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刘备含恨而逝

巴之西部派出的急使来到。“车骑将军军营都督派人前来急报。”

担任传达任务的将校如此报告。

听到这句话的刘备,脸色霍然大变。

“莫非张飞被人杀了?”

都督是将军的次官。车骑将军张飞是事必躬亲的人,断不可能出现以次官名义向皇帝报告的事,因此,“都督派人前来急报”,表示是张飞发生了什么异变。刘备立即揣测张飞遭遇横祸,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情。而刘备于听取报告之前,已猜测到张飞所遭遇的横祸以“被杀”的可能性最大。

很早以前,刘备就常对张飞说:你刑杀过多。还有,你几乎每天都在鞭打兵卒,这一点,要有所克制才行,否则,早晚会因此惹祸的。

张飞却把刘备的话当做耳边风:不会的啦!

“我的揣测果然没错……”听完报告后,刘备一边心里呢喃,一边垂头丧气,接连丧失了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这一年刘备刚满花甲,歃血为盟的义弟们先后离他而去——这一点,使他深深感受到年老体衰的自己也已英雄白头。

张飞之死发生于刘备登基后才三个月的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这一年,刘备不顾群臣反对,为了准备替关羽复仇而忙到年底。

年刚过,刘备就沿长江而下,过三峡之险,进兵到夷陵。夷陵是今日的湖北省宜昌市。

迎击他的吴之前线指挥官是新人陆逊。面对沿长江分南北两路来攻的蜀军,他采取彻底的无抵抗作战。敌军攻来他就退,这是他的作战方式。

面对这样的敌人,刘备越进军就越感到寒心。

顺流而攻,虽于攻击时极为有利,但一旦撤退,就会变为不利。撤退时溯河而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刘备也是身历百战的武将,知道打仗不是兀自前进就可以,其间也有非撤退不可的时候,何况在他的纪录中,打败仗的经验远较打胜仗的经验多。

“好!快建造木栅!”

刘备下了这道命令。

他建造了由巫峡到夷陵绵延一百数十公里远的木栅,目的在于不使过分延伸的守备线受到突袭而寸断。

“好极了!刘备干出傻事了!”

看到长龙般的木栅时,陆逊高兴得叫了起来。木栅确实有利于阻挡敌击,但攻击不一定要用兵啊!倘若使用火攻战术,结果将会如何?全线不是会陷于一片火海吗!?

“叫全军将兵每人各带一支火把!”

陆逊下了这道命令。

绵长的木栅,开始四处着火。

战争中,纵使自己部署范围内的战事不利,但倘若别处友军已占优势,还可以维持士气于不坠——这是战争的一般情形。而眼前的情况是,无处不在起火,这似乎意味着刘备军已经没有希望了。

触目皆是火苗,蜀军顿时意气沮丧,斗志全失。结果蜀军惨败。刘备遗弃在马鞍山数万阵亡人员,落荒而逃,最后逃至白帝城落脚。

吴军乘胜追击,烧毁蜀军舟船,无数死尸弃于长江,水流为之阻绝。

刘备因个人情感的冲动,发起这场为关羽复仇的战争,结果落到惨败收场。可见打仗若不能持着冷静态度的话,是绝不可能获胜的。

襄阳马氏五兄弟中,都认为最杰出的马良也以蜀军部将身份,壮烈牺牲。马氏兄弟都很优秀,而人们的评语是:“其中白眉最为杰出。”马良的眉毛,一部分是白色的。中国人到现在还称呼在一群优异者当中最优者为“白眉”。其典故即来自马良。

蜀军夷陵大败是在公元222年六月。刘备将避居的白帝城改名为永安,并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此举与其说是为了等待时机,毋宁说是为了疗养创伤。

避居白帝城的伤心皇帝刘备,得了重病。由于高烧而满身大汗的他,日夜不停地呻吟着。

“关羽……张飞……”

