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起义不是过生活,更不是过家家。在城中坚守自闭等于等死,出战不力却也会消损元气,分析来分析去,哪样的死法都很难看。此时的李渊距离长安还很远,况且,长安兵力强盛,想要攻破,就必须要有一个跳板。
谁都知道,这个地方,就是河东。
河东处于黄河九曲转折之地,恰好卡在黄河转折点上,距离长安三百里远,易守难攻,是军队休整的好地方,亦是从太原方向进攻长安的必经之地。那么接下来,李渊的军队就要开往河东了。
被李渊同志封为皇帝的代王杨侑此时正在长安(杨广派他留守)听一群人在底下议论朝政,与普通情况不同,大臣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容不得他插嘴。他知道,那个给自己封号的老家伙(李渊)如果进攻长安,自己就会像当年的杨勇一样被幽禁至死。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李渊还是来了,汹涌而来。杨侑真想拥有一双大手,直接将李渊挡在黄河的那边。可是,他年纪太小太小,小到只能唯唯诺诺,任人摆布,小到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大臣的辱骂声中。此时的杨侑,刚刚十二岁。
实际上,如果杨侑足够聪明,他会知道他还是有双手的,这手足够大,足够结实,足以抵抗大隋所有动乱。屈突通和宋老生就是大隋的左膀右臂,但是这是十年前的情况,不是现在。不过,杨侑还是下令了,“屈突通,必须扛住李渊的轰击。”
身在河东的屈突通接到命令后,一声长叹。他知道,这是一场必败的战争,而他正是这场必败战争中的必败客。必败的战争?有那么可怕吗?屈突通不是不怕,但无所谓,对于道义来说,死算什么?
屈突通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是隋朝猛将,鲜卑族人。
他还有个弟弟,名叫屈突盖,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长安人。兄弟二人,哥哥是右亲卫大都督,弟弟是长安县令(北京市市长),是我们全家人学习的榜样。更加难得的是,他们都很不讨人喜欢;比难得还难得的是,讨厌他们的人都是地痞恶棍。
如果你生活在大业年间,又是京城长安人氏,就一定要记住这么一句话: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切记,切记,否则万一哪天犯事儿了,就会死得很惨。
清正廉明的兄弟二人在长安城中家喻户晓,让恶人闻风丧胆!
屈突通是一个不妥协的人,他是大隋的壁垒。对于屈突通这个人我们多少还能欣慰,因为我们能知道他的详细情况,而下边这个人一出场,色调就显得十分暗淡。不过,依我看,此人的能力并不比任何大将低,而且他还有个十分容易记住的名字——宋老生。只不过历史对于此人的记载仅仅限于一个名字和一场战斗。
宋老生,男。生卒年月不详,家庭住址不详,出身履历不详,隋末大将。
宋老生被杨侑(实际上是大臣)安排在了霍邑,因为霍邑是河东身前的盾牌。霍邑不保,河东就成了剥壳的鸡蛋。此次,他与屈突通形成统一战线,遥相呼应,坐等李渊前来。
在攻击河东之前,李渊果然先对霍邑进行了攻击。按照普通的计算方法来说,这场仗的结果只有一个:惨绝人寰!
李渊三万大军压境,而他所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士气的隋朝兵勇,连看门儿的都算上,共计两万人。悲剧即将上演。
李渊赢定了,连宋老生都这么想。鉴于此,宋老生下令:各部门坚守不出,准备与反贼李渊打一场持久战。宋老生坚信,李渊悬军攻来,饿他肚子是守军获胜的不二法门。宋老生想的没错,因为据奏报,李渊的粮草的确已经告急了。
然而,令人无语的是,宋老生得到的消息是虚假消息,至少应该算是个误报,他应该高兴得要死才对。因为李渊不是快断粮了,而是早就断粮了。
三万人马,光靠当地的那点儿粮食根本撑不了多久。刚刚开始闹腾的李渊这下彻底傻眼了:
“如此下去,我三万大军岂不都会被活活饿死?”
于是,他下达了一个这样一个命令:
“令府佐沈叔安同志先带领饿得头晕眼花的兄弟回太原,吃顿饱饭,然后带上一个月粮食返还霍邑。”
这就是说,李渊支走了一小部分人,而大部分人还都得继续饿肚子。
老生常谈
已经很久没有看见门神了。中国的门神,一个是尉迟恭,另一个是秦叔宝。门神的来历有一段故事,但传说也有很多种,我找到了其中之一。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段时间经常梦见两个恶人,一个是刘武周,另一个就是宋老生。此二人在太宗梦境中折腾,搞得太宗整夜睡不好觉。经过一段艰辛的对比,太宗发现,如果让尉迟恭守门,梦中刘武周不来,让秦叔宝守门,则宋老生不来。
秦叔宝、尉迟恭二人由此成为皇帝守门员,之后,在民间传说中演变为门神。刘武周算是一等一的大人物,那么,宋老生呢?
