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讲究

宋家三个媳妇,三房宋吴氏条件是最差的。

宋田氏娘家是里正清贵又富庶,在上林村首屈一指,宋郭氏则是大河村的,娘家人口多劳动力足又没出败家子日子过得不差,也算得上“大户”人家了。

如果说宋田氏算下嫁,宋郭氏算门当户对,那么宋吴氏就算得上高嫁了。

三房宋德尺娶妻的时候,家里已经比较紧巴了。

那时正好是宋木匠倾全家之力送原主去读书,但原主还没读出来的时候,既要大量花钱,又没个能让人看得见荣耀的未来。

村人们一度觉得这是宋家瞎折腾。

那时整个上林村唯一的读书人也就老童生,称得上是反面教材,读了一辈子书死活考不上秀才,也幸好及时止损没继续考,开了个私塾填补家用,才没把家败光。

于是家里条件好的人家就不想把闺女嫁过去。

担心自家女儿会被拉去填原主读书这个大坑。

条件差不多的人家愿意结亲的闺女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宋王氏挑了一圈被气得要死,索性就没再讲究姑娘娘家,只挑人好就是。

后来在逢五大集上,宋王氏看到了随父母出来卖猎物的吴家姑娘吴月牙,个子高高的居然还挺白,五官端正秀丽,不怎么爱说话,安安静静的。

但看她收钱拿猎物心中有数,竟没个错的。

宋王氏一边摆摊一边观察,整整一天,又特地找人去打听这姑娘家里的情况。

大山里的条件自然是不比村里的。

但宋王氏看这姑娘不拔尖不作妖,勤劳朴实能干,似一些家里的活计不会,完全可以嫁进婆家再学,娘家条件虽差但家风还算清正,没出什么败家子二流氓。

便果断为老三定下的这门亲事。

要知道当时宋郭氏仗着自家条件好,自觉不比大嫂差,一度想要压过宋田氏一头,可宋田氏也不是好欺负的,妯娌两个暗地里你来我往了几个回合,却都是宋田氏赢了。

这才算是确立了家中真正的老大和老二。

宋王氏是真不想家里再来一个刺头。

大孙子要读书,正是该全家出力的时候,若是二房三房互相撺掇着挑事,多糟心啊。

宋王氏心里也是有些计算的。

向来是这山里姑娘的行情不如村里的,即便是将来嫁进来后,发现三房媳妇不如当初看的时候老实,以她娘家这个情况也没底气做妖。

最终也让宋王氏料中了。

这三房媳妇果然非常老实,多干活少说话,在家中的存在感一直都很低,不仅没给原主留下什么印象,就连穿过来的宋云棠也是。

现在她难得的表现出感兴趣,宋云棠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等对方回答,便道,

“三婶若有兴趣学一学这卤菜也好,若我跟二娘忙不过来也能搭一把手。”

顿时,慌得正欲摆手拒绝的宋吴氏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宋云棠在心中叹气,他这三婶没自信没底气不说,还是个讨好型人格。

他面上不显,站起身来,

“三婶,请随我来厨房,咱们先做上一锅卤味。”

二娘目光一亮,

“大哥,是要卤菜吧,你之前特地让我们买了豆干回来。”

宋云棠点点头,

“昨天那卤水里卤了鸭子,浸透了肉味,现在怎么就用这卤汁卤些素菜也会很好吃,鸭子油多。”

宋云棠给二娘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多带一带宋吴氏。

三婶面对他时尤为紧张。

之前二婶貌似也有点怕他,现在不知是走街串巷开阔了世面,又赚了钱养足了底气,还是接触的多了就没那么怕了。

只能慢慢来。

等这一锅豆干卤好,宋王氏与两个媳妇带着十只鸭子回来了。

宋云棠捞出浸入味的卤豆干,一家人都尝了尝,连连点头。

“这卤豆干真好吃,不比肉差。”宋王氏道。

宋郭氏喜道。“看着是豆干却有肉味,肯定能卖得很好。”

“你可真是钻到钱眼去了,什么都能想到卖钱!”宋王氏无语,说是这么说,但她却不由得看向了宋云棠。

“能卖钱,咱们先卤鸭子,再用卤鸭子的卤汁再卤一遍豆干,到时一起去大集上卖,吃的起的人家就吃卤鸭,吃不起的就给他们推荐这沾了肉味的豆干。”

说着宋云棠又补充道,

“我记得除了这豆干,还有花生、毛豆、莲藕都可以拿来卤制,味道也都不错。”

宋王氏当即拍板,

“我给你大爷爷家送一些豆干去,然后在他们家买些莲藕,至于花生和毛豆家里都有,倒不用特地去买。”

