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探班日

资方提出想做一次联合探班活动,打算邀请主演粉丝、媒体和平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来现场参加。

于玥听说之后,第一反应是:“这是哪位领导拍脑门了?”

夏寻在电话里笑了笑:“不知道,也管不着。曹总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说他那边需要邀请几个人,让一起加进来。”

“他来么?”

“这倒没说,不过如果有客人应该得来吧。”夏寻沉默了几秒钟,“这两天我在跟艾达办交接,可能活动当天过不去,但我会安排宣传公司去两个人,帮你做好执行。你觉得可以吗?”

“晓婷呢?”于玥想都没想就问。

“玥玥……”夏寻叹了声气,“晓婷是项目经理,照理来说职级是比你高的。但现在《西川》是你来负责,她夹在中间不尴不尬,你觉得让她去,她心里愿意么?”

这下轮到于玥沉默了。

她习惯了把具体执行的活儿交给下属,即便来这儿有段时间了,还是没有改过来。

“另外,佳佳比你早进公司,结果现在你比她先拿到项目,她也不见得会舒服。”夏寻一针见血,“没办法,很多人就是这样,自己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不能比自己好。”

“我不是说她们就百分百是这样的人,但作为领导,我必须考虑到有这样的可能。与其让她们带着情绪去帮你,还不如让宣传公司来。”

于玥点头:“我明白了。”

“嗯。”夏寻又笑了笑,“但你也别太大压力。虽然你不是我招进来的,但放心,我和哲姐一样,都希望项目好,一定会帮你的……”

---

电视台的领导没有同意参加公开探班,选择了提前一周进组,单独在组里待几天。一共来了四个人,两男两女,看着都挺年轻,跟于玥想的挺着啤酒肚、头发稀疏的“领导”有些出入。

后来打听了半天,才知道这几个人根本不是什么领导,就是借着“探班”的名义,来组里“纯观光”的。

但好歹是电视台的人,也不能不做好接待。

制片和发行都派了人跟着,到现场之后带去跟男女主见面,分别合了影,其中一个女孩还特高兴地要了赵青亚的一张签名。

好在他们也有自知之明,只待了三天就走了。

探班日定在下周三,那天会拍一场棚里的重头戏。刚开始,刘宇哲考虑要不要选在外景拍摄的一天,结果被姜鹏否了,说外景不好控制,还是尽量在棚里。

宣传公司的两个人到了,帮着于玥一起整理媒体需求、联络各家粉丝。

粉丝的名额给的都不多,赵青亚和江琴的后援会才各给5个。但她俩粉丝的年龄层稍大一些,可能对这种活动不是很感冒,于是给男二、女二和另外两个流量演员分配名额时,按照粉丝量,上下浮动2个。

最后一统计,如果抽到名额的都能来,也得有三十五人左右了。

平台听说之后,不仅要派市场部的员工过来,也要去了五个粉丝名额,打算拿去做抽奖。刘宇哲本来没想给,但平台那边态度强硬,对方的leader亲自打了电话过来,最后只好答应了。

于玥在横店当地准备了定妆海报做的角色易拉宝,因为是首次露出,所以做的非常精细,还安排了一轮推广。

另外,她们给到场的粉丝准备了剧组的文化衫,打算现场送出去。设计流程的时候,又增加了和演员互动、抽奖、合影这些环节,以及在现场看一场拍摄,唯一的要求是粉丝不能拿手机进行拍摄。

愿意到横店的媒体没几家,但平台那边发力,请了两家北京的媒体,跟着他们市场部的人一起飞过来。于玥又联系了三家上海媒体、外加影视城的官方媒体,以及当天可以往返的几个娱乐视频类kol,一起来参加。

此外,平台还自带了官方的直播团队,当天早上从集合开始,就用官方账号进行直播。那边主持人还在跟艺人对台本,这边都介绍到棚里的置景了。

于玥忍不住给刘宇哲发消息:“平台那些人干嘛呢?流程白准备了啊……”

刘宇哲回:“别理他们,做好咱们的事就行。”

---

粉丝是从高铁站直接坐大巴接过来的,一共来了二十九个人,其中7个都是佟冰的粉丝。

于玥是真没想到,她们这么千里迢迢,还从网上预约了应援车,拉着横幅和展架,一路开到了摄影棚外面。她亲自出去把车接进来的,司机师傅停好车、摆好东西就坐在旁边抽烟。

粉丝们11点左右才到,跟平台、媒体集合之后,就开始进棚里了。

正在拍的是男女主和男女二号的一场对手戏,媒体们在旁边咔嚓咔嚓拍,粉丝不能拍,只能干看着。

等拍完这一场,演员们集体出来跟大家互动。媒体采访提问完,才轮到粉丝上去拍照留影。

佟冰的粉丝非常有组织,每个人都给他准备了礼物,轮流上去送完,再一个个拍照。佟冰也非常配合,每一个都认真握手、合影、道谢,还让大家一起举起手里的文化衫,来了一张大合照。

