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乾元九年,上林花似锦,俱是看花人。

十几辆宽阔的马车竖成一列,慢悠悠地从南郊驶向北城门,有女孩掀起车上窗口的纱帘,看向外面的景色,但很快就放下手,她对正在闭目养神的少女说道:“姑娘,奴瞧着京都平淡无奇,好生无趣,还是苏州好。”

双桃哼了一声,道:“没见识的小丫头,等你进了城就知道了。”

“你也没比我大上多少,就作阿姊似的说我。”萝枝给双桃做了个鬼脸。

“小妮子胆子大了敢反嘴。”双桃作势要捏萝枝俏嫩的脸蛋。

萝枝当下就躲了少女身边,喊道:“姑娘救命,双桃要弄奴!”

本在休息的少女只好睁眼,柔声制止道:“好了,你们别再闹。”她很是无奈,“奔波许久,你们还这么有精神。”

“姑娘还在休息,你们就这样吵吵嚷嚷,今月的俸钱减半。”比她们两个年长的映竹一横眉,两个小姑娘立即老实下来,安安静静不说话了。

等这列马车到达北城门,领头马车里的管家递上过所,由看守城门的士兵查看过后,确认无误,便允许放行。

竖列马车一路从金陵急赶慢赶,才在桃花盛开之际来到京都。车内众人皆是疲惫不堪,也就双桃和萝枝年纪小,精神头充足,还能拌嘴。

“终于到了,小妮子看看这城里繁华,比之苏州如何?”一想到要到目的地了,双桃又兴奋起来。

“……”萝枝又掀起纱帘,渐渐地看入迷了。与苏州的烟笼寒水、楚歌吴语不同,京都楼高百尺,行人如织,更为繁华昌盛,宝马雕车随处可见,八街九陌,人寿年丰。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少女看着这花天锦地的景象,却是一叹,缓缓地念起诗来,乃是唐时卢升之的《长安古意》。

百叶略有些担忧地瞧着少女:“姑娘?”

少女回神,摇头一笑,表示无事。

入了城,马车驶往朝中官员所居住的那片区域。

“跟上去,查清楚是哪一家的。”有个面上无须的年长男子指着刚刚从面前而过的一列马车命令道。

刚才小丫头掀开纱帘往外看的时候,车中少女的面容随着马车奔走一晃而过,不知怎么的就被这个男子看见,引起他的注意了。

“是!”小厮领命而去。

……

刑部尚书府内,张灯结彩,一片红火,人来人往,热热闹闹。

“小妹什么时候才到?”苏慷在门口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张望着,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咳嗽,他回过身,才发现是自己的亲爹,“爹。”

刑部尚书苏向景嗯了一声,假意责备儿子:“幼达,你都是要准备成婚的人了,还这么耐不住性子,明日交给我一篇大字。”

“是。”苏慷一拱手,本来扬起的嘴角瞬间拉平。

苏向景见摇头,他这个儿子哪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喜形于色,厌藏于心。他背手回府,让打扫的奴仆们加紧动作,自己则晃悠晃悠地去大堂坐着等。唉,人老了,站不住啊。

半响,苏慷听巷口有铃铛在风中叮咚作响,他立即往前几步,发现是自家的马车列队,连忙上前迎接。

待马车停顿好,百叶和映竹先行下车,苏云薇带好面纱,踩着矮凳,由两个侍女扶下车,最后是双桃和萝枝。

“小妹!”

云薇才站好,脸上的面纱就被兄长冲过来吹起的风吹得飘起一角,她虽然很高兴能见到兄长,但是对兄长的冲动很无奈,要是被爹爹知晓,兄长至少会被罚写《道德经》三遍。不过久别重逢,该说的想念还是要说出口的——“七哥,别来无恙,妹妹好想你。”

“我也想小妹你!”苏慷听到他最疼爱的妹妹说想他,眼中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兄妹俩和和睦睦地走进苏府,门前的马车从偏门入,排列有序地卸下行礼。巷尾,有人鬼鬼祟祟地瞧了又瞧,确定是刑部尚书的府邸后,跑着回去复命了。

“爹,娘,女儿回来了。”云薇给爹爹苏向景和阿娘朱文如奉茶请安,又给七哥苏慷一杯茶。

“小妹一路辛苦,快去歇息,待晚上咱们开宴,给你接风洗尘。”苏慷再一次的抢说了父母想要说的话,马上就被自家阿娘斜了一眼。

聊了几句后,朱文如亲热地拉着云薇的手,母女两个相携回房,说一说女儿家的话语。而留在大堂的苏慷,又一次被亲爹加罚一篇大字。

晚上,一家四口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饭后,苏慷在书房练字。云薇在写帖子,打算后日去慕容家,见一见自己的青梅,兼未来的七嫂——慕容世兰。

苏向景和朱文如携手散步,一路闲谈。

“皇上好似有意让伯真回京任职。”苏向景每日都会和妻子谈论朝廷之事,两个人同心齐力、相辅相成地把苏家一点点变成京都达官贵人圈子里不可忽视的家族之一。

“夫君觉得会是哪个职位?”

