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捡漏的第一百三十六天放心,我不会死……

凉夜清冷,烛火渐渐暗下。

温竹君侧头看霍云霄还在埋头苦写,想到他写信一贯啰嗦多废话,不禁摇头。

“快去洗漱吧,再泡泡脚,早些休息。”

霍云霄本来还想继续写,可看着面前五大张纸,字密密麻麻的,自己都看得头疼,不由叹气,干脆一把揉了。

“好,我就来。”

温竹君闭目养神,午间睡的香甜,这会儿也不困。

等霍云霄洗好出来,她拉响金铃,让青梨拿出带来的肥皂,笑道:“本来想着让大哥哥跟你写信的时候捎过去,正好你来了。”

霍云霄看着灰扑扑的肥皂,心里舒坦不已,柔声道:“你还记得呢?”

“特意为了你做的一批。”温竹君靠在床头笑道:“怎么?这信不好写?”

霍云霄叹了口气,一脸苦恼,“以前给师兄写信,向来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可现在心里有了顾虑,有了目的,想到什么反而不敢写什么。”

他脱下披着的外衣后,才小心坐在温竹君身边,还顺手将烛芯给挑了挑。

温竹君打量他这一年来的变化,棱角越发清晰,眸光坚毅,举手投足沉稳许多,少了毛头小子的莽撞,看起来,还真有将军之资。

“有所求便有所忌,人之常情,其实你不写也没事。”

霍云霄连连摇头,“我好不容易才将北戎二王子擒获,费了老大力气,差点被他一刀插死,就是为了北地安宁,如今北地将乱,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师父要是在世,肯定也会骂我。”

温竹君看他义正词严的模样,不由笑了,又有些心软。

“你那次受伤了吗?让我看看,怎么不告诉我呢?”

霍云霄摸了摸心口,嘿嘿一笑,顺手握住她的手,“已经好了,我是谁?那小子怎么可能打得过我,也不是什么重伤,你还是别看了。”

温竹君知道他这是好面子呢,也不强看了。

“你这次就别写什么信了,太子知道你的态度就行,想来太子妃也会从旁劝解的,你好好打你的仗,文字本就不是你所长。”

霍云霄抿唇,心烦意燥,脚把盆里的水踩的哗哗响。

“那北地怎么办?万一真像你说的乱起来,到时候事儿就大了,我总不能又向自己人举刀……”

温竹君看他着耐性还是跟以前差不多,摇了摇头,“乱,也非一日之功,事儿要一件一件来办,你也不用太担心了。”

霍云霄擦了脚,吹熄了烛火,掀开被子躺了进去。

“没想到张炳之竟然找你帮忙,我还以为他那种不要脸的人,会第一时间跑回玉京,跪在皇上面前哭呢。”

一想到这事儿,他心里就一肚子火,压不住底下人,居然想杀他灭口平事。

温竹君靠在他怀里,被他热烘烘的身子挨着,比羊皮水囊还要暖和,顿时就犯困了。

“他是预见自己的命运了,不然最后也不会嘱咐我那几句话,哎,只希望这次能平安度过,周大人一家子也能安安稳稳的,秋蝉妹妹跟我还约好去踏青呢。”

霍云霄抬手轻抚她的脊背,只觉手中的清瘦感越发分明,心中难受,顿时眼眶一热,又有点伤心了。

“你这次受罪了,早知道我就不让你去丰源,都怪我……”

温竹君没料到他竟然又哽咽了,赶紧抬手摸摸他的脸,察觉到水意,心头也难免触动。

她认真道:“是我自己要去的,哪里就要怪你?玉京是是非之地,我走了才安全呢,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玉京有多乱。”

霍云霄侧身抱着她,怀里的人瘦的仿佛一用力就能折断,一臂便能将她整个人环住。

他闷声道:“我记得娘去前,也是瘦成了皮包骨,阿竹,你一定要好好养身子,答应我,我只有你一个亲人……”

温竹君闻言,心头像是琴弦般被他狠狠拨动,连忙伸手抱住他,“我会的,放心,我不会死的,我还有好多事儿没做呢。”

霍云霄心头热热的,紧紧抱着温竹君,竟无一丝绮念。

“那你答应我,别再做这么危险的事儿了,张炳之那种人不可信,再说了,师兄那边还未定呢,咱们也别太着急。”

温竹君仰着头,下巴点在他心口,“那北地百姓怎么办?我还答应了总督府呢,要尽快帮着恢复北地的秩序,那些百姓都等着我的东西呢,可不能半路撂开……”

霍云霄捏捏她的脸,“那也不能以身犯险,你一个女子,哪能干这么危险的事儿,真是的,那张炳之给你灌迷魂汤了吧?阿竹,你可别听他的,那人能把皇上都说的团团转,师兄都快烦死他了……”

