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砚辞很久没叫过她“阿月”这个名字。
乍然听到这两个字,姜稚月恍惚愣了一下。
不知为何,心脏像是突然被人攥住了一般,停了一下,继而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她在宋砚辞凝视的目光中抿了抿唇,小步挪着坐在了他身旁的石凳上。
“执玉哥哥要问什么?”
少女的声音软糯清丽,明如点漆般的眸中水光潋滟,鹅黄色的裙裾被微风吹得轻轻拂动,勾勒出袅娜的身段。
顾盼流眄间,皎灿若春华。
宋砚辞眼帘微抬,幽沉的目光缓慢在她脸上游走,须臾,低低开口:
“手腕可好了?”
姜稚月的手下意识一颤,往袖中缩了缩,“都好了。”
“我看看。”
“不用了,真的好了……”姜稚月面颊微红。
宋砚辞语气越平静,那夜的景象在她脑中就越能掀起惊涛骇浪。
她喉咙紧张地吞咽了一下,不自觉抬了抬眼皮,视线落在宋砚辞唇上。
男人的薄唇颜色淡红,唇上那点疤痕已经淡得几乎看不出来了。
正盯着出神,男人似是感到她的视线,漂亮的薄唇缓缓勾了起来。
姜稚月眼睫一颤,抬头的一瞬间猝然撞进他深邃的眼神里。
她匆忙收回视线,低着头小声道:
“执玉哥哥要问我什么?”
“想不想听曲?”
宋砚辞语气含笑,手在旁边的琴弦上轻轻撩拨了一下。
清亮的声音如泉水一般婉转流泄,琴声悠悠。
姜稚月蓦然瞪大双眸,朱唇微启,“执玉哥哥……”
宋砚辞在古琴方面的造诣曾经莫说在京城,就是在整个姜国都声名远扬,有不少人千里而来,就为了向他讨教琴技。
而她从前最喜欢的,便是撑着下巴趴在他跟前,听他抚琴。
但自从他三年前腿受伤后,就再没碰过他的琴了。
不少人为此扼腕可惜了许久。
“想不想听?”
宋砚辞又问了一遍,男人眼底含笑,声音温柔。
“可你……”
姜稚月觉得自己的嗓子里有些发涩,像是被一团棉絮塞着,声线颤着堵在喉咙里出不来。
宋砚辞见她不言,将手抚在琴上。
指尖随意撩拨,修长的手指游刃有余。
宛若仙乐般的悠扬琴音潺潺而出,余音绕梁,四周的纱幔仿佛都浸染上美妙的琴音,飘扬灵动起来。
远处湖水在阳光下跳跃,和煦的春风拂面。
姜稚月怔怔盯着眼前抚琴的男人,一时间眼眶发热,从前的记忆接踵而至。
宋砚辞抚的这首曲子,是为她十三岁生辰宴特别创作的,他也就只在宴席上面弹过那么一次,却是最广为流传的一曲。
那一年,昭华公主和宋国三皇子的佳话传得风风雨雨,也是那一年,她喜欢上的他。
琴声悠悠,眼前男人同从前那个男人逐渐重叠为一人。
姜稚月怔怔听着,忽听见琴声中夹杂着一声男人的轻叹:
“公主的小云雀儿,如今还养在宫中吗?”
她诧异抬头,忽然被宋砚辞温柔如水的目光搅得心旌荡漾。
她听见他说:
“回头我再送公主一只——”
琴声中忽然某个音陡然拔高了一下,一瞬间像是弹进了姜稚月的心里,有什么巨大的喜悦呼之欲出,心田像是被浇了一汪蜜水。
姜稚月望着他,清凌凌的眸中暗含着隐隐期待。
宋砚辞双手轻压琴弦止了音,定定看着她:
“云雀儿彼此有个伴儿才圆满。”
姜稚月猛地睁大眼睛,心跳剧烈:
“执玉哥哥这是何意?”
然而她问完后,宋砚辞却沉默了下来,琥珀色的眸中神色犹豫。
姜稚月瞧了他半晌,忽然鼓起勇气直视着他,正色道:
“执玉哥哥可知方才是我兄长让我与王朔相看?”
