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五年六月初二,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之后,护送镇国大长公主和卫国大长公主灵柩归葬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就在之前几天,《传奇》杂志的最新一期刚在两京发售。
到现在为止,仍然只有玩家掌握了印刷的核心工艺,所以大唐的书肆里,卖的不是儒家经典,就是道经、佛经,以及诗集、文集之类,而且都是抄本,成本高、价格贵不说,还都是看腻了的。
有当今名士的诗文集上架,都会引起哄抢,更不用说如今已经名声在外的《传奇》了。
而且买到手才发现,这一期居然还跟之前不一样,上面印了十分精美的画像。
多稀罕啊。
大唐连正经的画,也大都是画在墙壁上的,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的造纸业还不够发达,纸既不够好又不够大,绢帛又太贵,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同时,也带来了洞窟壁画的风潮,所以很多知名画家都绘制过佛经故事。
顺便说一句,印刷业最初兴起,就是为了印刷菩萨佛祖的肖像,所以才会是雕版的形式。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这事也还要再等三四十年才会出现。
所以现在,玩家将画像直接印在书上,而且还是彩印,给大唐人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
杂志热度暴涨,就算不买书,不识字的人,也都忍不住去看一看热闹。
也有人另辟蹊径,去书肆里询问能不能单买两张画,不要书。
玩家一听,嚯,这不就是海报嘛,卖,都可以卖!
这期杂志印了几万册,开印的时候白行简还有些担忧,觉得太多了,毕竟之前的杂志能卖个几千本,就已经是销量惊人。但是玩家拍着胸脯保证,卖不出去她们包圆,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没想到几天的功夫就卖得差不多了,玩家想买还得加印。
不过也得等热度过去,这会儿印刷厂里还在印海报呢——开始卖海报之后,杂志的销量增长就变慢了,也不急着加印。
后来才知道,很多人买海报回家,是为了挂起来辟邪。
虽然都知道印的是咸安公主,但是画像跟雁来也有七分相似,对于很多亲眼见过雁来的长安百姓来说,这画像不仅看着亲切,还很能给人安全感。
很多人在家里供奉什么菩萨神仙的,就是为了祈福保平安,身为天兵之主的雁来,不比虚无缥缈的神佛更灵?
什么,你说这不是雁帅?这是她娘,还管不了她了?
雁来得知此事,有些哭笑不得。
但转念想想,也行,供奉她妈总比供奉她好。
咸安公主已经去世了,享受些香火无妨,她就算了。
而且这种民间自发的崇拜,没准以后真的会将咸安公主神化,让她也成为有编制的神仙,声名永传后世。
能通过百姓严选,或许比被记录在史书上更令人高兴。
不管怎么说,这股因为画像而掀起的热度,让咸安公主的故事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不再只是茶楼酒肆之间的传闻。
所以当咸安公主的灵柩抵达长安时,甚至都不需要玩家组织,听到消息的百姓就自发地出城迎接。
雁来上次来到长安,也有百姓出城迎接,但感觉完全不一样。
她骑在马上,看着远处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由得想,这样的仪式,应该比当初她所承诺的更盛大,也更配得上咸安公主二十年的付出吧?
与这样的热情相比,城门处皇帝派遣来的宗室和文武官员,都显得像是添头了。
让雁来有些惊讶的是,李纯这回居然将三个年长的儿子都打发了过来,看来应该是放弃了用立储来做文章。
队伍进了城,百姓们一直将她们送到暂停灵柩的寺庙外,才缓缓散去。
灵柩安顿好之后,随行的人便陆续过来上香。
李宁将三炷香插在神主前,转过身,见雁来正站在一旁,忙低头叫道,“表姑。”
雁来打量了一下他,说,“你瘦了。”
李宁微微一笑。
雁来又说,“看来你不打算来找我?”
