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也让回鹘人看看,什么才叫突袭!

节度使府的大门一打开,看到有人从里面走出来,玩家们便一秒收声,一个个抬头挺胸,站在雁来身后,甚至还下意识地排了一下队列。

那凌乱之中又自有条理的样子,让张奉国的眼皮跳了一下。

时至今日,天兵的组织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已经不需要证明了。但是每次看到,还是会让人忍不住在意。

“见过雁帅。”他走到雁来面前,躬身行礼。

其实以爵位论,两人都是郡王;以官职论,两人都是节度使,雁来的加官还略低于他;以年纪和官场资历论,他更是雁来的前辈,本该是雁来先执礼。

然而时至今日,大唐境内还有谁敢让雁来先向自己行礼?

就连大明宫中的皇帝,也在有意回避跟她见面的可能。

张奉国也算是久历沙场的宿将,自有一股悍勇之气,等闲不愿屈身,但此刻站在年纪只与自家孙女辈相当的雁来面前,他还是先低了头。

雁来也并不拿乔,没让他真的将这个礼行完,就伸手把人托住了,含笑道,“张尚书,久仰了。”

其实自从雁来横空出世之后,因为天兵对她的称呼是“雁帅”,各地藩镇已经一改从前喜欢以加官、散官称呼,向着清贵文臣靠拢的风气,开始流行起称呼使职——最好还能带个帅字。

但现在雁来按照旧规矩,以他的加官检校刑部尚书来称呼,张奉国也没有不高兴,反而觉得雁来比他想的更守礼。

“雁帅客气了,您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他的语气也轻松了一些,笑着问道,“不知雁帅今日至此,可是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只是想找张尚书借一样东西。”雁来笑道。

张奉国沉默片刻,“雁帅要借什么?”

雁来抬头看了一眼门上写着“振武”二字的匾额,以及周围一字排开的大纛和旗帜,说道,“要借张尚书府衙一用。”

还真是一点都不委婉啊。

不过也是,有绝对的实力,又何必在意那些弯弯绕绕?

见他不说话,雁来又问,“张尚书可是有什么难处?”

张奉国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并无。”

不过他心里其实对此早有猜测,雁来特意到东受降城来,总不会是来消遣他的,能做的事无非那些。所以张奉国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道,“我这就让人收拾东西,搬出府衙。”

“那倒不必。”雁来笑道,“我只借用院子,不会影响府衙的日常运转。”

才怪。

玩家天天在这里进出,多少都是会影响一些的。

再说了,一旦复活点开在了自己的节度使府里,就算张奉国再怎么撇清关系,朝廷那边也是交代不过去的。

但这种事,他本来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反正振武军也不是第一个被选中的,朝廷就算要追责,也不该先找他,更不必说,第一个大唐境内的复活点其实是开在长安城的。

陛下和其他地方的官员都没能拒绝她,张奉国当然也不行。

所以他只能主动将雁来请进门。

既然拒绝不了,那就让他亲眼见证一下传说中的神迹吧。

张奉国主动落后半步,让雁来走在前面,跟其他人一起簇拥着她进了门,而后便领着人退到一旁。

人多,流程就要安排上。

雁来现在表演这一套仪式,技术已经十分纯熟,再加上属性值够高,动作做起来也飘逸好看。

最重要的是,重复的次数多了,她的羞耻心也消磨得差不多,只当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那种面无表情双眼放空的样子,反而显出了几分奇异的神性。

何况她是真的能开出光环,所以还是颇能唬人的。

至少仪式结束之后,张奉国的表情都变得肃穆了几分,态度也更加审慎,他看着院子里不断涌出的天兵,小心翼翼地问,“不知雁帅接下来可有什么安排?”