她从他的眼中察觉出一抹情绪的波澜,紧了紧掌心,继续锁着他的视线:
“我都记起来了,那夜……我吻了你。”
对面男人眼皮轻颤了一下,姜稚月逼近过去,缓慢而掷地有声地问他:
“为何没有推开我?你也喜欢我,对不对?”
你也喜欢我,对不对。
这句话那次围场姜稚月就问过他。
可这一次,回忆起了两人亲吻的画面,再问出口时,姜稚月觉得,彼此之间又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旖旎。
连风里,似乎都是潮湿热烈的暧昧气息。
她的心跳得有些快,胸口剧烈起伏,却又紧紧压抑着呼吸,一错不错盯着他。
宋砚辞亦用那双深情皎灿的双眸凝视着她。
良久,似是认命般叹息:
“阿月,我的腿有疾,也许这辈子都站不起来。”
他沉默了一下,“阿月,其实我一直……”
“三皇子!”
宋砚辞的话被急匆匆传来的女声打断。
姜稚月一直盯着宋砚辞。
见他在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明显有一瞬间的凝滞,心底原本那腾起的雀跃又狠狠地坠落回去。
她顺着宋砚辞的目光缓缓回头。
一身素色裙衫的姚盈初正立在凉亭之外,视线越过她,落在宋砚辞身上。
“阿月……”
宋砚辞眉心拢起,语气淡了下去,“我与盈初有要事相谈,要先走一步。”
说罢,他似是察觉到自己的语气太过,遂又缓和了几分,在她发顶抚了抚:
“明日未时在万花楼的花园,我等你,可好?”
湖边的风有点大,姜稚月吸了吸鼻尖,“执玉哥哥先去忙吧。”
她看了眼姚盈初,努力扯了扯唇角,故作轻松道:
“正事要紧。”
宋砚辞定定看了她一眼,毫不犹豫地同姚盈初一起离开了凉亭。
姜稚月又在湖边站了一会儿才没精打采地离开,回到皇宫当晚就喷嚏连天。
锦葵一面给她熏艾,一面忍不住抱怨:
“都是公主在凉亭待的,他都跟那女的走了,公主你就应该走在他们前面!”
姜稚月坐在床上,裹紧被子,只露出个小脑袋,一面看她絮絮叨叨一面忍不住想笑。
锦葵无意间扫到她的神情,恼道:
“公主还笑得出来!”
姜稚月吸了吸红红的鼻尖,小嘴一撅,撒娇道:
“好锦葵,小葵葵,给我倒杯水嘛……”
今日宋砚辞没说完的话,后来姜稚月想了想反应了过来。
她今日说他未拒绝自己的吻,他并未反驳。
他对她说,要送她小云雀儿,又说一对才圆满,还对她说他的腿疾……
姜稚月越想越觉得,执玉哥哥是终于要接受了自己。
她满心的喜悦像是甜甜的蜜糖,幸福感将自己包围,有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了。
她都迫不及待要去百花楼见他了!
一贯娇生惯养的小女郎,第一次没有因为生病而无精打采。
翌日一早,姜稚月起来的时候,风寒果然加重了。
等她从被窝里拖着沉重的身体起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锦葵一进来,见她一个喷嚏接一个喷嚏,急忙过来替她拿了帕子,担忧道:
“奴婢去请太医来吧?公主怎么突然就严重了,早知道昨天就不应该听公主的,老早把太医请来,再不济,也要让韩云过来给公主看看才是。”
姜稚月擦了擦鼻涕,摇头拖着浓重的鼻音道:
“不碍事,别去了,快给我梳洗,待会儿我要出宫……”
“公主还要去呢?”
锦葵眉头紧锁,“奴婢着人去万花楼跟宋三皇子知会一声,你们改日再……”
“不要!”