李宁并不惊讶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只是笑道,“怎好给表姑添麻烦?我自己能应付。”
“好吧。”雁来叹了一口气。
李宁不由望了她一眼,说,“表姑是做大事的人,无需为这样的小事分神。”
“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雁来反问。
李宁又笑了起来,雁来忽然意识到,他现在的情绪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也爱笑了。
她只好说,“如果觉得勉强的话,随时来找我。”
李宁点点头,躬身告辞。
雁来抬起眼,就见李宽和李宥不知已在后面站了多久。
李宽似乎有些怕雁来,对上她的视线,立刻一缩脖子,鹌鹑似的低头溜了。李宥则是另一个极端,正一脸期待地看着她,一双灵活的眼睛转来转去。
雁来反而板起了脸,对熊孩子态度好了,他容易蹬鼻子上脸。
李宥倒是很会看人脸色,立刻就开始装乖,只是经验太少,装得完全不像,要走不走的,半晌还是忍不住问,“表姑,回鹘是什么样的?”
“你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亲自去看看。”雁来说。
李宥眼睛一亮,“真的?”
雁来点头,“当然是真的。”只要你到时候你不后悔就行了。
不过后悔也晚了,熊孩子就应该让他出去吃吃苦,接接地气,承受一下现实的毒打,才能学会做人。
……
当晚雁来就住在寺里,第二天一早,长安城里的亲旧们便都过来祭拜了。
不管雁来跟皇帝、天兵跟朝廷的关系有多微妙,但明面上,彼此仍然是一体的。
再说,人人都知道天兵记仇。
所以今天这种场合,自然人人都肯给面子,该来的人都来了,从早到晚寺门外的马车就没有少过,甚至一度排起了队。
雁来也就忙着待了一天的客。
不过就连她也没想到,来得最早的竟然是郭昕。
他在长安闲居之后,身上少了几分战场肃杀之气,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了。大抵因为没有烦心事,身体和精神看起来都好了很多。
这会儿,郭昕站在咸安公主的灵前,却是十分唏嘘。
他和咸安公主虽然素未谋面,却像是一对老战友,曾经一起为西域的局面付出过不少努力。
回想起来感觉像是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掐指一算,也不过是两年多前的事。
西域是幸运的,它等到了雁来。
可是咸安公主却留在了过去,没能看到这一天。
让人如何能不遗憾?
升平大长公主也来了。
同为大唐公主,她和咸安公主的命运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一个嫁入定难功臣郭子仪家,一生尊荣,一个和亲回鹘,作为小辈却走在了前面,死后才得以回到故土。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她并没有找雁来说话,沉默地祭拜过后,就离开了。
不过最让雁来意外的客人,是吐蕃的使者。
虽然开放了秦州的互市,但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来往并没有因此变多。尤其是在安西军收复于阗之后,彼此就保持了一种心照不宣的距离感。就连商队往来西域和秦州,也很少会进入沿路的城池。
雁来这一路回来,声势不小,吐蕃那边肯定会收到消息,不过居然会前来祭拜,确实让人意外。
或许也说明吐蕃人正在调整对天兵、对雁来、对大唐的态度。
这对雁来自然是好事。
宫里的人是下半晌才到的。
按理说,咸安公主是姑母,李纯应该亲自到场的。但他显然很不想跟雁来碰面,所以只派了人过来。
阵容倒是很庞大,宦官以俱文珍为首,朝臣以李吉甫为首,宗室则来了几位亲王。
可以说是把面子给足了。
而且还带来了李纯的圣旨,给予了一系列的加恩。其中有给咸安公主的,也有给雁来的。
雁来的加官进为检校兵部尚书,爵位没变,但增加了封户,不过最重要的一条,自然还是雁来改姓为李,并记入李氏宗谱之中。
今天之后,她就是李雁来了。
这事虽然早就已经说好,但直到今天才算是彻底定下,几位宗室亲王也是为此而来。他们回去之后就会开始走流程,等咸安公主下葬,雁来去谒过祖宗陵寝、拜过宗庙,便算是礼成。
大抵因为李纯不在,又是这样的场合,所有人都客客气气的,气氛还算融洽。
就连俱文珍,面对雁来时也没什么战战兢兢的情绪。
虽然上回被针对的人其实是他,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那是做给皇帝看的。俱文珍对雁来没什么怨恨,雁来也不会在这时候针对他。
祭拜结束,雁来将这一行人送到寺门外。
上了马车,俱文珍回过身,看到仍站在原地目送他们的雁来,心下不由怅然若失。
第一次见面那天,他就觉得,那或许是对付雁来的最佳时机。其实就算当时动了手,胜负仍未可知,但错过了那个机会,就再也没有胜的可能了。