特意开启复活点,召唤了这么多人,想来不是无的放矢。

“哦,对。”雁来这才想起最关键的情报还没告诉他,就说,“回鹘骑兵突袭中受降城,天兵要取道此处,前往救援。”

“什么?!”张奉国不由大惊,中受降城也在他的管辖之下,他却什么都不知道,下意识就想问消息可确实,但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什么人,又将这句质疑吞了回去,“什么时候的事?”

果然,雁来说,“就是今天。”

张奉国深吸一口气,看向雁来的眼神又多了一层敬畏。

今天发生的事,她能及时得知很正常,毕竟天兵如今散落在大唐每一处地方,但是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就能赶到这里,就显得神乎其神了——天兵是通过她开启的复活点过来的,那她自己呢?

但这当然不是张奉国能探究的事,他只能胡乱找了个话题,“回鹘人怎么敢?”

尽管在一般大唐人的心目之中,回鹘人还是那个在安史之乱后派兵支援大唐,甚至一度迫使大唐皇帝低头的强大汗国,然而他们这些边将都看得清楚,如今的回鹘,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大唐是因为有藩镇撑着,所以依旧名将辈出,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而回鹘干脆就是相对松散部落联盟制度,哪怕汗国衰落了,各部的实力也并不会削弱多少。

但不管怎么说,选择跟大唐开战,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现在的大唐还有天兵。

雁来闻言,想到曷萨特勤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不无感慨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啊!”

张奉国听懂了。

足够庞大的利益,总是能够轻易蒙蔽人们的眼睛。

就像当初的李锜,他不会不知道,一个浙西观察使,妄想跟朝廷对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利益当前,人总是会心存侥幸,愿意压上一切做赌注。

结果是李锜身死,成全了他们这些平叛的功臣。

而现在……张奉国看着雁来,心弦几乎都在发颤——现在的回鹘,会成就她吗?

天兵之前就灭掉了葛逻禄部,将他们的叶护和王太后送到了长安。但那是远在西域的事,对大唐人来说,感受并不是很深——甚至朝中有些腐儒还会觉得那是穷兵黩武,完全悖理了传统的柔远人思想,殊为不智。

也就是天兵行事无人敢质疑,不然朝中早就吵翻天了。

但回鹘不一样,回鹘是所有唐人都知道的、跟大唐一样强大的国家。若是雁来也能打一场灭国之战,她在国中的威望也必将如日中天,直追太宗皇帝,比肩秦皇汉武。

没有人会怀疑雁来能不能做到,天兵能不能做到。

到时候,如此赫赫功勋,朝廷该用什么来封赏她?

张奉国越想越深,感觉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个可怖的漩涡之中,直到雁来叫了他几声,才恍惚地回过神来,完全不敢看她的眼睛,下意识地低头开口,“是否需要下官派兵……”

“不用了。”雁来笑吟吟的,说出来的话却并不客气,“天兵急行军的速度很快,你的军队跟不上。”

张奉国:“……”

这话说得就很伤人了,振武军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边军,经常有小规模的仗打的那种,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雁来要是担心他们争功或是别的也就罢了,现在却是单纯的嫌弃。

关键她说的还是实话,就更加扎心。

张奉国被扎得人都清醒了几分,也意识到自己说了傻话。

天兵不会死,所以才悍不畏死,他的兵卒却是会死的,不让他们跟着,未尝不是一种爱惜。她没有直接这么说,只是故作嫌弃,已经是给他们面子了。

张奉国迅速找回了自己的定位,“那下官命人准备些马匹和口粮?”

据他所见,天兵也是要吃饭的。

“也好。”雁来想了想,点头道,“那就劳烦张尚书了。这些东西准备好,就交给后面的天兵带过来吧,我们要先走一步。”

张奉国一怔,没想到她要亲自过去,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中受降城的战斗自然是不值得她亲临前线的,但若是要反攻回鹘呢?

