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贾政、贾宝玉和元春三人的离开,令荣府众人非常震撼。
不久之前,贾政是老太太最喜欢的儿子,贾宝玉还是老太太最喜欢的孙子,元春也还是老太太最喜欢的孙女,谁想短短几个月后,竟全都被赶出府了。
虽然元春是自愿离开的,但老太太也没出言挽留。不提贾政,这一个貌美的黄花大闺女,一个细皮嫩肉的小公子,独自在外面生活可得面临不少骚扰,老太太倒真能狠的下心肠。
于是,荣府众人见了青冉都越发小心起来,生怕哪里惹着了老太太,被发配出去。就连贾赦都开始了蛰伏,整日老老实实的窝在府里。
不过,贾赦有瞒着青冉,偷偷派人出去寻找贾政一行人。
其实贾赦自己都不敢相信。平日里看贾政各种不顺眼,恨不得对方立刻倒大霉,但当贾政真的落了难的时候,他心中竟有些不是滋味。
贾赦可不承认他跟贾政有兄弟情,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单纯的不想侄子侄女遇到祸事。尤其元春,万一遇到了登徒子,好好的闺女可就要毁了。元春若是嫁的不好,其她姑娘的婚事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他这都是为了府里的姑娘们。
这么一想,贾赦便心安理得的派人去暗中保护了。
青冉不是不知道贾赦的小动作,难得贾赦干了一回人事儿,她自然也不会阻拦。
就是贾赦想太多。
即便没有元春,她也只是想让他们吃些皮肉苦头,可不打算让他们缺胳膊少腿甚至死于非命。
青冉送他们去的地方是京外的一处庄子上。那里有一个小村子,是贾代善安顿旧部的地方。
贾代善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那些跟随他征战沙场的老兵里面,有那没有去处的,贾代善都会把他们送到这里来落脚,出资建房,渐渐的,就形成了村落。贾代善死了后,原主虽然与那边来往不多,但也没断了往来。
贾赦和贾政也知道这个事儿。但兄弟俩一个喜欢花天酒地,一个不屑于跟这些人为伍,听完就全忘在了脑后,估计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起来。
所以,青冉很放心的将贾政他们送了过去,不怕他们到那里耍老爷威风。
而且送他们去之前,她已经见了贾代善的那些旧部,跟他们说了大致情况。
这些人对贾代善推崇的很,对于贾代善后继无人比原主还急的慌,听完后二话不说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好好配合。
因此,贾政等人干了什么事情每日都会有人跟她汇报,就连几时吃饭,几时喝水,青冉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闲来无聊,正好当小说看了。
因离的近,贾政一行人当天就到了那小村子。
贾宝玉一路上都没有哭闹,不是懂事了,而是吓懵了,一直没有回过神来。等到看到日后要住的地方的时候,更傻了眼睛。
其实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这居所还是不错的。茅舍三间,屋前小院,野花绕篱,端的是田园山色,岁月静好。这房这院也都是已经打扫过了的,直接可以入住,费不了事。
但对于住惯了荣府的贾宝玉来说,却实在难以忍受。这小小的地方,还不如他的院子十分之一的大,府里下人住的地方都比这里好许多。
若在平时,面对此情此景,贾政可能有心情赋诗一首,但一想到自己要在这破地方不知道住多久以后,满心的只有烦躁。
元春倒松了一口气。这里比她想象中的好太多,看来老祖宗并没有放弃他们,只是打算让宝玉好好磨砺一番。要不也不会又安排了个婆子,负责做饭洗衣之类的琐事。
贾宝玉哪里晓得,只以为老祖宗真的不要他了,哭成了泪人,直到哭累了才睡了过去。
元春惯会做人,次日就拉着还红肿着眼睛的贾宝玉,带着一些寻常可见的糕点去拜访村子里的人。
在宫里几年,元春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上已经炉火纯青。因此没过一日功夫,就赢得了那些村妇们的好感。
贾宝玉起初还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但小孩子嘛,都好奇心旺盛,再加上一直窝在荣府那一亩三分地里头,于是对从未见过的村子稀奇的不得了。
这小子还是个自来熟,兴趣上来了以后自己就跑去跟一岁数看起来差不多的小孩子搭话了。
“你的衣服上面怎么这么多不一样的碎布,我看好多人穿,是这里流行的式样吗?”