他常在呓语中不断呼叫已去世的结拜兄弟。

刘备近臣压低声音,相互嗫嚅道:

“做鬼作祟也应该找敌人,怎么出现到皇上面前呢?这两个人虽然会打仗,却实在没有头脑……”

又是新年。这是魏黄初四年,蜀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卧病在床的刘备道:

“请孔明来。”

丞相诸葛孔明这时正在成都辅佐皇太子刘禅。皇帝刘备请孔明前来,一定是知道自己的死期不远,有意以后事相托。群臣拭着眼泪,悄悄相觑。

孔明于二月间来到白帝城。

刘备是在这一年的四月二十四日崩逝的。于此之前,孔明在白帝城滞留了两个月,刘备利用这段时间,将后事托交予他。

“卿之才华十倍于曹丕,相信定能完成汉之复兴大业。倘若吾子值得辅佐,希望卿能妥善照顾,若认为没有这个价值,盼望由卿取代他君临蜀国。”

刘备如此说道。

倘若认为我儿不成材,希望由你取而代之——这样的遗言可谓空前绝后。刘备对孔明信赖之深,由此可见。

对此,孔明潸然流泪,道:

“臣唯有鞠躬尽瘁,粉身碎骨,尽忠为国,死而后已。”

刘备于临终前唤来儿子刘禅和刘永到病榻前,嘱咐道:

“为父死后,你们要把丞相当做父亲,任何事情都要和丞相商量,得到指示后,才可以做。”

刘禅五月即位,年仅十七岁。但年轻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个少年的天赋实在令人不敢领教。刘备之所以对孔明说“若认为没有这个价值,盼望由卿取而代之”,可说是早已看出这个儿子不成材的缘故。

丞相诸葛孔明留下中都护李严于改名为永安的白帝城,自己则奉刘备灵柩返回蜀之成都。元号再改为建兴。

回到成都后的孔明,首要之务是与吴恢复友好。赤壁战后,虽然有过一些争执,蜀与吴总算一直保持着同盟关系。这个关系后来破裂,对此双方各有说辞,不过主要还是因为关羽的顽固性格。后来刘备发动有勇无谋的为关羽复仇之战,更使双方关系恶化。

这么大的罅隙,非设法弥补不可。

刘备死后,蜀之外交方针一下子转变为“亲吴、反魏”。实际上等于是回归原点。

然而,两者之间曾动过干戈,彼此战到尸横遍野的程度,因此,恢复友好关系谈何容易。在这一点上,需要付出较大努力的,自然是先破坏友好关系的蜀。

诸葛孔明起用一个叫邓芝的人,让他专责担任与吴之间的外交问题。邓芝经过多次往返两国之后,终于成功地说服吴之孙权。

由于北方有魏这么一个超级大国,为了要能够与之抗衡,蜀吴结盟,毋宁是自然趋势。而这件事情,现在却费了很大的努力才做到,蜀派邓芝访吴,吴则遣张温至蜀。

与北方巨人魏对峙时,蜀吴双方利害问题一致,然而,针对南方问题时,两者的见解却又迥异。蜀之南方一旦得到安定,原来就不甚安定的吴对交州(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之支配,就有可能产生动摇。

吴遂一只手与蜀握手言欢,另一只手则煽动蜀的南部少数民族起而造反生事。

蜀的南部——今日云南、贵州、广西一带——有许多非汉族的少数民族,他们之中主要是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瑶族等,每一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头目,其中尤以雍闿、孟获、朱褒、高定元等人最为顽强。

吴唆使雍闿杀害当地太守正昂,此外,抓住也是太守的张裔,并且将之送到吴。这背后有蜀之同盟者吴在操纵,乃当然之事。

蜀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丞相诸葛孔明不愿于皇帝刘备甫去世的这个时候大动干戈,也体认到与吴维持联系的重要性,因而咬紧牙关,不派兵讨伐。夷陵所受的严重创伤,迄今尚未痊愈,现在必须尽一切努力,充实内政。孔明仅闭锁云关,而未有进一步之举措。