互动环节结束之后,演员们退场。平台的人和媒体跟着一起走了,粉丝们被带着一起吃了顿饭,下午又参观了另一个棚,四五点钟才又坐着大巴车集体送走了。

于玥给自己订票来的媒体报销了差旅费,当晚又把他们送走了。平台带来的人是要住一晚的,晚上就约了一起吃饭。

刘宇哲带着于玥和宣传公司的人去作陪,包了一个两桌的大包厢。

坐在于玥旁边的女孩叫尤娜,她是平台市场部的PM。俩人聊了一会儿,发现竟然是校友,还上过同一个老师的课,不过尤娜比“于玥”大三届。

“加个好友呗!”尤娜说话时尾音上扬,像个铃铛似的。

于玥扫了她的码,立刻把话题转到了别的地方——她毕业都7年了,能想起一个老师的名字已经了不得了,哪还敢接着说?

中间刘宇哲被叫走了,剩下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氛围立刻就起来了,又是喝酒又是玩游戏,一直到12点多才散场。

于玥被刘宇哲委以重任,一直陪到最后一个人离开。她脑袋已经停止运转了,结完账忘了开发票,都快走回酒店了,又返回去拿了一趟。

幸好她们住的酒店都在步行街附近,走起来也不算费劲。

路过步行街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还有不少网红在架着灯光、手机直播,有唱歌的、唠嗑的、跳舞的、打pk的……每当看到这种情景,于玥总能感觉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心。

---

刚到北京的时候,于玥特别喜欢看高楼大厦的幕墙玻璃,觉得那是现代化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而那些落后于时代的,终有一天将会被淘汰。

但一次晚上十一点,她下了夜班公交,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感觉饥肠辘辘。走过一个拐角,看见了一个三轮车的小摊。

那是个夫妻档,小夫妻俩看着没生意,就坐在路边台阶上说话。

于玥走过去,要了个烤冷面,加了个火腿肠。男人立刻走过来点着火刷油,旁边女人上手来帮忙剥火腿肠皮。

那一刻,她忽然觉得,有一些东西,或许对一部分人没什么价值,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是无比珍贵的宝藏。

就像她租的房子里,每个月来打扫的保洁阿姨,说自己来北京四年多了,从没坐过地铁,近的地方就骑自行车,远的就坐公交。

于玥问:“为什么不坐啊,地铁很方便啊。”

保洁阿姨羞涩地笑了笑,对她说:“没坐过,不敢坐……”

还有之前行政部的一个小女孩,以前是在其他地方做客服的,也是刚来北京,住在条件很差的城中村,都是村里的自建房,除了便宜没有别的优点。

可她们不能没有城中村的自建房,那是大城市里唯一能够让她们落脚的地方。

就像当初,于玥在青旅认识了同样追寻梦想的何莉莉。

何莉莉家庭条件不差,爸妈都是高知,但思想非常传统,相比起于玥父母的“不支持来北京”,她们是强烈的反对和打压,并且无时无刻不希望她能回家去考公。

毕业后,她果断拉黑了父母,独自一个人来到北京,拿着上学时攒下的生活费,住进了青旅。

她的目标非常远大,来北京就是要进大厂的,一家小公司的简历都没投。

第一份工作,她去的是团购平台,做的是地推业务,每天累死累活。结果做了两个月,又收到了另一家资讯平台的offer,就离职去了那边。

在那家平台做了一年多,她拓展了一些人脉,找了人帮忙内推,又跳槽去了另一家视频平台。

直到她进入了这家国内知名的大公司,她的父母才开始接受了“女儿过得不错”的事实,不再提催她回家考公的事。而在这之前,有人问何莉莉的工作,老两口都是直接说“在外面给人打工的”。

---

于玥回到酒店,脸都没洗,只刷了牙就钻进了被窝。

她拿着手机回消息,眼睛都快闭不上了,却看见今天来探班的粉丝群里,有人说:“我到家啦,今天玩的很高兴,谢谢招待我们的小姐姐~希望剧组拍摄顺利、希望冰冰好好的,加油!”

又有人跳出来,也说:“感谢小姐姐~下次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要去……”

看着看着,于玥忽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一颗眼泪掉下来落在了枕头上。

或许是最近遇到的事情太多了吧,她终于也开始伤春悲秋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有点沉重,但是女主心态转变的心路历程。

之前有人问为什么女主要重生?

大概是因为,只有遇到挫折,我们才会有时间去思考人生吧~

本书没有金手指,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