周围的人:“…………”这是哪里来的傻小子。
元春忙呵斥贾宝玉,“不许胡说。”
贾宝玉有些委屈,“我没有胡说啊。”
那小孩子倒是好脾气,耐心的跟贾宝玉解释道:“这是补丁。衣服破了洞,我娘就找了碎布缝在上面,这样就看不出来破洞了。”
贾宝玉皱眉,“为什么要补,直接买件新衣服不就好了。”
周围的人:“…………”果然是个傻小子。
那小孩子神色古怪的看着贾宝玉道:“因为没钱买新衣服啊,有钱买新衣服谁喜欢破衣服啊!”
贾宝玉还想再说什么,被眼疾手快的元春捂住了嘴巴。
元春知道贾宝玉不通俗物,但真没有想到贾宝玉竟然跟“何不食肉糜”里的白痴皇帝有得一比,因此回去后,立刻同他说了许多基本常识,只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贾政晚些时候知道这件事情,如期传来的他的咆哮声,“这孽障………”
………………
青冉津津有味的看了一出教子大戏,对被打了手心的贾宝玉深表同情。
老实说,这事儿还真怨不得贾宝玉。
贾宝玉才不过七岁的年纪,又自小在荣府长大,所有的认知都来自身边的人。
荣府富贵奢华,别说主子了,就连最低等的下人穿的衣服都没有带补丁的。原主和王夫人又贾宝玉当成眼珠子似的,贾宝玉就跟个井底之蛙一样,能知道多少,可不就如晋惠帝一般。
而且青冉发现,贾宝玉其实挺会看人脸色的。
到了那里以后,贾宝玉就老实了许多,不敢再乱发脾气。再不喜粗茶淡饭,肚子饿了也只能委屈巴巴的吃下去。
这也难怪,贾宝玉怕贾政怕的要死,知道跟他耍脾气得来的只会是一顿打,自然不敢随便使性子。但原主和王夫人就不同了,贾宝玉一发脾气,两人除了宠就是哄,贾宝玉尝了甜头,自然越发不可收拾。
所以,宠孩子也得有个限度。像原主和王夫人那样过度溺爱的结果,就是养出一个有性格缺陷的东西。
比如贾宝玉,行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没有主见只会当缩头乌龟,性子比较懒散,做任何事情都难以坚持到底……他这样的,就是典型的烂泥扶不上墙,以前靠荣府养活,过着米虫的日子,荣府没了后,他除了出家,似乎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不过贾宝玉也不算是一无是处。即使被众人捧得高高的,也没有养成霸道傲慢的性子,既不会对人颐指气扬,也不会把人分三六九等对待。面对地位明显比他低的人,他不会拿鼻孔看人。
造成的结果就是,贾宝玉很快跟村子里的孩子们玩到了一起。
贾宝玉以前在府里的时候,因原主和王夫人的过度保护,再加上身边都是姑娘的关系,贾宝玉的玩乐也就是在房里玩个九连环之类的。
但到了村里之后,贾宝玉才发现,原来树是可以爬的,墙是可以翻的,鱼是可以下水捉的。
男孩子本来就比较顽皮,贾宝玉的心志又还未成熟,觉得这样有意思,立刻参与到了其中,还乐不思蜀。就是他手脚比较笨,鱼没捉到,还被鱼尾巴扇了两巴掌。
贾政骤然从城里人变成农村人,落差太大,一人在躲在屋里很是伤春悲秋了好些日子。等他回过神的时候,贾宝玉已经变成半个野小子。
贾政自然无法接收自己儿子成了这般模样,于是把贾宝玉拘在屋子里,哪儿都不许去,就只能读书。
青冉觉得贾政事多,贾宝玉好不容易有了点男孩子的性子,他又想给扼杀掉,难不成还真想将贾宝玉养在内宅。
青冉便让人传话过去,贾宝玉只用上午学习就好,其它时间随意。而贾政,每日至少得出去溜达两个时辰,不到时间,不许回家。
不提贾政收到信以后是如何感想,荣府这边却欢欢喜喜的。
期待了好几个月的表姑娘林黛玉总算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