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人,时代变了!

他就这么水灵灵地喊出来了!

什么叫教科书级别的#如何用一句话让全世界为我沉默#啊?

虽然是头一回听到“表姑”这个陌生而又模糊的称呼,但是紫宸殿内的每个人,几乎都在第一时间领会了它所指代的对象。

所以他们都陷入了诡异的静默之中。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说是直接道出了所有人心底或明晰、或隐秘的念头。

力挽狂澜?她当然是。

如果要问谁是那个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收拾残局、稳定时势的人,那毫无疑问就是雁来。

但是、可是。

遂王你怎么能把这话说得那么直白且坦然的啊?

不过转念再一想,这话似乎也就只有遂王能说了,在场哪一个人都不会比他更合适——李宥不仅是亲妈认证的年纪轻、城府浅,还是当下第一顺位的人选,由他来提名雁来,一句话就能包含多种表态。

而且怎么说呢?

这话终究还是要有人说出来的。

三皇子开了这个最难的头,其他人也就能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了。

正当众人思量之际,忽然听到一阵接一阵的、微弱的“嗬嗬”声,转头看去,才发现是胡床上的李纯一直在微弱地挣扎。

李纯已经快气死了。

他特意将李炳这个宗室提拔为内卫统领,就是因为宗室的利益跟皇帝是一致的,他不会背叛自己。但直到李炳开口,他才意识到,宗室的利益确实跟皇帝一致,但皇帝未必一定要是他。

但他现在就算生气也做不了什么,还得防着自己再气晕一次,李纯只能用力吸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他就听到了李宥那句话。

李纯顿时眼前一黑。

所有孩子之中他最不喜欢老三,是有原因的。

不过李纯也知道,若是此刻晕过去,自己就再也不会有表达意见的机会了。在这个念头的支撑下,他竟真的强自按捺住了没有晕倒,而是努力制造动静。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自己身上的瞬间,李纯心底陡然生出了一股巨大的难堪,只是很快又被更强烈的愤怒压了过去。

不论如何,他们看到他了。

的确,看到这一幕,众人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会儿最该表态的,其实是李纯这个皇帝。

然而不等其他人开口,郭贵妃再一次抢先道,“哎呀,只顾着商议正事,却忘了陛下还病着,须得静养,这么多人吵吵闹闹,却是扰了清静。大郎、二郎,还不快将你们阿耶抬回蓬莱殿去,好生照料着?”

李纯手指猛地用力,抓皱了胡床的褥子,瞪着郭贵妃的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

同样因为李宥的话而陷入呆愣中的李宁和李宽总算反应过来,连忙应下,李宽起身指挥内侍过来抬人,李宁则是体贴地抽出一旁的毯子,仔细盖在李纯身上,挡住了他青筋暴起的手,也挡住了众人看向他的视线。

李纯杀人的视线转向他。

李宁垂下眼睛,轻声细语,“阿耶放宽心,好生将养,才能早日恢复。”

一瞬间,在愤怒的驱使下,李纯做出了苏醒之后的最大动作,脑袋和肩膀微微抬起,似乎下一刻就能坐起身。

然而他终究没能起来,保持了这个姿势片刻,就重新落回了胡床上,并且因为这一番“激烈”的运动,导致一口气没能接上,晕了过去。

李宁连忙让不敢上前的内侍过来搬人,顺便将不方便继续留在殿内的太医也一起带走了。

从始至终,其他人都只是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其实谁都能看得出来,李纯有话要说,但他自己说不出,也没人愿意替他说。

这倒不是他们见风使舵,看李纯中风了,就急着巴结新的掌权人。

皇帝毕竟是皇帝,对接受了一千多年皇权至上的思想教育的人来说,究竟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些昏君、暴君、无能之君,也不乏有人为他们献上忠诚。

再说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天兵,到底是“第四天灾”,行事风格过于张扬,注定不会符合一些人的审美。

更不用说那些被触犯了利益的人了。

哪怕他们带了个“天”字,也有人就是不怕。

之所以没人替他开口,是因为李纯近来的行事,实在不得人心。但凡是沾染上求仙问道、炼药服丹的皇帝,就没有一个行事正常的,李纯这几个月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按照天兵的说法,是伤了脑子。

现在他瘫痪了,谁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来?

