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现在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几位将军脸上急切的表情顿时僵住。

他们答应的条件里确实有这么一条,应的时候心中颇不以为意,在吐蕃这样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士兵们哪有那么容易离开?离开了他们靠什么谋生?就是他们自己不当兵,也总是要换了子侄顶上的。

哪里想到,天兵竟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说什么让她们的人在大营里逛逛,恐怕一早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

但条件确实是他们自己应下的,天兵顶多是有些不厚道,没知会一声就开始登记,但就算知会了,他们又能阻止吗?

愿意为吐蕃继续拼命的,都去忠诚派那边了,留下来的自然都是厌倦了战争,不想再继续打仗的。一旦他们知道还有别的选择,愿意留下来的人肯定不多。

当着赵猫猫的面,这些将军就算心里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他们现在已经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之下了,不得不低头。

等她离开了,他们才回到大帐继续商议。

只是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抱怨了半天,忽然有人想起了能出主意的人,问道,“甲央人呢?怎么不在这里?”

“说是去送天兵。”有人不屑道,“溜须拍马之辈,简直丢了我们大蕃人的脸!”

问话的人倒是立刻察觉到了不对,“这般殷勤,他不会私底下还有别的打算吧?只是不想让我们知道,或者说,不想让我们分走他的功劳!”

众人一听,脸色都难看起来,“好个甲央,我们把他当成兄弟,他把我们当成了什么?”

更有人怀疑道,“请天兵过来的主意也是他出的。”

“是啊,之前我就觉得哪里不对,现在想来,他是不是早就知道天兵会这样收买人心,却故意不告诉我们?”

“这是要踩着我们去天兵面前邀功?”

“原来如此!果然是只狡诈可恶的狐狸,根本不不能信任!”

“一定要让他给我们一个交代!”

众人怒气冲冲。

这些怒气都是冲着甲央去的,就连自家麾下的士兵要被天兵带走的不满与不平,似乎都在这愤怒中得到了一些宣泄,不再那么让人耿耿于怀、难以接受了。

其实甲央并没有在玩家面前提起他们。

他在提出请玩家来主持大局的建议时,确实就想到了这些,但甲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其他人那种“到了大唐还能继续过得跟之前一样”的想法,在甲央看来才是可笑的。他们完全只是想当然,根本没有了解过天兵,更没有了解过天兵推行的各种新政策。

但甲央是了解过的。

所以他知道,上交土地和人口,是天兵的基本政策,而这“人口”,毫无疑问也包括了几十万从军的士兵。

哪个国家、哪个朝廷也不会让投降的将领继续掌握这样一支大军。

区别只在于,一般的朝廷,会将他们放到某个闲职上,调换信得过的将领来接手,而天兵则是直接遣散大部分人,只给他们留下最精锐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针对他们,大唐的将领也是这样处理的。

甲央觉得这就够了,反正带着大军投降的功劳他们已经拿到了,给的各项待遇大家也还算满意。

就算其他人真的找他质问,他也不心虚。

当然了,他自己肯定还有别的打算。此刻跟上来,就是为了将自己精心搜集的东西交给天兵,其中包括忠诚派几位将领的出身、家族、人脉等资料,以及他们带走的士兵数量、现在那处驻地的布防情况等等。

“资料很齐全,也很细致,你有心了。”赵猫猫看完资料,不由对甲央道。

甲央立刻笑道,“能帮得上忙就最好了。”

赵猫猫又问,“你有什么要求?”

甲央说,“没有什么要求,不过我听说,殿下推荐了尚多热去长安上学,我有两个不成器的孩子,一男一女,也想让他们多读书,长长见识,可惜我实在不会教孩子……”

这消息真够灵通的,不过有上进心是好事,而且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操心的家长,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赵猫猫点头道,“是这样,不过这事我做不了主,只能替你禀报殿下。”

其实问题应该不大,因为国子监本来就在改制扩招,不过她肯定不能把话说满,这份人情只能由雁来给。

甲央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并未因她的话而失望,笑着道,“应该的。”顿了顿,又道,“我还有一句话,本不该说,但是既然请您帮了忙,就不能不说了。”

赵猫猫不太喜欢这种故弄玄虚,不过甲央说得情真意切,也没说什么“不知当讲不当讲”,她就问,“什么话?”

