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成了皇帝,李渊退位,成了太上皇。
李渊退位之后,迁居到了弘义宫。随后,弘义宫改名为太安
被篡权的李渊很不幸,但同时也是幸运的。
唐初是一个有话敢说的时代,在最高执政者的执政过程中,总会站出几个斗士一样的人物指责他们的过失。贞观六年,一直不想再提老爸那茬事的李世民收到了一封言辞犀利的上疏(不喜古文者可跳过):
东宫在宫城之中,而大安宫乃在宫城之西,制度比于宸居,尚为卑小,于四方观听,有所不足。宜增修高大,以称中外之望。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今九成宫去京师三百余里,太上皇或时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车驾此行,欲以避暑;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京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又,王长通、白明达皆乐工,韦槃提、斛斯正止能调马,纵使技能出众,正可赉之金帛,岂得超授官爵,鸣玉曳履,与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
署名:监察御史马周。
马周主要的意思就是问李世民:你爸老了,你怎么也不陪你爸吃饭啊?
看罢上疏,身处九成宫的李世民感慨万千。等到夏天来临的时候,世民就去请李渊。决心已下,付诸行动,可是李渊却拒绝了李世民的邀请。李渊拒绝李世民邀请的理由估计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嫌远,不能动弹之类的。李世民听老爸这么说,就破天荒地下令在长安打造一座大明宫,专为老爸避暑用。
贞观八年春,李渊寿辰,西突厥等属国领导人同时在场。为此,唐廷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请会。
主持宴请的人当然是李渊,大家精神都很亢奋。酒宴中,李渊对长孙无忌说:“现在蛮夷率服,天下来贺,自古未有!”长孙无忌听罢,起身奏拜,口称千万岁。千万岁,虽然比万万岁差一个等级,但在封建历史上还算是头一遭。要知道,就算李世民也只被人喊作万岁。而李渊,却被人称作千万岁,比万岁爷名头更重。
堂堂中华,四方来贺,让人如何不心潮澎湃!
李渊大悦,赐李世民酒。
李世民饮完,又奉酒觞为李渊上寿。李世民流着泪说:“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旨,岂臣之力!”意思就是说,现在百姓安居乐业,四夷臣服,全都是您老人家指挥得当,哪里是儿臣的功劳啊!李世民说这话完全是谦虚,因为李渊自从身居太安宫之后就没参与过政治。虽然说大唐是李渊开创的,但贞观之治却必定是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形成的。李世民将所有的功劳推给老爸,是为了弥补那份遗失的感情。
宴会上,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起伺候李渊,跟普通人家生活一样。
在未央宫庆功的时候,李渊主持胜利会议,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到场。酒席间,李渊命颉利同志为自己跳舞(这个,哈哈哈),又让南越酋长给自己吟诗,看着,听着,他突然笑了,对周围人说:“北胡、南越能成为一家人,还真是自古未有啊!”李渊说这话的时候,不知带有多少感慨。不过,我相信,他会觉得如果让自己当皇帝,虽然说可以达到朝政清明的效果,但此种效果肯定是达不到的。
听完这话,李世民又拜,奉觞上寿,说:“儿臣早年听从父亲大人教诲,认真学习。跟随您一起举起义旗,平定天下。打败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这些都是陛下的决策。陛下九年,天下一统,四方太平。后来陛下宠爱儿臣,将重任交付,儿臣受宠若惊!现在上天保佑,物阜民丰,披发左衽(少数民族),并为大唐儿女。这不是儿臣智力所能达到的,全是陛下的功劳!”
说完这话,李世民再拜李渊,群臣山呼万岁,尽情歌舞,一夜方休。
是年,李渊七十岁。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初六,李渊下诏:
“我出殡以后,皇帝守孝,应该对军国大事多加关心,不能废弛。服饰典礼,都从汉制(李渊有鲜卑血统)。皇帝不要守三年孝,一天就算一月,二十七天就足够了(以日为月)。另外,园陵制度,务必从简,不得铺张。”
李渊最后的一道诏书,依然那么宽仁简约,让人不无感慨。当日,李渊驾崩于太安宫拱前殿,群臣上谥,称为大武皇帝,庙号高祖。
十月二十七日,李渊葬于献陵。
上元元年,改谥神尧皇帝。
天宝八载,谥神尧大圣皇帝;十三载,增谥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望陵毁观
李世民为爸爸建造大明宫,造了很长时间,直到李渊去世还没造完。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李世民用心良苦。虽然大明宫没能让李渊享受到,但却和太极宫等宫殿并列成为皇宫大殿之一。李渊没能享受到大明宫的阴凉,在他死后,许多人都痛哭流涕,许多跟李渊关系好的大臣都大病一场,甚至哭死。李渊的确是个不错的人,从他去世那天开始,唐朝的历史注定会被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改变。这段故事,我们要留到以后讲。可令人遗憾的是,一直不敢面对李渊的李世民似乎忘记了这位亲生父亲。或者说,李世民只是在像履行义务似的对待自己的老爸,等老爸去世后,就再也没想过他。
李渊死后一年,长孙皇后崩。
李世民伤心不已,特地造了一座极高的观望台。每当李世民想念观音婢的时候,他就带着亲近大臣一同眺望昭陵,聊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一天,忙完政务的李世民又想起了去世的老婆,很是难受,就带着魏征一起去眺望。
李世民对着昭陵的方向说:“你看,婢儿就在那儿看着我们呢……”如此深情厚意,真该把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是魏征却眯着眼,看了一会儿远处的林子,这才慢慢说:“臣老眼昏花,看不见。”李世民用手指着那片陵寝,说:“哎呀,就在那儿,那儿!”李世民指着那片苍茫翠色,对老不开窍的魏征说。不料,魏征却被李世民的行为惹毛了。
他问李世民说:“那是昭陵?”李世民说“对!”魏征说:“唔,我还以为陛下是在看献陵呢,原来是在看昭陵。要是看昭陵,臣当然能看见了。”好家伙,竟然敢这样跟皇上说话,魏征又(注意这个字)不想活了。
魏征这话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您情深意厚,我怎么从来没看见您想念父亲,却整天对着埋老婆的地方发呆!这就好比有人突然问你:“你他妈天天给你女朋友买四百块钱一件的礼物,你给你娘买过一件毛衣没?”李世民被魏征问愣了,昭陵精装修,李世民还为了看昭陵造了个大看台,献陵呢?献陵简陋之极,李世民几乎就没去过!