如果李纯一开始就是这样,大家可能也就习惯了,对他不会有任何期待,但李纯明明不是。

既然总得有一个人暂时监国理政,与其让李纯再瞎折腾,不如一步到位,省去了中间可能的种种波折。

往好处想,即使对李纯来说,因为生病而让位,也不失为一种体面的退场了,总比走到刀兵相见、逼宫夺位那一步要好。

总之,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众人目送着李纯被人抬出了紫宸殿。

仿佛目送一个时代的离去。

……

郭贵妃打破了沉默,“陛下如今这般,恐怕短时间内都不能视事,国家大事却不能无人主持,诸位先生还需尽早商议出一个章程来才是,以免人心惶惶、中外不宁。”

“是啊。”郝主任在一旁帮腔,“听说这两个月,因为内卫招募士兵、遴选人才的事,弄得各地藩镇都是苦不堪言。他们若是知晓宫中出了这样的变故,说不定就会生出变故。”

众人闻言,面色不由微变。

这话不是威胁,胜似威胁。

尽管内卫的人数不少,但让他们去跟藩镇的军队作战,究竟能打成什么样,谁都说不好。

朝廷现在压制藩镇,靠的其实还是天兵。

但是归根结底,这种依靠是没有约束的,全靠天兵责任心强,不愿意看到地方上乱起来,所以会主动维持秩序。

郝主任这么说,就是接下来真出了乱子,天兵会袖手旁观的意思了。

是不是真的袖手旁观存疑,毕竟不管是雁来还是天兵自己都承认,她没法完全控制天兵,事情若是就在眼前发生了,总不会真的不管。

可谁敢去赌这种可能?

烂摊子是李纯折腾出来的,想要让天兵去收拾,给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况且说句不好听的,朝廷等着收拾的烂摊子,可远远不止这一个。不让雁来上位,谁来处理?

李吉甫在心里轻叹一声,出列道,“不错,危难之际,正当任人以贤。敦煌郡王既是皇室宗亲,又深孚众望,臣以为,能当此大任者,非她莫属。”

这种话天兵和雁来不能说,得其他人主动提出,然后再三次三让,最后勉强接受,才合乎礼法。

但第一个开口的人,无论当世还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必定是十分复杂的。

既然如此,就让他来说。

反正他的名声一直都是毁誉参半,也不差这一件了。

同样的话,从李吉甫的嘴里说出来,跟李宥说的份量是不一样的。

殿内原本有些凝滞的气氛立刻就重新活了过来,众人纷纷开口表态,支持让雁来暂代皇帝掌管朝政。

接下来就是讨论要给她什么样的待遇了。

这时候,就能明显看出来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了。

总体来说,可以将在场众人分成两派。

其中一派认为,暂代国政只是作为一个过度,给雁来的待遇,自然要按照她将来会受禅登基来准备——先封大国,之后再加九锡,加殊礼和各种头衔。

另一派则还抱着天真的幻想,觉得皇帝已经这样了,雁来大权独揽,应该止步于此、维持现状。

所以他们为她规划的路线是……入阁拜相。

这也就意味着,她现有的安西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和回鹘可汗的职位都要卸任,在名义上失去掌管军队的权力。

只能说,挺有想象力的。

郭贵妃都被气笑了,这些人可真敢想。

就连那些只占了三五州之地的藩镇,得着了机会都想登基称帝,雁来凭什么要在只剩下最后一步的时候,止步于此?

她又不是儒生,最高的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做个宰辅重臣。

不过也不需要郭贵妃去反驳,李吉甫一个人就能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

李吉甫愿意开口,首倡此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波折,让权力能够平稳过度,对这些还想瞎折腾,无端制造障碍的人,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样子,搞这种小聪明,真当别人看不出来吗?

要真是拎不清的糊涂人也就罢了,但在场的都是人精,只是心存侥幸,非得折腾一下,更加可恨。

等这一派的人都闭了嘴,商议才又继续。

前置程序不能少,更不能急,所以第一步,只要给雁来该封大国,再把加官提一提,变成实职,也就够了。

不过这大国要怎么封,也令人犯难。

一般来说,给重臣加封国,一般都是选他的势力范围所在的那一片,而所谓的“大国”,通常指的是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曾经称霸一时的诸侯国。

但问题来了,雁来的势力范围主要还是在西域。

这片地方大倒是够大了,但古代可不属于中原王朝,自然不会有对应的封号。

再看曾经建功西域的历史名人,班超的定远侯、张骞的博望侯就是最高荣耀了,最高封爵的居然是郭昕的武威郡王和雁来自己的敦煌郡王。

幸好她还有个幽州节度使,可以封燕王。

听到这个封号,郝主任还好,几个医生玩家已经有些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了。

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吗?

