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吐蕃大举进攻安戎城,几十万大军轮番轰炸,终于拿下。
汶川、茂县。
吐蕃大军休整完毕,立刻挥师往南面杀去。
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分别被吐蕃占领。在神将论钦陵的率领下,大军连战连捷。吐蕃变聪明了,先不管黑齿常之怎么样。他们绕过河源地带,先后吞并了羊同、党项及诸羌等地,东接凉、松、茂、巂各州;南邻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方圆万余里。
简单来说,吐蕃雄兵已经吞并了所有能吞并的地方,西域、西南均成了吐蕃的天下,唐朝只剩下了河源在那里硬扛着。
开耀元年(公元681年)五月,吐蕃集结数十万大军,准备随时进攻河源。
黑齿常之明白河源的意义,也相当明白“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先动”的理论。他让唐兵继续淡定,该种地种地,该演习演习,自己则观察着吐蕃的一举一动。黑齿常之注意到,吐蕃大将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的确是个有才的家伙,他和黑齿常之对峙了很久。
在河源对面的良非川,他跟着黑齿常之学习,弄了大批农田,用以供养军队。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精神!
黑齿常之高度赞扬了吐蕃方面敢于向他学习的勇气,然后,在某个风和日丽,天空湛蓝的五月天,元麦(青稞)即将丰收,论赞婆甚感欣慰。
因没有收割机,所以他让大家一起收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论赞婆正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忽然从东面杀出一彪人马,纷纷扬扬,杀声震天,掀起一阵尘土。吐蕃兵赶紧集合,严阵以待。论赞婆三万大军果真训练有素,顷刻间集结完毕,准备与黑齿常之的精锐一决高下。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只等黑齿常之杀来。
黑齿常之来了,他骑着高头大马冲在最前!
后头跟着的唐军也骑着骏马以光一般的速度奔驰着,论赞婆微微笑了。接下来,论赞婆惊奇地发现,黑齿常之率领的兵马真是有病,竟然不走长排列队形,而是铺张开来,横冲而来,而且也不往自己队伍的弱处冲,而是直接跑向……
论赞婆微微哭了,他马上意识到,黑齿常之简直就是个浑蛋,千真万确是个浑蛋。
吐蕃兵辛辛苦苦准备收割的粮食被黑齿常之领着一般不懂事儿的大老爷们践踏成了烂泥。论赞婆还想着大战一场,黑齿常之却不理会,从麦地践踏过去后立刻撒丫子就跑,留给吐蕃兵的,只有他们远去的背影。
河边,一抹夕阳,一片烂草。
镜头转向论赞婆,音乐(可以选《二泉映月》)响起,一个男人的哭声,无数男人的叹息……
黑齿常之摸清了论赞婆的作息规律。
夜,深沉,他突然点将,率领一万兵马,趁夜冲到了良非川。还记得那次令人愉悦的践踏之旅么?黑齿常之一马当先,杀向敌营,吐蕃毫无防备,拔营便跑。在大高个的率领下,唐朝铁骑左奔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斩首两千余级。
更令人振奋的是,因为论赞婆跑太急,丢了数万头牛羊,黑齿常之也不客气,统统牵走,回到了营地。
西域碎叶
碎叶城,当年裴行俭交代给了王方翼,这是一座很八卦的城市,因为它的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豪侠。城墙的构造奇异难测,西域部落酋长来此参观,以为王方翼是神人,故而心服口服。裴行俭死后,突厥响应吐蕃,反叛大唐。王方翼拼死力战,与黑齿常之遥相呼应,保住了大唐最后一道防线。此时的吐蕃,已有五百一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好在裴行俭选中王方翼当接班人,才没让这个数字继续扩大。
究竟在安西和河源还有怎样的故事,要等到瓜熟蒂落的时候才能有个结果。
总之,擅长夜战的黑齿常之和擅长奇门遁甲的王方翼,各尽所能,发挥着巨大的能量。
一切,都因一个女人停止。
一个道士
明崇俨,男,道士、文人,挺帅,能医奇难杂症。
李治召见了这位奇人,明崇俨风流倜傥,李治大喜,拜为王府文学。望着明崇俨,李治想起了十年前的往事。那日,他去甘泉避暑,求养生之法,特地请来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爷爷。老爷爷姓孙,名思邈。那个时候,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还新收了一个名扬四海的小徒弟。徒弟名叫卢照邻,裴行俭说他命不长,所以他就很配合地得了绝症。至于得的是什么病,史书有明确记载:风疾(小儿麻痹症或麻风病)。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的才情和直爽让孙思邈很高兴,就收了他。为了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卢照邻同学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给孙思邈看。这篇《病梨树赋》的文辞,着实把孙思邈震惊了。看罢,他夸奖了卢照邻的文笔,话锋一转,批评他的悲观。
鹤发童颜的孙思邈,语重心长地安慰三十出头的徒弟,“风疾虽然传说为不治之症,但不是绝对的。你对疾病的态度太悲观了,天地尚有可消之灾,形体就不是吗?我前后医治了六百多名得了风疾的病人,有十分之一的恢复了健康。贞观年间,有一重症患者被我带进太白山。我给他按时吃药,亲自指点。三个月后,此人重新生出了眉毛和胡须。”
孙思邈肯定地对卢照邻说:“你的病虽重,但只要耐心治疗,不是没有希望!”