于是明天大集上的商品就这么定下了。

下午宋云棠正常给学生上课,此时十只鸭子已经全部洗干净,吊在井下,免得天气热不新鲜了。

宋家男人再改明天赶集时要用的板车。

之前宋郭氏卖凉茶的那个车子,新倒是挺新,但太小了。

宋云棠有心想做一个现代的流动美食车。

可时间上来不及。

再加上他也不知道整个车子的工艺能不能全部用木头打造,是否一些关键部位用铁制品比较方便耐用,便没说,只准备先把这个大集对付过去。

之后他再和宋木匠商量,看以他的手艺能不能还原出来。

毕竟板车是二轮的,流动的小摊车最好做成四轮,得考虑固定停靠的零部件、车子本身的承重等等。

宋家女人则在忙活明天赶集时要用的商品。

鸭子已经弄好了,可莲藕花生毛豆之类要洗要切要剥,这都得提前准备好。

宋云棠看家里人难得到得这么齐,干脆就加了一堂礼仪课。

他也没教太复杂的。

只围绕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展开来讲,微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走路如何走得稳重大方,不叫人觉得冒冒失失,吃饭时细嚼慢咽既文雅又不会伤胃云云。

更多是为了提升精神气。

讲了一遍又让学生照做,点了几个人上前示范,纠正了几个学生的姿势,等宋云棠意犹未尽停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

他便没再讲新的内容,而是抽查了一遍前边所学,照旧让他们回去多在家里人面前展示,能教下父母长辈就更好便下课了。

宋王氏听得津津有味,此时就忍不住道,

“难怪我总觉得大郎一身读书气,与别个不同,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在里面。”

“是啊。”宋木匠赞同,“走路要讲究,坐着要讲究,躺着要讲究,连吃饭也要讲究,这难怪都说城里大户人家规矩多呢。”

其他人纷纷点头,全然一副跟我没关系的表情,就像是在八卦别人家的热闹。

宋云棠有些无奈,只好说,

“咱们宋家从我走上科举之路就是耕读之家,是不是也该讲究起来了?等我考中举人等四郎五郎也跟着读书科举,咱们家来往的人也会变成大户人家,到时再来讲究怕是晚了,祖父祖母你们觉得呢?”

笑呵呵的宋家人僵住了。

刚才大郎讲了啥来着,听着好复杂好麻烦。

真的要学吗?

宋云棠并不是要以规矩二字来限制约束他们,对他来说这些礼仪其实意味着更好的生活习惯,

他的要求也没苛刻到吃饭时不许发出声音的程度。

无非就是细嚼慢咽、吃饭吃个八分饱、荤素搭配不许挑食……宋云棠很担心家里赚到钱之后为了弥补缺失一味大鱼大肉。

他不希望出现今天中了五千万彩票明年负债累累的情况。

人要从一个阶层跨越到更高一个阶层的时候,最难转变的其实是心态,更别提一个家族。

他不想等到家里人被别人挑剔礼仪,心态爆炸了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习惯很难立刻改过来,宋云棠准备循序渐进,

“祖父祖母不必忧心,你们年纪大了学不快,咱们先从最简单的吃饭礼仪学起,吃饭只是一日三餐,所以你们一天只要保持三次就够了。”

老两口:“……”

其实我们想说能不学吗?

但他们也没法拒绝宋云棠,只好僵着脸点了点头。

其他人见状也知道逃不了了。

纷纷在心里嘀咕:大郎这是教人教上瘾了,教了学生还不够,还要教家里人?

可他们哪里知道礼仪不过是宋云棠庞大教学计划当中的一环而已,等三字经注疏的印刷版出来了,他们得人手一本。

等家里更有钱供得起笔墨纸砚,宋云棠就得开启全家扫盲练字计划了。

什么只用年轻小辈学?

做梦!

宋云棠会用温和而不失强势的态度告诉宋家人,什么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想要成功哪有那么简单?

读书识字是最基本的。

他在努力避免出现以一己之力扛起全家的悲剧。

全家靠我一人上进有什么意思,授人以鱼哪有授人以渔更好!

大集这一天,凌晨的时候所有的宋家人就爬了起来,开始生火做卤味。

砌的土灶还没干不能用,只能用厨房的大铁锅和另一个灶台上的陶锅来做。

先是鸭子,再是各种素菜。

鸭子被片下来,又切成了块,没有秤,是打算一碗一碗卖的。

各类蔬菜也是如此。

只不过它们不像鸭子,也分肉多和筋骨多的,当然似这种也不用宋云棠提醒,宋王氏自发地作出了决定。

肉多的就少放一点多打点卤汁,筋骨多的就多搞点,到时一碗碗摆出来让人自己挑。

其实这也有点麻烦。

宋云棠打算等生意做起来了就分开卖,比如一个鸭腿卖多少钱,一个鸭翅膀卖多少钱这种。

现在才十只鸭子试试水,就不搞这些花样了。

两辆改造过的板车被推了出来,一辆板车交给了二房,另一辆则交给了三房,到时他们分别往市集的两头去摆摊。

宋王氏担心三房没做过买卖把事情搞砸,便让宋田氏随三房走一趟,带一带他们。

老大则去了二房那边搭把手。

剩下的人留在家里,若是卖得快的话,他们还能赶着再卤制一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