Judy可是凭自己的实力跳出了太祖、太宗的传统继承框架,自己当了“成祖”的。

好好好,雁帅确实也应该称个祖才合适。

有人留意到她们的神色变化,还以为是对这个封号不满意,毕竟燕国虽然存在感不低,但要说是“大国”,还是有点勉强了,战国七雄都没排进去。

郭贵妃没那么多顾忌,干脆问道,“可是这封号有何不妥?”

若是不妥,再改就是,反正是没定的事。

实在不行,就把成德和魏博也划给她,看看她是喜欢赵王还是喜欢魏王。

“没有没有,兆头挺好的。”一个玩家打着哈哈。

郝主任无奈,只能站出来解释道,“燕国原是镇国大长公主的封号,想来雁帅也会喜欢。”

其他人一时倒没想到这里,听郝主任这么一说,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理由。

既然是继承母亲的封号,有特殊的意义,那大小也就不必太在乎了。

……

【喜报!从今天起,我们雁帅就是大唐摄政王啦!!】

主楼:家人们,请把公屏打在牌面上。

——什么什么,这啥时候的事,我咋一点消息都没听说?

——你当然没听说了,就刚才的事,雁帅这会儿正在换衣服准备进宫接旨呢,嘿嘿嘿。

——!我要去长安复活点堵人。

——啊啊啊啊啊暂时回不去,求求了,哪位好心人给开个直播啊!

——不是,这种事不可能突然就决定吧,朝廷那边肯定要事先商量一下,怎么做到一点消息都没走漏的?

——对啊对啊,难道是有什么突发事件?

——呃……看到楼上,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李纯噶了。

——噶了那就不是摄政王了。

——有道理,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啊,有没有人知道,我现在百爪挠心地想知道呜呜呜,我愿意付费听这个八卦!

——嘿嘿嘿,不管,摄政王这个称呼确实比雁帅更酷,一听就权倾朝野、邪魅狷狂!

——有苏文主角那味儿了。

——真不容易啊,这么长时间,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好像也没有很久吧楼上,我算了算也就两年半。两年半她就当上摄政王了,你还要怎样(裂开.jpg

——笑死,练习时长两年半的摄政王吗?

——打听到了打听到了,皇帝没噶,不过跟噶了也差不多了,他中风瘫痪了……

——……我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我要是告诉你,他上次被曝光之后,还在背着我们偷偷吃丹药,是不是更不意外了?

——啊这,不作死就不会死啊陛下!

——挺好的,他要是不作死,我们雁帅,啥时候才能上位?现在他主动给雁帅制造机会,我们应该高兴,应该表扬!

——他真的,我哭死。

——什么雁帅,请叫她摄政王!

——你们摄政王到长安复活点了,还不速来接驾?

——这还用你提醒?能来的早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没看这人山人海、乌泱乌泱的全是玩家吗?

——那个,我就问一下啊,摄政王是不是可以在皇宫开复活点了呀?

——对啊对啊,京兆府虽好,但大明宫更棒!

——郗士美:?

——放心吧,老郗不会哭的,真要把复活点挪走,我估摸着他半夜都会笑醒(摊手

——你们到底都对郗士美做了什么啊……

——这么多人不可能都跟着进皇宫吧,看来还是只能直播间见了,唉。

——嘻嘻,所以我直接没回去,一边干活一边看直播。

——开了开了,小张的直播间,大家赶紧进。

——小张这御用秘书是真爽啊,摄政王走哪跟哪,今天也是嫉妒得面目全非的一天!

——当年我拒绝家里的安排,打死不肯考公的时候,也妹人告诉我公务员在玩游戏的时候也有加成啊呜呜呜

——大人,时代变了!