如今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只是为了让那一天来得更晚一些。
但究竟有没有用,就连俱文珍也说不清楚。
……
两位公主的陵寝,自然不像是帝王陵墓那样,需要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去营建,早就已经修得差不多了——玩家也参与到了建设工程之中,虽然主要是去了解古代陵墓的建筑流程。
所以第三天,咸安公主就下葬了。
——卫国公主的葬礼安排在后面几天,免得一直是咸安公主的陪衬。
灵柩从寺里出发,太常寺的官员在前方奏乐,高唱《薤露》,雁来捧灵走在灵柩前方,后面是随葬的一应器物。
出了寺门,就见街道两侧都搭了一排排的棚子。这是路祭,因为陵墓离城很远,很多人并不会去那边参与下葬仪式,所以就只在出殡时在路边设棚祭奠。
今日来路祭的,不只是皇亲权贵和朝廷百司,还有以王元宝为首的长安商人。
因为按照礼仪,他们是没资格进寺庙去灵堂前祭拜的,就只能在此路祭。
本来路祭一般是半里一棚,但因为人太多,棚子都挤在了一起,即便如此,也一直延绵到了长安城外。
另外还有连灵棚都搭不起的普通百姓,干脆买上一刀纸钱,在路边烧化。
据说连长安纸价都因此上涨了——这时的纸钱还不像后世专门用黄纸制作,而是黄白二色皆有,凿成铜钱字样,代表金银。而且因为民间传说纸质不同,纸钱也分优劣,所以用什么纸凿钱的都有。
伴随着焚烧的气味与青烟,队伍缓缓出了长安城。
雁来本以为到了这里,应该就会清静一些了,谁知城外更热闹——更多挤不进城里去的玩家都留在了这边,她们不仅搭了灵棚,准备了假花假果纸钱等物供奉,甚至还自费买了白麻布,缠在头上,为咸安公主戴孝。
祭拜结束,她们也没有直接散去,而是跟上了送葬的队伍,来到陵墓前。
大长公主仪同亲王,墓室的规模自然不小,附近还建了宫室,方便供奉和守陵,周围遍植松柏,山上树木苍翠,更显得此处幽深。
雁来之前就在论坛上看到过玩家发的照片,但真的到了这里,才感觉到了那种独属于墓地的沉肃感。
尤其是将灵柩送入墓室时,夏日的热度似乎都被阻隔在外,这里只有永恒的凄冷。
雁来亲手将一件件随葬品摆好。
没有太多贵重的金银物件,大都是咸安公主和原身的旧物,雁来特意从回鹘那边带回来的。
最后,雁来将自己穿越时原身带在身边,后来曾几度在关键时刻助她杀敌,最终被她用坏了的那把弓,轻轻放在了棺木旁。
她不能为原身营建一座坟茔,自己死后应该也不会葬在附近,只能用这种方式让她们作伴了。
最后被送进来的,是一方墓志铭。
是的,古代人的墓志铭并不是刻在墓碑上给人看的,而是跟主人一起埋葬在坟墓之中,向地下的人介绍死者的生平与事迹。
咸安公主的墓志铭,按照早前的约定,是请白居易写的。
一切都安顿好,人们退出墓室。
走到入口处,雁来回头望去,只能看到长长的、幽深的墓道,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黑暗里去,似乎真的连接了人世与幽冥。
诵读韩愈代写的祭文时,雁来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尽管咸安公主已经去世了很久,但似乎直到此刻,她们才真正道别了。
雁来往墓道里填了第一铲土,算是完成了她这具身体身为孝女的所有责任。
就在这一刻,不知为何,她忽然鼻尖一酸,那从见到咸安公主在回鹘的墓地开始,就一直在酝酿的眼泪终于落下了。
雁来下意识地想要掩饰,但立刻就反应过来,今天的她是可以哭的,也是应该哭的。
于是她伏下身去,痛哭出声。
她这一哭,周围的玩家也不由受到感染,都跟着鼻尖发酸、眼圈发红,甚至还有人直接哭出了声。
若是有旁人在此,看到这一幕或许会觉得难以理解。因为很多葬礼上的哭声都是表演,有些甚至干脆请专门的哭丧人来哭,会为陌生人而落泪,似乎是一件可笑的事。
但能同情甚至共情他人,本来就是作为人类最高贵的能力与品质。
……
这几个月一直在赶路,回来之后又接连主持了两场葬礼,雁来的身体和情绪差不多都已经到了极限。
再加上夏季燠热,回到洛阳之后,她就有些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
郝主任便鼓动她出门去玩。
雁来想了想,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日拱一卒”了,便打算找个可以避暑的地方去走走。
最后她选定的是四川。
虽然成都平原的夏天很热,但不管往西还是往南,到了山区,气候就很宜人了。
往西是与吐蕃接壤的青藏高原,往南则是通往南诏国的云贵高原,考虑到与吐蕃早晚都有一战,这两条道路都很有提前开拓的必要。
——南诏早先向吐蕃称臣,跟吐蕃一起打大唐,到了德宗朝,为了摆脱吐蕃的掌控,又选择臣服于大唐。现在天兵势大,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又倒向吐蕃?
