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王校尉放行唐玄奘 老和尚泪拥家乡人

不乖的小悟空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孙悟空的原型石磐陀同学是个喜欢为玄奘开路的人。每当前头有东西阻挡,他都会抢先跳过去,为玄奘扫清障碍。

带着枣红马,带着石磐陀,玄奘准备渡过葫芦河,闯过玉门关。这一路上,石磐陀表现出了十分好的一面,他为玄奘斩木为桥,布草填沙,真是玄奘的好徒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石磐陀,是个力大无穷的大力士。徒手劈死一个大活人绝对没问题,干活也勤快。

来到河边的时候,天色已晚,想要在这个时候过河,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师徒二人旅途劳顿,商量着明天再去赶路,便在河边打地铺休息。玄奘是高僧,心性淡定;石磐陀是胡人,看惯了打打杀杀。

玄奘简单铺好被褥就睡,石磐陀却在那里抓耳挠腮,把铺盖挪动了半天,最后终于确定要在距离师父三十米远的地方睡。

这夜,河水的声音,让石磐陀辗转反侧,他不知道现在这种感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想了半天,居然睡不着了。不过,石磐陀心理素质不好,但智慧还是有些的。睡不着就装睡,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半夜,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石磐陀忽然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来了个伸展运动的动作,然后弯下腰,从被子底下抽出一个杆子状的东西。其实,玄奘根本没有睡,他也睡不着。他眯着眼瞧着徒弟,徒弟像是在梦游。但见石磐陀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往玄奘这边走起了猫步,他越来越近了。

这回玄奘看清了,那不是棍子,而是一柄砍刀!

石磐陀要杀了玄奘。

玄奘不敢做声,等石磐陀走近了,才瞧见,为了预防玄奘逃跑,除了一柄砍刀外,他身上还背着一副弓箭。石磐陀猫步走近,举起砍刀,在那里僵化了半分多钟,挠了挠头,慢慢放下屠刀,有些落寞地走回了睡觉的地方。看起来,这家伙想灭了玄奘,但鉴于自己有佛教信仰,他决定先自个儿斗争斗争再说。

显然,石磐陀的邪恶没能斗争过信仰。

不一会儿,他又折腾起来,拿着砍刀,放缓了脚步往玄奘这边走来。好在离玄奘越近,石磐陀的心就越紧,他不敢下手,也觉得不能这么干,懊恼不已的他开始暴躁,残暴地虐待自己的内心。他一头扎回自己的睡处,在被窝里磨蹭了一会儿,又摸起砍刀走了过来。

他这一会儿黑一会儿白的,把玄奘折腾得不轻。

悟空,你这是跟为师闹哪样啊?

诸位不要以为这是虚构,石磐陀真的就是这样,想要了玄奘法师的命。玄奘见躲也躲不掉,干脆起身,口诵佛经。石磐陀的猫步刚走到一半儿,见玄奘起身,以为他有灵知,大惊,赶紧折了回去,装模作样地睡了起来。

第二天清早,玄奘起了个大早。

他看了一眼石磐陀,道:“徒儿,给为师弄些水去!”

石磐陀眼神躲躲闪闪,见玄奘像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便一不做,二不休,耍起泼皮,连玄奘的话也不听了。“弟子知道前途艰险,没有草,更没有水。唯有五烽之下有水,但师父,您没有官文,不能通过。那五烽之上就是神射手,一旦被他们察觉,我们必死无疑!”

玄奘明白了,徒弟这是不想跟着他走,所以想杀了他灭口,一了百了。可见,石磐陀是个猴急的人。

玄奘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刚要说话,却见石磐陀腾地抽出大刀,架在玄奘脖子上,拉着便走。

比牛犊子还壮的石磐陀要拉着玄奘去哪里,不知道。但走了两里地,玄奘死活不走了。石磐陀虽然猴急,但也不肯背个杀师傅的罪名,便急得抓耳挠腮。到最后,见犟不过玄奘,他干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师父,你去西天取经,一定到不了。到时候你让官兵抓住,供出我怎么办?”

原来,石磐陀走了一天就不想去了。

其他还好说,但前头就是玉门关。玄奘过不了,就有可能把他供出来,玉门关离他家这么近,想要抓他,那也是非常容易的。玄奘明白了过来,他开始以法师的名义发毒誓。最后,在石磐陀极端苦恼的分别中,玄奘自己一个人继续西行。几天后,他成功地走到了玉门关外。

历史和小说一样,充满了智慧和奇迹。

玄奘绕道百里过河,聪明地躲过了玉门关守军的盘查。然而此时的玄奘,根本来不及高兴,因为接下来的路途,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五烽。之前说过,五烽几百里内,全是戈壁,气候十分干燥,连棵草都没有。只有烽火台下有储存的水,台上是把守的官兵,没有签证,只能被遣返。

玄奘先摸黑走了一百里的沙漠。

在这第一个百里中,有无数白色的骨头露出。白天,玄奘就在被风吹得风化了的巨石下休息,偶尔走一段路程,夜间就牵马赶路。也就在这天,玄奘发现了一个奇景。他看见远方好像有很多军队和房子,可是过一会儿,便成了蓝天白云,还有高大的城堡。等迎着它们走那么一段路,这些东西又忽然不见,只剩下远远的一片绿洲。

这是海市蜃楼。

最痛苦的是,你明明看见不远处有晶莹的水流,可它永远在你前面几十米处。幻觉并没有让玄奘迷失方向,白天过后,夜晚来临,他计划好要到第一个烽火台下面取水。因为即便怎样省着喝,水还是被喝光了。