这次是回鹘先动的手,机会难得,他不信她没有这样的打算。

张奉国便道,“那下官多备一些。”

……

给天兵准备的马可以稍后,但张奉国还是将自己的爱马转赠给了雁来,让她不用跟玩家一样用双腿走路。

出了东受降城,上了官道,视野顿时变得空阔起来。

草原的广袤和沙漠的无垠是如此相似,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今天天气很好,视野极佳,能够看到不远处矗立的阴山——广义的阴山指的是阴山山脉,而狭义的阴山,指的就是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也就是东受降城到中受降城这一段。

这片山脉的海拔其实只有两千米左右,但因为是直接拔地而起,在人类的视野之中就显得十分巍峨高大了。

它像是一道天然的长城,从太平洋吹来的暖流因它的阻隔被留在这里,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也因它的阻隔而无法侵袭此地,所以山脚下这片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可耕可牧的土地,才会成为草原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都曾经在这里栖息。

同时,它也是中原汉文化与草原文化、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汇的地点。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北击匈奴的蒙恬,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卫青、李广、魏尚,都曾在此处留下他们的足迹。

还有那首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雁来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东受降城。

虽然这个名字的寓意很不错,不过雁来还是更喜欢它在汉朝时的名字——云中城。

听起来非常仙侠小说。

以后一定要给它改回来。

察觉到自己在想什么,雁来不由得笑了一下,忽然有点理解黄巢“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志得意满,也有些明白王莽为什么会在登基之后一口气改了几十个地名了。

忽听得后面有马蹄声阵阵,雁来收回思绪,转头看去,就见新一批的玩家骑着马朝这边飞驰而来。

“哪里来的马?”步行的玩家连忙上前询问。

“就那边,有个马场。”新来的玩家指了一个方向,“张尚书说,我们可以先把马牵走,事后如数归还就行。不过马场里的马数量有限,只能先到先得了。”

“怎么不早说!”已经走了一阵的玩家闻言,立刻转身朝着马场所在的方向一路狂奔。

虽然玩家有时候跑得比马还快,但是能有马匹代步,他们当然不乐意步行。

雁来看着原本簇拥在自己前后左右的玩家瞬间跑光,忍不住抬手扶了一下额头。真的要谢谢玩家,每当她要飘的时候,总是能用实际行动提醒她,唯我独尊是不存在的。

振武军的马场规模着实不小,很快玩家就都骑上了马。

不过新鲜感总是不能持续太久的,就连周围原本让人“哇塞”的风景,看久了也有些千篇一律。

大家索性埋头赶路。

顺便看看中受降城那边的进展。

虽然准备得很不充分,什么东西都缺,但有城墙可以据守,在冷兵器时代,优势是非常大的。

何况还有玩家。

不少下线去休息和忙碌的玩家,都被亲友以各种方式摇了上来,城里的玩家人数突破了二百。

要知道,中受降城这边原本驻守的正兵也就是四五百的样子,其他的都是戍卒和辅兵。而玩家现在的实力,打普通的大唐士兵,一打二、一打三都不在话下。

他们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开来,分别看守一段城墙,配合城内其他守军,虽然不敢说是滴水不漏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都勉强守住了,而且没有死人。

后面这一点,也让守城的士卒没那么畏惧和恐慌了。

天兵填补了正兵的位置,他们只需要做跟以前一样的事,但得到的保护却比之前更多。

所以度过了最初的慌乱期之后,中受降城这边反而越有条理,虽然身体很累,但所有人的精神都是振奋的,越打越有劲儿。

玩家看得直呼过瘾,只恨自己不在现场,真怕他们赶到的时候,那边都已经打完了。

但雁来却知道,那边的情况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好。

因为城里储备的物资实在太少了,再怎么节省也只能用两天,两天之后要继续守住,可能就要牺牲人命了。玩家是不怕死,但玩家死完,估计城里的士气就会跌落谷底。

对面的主将应该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进攻一直没有停下,哪怕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也一样。