甲央低声道,“我们大蕃国在西北部还有不少附属小国,如今国中局势不好,恐怕有人会趁大唐天兵抵达之前往那边跑,不得不防。”

赵猫猫还以为他要说什么呢,原来是这个。

之前为了找赤德松赞,就有不少玩家直接跑到中亚去堵人,这会儿还在那边呢,继续让他们堵着就是。

“我知道了。”她对甲央说。

甲央见她表情平淡,一时有些拿不准她是不在意还是胸有成竹,犹豫片刻才道,“那边都是崇山峻岭,有不少隐秘的道路,只有当地人知晓。若是天兵需要,我可以画一份详细的地图。”

“既然只有当地人知晓,你又如何知道?”赵猫猫惊讶。

甲央苦笑,“我是大羊同人。”

羊同、苏毗、象雄、吐谷浑、白兰等,都是青藏高原上原有的部落国家,后来被雅隆悉补野部落征服,成为了吐蕃国的一部分。

如羊同、苏毗这种早期就被征服的小邦,之后都成为了吐蕃的新贵族,被吐蕃称作“内四族”,拥有与本部贵族相同的待遇。但说是这么说,十根手指尚且有长短,亲生的子女尚且有偏爱,更何况他们?

每当吐蕃对外发动战争,他们总是要上交最多的粮草不说,部落军队也总是充当先锋军之类的角色。

压迫到了极致,自然就会爆发反抗,然后被镇压下去,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反抗,如此周而复始,就是吐蕃国内这些外族的现状。

大小羊同就在吐蕃西北部,从这个方向发起的战争,自然是以他们的人为主。那些附属小国基本都是甲央的父祖打下来的,他手里自然有详细的地形图。

玩家的系统地图得有人探索过才会显示,甲央提供的地图正好可以作为参照。

赵猫猫就问,“地图你带来了吗?”

甲央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带来了。”

赵猫猫:“……”她果断拿出自己的小本子和铅笔,“那你画。”

甲央伸手接过,有些好奇地琢磨了一会儿,才开始低头画图。

赵猫猫凑过去看。

甲央先在右下角画了一个圈,写上逻些城,然后从逻些城西南部拉出一条斜线,那是喜马拉雅山脉,而在最北端,兴都库什山与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天山交汇,形成了一处巨大的山脉群,那便是帕米尔高原。

从吐蕃翻越喀喇昆仑山口,沿着山脉和河流,高原上分布着大勃律、小勃律、箇失密、俱位、护密、识匿、吐火罗等国,都是吐蕃的势力范围。

甲央画完这些,却没有搁笔,而是继续向外延伸。

向北是葱岭,赵猫猫看着有点熟悉,打开系统地图对照了一下,果然距离葱岭守捉所不远,两张地图在这里连了起来。

那堵人就更有把握了。

向西则是进入中亚地区,隔着一条缚刍水,北边的河中之地是粟特人的地盘,南边则是呼罗珊地区,大食东北部的战略要地。

这就是吐蕃和大唐如今能够接触到的邻居们,至于更远的地方,甲央也不了解。

见他停下来,赵猫猫本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甲央翻了一页,开始画更详细的道路地形图。

她不由得看了一眼甲央的脑袋,心说人家这脑子怎么长的?

这样的技术人才,当什么将军啊!

回头报上去看看有没有更适合他的工作吧,这人一看就很想进步的样子,应该也不会拒绝。

……

趁着甲央画地图的时间,赵猫猫将他递交的资料看完,当机立断决定去偷袭忠诚派的营地。

忠诚派走得十分匆忙,总共也只带走了几万人,所以才决定留在附近,看看有没有机会再招揽一些。

这一招很有效,按照甲央的说法,这两天一直有人偷跑过去。毕竟是吐蕃人,很多士兵对钵阐布、对赞普还是很有感情的,就算玩家给的条件再好,也总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忠诚。