孙思邈调养好了卢照邻的病,一日,朝廷召见孙思邈,孙思邈陪驾甘泉,料理李治养生。卢照邻带着怅惘的心情回到了四川,而孙思邈,在陪驾几个月后便告老还乡,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师徒二人天各一边,也许,这就是命吧!
有一天,卢照邻旧病复发,他再也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辞官巡游。
一只胳膊麻木不堪,没有丝毫感觉;一条腿不能动,只能拖着走。其余肢体,更是疼痛无比,每天都有一万只蚂蚁叮咬,一万只毒虫穿肠。卢照邻辞掉官职,来到太白山找师傅,可惜,没人知道孙思邈在哪里。
卢照邻绝望了,他感觉自己不该再找了,这样挺好,真的,挺好,不是吗?
他听信了一个狗头术士的话,吞食了很多化学物品(史称丹药),病痛加剧,生不如死。卢照邻变成了鬼一般的模样,眉毛、胡须全部落光。他很痛苦,也很开心,再也不可以见师傅了,也终于有理由找不到师傅了。卢照邻手脚俱废,从太白山迁到了贝茨山(河南新郑附近山),把所有钱都花光,买了几十亩地,造了一处别业,环山绕水,自己则买了一口棺材,每天躺在棺材里等死。
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一个道理:与其等死,不如找死。
于是,卢照邻自投颍水(源头是河南嵩山),一代才子,终成遗憾。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李治寻仙,但找不到孙思邈,两年后,他听说孙思邈去世了。不过还好,有明崇俨在此,天下一大幸事。不过因明崇俨太年轻,道行浅薄,李治和媳妇商量着去找潘师正,一位和孙思邈齐名的老神仙。
道有所伸,贵有所屈,竟不屑命,对以无为。
潘师正不是那么好请的,他只说让李治注意无为就好。为了表示诚意,李治让人捎话,问山中有无缺东西,可代办。潘师正回复:有山有水,啥都不缺。
李治来劲了,非让人把潘师正请来,他大驾去洛阳西宫,跟仙师见面。天后和太子李贤也都来了,几天后,他们送走了潘师正,回到了东都。之所以回东都而不回长安,是因为关中连年灾祸,没办法待在那里。关中街巷,尸体到处都是,饥荒让每个人头疼,却让天后很是兴奋——她终于有借口留在洛阳了。
长安李家旧族那么多,洛阳才是她的家。
李治也不关心什么家不家的,他带着老婆,跑到汝州的温泉沐浴,随后满世界旅游。回到洛阳的那天,边疆告急不断。然而这也没有让他很着急,只有一件事,让他忽然陷入了悲痛之中,竟然悲痛得难以自拔。
明崇俨,明大师死了。
据知情人透露,明崇俨是被一伙土匪撸死的,死的时候并不安详。
到底是谁杀了明崇俨呢?
“李贤。”天后肯定地说。
明崇俨和太子李贤有仇,明崇俨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算命状告诉天后,“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李显)貌类太宗。”因此明崇俨断定,继承皇位的不可能是张牙舞爪的李贤,而是相对安静的李显。实际上,李显的样子和李世民是相似,但绝对不是神似,明崇俨之所以拥戴他,是因为现任太子不喜欢鸟他而已。
果然不出所料,夸完李显后,明崇俨那张破嘴又开始表扬李旦,非说相王(李旦)面相最好。
言外之意,太子让谁当,也不能让李贤当!
天后很赞成明崇俨的想法,因为李贤太嚣张了。她更没想到,这儿子竟然能养一伙壮士,半路上把自己的术士给撸死了。未来,李贤当上皇帝,还有他妈的地位么?
天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李贤,你也别跟着爹娘得瑟了,回长安监国去!
李贤兴高采烈地监国去了,大办文学馆,编书写作,与北门学士分庭抗礼。娘俩的斗法拉开帷幕,李贤主办的书目上,赫然有《汉书》中的吕后评论,相当于当众教育老娘,一定要看看吕后那一帮外戚的惨痛下场。天后发怒了,他让北门学士迎头痛击,学士们得令,编纂出来两本书,一名曰《少阳正范》,一名曰《孝子传》。
少阳,四象之一,意为“愣头青年”。
孝子,就是孝子,孝顺父母,不要不听话。
天后把两本书都赐给了李贤,李贤蒙了。
李贤不孝,为何不孝?
民间传说,因为李贤不是武则天生的。
还记得早早死去的韩国夫人么?有人说,当年天后在去昭陵磕头的路上,生下了一个婴儿,婴儿不幸夭折。恰好韩国夫人也刚刚生下一个男婴,天后决定,以男婴代替死婴,认为儿子,一直隐瞒至今。由于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彻底伤了武则天的心,武则天这才跟李贤有了不共戴天的大仇。
但本人认为,以上故事极不靠谱,实际上,即便李贤就是天后生的,天后也能下得去这个狠手。从李贤与她对抗,她便开始搜集李贤的罪证,还好李贤贪玩,还跟一个叫赵道生的户奴耍起了同性恋。在这方面,李贤的行为和他大爷李承乾差不多,两人黏在一起不肯分开也没什么,问题是他们又开始闹得东宫鸡犬不宁。
司议郎韦承庆,纯爷们儿,因受不了李贤这样,故而上书切谏。
对于别人的劝阻,李贤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个人素养,只给别人一个字的答复:切!
天后震怒,让一位忠臣义正词严地揭发了太子的不伦丑事。
李治震怒,下令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