姜稚月猛地提高音量,又因为说得太着急不小心被呛了下,捂着胸口咳嗽。
一连磕得眼角和鼻尖都泛了红才停下。
锦葵拗不过她。
见她虽然一脸病容,但精神气却高涨,眼睛亮亮的充满期待。
锦葵忍了忍终是将规劝的话咽了回去,好生替姜稚月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按她的要求给她脸上多上了些脂粉,遮住病容。
才扶着人一道出了璋华宫殿。
走到一半,姜稚月忽然想起前几日父皇新得的一块儿砚台成色极好,便想着替宋砚辞向父皇讨来。
她抬头瞧了瞧天色还早,略一犹豫,拉着锦葵转道先去了乾清殿。
然而一绕进乾清殿,皇帝身边的王公公便上前来笑着拦住了她。
姜稚月不解,才要开口询问,忽听里面传来一阵争执声。
她蹙眉细听去,听出是父皇和太子哥哥的声音。
姜稚月瞧了王公公一眼,“我父皇和太子皇兄在说什么?”
王公公笑了笑,“公主,您就别为难咱家了……”
话音未落,姜稚月就听里面皇帝突然拔高了音调:
“让阿月与宋国联姻这件事,朕心意已决,你莫要多说!她与姓宋的青梅竹马,如何能委屈了她?!”
姜稚月靠近乾清殿的脚步一顿,怔怔与锦葵对视了一眼,忽然一股喜悦从心底蔓延开来。
原本还怕父皇不同意,却原来,连老天都在助她!
顾不上再听他们后面的话,姜稚月迫不及待地转身,提着裙摆就往宫外的方向跑去。
另一边,雪竹苑。
宋砚辞维持着握信的姿势,枯坐了一宿。
天色渐明,晨光从窗缝挤了进来,他削薄的眼帘微动,视线缓慢挪移到手中的信上,眸色渐渐沉了下去。
昨日姚盈初来找他,说是他们埋在皇宫里最大的一个线人不慎暴露被杀,从而牵涉出许多自己人,几乎险些毁去了他大半经营。
而在此前,从皇宫里透露出的消息,则是他的父皇有意与姜国联姻。
宋砚辞虽然人不在宋国,但对宋国的消息了如指掌。
他知道他的父皇这两年迷.信修仙之术,成日里不理朝政,若非祖宗基业和前朝几位阁老忠臣,宋国恐怕早已岌岌可危。
暗线来报,宋皇近来身体极差,宋国朝堂保不齐哪日便会生变……
宋砚辞盯着信上“联姻”两个字看了许久,眼睫垂下阴翳,眸中情绪复杂难辨。
良久,他阖了阖眼,抬手将信纸放在即将燃尽的蜡烛上。
火舌猛地蹿起,贪婪地将信纸焚烧殆尽。
宋砚辞将指腹的灰烬擦拭干净,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才要唤人进来更衣,常乐突然叩门,小声道:
“殿下,姜国太子到访。”
宋砚辞动作一顿,良久,垂眸轻笑一声,“请进来。”
两个同样芝兰玉树的男人相对而坐,同那夜茶缘酒肆门口很像。
晨光隔着窗纱照出幽暗的环境。
宋砚辞不发一言看着他,清冷的眸中透着了然。
太子率先开了口:
“贾逸右眼失明了。”
宋砚辞“唔”了声,似乎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脸上神色分毫未动。
“你可知你身为宋国皇子,肆意戕害我国官员之子,罪当几何?”
宋砚辞微微勾了勾唇角,语气讽刺:
“既如此,殿下便不该在宴上替我遮掩,直接派人拿了我便可。”
“你虽是为阿月,但此作为若是被人发现,孤亦不能徇私。”
太子扫了他一眼,不欲与他再多说这个问题,转而道:
“孤来的目的想必你也知道,这些年你的筹谋不少,但阿月心思单纯,不论是王朔,还是四皇子……都比你更适合她。”
宋砚辞闻言未置一词,落在膝头的手背上青筋明显。
他低头沉默半晌,轻笑道:
“我亦如此认为,今日去赴约,本就是为了同她彻底说清,日后莫要再纠缠……”
话未说完,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仓促至极的脚步声,宋砚辞猛地顿住,不知为何眉心突地一跳。
紧接着,太子身边的李福安在门外带着哭腔喊道:
“太子……太子殿下!!公主在百花楼门前遇刺,性命垂危啊殿下!!”
李福安刚说完,宋砚辞手中的茶杯便被他捏碎,鲜血和碎渣沿着苍白的手指蜿蜒而落。
男人脸色煞白,一贯平静的面容上第一次浮现起慌乱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