所以赵猫猫得把人赶走,切断这条“后路”。

吐蕃大军是一路撤退、一路溃散,损失了不少人马,玩家则是一路追击、一路分出人手去搜寻溃兵、占领驿站城市、安抚牧民。

所以这会儿驻扎在附近的,也只有两三万人。

这点人,想要攻打接近三十万的吐蕃大军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们才选择停战。

但打只有几万人的忠诚派就没问题了。

偷袭的时间自然是安排在了晚上,白天的时间正好用来调动人手。毕竟是突袭,主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所以得绕个路,不能让他们提前发现行踪。

不过事实证明,玩家小心过头了。

忠诚派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大营这边,得知天兵正在给吐蕃士兵做登记,只顾着担心玩家把人都抢走了,根本没想过她们会来袭营。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玩家等到了夜深人静才动手,但是忠诚派的几位将军都没睡着。

所以在遭遇袭营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收拢兵马,压住了营中的骚乱,并且迅速建立起防守,抵挡住了玩家的攻势。

见事不可为,玩家冲杀一阵之后,就退去了。

这一战忠诚派的损失并不大,但别说普通士兵了,就是几位将军也都心有余悸。

这时候,他们忽然意识到,之前三路大军汇合在一起,确实是个十分英明的决策。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就算他们想回去,吐蕃大营也早就不是之前的大营了。若是不想整日担惊受怕,防备着天兵随时从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攻打过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撤退。

直接撤回逻些城。

作为吐蕃的都城,逻些城的城墙既高且厚,能给人以最大的安全感。

反正他们本来就是想撤回逻些城去的,现在只不过是提前了一点,人手少了一点。

其实他们也未必想不到,逻些城就算再牢固,也不可能永远抵挡下去——这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但当下,所有人都不再去想“以后”,只能先顾着眼前,至少到了逻些城,他们应该能够睡个安稳觉。

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他们甚至没有再休息,连夜收拾好东西跑了。

赵猫猫收到消息,立刻下令玩家追击。

虽然她的目的就是吓跑他们,但是能削弱一下敌方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种孤军深入的追击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好在玩家不怕,这支追兵就算全损失了,也是赚的。

就这样你追我逃,直到防守逻些城的军队被惊动,出兵前来迎击,玩家才意犹未尽地止住了脚步。

溜了溜了。

不过他们也没往回走,而是直接以小队为单位散开,就在附近探查地形、打探消息。反正有小地图在,只要及时避开红名,几乎不可能被抓住。

而另一边,忠诚派的军队一路奔逃,狼狈至极,终于到了逻些城,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安全、那么美好。

或者说,逻些城是安全的、美好的,只是拒绝他们加入。

这支队伍被挡在了城墙之外。

理由也很简单,他们本来应该驻扎在孙波茹,阻挡大唐的天兵,却在没有接到赞普的召集令的情况下自己跑回了逻些,谁知道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没有立刻以叛逆的罪名将他们拿下,还是因为他们是被天兵追杀过来的。

但是玩忽职守、作战不利的罪名肯定跑不掉。

本来这也只是说说而已,一支上万人的大军驻扎在逻些城外,多少是会让城里的贵人们不安的,自然要先给他们扣个帽子,把人按住了。

但很快他们就听说了,驻扎在孙波茹的二十多万大军,居然真的只剩下了这一点,其他的都已经投了大唐。

这让逻些城里的人既恐慌,又愤怒。

他们的情绪需要宣泄,但不管是天兵还是那已经投唐的吐蕃大军,暂且都没法对付,倒霉的自然就成了这支逃回来的军队。

各种各样的罪名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所有的将领都要进城接受赞普的审问和处置,至于剩下的军队,自然是全都打散了,补充进逻些城的防卫军中,继续为国尽忠。

就算再没脑子的人,到这会儿也知道不能善了了。忠诚派的人本来就是打着拨乱反正的旗帜回来的,只是回来的路走得太辛苦,到了就只想歇一歇、喘口气,暂且顾不上那些。

但偏偏有人不给他们活路,那他们也只能继续吊着这一口气,把该做的事情先做了。

他们表面上故作顺从,实则提前安排好了人手,趁着将领们进城受审的机会,夺取了一座城门。

大军入城之后,在城内各处跟守军发生了十分激烈的冲突,不仅双方损失惨重,也波及了不少普通民众。不过最终,还是这支刚刚从战场上退回来的军队占据上风,成功掌控了整个逻些城。

