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秋

康熙情不自禁的哼了一声。

虽然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哼。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此刻,这位皇帝陛下的心情确实是在好转。

元夕等了几天也没等来废后的诏书。

于是就知道,这个事情就算不了了之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地,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话说自从满清入主中原后,就极力效仿汉制,所以汉人过的节,他们一个不落的也全都要过。

而这一次,宫里也是大办特办了一场。

白天的时候,是一大堆的命妇进宫请安,元夕一直跟在孝庄身边,走马观花似的看着别人给自己磕头。下午的时候,宫里支了戏台子,大家就跑过去看戏。

戏班来源于民间,唱的是昆曲《牡丹亭》。

我的天啊。

唱的实在是太好了,那杜丽娘人美,声音更美,一把嗓子简直是惊为天人,让人听着不知不觉的就陷入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境地中。元夕以前从来都不觉得这种老掉牙的传统戏剧有什么好听的,但今天,倒确确实实的被震撼了一把。

特别是当她知道,那位唱杜丽娘的是个旦角时,她心里就更加钦佩了。

什么叫艺术,什么叫国粹,她今天算是领教了一把。

而大概是也是因为太过投入而动情的关系。看着台上演到断肠处时,她就忍不住通红了眼眶,心情也随着戏剧的走向而陷入到了一种悲悲惨惨的状态之中。于是等到康熙从百忙之中,好不容易脱身过来参与节宴时,瞬间就注意到,坐在孝庄旁边,已经哭的稀里哗啦的钮祜禄.元夕。

康熙一下子就来气了。

心想:朕那么冷落你,那么凶你。你不哭,如今看个戏,反倒哭成了这个熊样。

简直是不可理喻!!!

“让人看着像什么样子,还不赶紧去把脸弄干净!”

突然传进耳边的低音警告,让元夕从国宝“艺术”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她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竟流了这么多的眼泪。

“臣妾失礼了。”感受着周围若有若无的那些视线,元夕抽了抽鼻子,依言起身,退下去更衣了。

“皇后是个性情中人,你不要那么凶她。”孝庄太后神色不动,但声音却准确无误的传进了康熙的耳朵中,后者闻言,轻轻地哼了一声。

事实上,元夕不仅回去洗了把脸,而且她还重新换了一套属于皇后的大妆礼服,如此这般,消耗掉的时间就有点长,所以等到其再次回到宴上时,戏台上已经不唱《牡丹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武戏,似是救国为民之类的曲目。

看不大懂,但锣鼓喧天中打的的确是热闹。

康熙也还在。

此时正坐在孝庄身边嗑瓜子。

元夕脚步未停,直接走过去,行了一礼后,就理所应当的坐在了康熙旁边。

外面热热闹闹的唱着,嫔妃们在底下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愉快听戏。就这样过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元夕到底没有忍住,于是她一脸正色的开口道:“皇上。”

康熙瞟了她一眼:“干嘛?”

元夕深吸一口气:“你嗑瓜子的时候,能不能不往地上扔皮。”

这个行为真是非常没有素质,并且烦透了好吗?

康熙似乎没有想到元夕会对他说这样的话,所以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得十分之精彩。

反倒是一旁的孝庄,老太太噗嗤一声,竟然笑了起来。

而康熙的脸色也随着笑声开始变来变去,最终,他冷着脸说道:“这紫禁城里的每一块地砖都是朕的,朕想怎么扔瓜子皮就怎么扔瓜子皮。”

元夕:“……幼稚。”

康熙顿时大怒:“你说什么。”

“好了好了,做什么又吵起来了,真是一对小冤家。”

孝庄太后适时的解围,成功的让帝后二人双双闭上了自己的嘴巴。而接下来的时间,大家有志一同的保持了安静,如此倒也顺利维持到了宴会结束。

中秋之后,大约六七天左右的样子,钟粹宫传来消息,荣嫔马佳氏平安诞下一位皇子。

康熙闻之大喜,亲自为小阿哥赐名为:胤祉。

作为皇宫里所有孩子名义上的“母亲”,元夕自然是要亲自前去探望一番的。

老实说,她对荣嫔的印象很不错。

美丽,温婉,充满了一种知性的柔和。

就是命运比较多舛,一共夭折过四个儿子。而且这次生胤祉的时候也不是很是顺利,宫里面传言说,她的身子不可能再有孕了。

“皇后娘娘到——”

大监的通传声,让同样前来探望的佟佳氏等人纷纷站起了身子。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这么巧,大家都在啊!”元夕让她们起身,而后直径来到床前阻止了欲要下榻行礼的荣嫔,只说道:“好生躺着,千万别动。”

荣嫔闻言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感谢的笑意。

元夕说:“小阿哥呢,可否让本宫看看?”