他就是要耗死城里的人。

好在打消耗战,玩家也从来没有怕过谁。

只能守两天,那就只守两天。

第二天下午,雁来率领的队伍赶到了中受降城附近。

……

“确定不用我们现在过去?”赶路读条被赵猫猫打断的雁来问。

他们这一路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赶过来了,但赵猫猫却说,中受降城还能坚持住,援军不用急着过去。

“不用。”赵猫猫确定地说,“这边坚持完到天黑没问题。倒是你们,敌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援军到了,这不来一次突袭多可惜。”

要突袭,当然是夜里比白天更合适。

在这方面,唐军是专业的,而玩家只会比大唐的军队更专业。

也让回鹘人看看,什么才叫突袭!

“你们觉得怎么样?”雁来问身边的人。

现在玩家数量多,官方玩家当然也扩容了一波。这回是出征,郝主任和张云敏她们是文职,没有跟来,雁来身边是两个护卫玩家和两个指挥玩家。

既然赵猫猫那边能守住,众人自然都没有意见。

于是这支队伍停下来休整了一番,然后又悄悄绕到敌军大营后方,埋伏起来。

正好没事,雁来就去看了一下另一支回鹘大军那边的情况。

这支军队一路南下,直取太原,并不打算沿途跟唐军纠缠,所以遇到城池都是直接绕过的。

搞得这些地方的玩家十分失落。

看不起谁啊!

不过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回鹘人这是想直接搞个大的。看不上这些小鱼小虾。

搞个大的好啊,玩家也喜欢搞个大的。

所以大家虽然嘴上骂骂咧咧,行动上却是无比配合。仗着小地图能看到红名,跟回鹘人打起了游击战,总能及时地将沿途的百姓迁走,给回鹘人把道路清理出来。

这么明显的异样,回鹘人当然察觉到了。

毕竟他们的队伍偶尔会经过一些村落,正常来说,应该是他们为了隐藏行踪把人全部杀掉,顺便抢走村里的粮食和财物做补给,结果现在村里一个人都没有,财物也都也被带走,只有那些不好搬运的粮食留下了。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一路上的村子都是这样,回鹘人就不得不怀疑是他们的行踪已经泄露。

但是吃了消息不灵通的亏,他们根本不知道玩家能做到什么程度,自然也想不出这行踪到底是怎么泄露的,只能怀疑队伍里有内鬼。

于是,这支在对抗安允合的过程中临时捏合在一起的队伍,它又一分为三了。

已经在兴致勃勃准备大决战的玩家:“……”

回鹘人怎么这样啊!

好消息是,没有一支队伍打了退堂鼓,毕竟都走到这里了,总不能白跑一趟。

而且由于这一路上都没有遇到过天兵(他们并不知道中受降城里有玩家),所以有些上头的回鹘人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只记得印象里的大唐有多怂。

考虑到三支队伍总不能都去同一个地方,除了一支继续往太原方向赶路,另外两支也很有志向地为自己选择了新目标。

一支往洛阳,一支去长安。

也不能怪回鹘人胆子大,毕竟这两座城市,他们都是抢过了。

甚至还是在大唐皇帝和朝廷的默许之下。

就像吃过人的猛虎,下次再看到人的时候,怎么能不垂涎欲滴呢?

而被贪婪占据的头脑,自然也暂时想不起来开战之前的那些顾虑和担忧。

对回鹘人来说,这是优点。不做决定也就罢了,一旦下定决心,那就坚持到底。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也是他们的民族能够迅速壮大的根本原因。

但它就像是一柄越磨越锋利的刀,顺利的时候可以所向披靡、砍瓜切菜,一旦受到挫折,就很容易崩断。

而他们即将遇上的,会是当今世上最难砍的存在。

见回鹘人还是头铁,玩家也就放下心来。虽然并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长安和洛阳,但是方向是往这边走的没错,其他地方的玩家要过去也更方便,也就没人挑剔了。

跟玩家的满心期待不同,得知回鹘人的大军一路向下,正在朝这个方向来,两京百姓和官员都慌了。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的战乱就没有平息过,只不过是规模大小的区别。上一回乱军打进长安,也不过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大部分人都还记忆犹新,又怎么可能不害怕呢?