……

时代变了。

看到雁来走进紫宸殿时,在场所有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

这一年多以来,雁来到过长安不止一次,但是她没有以藩镇的身份大张旗鼓地来,皇帝和朝廷也当作不知道这事,双方维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

但从此刻起,那些都将成为过往。

尽管大家都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也希望雁来能够尽快到任,但真到了这一刻,心里又满不是滋味。

雁来倒是神色自如,虽然她跟在场这些人都没什么机会碰面,但是玩家的直播和视频里经常能够看到,也算是十分熟悉了,挨个打招呼。

寒暄了几句,这才开始正式走流程。

由李吉甫这个首相亲自宣读新鲜出炉的圣旨,主要内容是晋雁来为燕王,保留回鹘可汗的称号,同时卸去使职,入朝为中书令,暂摄国政。

没错,既然李炳等人提了让雁来入阁拜相,李吉甫干脆就给她也加上了。

不是以六部尚书或侍郎的本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是这几十年来,除了偶尔给武将做加官,几乎一直空置的“中书令”。

就连最后一句的那个“摄”字,也是李吉甫在监、代和其他类似的字眼之中专门挑选出来的,为此还又跟其他人争论了一番。

既然都要让她掌权了,抠抠搜搜的不是李吉甫的作风。

那样做,除了让双方都心存芥蒂,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雁来其实都已经从张云敏那里听说了,心下也十分感慨。

李吉甫父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果决,当断就断、不容含糊,但这种品性,在推崇中庸之道的儒家评价体系里,就被认为是德行不足、失了恭慎之心。

但这样的人往往能做成大事,而且局势越是混乱,越需要这样的人。

所以,雁来接了圣旨之后,收到的第一封奏折,就是李吉甫请求致仕的折子。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抽空写的,这会儿直接从袖子里掏了出来。

雁来:“……”

该说不说,李吉甫对自己的判断也挺准确的。他虽然有能力,但行事独断、专横,跟同样霸道张扬的玩家撞到一起,就是一场灾难,很难共事,所以他干脆主动退了。

雁来当然不可能同意,她一来就把李吉甫赶走,这朝廷还能不能好了?

李吉甫也很清楚这一点,他递这封奏折,更多的是一种不会跟雁来争权的表态。

所以这一茬很快就过去了。

雁来虽然接了圣旨,但入职流程还没走完,今天当然是办不了什么正事的。

但其他人却都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办,因此向她道过喜之后,就各自散了。

雁来则是去拜见皇帝。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时候她过去,只会刺激李纯,但三品以上的重臣除拜,按例是要到紫宸殿面见皇帝道谢的,三品以下倒是在宫殿外面磕个头就行。

唐朝甚至还有过大臣已经领了拜相的圣旨,但还没来得及面见皇帝就出了变故,于是不被承认的例子。

所以雁来要去拜见李纯,众人没有理由阻拦。

让玩家失望的是,李纯仍在昏迷之中,并未醒转,这热闹自然是看不成了。

雁来倒是不在意这个,她本来也不是过来跟李纯炫耀的,没有那个必要。

她更想见的其实是郭贵妃。

她们也算是亲戚,但出于种种顾虑,至今也只是在宫宴上遥遥见过几次,连话都没搭上过。现在没了李纯这颗绊脚石,就可以自在一些了。

何况雁来摄政这件事能如此顺利,也要多谢她。

家天下的时代,皇权是靠血缘而不是能力传承的。不论个人资质如何,遂王李宥确实是皇位继承人最有力的竞争者。

但郭贵妃和李宥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她这一边。

那可是皇位啊!

即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说起有钱人,人们仍然会不无酸意地说出“别人家里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之类的话。

更何况这是真正的皇位。

别说什么大势所趋,利益当前,有远见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先爽了再说。

所以郭贵妃的智慧与决断,其实不弱于李吉甫。

只是李吉甫能够凭实力找到施展的舞台,郭贵妃却只能做这个不尴不尬的“贵妃”。

“多谢娘子。”从李纯的寝殿出来,雁来便朝着郭贵妃深深一礼。

郭贵妃托着她的胳膊把人扶起来,笑道,“照这么说,我也该谢你才是。”

雁来一愣。

郭贵妃说,“若没有你,伯父恐怕只能长埋西域了,不会有机会回到长安。”

“那是我应该做的。”

郭贵妃笑了笑,“这世上哪有什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