雁来还挺期待的。
毕竟云南这块什么都能种的天选之地,谁不想要呢?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雁来站在成都的复活点上,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完了,她也被玩家传染了,看到什么好东西都觉得“此物与我有缘”,想直接抢过来。
这样不好。
正反省着,后背被人撞了一下,而后有人抱怨道,“怎么站在复活点里不动啊?”
雁来汗了一下,连忙快步走开了。
虽然现在这个形象没人认识她,但是她也不想被拍下来发到论坛上吐槽。
出了门,发现玩家都在朝着一个方向赶,雁来便也跟着人流走了过去——反正她还没有规划好之后的路线,完全可以随意一些。
该说不说,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周围有玩家在,雁来就感觉跟回家了一样的自在。
走了一阵,到了河边,雁来终于知道大家是来看什么热闹的了。远远的就能看到河岸上架着一辆高大的水车,应该是刚刚建造完成,正准备试运行。
果然,等她们走到近前时,水车已经在玩家的操作下旋转起来。
围观的人群立刻发出阵阵欢呼声。
雁来仰头看着这架水车,不知为何想起了后世各地都会修建,也经常被当成地标建筑的摩天轮。
这时又有人呼喝着,穿过人群,将已经处理过的物料送到了水车旁边的屋子里。
雁来本以为这是一个磨坊,用来给谷物脱壳的,这会儿才知道原来是个榨油坊——自从有玩家从中亚带回了油菜的种子之后,便在蜀中和荆湖一代推广种植。现在要榨的,就是今年新收上来的油菜籽。
榨油的工序十分复杂,要将油料晒干之后,经过蒸制,再抟成饼状,最后一步才是使用水力榨油。其实人工也可以,但效率和出油率肯定都是不如机械的。
南边在推广油菜,北方也在尝试用大豆榨油。
相信要不了多久,大唐就能摆脱只有动物油脂和芝麻香油能吃的窘境,能够尽情体会炒菜和油炸的快乐了。
想到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而这其中也有自己一份微小的助力,雁来的心情也变好了一些。
她悄然从人群中退出,正准备离开,转身时忽然注意到不远处站着一个年轻文士,正朝水车的方向看,似乎是很感兴趣,但又不好意思在人堆里挤,所以只站在人群之外,远远地看着。
雁来总觉得他看着有些眼熟,走出去好几步才突然想起来,这人长得很像自己前几天才见过的李吉甫。
似乎什么时候还在论坛看到过玩家发的截图,应该是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这位的名声比他爹还大,是贯穿晚唐的“牛李党争”中的那个“李”。
这家伙怎么跑到蜀中来了?
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雁来也没有在意。
但出了成都,她居然又在路上碰到了李德裕——他的方向似乎跟她一样。
雁来让郝主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皇帝要查藩镇的账,他是代表清税司过来的,但到了这边却没有去干正事,而是直接往边境跑。
这父子俩该不会已经在为接下来大唐与吐蕃的大战做准备了吧?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雁来拿下回鹘之后,当下的局势其实已经十分明朗,与吐蕃这一战,或早或晚而已。
以李家父子的政治眼光和能力,提前开始做准备也正常。
安史之乱后,大唐能在糜烂的局势之中继续坚持了一百五十年,也正是依靠这一代代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
可惜,这所有的努力,都像是在阻拦一辆已经失控的车,再多的办法,也不过是稍微减缓一些速度,让车毁人亡的那一天来得迟一些而已,终究难以力挽狂澜。
幸好玩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