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进城一趟,余桃又四处逛了逛。
眼下沂县的街道上,各种卖年货的都支起了摊子,比往常热闹不少。各式各样的小吃,看得余桃眼花缭乱。
但她最感兴趣的还是卖新历、桃符、年画之类的。“桃符”就是春联,年画有画的钟馗、虎头、财马等。
在现代,农村里还好些,城里的年味就没那么浓了,每年贴个春联和福字就算应景的,极少还有挂年画的。
小贩们吆喝着吉祥话招揽客人,余桃过去瞧了眼,那桃符上的字,还没有周安写的好看。
余桃便不打算买桃符,只买了些新奇的小玩意,转头去书铺买了红纸。
自家有个字写得好的,何必再出去花钱买桃符。
两人从县城回到周家庄,带回了韭黄一斤三十文的消息。
对于周家来说,余桃最近都是好几十两的赚钱,这一二两银子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大东的爹娘得知这个消息,却又惊又喜。
他们一房平日攒不下什么钱来,大东拉车跑一趟县城,也不过挣个十几文钱,还得交公中。
种韭黄和黄瓜这事一开始便是和家里说好了,挣多少都算大东自己的。
眼下这第一茬韭黄就能挣一贯多钱,等开年后还有第二茬、第三茬,要不了多久就能攒够大东的媳妇本了。
送韭黄去县城这事就交给大东去了。
余桃则是裁出红纸,拿给周安写春联。
周家村就周安这么一个读书人,往年村里人都是拿红纸来让他写,然后给些鸡蛋、果子之类的笔墨费。
因此周安对写春联也算是提笔就来,都是吉祥话。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①。
余桃拿起一幅联,越看越喜欢。
之前周安教她写字,一笔一划都极为端正沉稳,而此时在红纸上写,才知道他平日写字都是收敛着的。
红纸黑墨,落笔飘逸从容。
他素来温润平和,此时笔势飞动间,倒看出几分少年意气。
“这幅挂院门,这幅挂大门。”余桃安排着。
余桃将春联挂在椅背上晾干,看周安还在裁红纸,便问:“还要写吗?够了吧。”
周安道:“桃娘也写一幅,挂我房门外。”
余桃笑:“哪有在房门外挂春联的。”
周安笑而不答,只满含期待地看着她。
看得余桃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无奈投降:“行行行,既然夫子要检查我的练字成果,那就写吧。”
随即做个凶巴巴的表情:“不过先说好,不许嫌弃我。”
周安:“那是自然。”
余桃提笔,前阵子被周安盯着练字时,已找到些感觉,写得像模像样了,只最近因为忙着别的事,疏于练习了。
“写什么呢?”余桃转头,对上周安满是笑意的眼。
脑中便浮现起从前看过的一幅对联。
她落笔,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
余桃写完,自我欣赏了一番。
没有错别字,写得端正,结构准确,不错。
“我在别处看来的,觉得很适合你。”余桃让开位置,给周安看。
周安饶有兴趣地过来,本以为会是常见的吉祥话,却惊讶的发现并非如此。
“闲吟风月诗无草,梦吐文章笔有华”。②
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他的期待。
周安视若珍宝般地捧起红联,轻声道:“桃娘,我定不负你的期望。”
他声音低柔磁性,一声“桃娘”,带了几分蛊,让余桃蓦的红了耳朵。
她也轻轻应道:“嗯,我信你。”
“舅舅,舅母!”
珍珍“吧嗒吧嗒”地跑来,打断屋内微妙的氛围:“你们在干什么?”
余桃思绪回笼,脸上热气未散,回答:“我们在写春联呢。”
珍珍踮起脚看了眼:“风.....月.....”
她只认得几个简单的字。
余桃笑着给她念了一遍,又解释了意思,问道:“你来找我们玩吗?”
珍珍这才想起来正事:“不是,是姥姥让珍珍喊你们去喝粥。”
余桃突然想起,今日是腊八节。
“对了,这个忘了给你。”她从口袋里翻出一个小布囊,递给周安。
蓝色的布囊,用五色线竖起结,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周安接过,有些不可置信:“这是?”
赠香囊,通常是女子向男子表达情感的方式。
“这是屠苏袋。”余桃解释道:“今日经过百药堂,掌柜送的,说是挂在门上可以驱邪。”
不等珍珍开口,余桃便又拿出一个红色的给她:“珍珍也有,我多要了一个。”
珍珍喜笑颜开:“谢谢舅母。”
周安:......
他在期待什么呢?
***
这时候的腊八粥没有固定的谷物搭配,大家都是能买到什么便往里面加什么。
周家的腊八粥里有白米、花生、红枣、赤豆、莲子、栗子等,足足熬了一上午。熬好后,文芳芳还加了些糖。
余桃还是头一回吃这样的腊八粥,满满一碗,能顶一顿饭吃。
进了腊月,事特别多,周家上上下下都忙着准备过年。
忙碌起来,时间便过得特别快。
余桃算是彻彻底底体会到了一回传统新年的过法。
腊月二十四,要准备“蔬食饧豆”祭灶王爷,当然,也少不了果子、灶糖之类的,让珍珍吃了个心满意足。然后便是全家上阵的大扫除,屋里院外,犄角旮旯,仔仔细细的清洁了一遍。
这段时间里,也陆续有村民上门来,请周安替他们写春联。
余桃也手痒痒的写了一幅,虽然不敢拿给邻居们献丑,但是给大东或者春丫他们还是不错的,他们一定不会嫌弃。
可她前脚才把写好的春联放在院子里晾,后脚那春联就不见了踪影。
难不成是被风吹走了?