苏向景思考着:“伯真在凉州待了将近二十年,颇为熟悉赫赫的动向,多半是兵部。”

“兵部?可是兵部人员已满。”朱文如蹙眉,“若是让位,怕有人心中不平。”

“皇上也只是有意。”苏向景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古人云:‘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对大周来说,更要紧的还是西南。”

朱文如不自觉叹口气,道:“如今只有慷儿和婉柔在咱们身边。俗话都说儿行万里母担忧,虽说几个孩子都在外拼搏,但我还是更担忧伯真的状况。”

苏向景知晓妻子的忧愁,那可是凉州啊。凉州乃荒凉之地,艰苦万分,更有异族赫赫常年侵扰,烧杀抢掠,致使边境不宁,百姓凄苦,家破人亡、骨肉离散之事更是常有。凉州的军民必须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才能让这片由风沙、血腥和不甘悲怨构成的土地不被异族夺取,只因他们的身后是亲故所在的大周,那里也是魂归梦绕的故乡。

“仲悦若是三年内吏部考核过关,等济州知府荣养,定能接手。”苏向景提起次子,转移对身在凉州的长子的担忧。

朱文如顺着苏向景提起的话题,故意问道:“夫君没有帮忙吧?”

“怎么会?”苏向景失笑,知道妻子在逗自己。“济州这几年蒸蒸日上,朝中有目共睹,就算不是济州,也会是别地的知府。”

朱文如问苏向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叔乐呢?”

“他啊,在熬几年吧。季怡和少诚都一样。一步一步来,踏实。”

苏向景和朱文如散了好一会儿步,都有些累,便坐在亭内休息。很快就有仆人送上点心茶水。

苏向景喝了口茶,想起不省心的第六个儿子,哼了一声道:“少常这个孩子成日在军营里,也不销假回来看看。”

朱文如掩嘴一笑:“谁让你在他上次回来的时候,让他赶紧选个姑娘成婚的。还让好几个媒人去说,把他给吓得不回来了。”

苏向景哼了一声,“臭小子自幼胆子就大得很,看到几个媒人便吓成这样,出息!”

“他不想成婚就不成,随孩子去吧。”朱文如很开明,“孩子高兴就好。”

“罢罢罢,我听夫人的,随他去吧。”苏向景和妻子说完六个不在身边的儿子,就轮到在身边的幼子苏慷和幼女苏云薇了。

“幼达月底成婚,太后和皇上多半会派人来恭贺。”苏向景谈到这个,不禁地捏了捏眉心,“和慕容家二姑娘的婚事,要不是她和婉柔从小认识,幼达又喜欢她,知根知底,不然我是不会同意的。”

朱文如知道夫君的忧虑,便安慰他:“咱们还有时间。我们与慕容氏即将成为亲家,夫君也能更好劝诫慕容将军。”

“博陵侯之事过去没几年,却已无人记得。”苏向景说出了从古至今都通行的话,“自古权帛动人心啊!”

朱文如给苏向景出主意:“婉柔后日打算去慕容府寻世兰,不如让她通过慕容夫人,劝一劝慕容将军,如何?”

苏向景沉吟后,颔首道:“就听夫人的,试一试。”

朱文如抿口茶,道:“既然提到婉柔,唉——”她先是叹了一口气,“她越大越像那位了。要不是多年前跟着婆婆去宫中宴会一趟,我还不知道当年那位道长说的贵不可言到底是何意呢!”

“若不是夫君你外调苏州,任职多年未曾回京,怕是等我带着婉柔进宫拜见,婉柔就要被宫里选中,去那个深不可测的后宫了!”朱文如一副好险的模样,“前年皇上调你回京,我可是几宿都没睡好。万幸季怡调任苏州的吴县,婉柔靠兄长嫂嫂照顾,不用回京。可我还是愁啊……”

苏向景开口打破了朱文如的欣慰:“你愁也没用了,今年可是要选秀的。”

“让婉柔称病便是。”朱文如早就做足准备了,“选秀一过,我就在你的门生里挑个好人家,让婉柔出嫁。等婉柔成了他人妇,再随夫赴任,过个几年,生了孩子,我就再也不怕了。”

苏向景看妻子说得很顺理成章,便也觉得没问题。他们做父母的一定会给婉柔做好完全的准备,让对方开开心心地出嫁,而不是因为容貌像那位,被纳入宫中,参与后宫纷争。

作者有话要说:重写的第一章,所以文章内容与评论不符。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过所-经过城池的通行证。

—苏家一览—

父亲-苏向景,刑部尚书。母亲-朱文如,朱家旁系家主的独女。

大哥-苏忱(chén),字伯真,凉州知府 。大嫂-李月容,抚远将军李成楠长姐。

二哥-苏忺(xiān),字仲悦,济州通判。二嫂-陈静宁,黄门侍郎陈丨希烈三女。

三哥-苏恺(kǎi),字叔乐,扬州知州。三嫂-王定徽,礼部侍郎王维德长女。

四哥-苏怿(yì),字季怡,苏州吴县知县。四嫂许令燕,工部侍郎许先鸣长女。

五哥-苏恂(xún),字少诚,永州道县知县。五嫂冯若光,齐州知府冯子仁次女。

六哥-苏恒(héng),字少常,与苏恂是双胞胎,投身军营,任校尉。未婚。

七哥-苏慷(kāng),字幼达,屯田主事。未婚妻慕容世兰,骠骑将军慕容迥次女。

八女-苏云薇,小字婉柔。云英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