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很快地,就有奶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走了进来。元夕见状没敢上手去接,只抻着脖子来回打量了一番,皱巴巴的,有点像是只小猴子。不过看着倒是蛮健康的样子。“荣嫔妹妹好福气。”元夕转过头对着她说了句:“孩子很漂亮,以后也定是人中龙凤。”

荣嫔闻言则是苦笑表示,她根本不在乎什么龙不龙凤不凤的,只愿这孩子能平安长大,她就心满意足了。

不管怎么说,三阿哥的诞生还是给宫中带来一丝喜意的。而康熙也没有亏待马佳氏,很快地,她晋为妃位的旨意就下来了。

“请皇后娘娘用印。”看着摆在自己身前的两道圣旨,元夕点了点头,让锦心去取自己的皇后宝印来。话说身为大清朝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她还是有一些特权的,譬如说,后宫嫔妃想要升迁,皇帝的旨意是其一,加盖凤印是其二。当然,后者终究也只是走个程序而已。

两份圣旨,一份是晋荣嫔位荣妃。另外一份则是晋乌雅氏为贵人。

乌雅氏吗?

元夕问面前的梁九功:“她是何人?”

梁九功便告诉元夕说乌雅氏是佟贵妃宫里的人,大概半年前被其举荐给了陛下。

原来如此。

元夕挑挑眉头而后举起手中凤印,咔咔两下——就盖好了。

既然得了名分,那下次嫔妃们给自己请安的时候,就应该能够看见真人了,老实说,对于这位在无数清穿小说中都有着百分百出场率的女人,元夕心中还是比较好奇的而很快地,她的这种好奇就得到了满足。

“臣妾乌雅氏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凤体安康,千岁长健。”众目睽睽之下,这位新晋贵人给元夕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元夕静静的看着她。

只见此女一身粉蓝色折枝花卉连裳旗装,梳了个小两把头,头上虽未有什么珍贵显眼的饰物,但却也无损其清新脱俗的容颜。元夕心中暗暗赞叹:好一个芙蓉花般的美丽少女。

元夕叫了起,而后说了两句场面话。乌雅氏细细的应了,看起来十分谦卑小心的模样。

这却也难怪。

此时的大清后宫,还是相当看重嫔妃出身的,出身好,即便不怎么受宠,却也没人敢欺负。若是出身差一些,如包衣之流的,天然就缺了三分底气,所以也无怪这位乌雅贵人会如此小心翼翼了。

接下来的事情也无需多说,众人闲聊几句,喝了一轮茶水,而后元夕便宣布散会了。

又是一日,秋高气爽。

太子胤礽来给她请安。

元夕照常问:“要吃糖吗?”

胤礽眼睛亮了亮,刚想要说话时,他旁边的一个大宫女却突然开口插言道:“启禀皇后娘娘,太子还小,糖吃多了容易坏牙。”

元夕觉得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于是继续问上胤礽:“那要不要吃点心?”

“太子已用过午膳。”——还是那个宫女抢答的。

元夕闻言却也没说什么,只继续问胤礽:“我前几日闲着,糊了只老鹰形的纸鸳,带你去放好不好?”

“太子下午还要读书,岂能玩物丧志。”——依旧是那个宫女。

这一次,元夕终于正眼看她了。

“你是什么人?”

那宫女闻言不慌不忙的行了个礼,开口道:“奴婢辛夷,原是先皇后跟前伺候的,如今,是太子身边的掌事姑姑。”

她虽是跪着,但脊背挺的很直,一副很有自信的模样。

于是元夕就缓缓说道:“辛夷这个名字不好听,你以后就叫小多吧,多管闲事的多,多嘴多舌的多。”

辛夷闻言豁然抬头,脸上露出了浓浓的不可思议之色。

元夕瞟了她一眼,认真问道:“你不谢恩吗?”

辛夷,哦不是,是小多,她双目赤红,嘴唇哆哆嗦嗦,但最终还是屈辱的俯下了身子:“奴婢谢皇后娘娘恩典。”

元夕不在理她,只站起身,拉住了胤礽的小手。

于是这个下午。

他们愉快的放起了纸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