由此可见,宋老生也非常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宋老生的确不是一个普通人。
老天总爱开玩笑,当李渊的三万人马将霍邑城团团围住的时候,天突然暗了。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上一章最后一句话:“雨一直下,气氛还算融洽”。这不是随随便便的景色描写,而是一句很负责任的话,同时也是一句让李渊头疼的话。此时的李渊,只能列好阵势逼迫宋老生出城。
突然,霍邑城上黑压压翻滚出无数乌云,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正准备攻城的唐军无奈了,大雨打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沉闷的水汽弥漫在空气当中,别说攻城,就是走路都得闭着眼。无奈之下,李渊宣布退兵至霍邑城外,远望宋老生。
军中有人开始起哄了。
起哄的人是跟着裴三哥的一帮人,当然是由裴寂同志领头。原因是他们听说突厥人和刘武周结合,想要攻占晋阳城。这都是屁话,真实原因是想回家吃饭。当时老裴心里其实也没想别的,就是着急而已。所以,他建议大军赶快回撤,以图后事。整个起哄的高潮是由裴寂同志的发言掀起的,不过,虽然是高潮,却全都是假设,因为刘武周压根儿没出兵。
裴寂说完这话,接着就有两个人跳出来反对。
李建成和李世民。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是反对的,只不过他现在没办法说而已。在裴寂心中,和突厥和谈的人是刘文静,但刘文静迟迟不回,突厥若是真的和刘武周联合攻击晋阳,事情要归结到谁的头上?你刘文静难道不觉得羞耻么?刘文静如果听说裴监同志这么说,肯定会气得晕死过去。不过,李世民替他堵住了裴寂。
李世民反对的原因是:突厥和刘武周的联合表面上看去很稳固,实际上也和唐军一样,他能背叛你,自然也能背叛刘武周;李密现在只顾着攻打洛阳仓,获取粮食,实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我军,虽然现成的粮食没有了,可四周不还有禾秫(米)么?
这是一个狠毒的结论,意味着粮食不来,大军就要开抢了!
然而,裴寂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直接将李渊推向了深渊。
“晋阳城里还有我们的父老呐!”
说完这话,一片寂静,无人吱声。李渊沉默了,任凭窗外风雨飘摇,他都保持着一种沉默的姿态。
“回撤!”
李渊终于开口了,李世民和李建成听罢,郁闷到了极点。李建成也是有头脑的,他深知此事不可,便对李渊进行了阻挠,但阻挠归阻挠,事情还得按照李渊的意思办。李渊知道,正如建成所说,刘武周不会先去攻打太原,然后再打马邑。至于回撤,那也是没有粮食惹的祸。
战场不需要烂漫,也不相信泪水,它只会赋予理性机会,给予坚忍成功。
如果李渊真的就这么回去了,起义可能就此结束。因为经过李建成的分析,那些凭借着义气团结起来的百姓会失望,领导遇见一丁点儿的小事儿就掉头回家,今后必定不会带领他们打天下。回家之后,他们就会哄散,成为乱寇,再想召集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谁都不能阻拦李渊的归途。
天已暮,雨还在下。唉,所谓的淫雨,也不过如此吧!军令如山,部队接到命令,还未行动,李渊催促他们赶快走。左军即刻动身,李世民却留了下来。外面下着雨,营帐之内,李渊安心地睡了。
他打起了呼噜。
他做梦了,梦里仿佛也在下雨,一个不人不鬼的东西仰望45°天空呜呜在哭,吵得他心烦意乱的。这哭声越来越大,到最后竟有些刺耳,把李渊给吵醒了。醒来,哭声更清楚。
这回他听清楚了,不是梦,也不是幻觉,的确有人在哭。
哭的人正是李世民,他毕竟只有十九岁,嗓门儿大,底气足,这一哭,不由得李渊不心烦。李渊起身召见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李世民来到李渊面前,也不废话,直接慷慨陈词,说了这么一段话:
“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
翻译过来就是:
“士兵是以义团结起来的,进攻就能取得胜利,退兵必定就会哄散;哄散之后,敌军定不会饶我,到那时候,我们都得死。我快死了,临死前哭哭自己,有何不可!”
高,实在是高!
李渊顿悟,但一转念,说:“军队已经往回撤了,怎么办?”问出这种问题,实在是让人很无语。
李世民的回答很是简单:追回来。
我们知道,李世民担任的是右军统帅,所以唐军中有一半是奉他的命令没有动弹的。而左军统帅李建成的部队也刚走出不远,追上去的时候,他们才刚刚出城。
大军重新集合。
令人振奋的是,恰在这时,派去太原的人运着粮食回来了。
八月初一,云雨散开,天气晴朗。阳光驱逐尽了长时间以来的阴森气息,换来了一片大好风景。然而,此时的唐军顾不得欣赏黄河之秋,更没心思去吟诵晴空一鹤。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BBS论坛留言
宋老生:要走便走,走了又回来,搞得自己很痛苦!
李渊:围城就好比拉屎,能憋得住,能豁得开的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