纸墨也不便宜,余桃便打消了再写的念头。
等到家里贴门神和春联的时候,她才发现周安房门上贴的是自己丢失的那幅。
余桃指着春联,质问道:“你怎么拿我的春联?”
周安若无其事道:“哦,是你的啊?我捡的。”
余桃:......不信。
她咬咬牙:“那你怎么贴这幅,不贴我上次写的那幅。”
亏她还以为周安喜欢那幅。
周安:“你怎知我没贴那幅?我贴房里了。”
余桃:?
她进房一看,果然,那幅春联被他贴在书桌对面的墙上,坐在书桌前,一抬头便能看到。
周安:“这样便能时时勉励自己。”
余桃:......
谢谢,有被感动到。
年前,第二批韭黄也长好了,还是大东拉着两家的菜去的县城。回来时不仅带回了货款,还有临仙楼孙掌柜送的年礼。
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一些易存放的吃食,还有一坛屠苏酒。
“孙掌柜真客气,还给我们家也备了一份。”大东笑道。
县城大酒楼的掌柜竟还给他们也备了礼,虽然是沾余桃的光,但他还是觉得很开心。
在越朝,过年是有喝屠苏酒的习俗。
所谓屠苏,是由大黄、白术、桔梗等七种药材制成的中药剂,屠苏酒则是用这药剂浸成的酒。据说这酒喝了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
当然了,这屠苏酒也并非家家户户都能喝得起。
至少周家原来是没喝过的。
周老爷子笑呵呵的收下酒:“等除夕,咱们就都尝尝这酒。”
他边说边凑近闻了下,脸色瞬间古怪起来。
七种药材泡的酒,味道有些难闻也是情有可原的,没准喝起来还不错呢?
周老爷子自我安慰着。
转眼,便到了大年三十。余桃迎来了她穿越以来的第一个新年。
这天的晚宴出奇的丰盛,在余桃的口头指导下,周喜的厨艺越来越好,不仅花样多,还色香味俱全。桌上,鸡鸭鱼肉都有,自家种的韭黄与猪肉合成馅,被包成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
周家人热热闹闹的坐成一桌,面前都倒上了屠苏酒。
自古酒席都是贤者老者为先,但这屠苏酒则是由小辈先饮。
珍珍年纪尚小,只给她倒了小小一口,她便拿起碗敬桌上长辈,嘴里还念着贺词:“恭祝曾姥爷、姥爷、姥姥、娘亲、舅舅、舅母,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念完,她喝下碗中的屠苏酒,小脸皱成一团,吐了吐舌头:“难喝。”
众人哈哈大笑,也端起自己的碗,然后纷纷笑不出来了。
确实不好喝。
余桃因为有一杯倒的前科,碗里也只有浅浅的一口酒,喝完只觉得舌头都是苦的。
“应过节气就行了,还是喝蜂蜜酒吧。”
卖过酒方后,余桃用剩下的酒曲和蜂蜜又酿了蜜酒,这次便是留着自家喝的,酿的时间也长了些,酒香愈发浓郁。
周老爷子笑道:“好,还是咱们自家的酒好喝。”
喝过酒,周老爷子便给家中小辈发压岁钱,一顿饭吃得欢笑晏晏。
按习俗,接下来便该守岁。周老爷子和珍珍,一老一幼,自然是不用守岁的。吃完饭后,便各自回去歇息。
夜色渐深,外面此起彼伏的响起了爆竹声。清冷的空气中弥漫的硝烟硫磺味道。
周安恍惚间想到,上一次听到爆竹声,还是余桃进门时。他病得昏昏沉沉,那爆竹声拉他思绪回笼,他从黑暗中挣脱,世界从此有了光。
周安竟想不起来,在遇见余桃以前,年是怎么过的。
多半是在病床上,身心交病。然后看着家人强撑出的笑脸,愧疚难安。
他双眸移向余桃,刚扬起的笑却凝固在脸上——
余桃坐在小凳子上,捧着空空的酒碗,仰头望着明月。往日神采奕奕的双眼,氤氲着晶莹的泪,沾湿了她纤长的睫毛。
那泪珠颤颤,随着她睫毛眨动滚落而出。
她似是不觉,只痴痴地望着月亮,嘴中喃喃。
“......故乡今夜思千里,鬓霜明朝又一年”。③
异乡的新年,家家团圆。
好想回家。
可是,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有话要说:注:过年喝屠苏酒并从小辈喝起是唐朝时期过年的习俗,有“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但是!!!文中给小朋友喝酒的行为是不对的!!!现实中请不要模仿。
——
①春联摘自互联网
②“闲吟风月诗无草,梦吐文章笔有华”。——清·于敏中
③“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