在这样的恐慌情绪之中,朝廷甚至一天下了几道诏书,要求沿路的节度使一定要将回鹘人留下。

大唐在两京周围布置那么多的节度使,不就是为了防备这种情况吗?

与此同时,李纯也主动低头,让朝廷联络天兵,请他们出兵——事情没发生的时候,当然可以稳坐钓鱼台,想着天兵肯定不会不管,可是事到临头,这种想当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更多的保障。

雁来本来也没有要借回鹘人吓唬皇帝的意思,没有那种必要。

实在是回鹘人的想法太野,动作太快。

不过她也没急着安排,现在回鹘人距离两京其实还是挺远的,还是先打完眼前这一仗吧。

……

中受降城外,回鹘营地之中。

已经有受不了的人过来请求休息了。

从回鹘赶路过来,因为是突袭,所以路上都没怎么休整过。好不容易到了大唐,人困马乏,安允合却根本没让他们休息,立刻就发起了进攻,从昨天一直打到现在,哪怕回鹘这边人多,可以轮换,但还是从上到下都苦不堪言。

所以这会儿,众人联袂而来,就是想请安允合下令鸣金收兵,先休息一晚再继续。

“不行。”安允合皱着眉头,“城里的人已经快坚持不住了,这时候停下来,我们休整,他们也能休整。”

“可是城里储备的物资不足,他们就算休整过来了,也拿我们没办法。”有人反驳。

“你也知道城里物资不足!只要再坚持一阵,他们就会自己崩溃了,这时候停下来,下次再打,又要浪费至少一天的时间。”安允合大声道。

众人不说话了。

兵贵神速的道理,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这也是回鹘人的优势。若是一直被拖在这里,他们反而要陷入劣势了。

安允合见他们听进去了,就又道,“不要忘记,其他诸部的大军都已经深入大唐了。”

众人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变,眼睛都红了。

虽然深入的回鹘大军其实一直都在赶路,补给也只有人走光了的村子里找到的杂粮,可是在这些人的想象之中,他们已经进入了富庶的大唐城市,尽情地抢掠金银、丝绸和女人。

他们确实不能继续在这里耽误了。

安允合见状,满意地点头,吩咐道,“继续进攻!今晚拿下此城!”

“拿下此城!”受了刺激的将领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朝安允合一礼,就继续到前线督战去了。

等人走了,安允合的眉头才皱起来,脸上的自信也淡去。

小小一座中受降城,居然就耽误了两天时间,完全超出了他的预计。安允合总觉得,这一战恐怕不会太顺利。

到底是在背后推动一切的人,安允合从始至终都没有被利益蒙蔽双眼,将局势看得很清楚。可惜对他来说,这一战非打不可,如今,也只有考虑尽量将损失降低了。

如此一想,他甚至有些后悔,觉得或许晚一些攻破中受降城也不是坏事。

只是他这回带出来的除了自己的部落军之外,还有可汗的亲军。若是不打破中受降城,哪有理由让他们分兵出去?

正迟疑间,就听得外面一阵鼓噪,惊呼声、嘶鸣声、踩踏声、惨叫声不绝于耳。安允合陡然从沉思中惊醒,连忙大步走到门口,掀开帐帘问道,“怎么回事?”

“有敌军袭营!”门口的卫兵惊慌地叫道。

安允合瞳孔一缩,走出大帐,朝营地后方看去,果然见那边已经乱了起来。

一瞬间,他心底冒起了无数的疑问。

哪里来的兵马袭营?难道是敌人的援军到了?怎么会来得这么快?自己撒出去的斥候又怎么会半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