魏征咄咄逼人,但跟滑稽劝谏者东方朔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撕破脸皮劝谏的方法要是放到汉武帝一样脾气的皇上那里,他早就死了八百多回了。可是,站在魏征面前的不是昏君暴君,而是李世民。
李世民感觉很惭愧,他哭了。随后,李世民下令将观望台拆除,再也不登高眺望了。李渊的陵寝得以受到李世民的重视,多半是因为魏征、马周等一些直言大臣的谏议。可是,李渊走了,就是走了,带着他满身的胡气和郁金的清香。
李渊时代被消灭的人口太多太多,每一场大的战役都会吃掉几十几百万石粮食,死去十几万人口。曾经有人说,李世民之所以能有贞观之治,是因为隋文帝和李渊给他做好的铺垫。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儿,钱没了还可以再赚,文化没了,可就真的没了。李世民创造的贞观之治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史书对于李世民贞观之治时期政治、经济、国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如下: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现代历史学家评价贞观之治的时候如是说:这是唯一一个没有贪污的王朝。
为什么?
李世民知道,约束百官绝不可以用什么道德礼仪,而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制度,不要倡导,不要口号,行为世范,惧怕民众,才能保持政治的清明。这样一来,民众参与政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现在,李世民代替了李渊,登上了舞台。他是篡权了,也杀死了很多无辜的人。苏打粉到现在几乎都能平和过度,民众基本不知情,百官情绪稳定。有人说,可是我还是对李世民表示强烈愤慨,他怎么能那么狠毒呢!我对他很鄙视!此人越说越激动,越说越狰狞,就差摔手机砸电脑了。
却见李渊同志从墓中醒来,微微一笑,拍拍此人肩膀,淡定地对他说:
“赶紧回家洗洗睡吧,天色不早了……”
此话虽只有十三字,却深刻地表达了李渊同志的深深情感,可谓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再加上以省略号收尾,妙笔生花,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是的,洗洗睡吧。
启下
登基之后,李世民妻子观音婢自然成了皇后,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长孙皇后。
李世民这人有个毛病,他觉得媳妇读书多,懂得也多,就向长孙皇后问对于某个官员的赏罚如何处理。长孙皇后听了,就说:“人家都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身是女儿家,哪能参与朝政呢?”李世民哎呀一声,觉得长孙皇后简直就是多虑,就非要问。长孙皇后无奈,绷着嘴坐在那里,拿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他,微笑不语。
李世民无语了,再三逼问,还是得不到长孙皇后的回答。不回答,就只好自己想对策,好在李世民的谋臣都很厉害,事情总算得到了解决。李世民不知道,长孙皇后这样做的确深谋远虑,而并不是多虑。很多年后,他的子孙就吃到了这样的苦果子。李世民的作为,跟长孙皇后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李世民刚一登上皇位,就册封了长孙皇后。也正是他刚一即位,就引来了一群来自北方的狼。人说新来的好欺负,李世民新登基,让颉利觉得是时候发动总攻了。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突厥颉利、突利倾全国之兵,大军直奔长安,集结于渭水便桥之外。
以抢劫得财,休养生息,砺兵秣马的颉利,终于对唐朝发起了总攻。他们浩浩荡荡,一路从草原来到了中原。这一路上,大军竟然顺利进入中原地带,直接杀到了长安西门外。《三辅决录》曰: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桥北与门对,因号便桥。
突厥大军喊声如雷,声震长安,城内百官、百姓惊慌万分。此时,更让人无法淡定的消息传播开了。据可靠消息,突厥是倾全国之力来夺取长安的,人数:
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