他们接出了两位钵阐布,处死大妃没庐氏,废除赞普达玛,扶持赤德松赞的幼子热巴坚继承大位,成为新的赞普。

接下来自然又是另一场清洗。

毕竟他们被拦在城外,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当然要报复回来,然后再肆意品尝胜利的果实。

他们似乎也忘记了,天兵就驻扎在距离逻些城不远的地方,随时都能打过来。又或者,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要尽情享受这末日的狂欢。

但最终,打破这一切的并不是天兵,而是——

一场地震。

……

地震是在白天发生的。

本来很多人应该可以及时逃离,但是因为这段时间城中的混乱,大部分居民就算白天也是躲在房间里,就算察觉到了震感,也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地震,反而以为是外面又打起来了,自然更不敢出门。

一部分人比较幸运,他们的屋子虽然也被震坏了,但并未坍塌,所以在地震结束之后还能走出家门。

然后他们才发现,整座城市满目疮痍,许多房屋倾颓倒塌,将主人埋在了废墟之中。

有人哭泣、有人惊慌,但大部分人则是失魂落魄。

这段时间,逻些城实在经历了太多,好不容易躲过了人祸,却又突遭了天灾。当承受的苦难超过了某个限度,人们就变得麻木而茫然,被抽走了所有生气,只剩下一具躯壳。

他们既提不起力气去收拾自己的屋子,也没有心思去救援其他正处在不幸之中的人。

低迷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逻些城。

两位钵阐布,定埃增和贝吉云丹,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他们带领着之前不知道躲在何处才逃过一劫的僧人们,带来了水和干粮,分发给迷茫而痛苦的人们,然后找来工具挖掘废墟,去救援那些被埋在下面的人。

宗教总是在苦难之中生长,迷茫的人们心头似乎又有了寄托。

终于,有人跟着行动了起来。

两位钵阐布松了一口气,但旋即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样不行,我们的人力远远不够。”定埃增说。

贝吉云丹也认同这一点,他道,“要去请军队出来主持大局吗?”

尽管给逻些城带来灾祸的也是他们,可是到了现在,能够依靠的,似乎也只剩下他们了。

定埃增叹了一口气,他并不觉得那些军队有用,但还是点头道,“走吧,我们一起过去。”

两人交代了一声,便立刻前往布达拉宫。

在“拨乱反正”之后,作为拥立功臣的忠诚派将领们,也住进了红宫之中。

看到宫殿的情况,两位钵阐布松了一口气。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坚固结实,尽管也有部分损毁,但整体没有太大的问题,应该没什么伤亡。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里太安静了。

走近一看,发现连宫门处的守卫都不知所踪。

两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心中已经有所猜测,但还是快步走了进去。

到处都空空荡荡,一直走到后面赞普的起居之处,才遇上了零星的宫人。据她们说,地震发生之后,将军们第一时间就赶过来,带走了王妃、赞普和库房里的财宝。

只有一小部分宫人被带走,但剩下的人在短暂的惊慌之后,便有样学样,搜刮了宫里值钱的东西,就匆匆逃走了。

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没地方可去、也跑不远的老弱病残。

安抚了这些人,又交代之后可能会有城中居民前来暂住,两位钵阐布安静地走出红宫,看着混乱的逻些城,心情都有些沉重。

“现在只剩下一个办法了。”良久,定埃增说。

贝吉云丹知道他的意思。

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方势力能在此时迅速接手逻些城,平息混乱、救援平民,那就只有天兵了。

可是……一旦天兵入城,大蕃国便将不复存在。

哪怕赞普已经被军队带走,还好好地活在外面,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赤德松赞离开的时候,将逻些城交托给了他们,也将大蕃的将来交托给了他们。如果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将来又该如何面对他?

一边是大蕃国的传承、法统,是与赞普数十年的情谊,一边是逻些城中——也许还有城外——无数普通民众的性命。

孰轻孰重?

定埃增低头诵念了几句佛经,轻声但郑重地道,“就这样吧。一切果报孽债,皆由我承担。”

“可是……”贝吉云丹开口。

但才说了两个字,就被匆匆跑来的人打断。

“钵阐布,天兵来了!好多,好多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