玄奘低估了唐朝守军的眼力,他刚要接水,一支鸣响的飞箭就从他身边飞过,算是警告。

玄奘从未如此慌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死了,那就真完了。

玄奘招手,抬头大喊:“别射,我是从京城来的和尚!”他牵着马,往台下走去。烽火台下,几个火把照亮了四周,几个唐兵出现在了玄奘的面前。

驻守烽火台的校尉,名叫王祥。对于王祥来说,能在变态的五烽这样一个地方碰到从京城而来的光瓢儿和尚,实在是一件很新鲜的事。王祥不说话,只等这个偷渡者在恐慌中上马就跑,然后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射死这个家伙了。玄奘却很镇定,他看着王祥,双手合十,直接自我介绍:

“校尉,你听凉州人说过,玄奘法师要去婆罗门国求法吗?”

王祥有些吃惊,他盯着玄奘的眼睛,动了动嘴唇道:“我听说玄奘已经东还了!”

玄奘没有解释,王祥狐疑,接着问道:“玄奘怎么会到这里来?”

玄奘听懂了王祥的意思,他拿出一份度牒,证明自己就是玄奘。王祥看罢,竟然很高兴,呵呵笑道:“原来还真是玄奘法师,失礼,失礼!”王祥似乎并不想就此罢休,更不想为玄奘放行,他满含深情,而又略显阴险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去天竺太远了,师父不去也罢!”他指了指敦煌的方向,颇有些动情:

“我家住敦煌,我们那里就需要法师这样的人啊!”

可见,王祥也是个有自私之心的信徒。王祥表示,法师去敦煌最好,他这个校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非要西行,他王祥可就要秉公执法了。王祥请玄奘休息一夜,二人开始了激烈的辩论,到最后,原本执意邀请玄奘到敦煌的王祥彻底败给了玄奘这句话:

“西行之路虽远,贫僧就算死,也要死在西行的路上!”

第二天一大早,王祥盛情款待了玄奘。

他将他们官兵自己烙好的大饼包好,又给玄奘盛满水,放到马背上。玄奘牵着马,和王祥道别。

突然,王祥拉过玄奘,指着远方道:“从这个方向,可以直接抵达第四烽。既可以少走许多路,又可以躲过许多关口。第四烽上有我的一个朋友,名叫王伯陇。你到了那里找到他,就说我让你去的就行了。”玄奘感谢了王祥,只身一人,牵着枣红马一路前行。

几天后,第四烽,王伯陇盛情款待了玄奘。

玄奘临行前,王伯陇告诉玄奘:“大师别走第五烽了,顺着这道走,有个野马泉,取了水再往前走,直接就是大漠了。”

玄奘感谢了这个好心人。

大漠,莫贺延碛,也就是现在的哈顺戈壁。

这是典型的死亡之地,在莫贺延碛的西面,是无数海子形成的湖泊。这些湖泊,有的忽然消失,有的则日渐干涸,最后形成了盐碱地,古人把这个地方叫做盐泽。盐泽现在有个洋气一点的名字——罗布泊,当年,这里是第二大内陆湖,有别的地方无法比肩的荣耀。可如今,这个地方除了能考古,还的确没有其他作用。

玄奘不肯面对这么大的现实,他按照王伯陇所指的方向一路走,很快就迷路了。往北穿越莫贺延碛,这八百里戈壁与沙漠,比如今的罗布泊好不到哪儿去。虽然不走盐泽,但眼前的情况让他很丧气。玄奘昼伏夜行,走得很是辛苦,而且,最糟糕的是,他又开始产生幻觉了。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能做的,就只能是心中念佛。即便如此,他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找了好几天,玄奘愣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野马泉。他望着自己的水囊,内心开始泛起涟漪,水囊的形状也让他痛苦。因为,就在前一秒钟,这包可怜的水被他不小心打翻了。好吧,等待他的,是被流沙吞噬,或是被风沙掩埋,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不等它们动手,玄奘法师就被渴死了。

玄奘睡着了,夜,空气忽然变得很凉。

被渴得奄奄一息的玄奘顿时来了精神,可他捏了捏皮囊,又无奈起来。

枣红马见玄奘醒来,忽然表现出了一匹优秀胡马的必备素质,它从沙中腾跃而起,撒丫子没命地往前跑去。马这么一跑,硬生生将玄奘拉扯着飞了起来。玄奘被莫名其妙地拉着飞奔,停都停不住。等他感觉马疯狂完,停下来的时候,便睁开眼睛去看。这一幕,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老马识途,它拉玄奘来到了野马泉。靠着野马泉的水,玄奘顺利抵达了伊吾国。和电视剧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先拜访国王,而是先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寺院。寺院虽然荒凉,但东西还算整齐,玄奘撂下老马,只身进去。

忽然,庙里头冲出三个光头大汉,死死将玄奘围住。一个老一点的大汉连鞋都没有穿,见到玄奘就哇哇哭了起来。哭到最后,玄奘才听明白,这仨人都是早些年头避难逃来的,都是中原人。他们见到老家人,激动得狂奔而来,老和尚最激动,连鞋都没穿就哭着跑出来看老乡了。

他以为他这辈子都再也见不到家乡人了呢!

玄奘不知道的是,他的名声早已被天下人所知,不光长安人知道他,伊吾人也知道他。伊吾国内的僧侣和大臣听说玄奘法师来了伊吾,将他请到了王宫款待了一番。伊吾国的国王也很高兴能见到玄奘,于是大张旗鼓地让法师讲课。可是,命运之神再一次给玄奘开了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