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盖苏文病逝高句丽 李九郎诏停乾封泉

历史好像很奇怪,每次封禅泰山后,国家都会有一个国泰民安的过程。李治是,武则天是,李隆基也是(可参考史书,不忽悠)。然而现在,武皇后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她能在李治在位的时候,让李治在泰山上树个二圣碑。这碑文洒家见过,二人的碑身树在一起,上头用一个盖头联系起来,表示齐尊。李治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倒是答应替武皇后为百官许愿。这愿望特别喜庆,他俩答应大家,回去每人都可以加薪升职。

这让百官对武皇后的好感陡增,也树立了她的良好形象。然而,有一件事的发生,让众人喜庆变得更加疯狂。

据说,被流放到了巂州的李义府听说二圣要大赦天下,便抓住时机,忙不迭地给李治写了一封《关于封禅的几点好的建议》的信。他祈求李治看在当年诛灭元凶有功的分上,放他一马,让他回京担任一些不重要的官职。

李治看罢,下了指示:被远流的罪人不可以享受大赦,你还是乖乖待着吧!

李义府懊恼发狂,没几日就死了。朝廷百官千余人哈哈大笑,拍手庆祝。从泰山回去后,李治的运气一直还是不错的,最走运的是,高丽的掌权派,盖苏文一命呜呼了。不知道是不是李治拜托神仙显灵,狠狠诅咒了这位仁兄一把。但不论怎样,这位控制了高丽二十多年的莫离支已经消失,高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又是走运的一件事情。

盖苏文有三个儿子,长子渊男生,继承父亲莫离支职务,日夜盼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一天;次子渊男建,幻想自己也是莫离支,期待大哥够兄弟地死掉,他就可以当莫离支了;三子渊男产,出生时并为遭遇难产之症状,他主要负责拥护二哥,因二哥与大哥矛盾愈演愈烈,所以他认为,老大不死,他就得死。

盖苏文的葬礼上,兄弟三人捶胸顿足地哭了一场。老大渊男生告诫两个弟弟,“咱爹死了,我们必须坚强地活下去!”渊男建和渊男产会意地点了点头,眼神刚毅。男生抹了抹眼泪,拍了拍兄弟的肩膀,“高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窘,儿可从此没爹,但国不可一日无主。我的意见是,我们兄弟三人,必须要下基层安抚群众受伤的情绪。但我想好了,首都不可没有你们两人,你们两人就在平壤待着摄政。我自己一个人下去安抚群众,毕竟,我是莫离支嘛!”

两弟弟难过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大哥还没有起疑心。渊男生并没有怀疑他们,还留他们在平壤摄政,但两位弟弟却并不那么认为。

渊男建说:“是的,人民没有了伟大领袖的关怀,说不定会悲伤过度,不去抚慰,怕哭死的事都要发生。哥哥放心去吧,我俩会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好。”男生用欣赏的眼神看了看两个弟弟,扭头下乡去了。

渊男生是个挺不错的人,他成功地安抚了百姓,但有人告诉他,当他在外头忙活的时候,他那两个弟弟在平壤已经商量出了结果,他们没说谎,他们的确做好了该做的事。那就是,等渊男生慰抚完毕,他们闭门不纳。

渊男生不肯相信弟弟们会这么对待自己,先派了个探子去平壤刺探。探子大概是个十足的业余选手,刚进城门不久,就被渊老二的人给抓了起来。渊男建用尽了各种方法逼供,终于得知,渊老大已经开始怀疑他们俩了。两人有些慌神,经过紧急磋商,二人认为,眼下把老大叫回来杀死,才是最保险的办法。

但如今的渊男生已经是惊弓之鸟,如何把他叫回来呢?

渊男建拿出死人当借口,他没有打僵尸的经历,自然不会想起撒谎说盖苏文诈尸。他只是伪造了一份遗书,别的一律不提,单说让渊男生回平壤。

脑子没有注水的人都会知道,此等弱智至极的方法,渊男生是不会信的。

要回平壤吗?

渊男生回头望了望自己带出来的人,叹了一口气。

早知道会出这样的事,当初就该把所有人都带出来。渊男生没有回平壤,这天,他听说弟弟渊男建在首都自命莫离支,统帅全国兵马。事到如今,他才相信,在权力面前,亲情永远是弱势的。平壤来的军队开始围剿他,渊男生无路可逃,率领亲信退守城池。因事态无法控制,他派儿子渊献诚去长安献城。

渊男生答应,只要唐朝肯出兵干掉渊男建,他就可以把辽东割让给大唐。

对这样的请求,李治当然不能拒绝。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六月,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成为了辽东道安抚大使,率领大军前去救援。作为向导,渊献诚很好地参与了唐军的进攻。但让渊男生感到危险的是,唐朝的皇帝李治,似乎认为人数不够,又派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征发数万军人参加战斗。

反悔?事到如今,还能怎样呢?

渊男生在辽东坚守阵地,李治以他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平壤道安抚大使、玄菟郡公。随后,唐朝派遣英国公李绩担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管辖司列少常伯郝处俊、诸军总管并运粮特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人。水陆并进,杀向高丽。看看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李绩,如今已经七十二岁!

