七寸以上,唐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0.7厘米,五尺七寸相当于现在的1.75米,这个要求可不低。

在这之后,张说对这十二万人加以训练,训练结束,将这十二万人分属十二卫,每个卫一万人,这十二万人分成六个批次,轮流担任宿卫,这样困扰李隆基数年的“征兵难”问题在张说手中彻底解决。

从此,唐朝“兵”“农”分离,军队逐步走向职业化,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好事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到安禄山时再细说)

改革完兵制,张说又把精力放到文化上,在他的推动下,李隆基设立了丽正书院。丽正书院的功能相当于皇家编译院,用来网络当代知名的文学人士。

被丽正书院网络的都有哪些人呢?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著名诗人贺知章,此时的身份是太常博士;秘书监(皇家图书院长)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

他们的具体职责是什么呢?

一、校勘文章;

二、为李隆基伴读,随时解答李隆基的疑问;

三、享受国家提供的丰厚待遇。

对于文化人来说,这是一份美差。

张说就是这帮人的领导,李隆基命他兼任丽正书院院长。

公平地说,丽正书院的设立是一件好事,对于唐朝的文化发展有极大的促动作用。中国的社会传统就是这样,上行下效,上面喜欢什么流行什么,下面也就会跟风。唐朝为什么会成为诗的国度,一是文化发达到一定程度,二是唐朝的很多皇帝都喜欢诗,本身就是诗人,李世民、李治都是不错的诗人。

因此,丽正书院的设立,对于文化而言是好事。

然而,这样的好事也有人反对,中书舍人陆坚便提出了反对意见:丽正书院无益于国,白白浪费,恳请陛下将之取消。

砸场子的人来了,张说也不含糊:

自古帝王在国家无事时,不是建造宫殿,就是追求女色,当今皇上却偏偏喜欢文学。聘请知识分子,阐释各家经典,这么做对国家贡献很大,花费又很少。陆先生的话,是何等地没有见识!

就这样,张说理直气壮地将陆坚驳了回去,同时又赢得了李隆基的又一层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