温竹君听他絮絮叨叨的,心里觉得好笑,但现在她也确实抽不开身了,不止生意,还有周三姑娘,还有那些指着一点工钱过活的可怜百姓。

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你好不容易才将北戎二王子擒获,费了老大力气,差点被他一刀插死,就是为了北地安宁,如今北地将乱,我怎么能袖手旁观?作为应该与你并肩的妻子,这也对不起你的付出啊。”

霍云霄:“……”

他攥住她的双肩,稍稍退开了些,只是黑夜里看不清她的面色,只能听到她话里的笑意。

“好阿竹,我以前怎么没瞧出来呢?你竟然是个女将军啊。”

温竹君闷笑起来,相处日久,她知道霍云霄是个没心眼的实诚人,待她也真诚,对她那些出格的话跟事儿,接受十分良好。

她真的都有些不忍对他使心眼了。

“你没瞧出来的事儿多了去了,好了,早些睡吧,我好困……”

霍云霄还想再说两句,但怀里的人已经睡着了,平缓的呼吸声让他觉得心中宁谧,他像往日那样,在她肩头蹭了蹭,嗅着她发间的馨香,连日奔波,困意来袭,也慢慢睡着了。

一夜好梦。

当晨曦顺着高大的槐树枝丫落在黛瓦上,又悄悄溜进了窗牖,犹如金水倾泻,清晨便到来了。

温竹君一转身,察觉身后空荡荡的,猛地醒了过来,身侧空无一人,早就凉透了。

青梨听到动静,连忙过来撩开软帐,小声道:“夫人,侯爷一早就走了,吩咐我们别吵醒您,他

去办差了。”

温竹君抿唇,点点头,心头暗道,这小子真是没礼貌。

温春辉上值前,请了温竹君去书房,看他写的折子,又反复和她讨论,该怎么跟诸位大人一起上折。

“虽说人多好办事,但曲高和寡,逆水行舟,难有人应。”温竹君郑重的朝温春辉鞠躬,“大哥哥,拜托你了,我若是有法可想,绝不会让你犯险……”

温春辉摇摇头,表情严肃道:“三妹妹这话不该说,其实寒窗多载,得志不就是为国为民,如今走上官道,却反而没了这股心气,其实看到你跟三妹夫奔走,我心里颇有触动,初心难寻,但若是寻着了,那就该继续走下去。”

“夫人,您怎么不进去?”丫头看付淼站在门口不动,好奇道。

付淼“嘘”了声,犹豫着,转身走了。

温竹君没有多待,又休息了一晚后,便启程回丰源。

她牢记大哥哥的叮嘱,虽然北地的匪徒被霍云霄荡了一大片,但也不安全,一路只走运粮的官道,不抄近道,比去时多花了三天,才回到丰源。

清明将近,丰源靠北,地面也只露出些许嫩绿,树干还是光秃秃的,顶端爆了几个小芽,看着依旧荒芜,不过些许麦田倒是青葱一片。

白芷看到她们一行人回来,激动的不得了。

“您可算回来了,一开始,周三姑娘见天儿的催,大家都急死了,夫人,周大人被抓起来了。”

温竹君一愣,“什么?被抓了?”

她来不及洗漱,直接就去了隔壁,这才知道,周夫人为了避祸,带着儿女回了娘家暂住。

白芷的坏消息还不止这个,“夫人还记得您买下来的那三个小丫头吗?她们家里偷摸着来寻,趁着您不在,三个都偷跑了。”

温竹君叹了口气,“跑就跑了吧,好歹是亲人来接。”

青梨拦住白芷,“好了好了,夫人才回来,都没歇口气呢,你等夫人吃好睡好再说。”

温竹君也不敢拿身体胡来,吃饱喝足休息够了后,便让周尧直奔总督府。

现在周尧跟总督府的人也算熟悉了,牛羊种还有粮种都是急需,能提供的人,寥寥无几。

周尧也不是蠢人,又经过科考,很快就打听回来了。

“听说是因为当初协助张炳之诬陷本地粮商,违律抄家,无故坑杀百姓,不止周大人,还有其他的县,也抓了好些个人,那些粮商的家人都联合告到巡抚那去了。”

温竹君没想到事情会来的这么快,张炳之走的潇洒,留下一屁股烂摊子。

“巡抚已经到了?”

周尧点头,“在您回来的前一日到的,是由太子举荐,皇上亲自指派,是刑部尚书崔明献,听闻此人公正不阿,从不徇私,还熟读大梁律法,看来这次,不太平了。”

温竹君对派这个人来,有些不理解,太子这是要干什么?这个节骨眼执意深查,眼前的春耕还干不干?百姓还要不要安抚?

她又问起了生意的事儿。

“您所料不错。”周尧恭敬道:“虽说牛羊种还有粮种等暂时没有盈利,但草料还有日常吃喝穿用等东西,商队是赚了不少。”

温竹君点头,“这都是依靠官府得来的生意,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赚得差不多就叫商队收手,别叫人盯上。”

午后才睡醒,她就被青梨吵醒了。

青梨一脸恼怒道:“跑掉的那三个小丫头,回来了一个,正可怜巴巴跪在门口求您救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