你是我的女婿

我要高声赞美李绩,他是隋唐英雄里头活得最好的,也是最有政治眼光的。他仗义疏财,却也狡猾多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一旦有任务,他会义无反顾,第一个冲锋上前。李绩那满家人都不太喜欢和这个老爷子待在一起,只是对他充满了敬畏。因为他家教太严,家人稍有不法,第一个站出来敲打他们的不是法官狱吏,而是他英国公李绩。

李绩有无数赏赐,统统散给了属下和属下的属下,这么多年来,家人愣是连一根毛都没见着。

李绩的亲友中,最寒碜的当属女婿杜怀恭。

杜怀恭也是个聪明人,他娶了李绩的女儿,一直梦想着有一天李绩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自己加官晋爵什么的。但娶了他女儿二三十年,年近半百的他才发现,李绩这老头还真跟传说中的一模一样,从来不肯为亲戚说话。杜怀恭是个喜欢冷幽默的人,也就是传说中的滑稽之士,类似于当今的小品演员,这也是李绩的女儿喜欢上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丑哭的时候,人们依然哈哈大笑。

有一天,杜怀恭等到了一个机会。

李绩找到他,亲口对他说:“我有官给你做,你做不做?”

杜怀恭认为此事有诈,问:“什么官?”

“跟我一起去辽东就有!”

“啊?”杜怀恭的脸剧烈抽搐。

“报效家国,建立功勋,然后有官做,不是吗?”

“让我想想……”

第二日,李绩、杜怀恭。

“想好了没有?”

“一起出征,您定然不会让我吃军粮,我自己又没钱买饭!”

“我给!”

“啊?”

“我给!”

“哦……让我想想。”

第三日,李绩、杜怀恭。

“你该想好了!”

“小婿还是不去了吧,我没车没马,给英公丢人!”

“我给你配!”

杜怀恭得了李绩送的车马,心情忧郁,当夜喝了二两剑南的烧酒,趁着酒劲骑马往岐阳山(陕西太白山)逃去,死死的藏了起来。李绩对女婿的作为很惊异,四下询问,这才知道,女婿临走前还放话,“老丈人就是想用我震慑官军!”

李绩听罢,忽然流出两行老泪,“杜郎性情疏放,杀他儆人,也真说不定。”

这就是李绩。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正月,七十三岁的李绩,没有携带女婿,自己一个人,带着数万大军,踏上了前往高丽的路途。

朝廷的事儿

一般来说,皇帝做事情,分为有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三种。李治很可能不想去当那不作为的皇帝,所以,当他看见民间百姓用的文钱太多,钱币小而薄的状况后,想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情。货币这东西,真是奇妙,百姓用一文钱买一盘火烧,有时候还能用五文钱买十升大米。

如今中原安定日久,每人都有大把的铜钱,作为皇帝,是不是应该改革一下货币制度,让交易变得更简捷,经济变得更繁荣呢?当然,如此办法,可以增加赋税,那才是更重要的原因。说干就干,李治下诏,将原来的开元通宝换成乾封泉宝钱,面值增大十倍,原来流通的钱币以强制性手段废除。

东征大军出发的那个月,乾封泉宝钱的神奇效果也出现了。

因为只有十块钱的面额,导致日常购买商品受到严重阻碍。又因为大宝铜量只有小开元的两三倍,所以,民间盗版大宝猖獗起来,有钱不赚,那是白痴。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只需要一文钱搞定的东西,现在需要花十文钱才能搞定。而且,更有不法之徒,拿开元通宝融化,铸成新钱,由于新钱和开元通宝重量相差不多,所以此举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商品卖不出去,百姓也舍不得花钱,通货膨胀,民不聊生,这就是货币改革的主要成就。实行了七个月的乾封泉宝钱以惨败告终,这件事情告诉李治,没事儿别滥发货币。李治进行了自我反思,他觉得爸爸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那么优秀,却也没有改变爷爷李渊拨乱反正而弄出来的开元通宝,自己刚刚几年,就大肆改元、改制,还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实在是有辱先尊。

他写了一篇检讨,念给天下百姓:“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对不起天下人,我改!”

李治还是很想把皇帝当好的,检讨完毕,为了弥补过失,他要求百官推荐贤才。每次开会,他都会问大臣有没有人才要推荐。可一月一月的过去,别说马周,马月月都没有。李治深感愤怒,他问群臣:“朕要你们推荐贤人,你们怎么都不推荐?”见没人吱声,李治放大嗓门儿吼了一句,“啊?!”众人被李治的吼声镇住了,因为害怕说错话满门被杀,也都大气不敢喘。唯有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李安期(李百药之子)站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道:“如果陛下是真心的,我们谁不愿意尽其所能?”

李安期不饶恕李治,他接着说道:“都是陛下的错,错不在我们。先前臣下们推荐人才,都被某些人说成是结交朋党,不是被处死,就是被贬官。如果陛下真需要人才,就不要把推荐者贬得一个不剩!”

李治表情丰富地看着李安期,愁眉忽然舒展开来,他笑着表扬了他的行为。

从那天起,他开始真真正正地重用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