蜀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被称为“西南夷”。如前所述,煽动西南夷的是吴,但他们并未直接插手。以长江沿岸为基地的吴,不可能伸出触角到遥远的蜀之南方。

实际上,这些扰乱工作都是通过交州之主士燮进行的。士家于王莽时代,因躲避战祸移住广东,于此地已是雄霸两百多年的豪族。但依据乱世惯例,任何势力都得有所归属,因此表面上臣服于吴,实质上是保持半独立状态的。

西南夷首领中也有头脑极为优秀的人物。有一个人因豪勇而驰名远近,这个人实际上也是智谋之王。

——怎么可以让士燮之辈跳梁呢!

这个人仔细分析各国状态后,有此感慨。

他的名字叫孟获。

交州士家只是一个小势力而已,真正在上主导的是吴,而蜀与吴是对等的大势力,倘若蜀有意动干戈,交州士家根本不堪一击。何况西南夷居住地区,与蜀之据地较为接近,蜀迟早会整顿军备,打开云关南下而来。到时候,交州真的会派援军前来吗?

——不可能!

半独立的士家,断不可能派出援军,而使自己的基地陷于真空状态。倘若如此,被他们奉为主子的吴,大有可能派遣大军占领交州。吴要的是直属版图,而不是半独立势力的藩属。

交州以及在其背后的吴都不能依靠,在此情形之下,该如何是好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简单。即:再度臣属于蜀。

但对交州的扰乱工作已经相当深入,受到士家煽动的西南夷人,对蜀汉的敌忾意识相当高昂。因此,说服各部族归降蜀汉将是难中之难。

“不如亲自跑一趟,当面说吧!”

有此决心的孟获,遂悄悄前往,要求会晤丞相诸葛孔明。

“我有意思归降,但眼前情势是办不到的,受了士家煽动的各部族,都甚为小觑蜀的武力,这时倘若开口忠言逆耳要向蜀投降,一定会被大家耻笑怯懦的。”孟获道。

“那该如何是好呢?”孔明问道。

“蜀军应该获得压倒性胜利。蜀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表现其武力的强盛,好让那些顽固分子心服口服才行。为了如此,希望蜀能有一次实力以上的发挥。”

“是吗?”诸葛孔明颔首道,“那我们一起来讨论作战方法,如何?”

实际上,孔明很清楚孟获秘密来访的目的——孟获是来建议打一次事先套好的战争。蜀迟早会发动南征之战,到时候,除非蜀彻底打败西南夷军队,否则各部族首长是绝不会甘心向蜀臣服的。因此,先订定作战细节,双方依此细节打仗,而故意使蜀获得压倒性胜利。反正真正打起仗来也会被打败,采取这个方法则较能减少损失。

“请多指教。”

孟获从怀中取出地图来。

“孟兄——”孔明凝视对方的脸,片刻后道,“我一直认为你只是个勇猛的悍将,没想到你更是个相当出色的智将嘛!”

“不敢当。”孟获谦让。

刘备死后二年——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诸葛孔明亲自率领南征军队攻打西南夷。五月,渡泸水。

此时,西南夷内部起了纷争,总帅雍闿被杀,其位由孟获接替。

战斗终于开始。西南夷于初次交锋一役大败,孟获成为俘虏。孔明带着孟获参观自己布阵的情形后,将他释放。

“我看过他们的布阵情形,这次交锋绝不会输!”

孟获再度挑战,结果又被打败,再度成为俘虏。孔明又释放了他。

最后,这次战争在孟获被“七纵七擒”的情形之下,西南夷彻底臣服。

“你是有天威的人,我们再也不敢造反了。”

孟获最后如此对孔明发誓。身历这次战役的各部族首长,再也没有人敢对向蜀投降之事提出异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