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边旁听的玩家顿时瞪大了眼睛,等等,我听到了什么?!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与广西相邻,在这个时代,是不折不扣的烟瘴之地。

但是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就算是烟瘴之地,也能看出几分山明水秀来。

何况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永州的山水正是其中的代表。所以自从游览过西山之后,柳宗元便一发不可收拾,将周围都逛了一遍,先后觅得几处可供反复驻足赏玩的美景。

然后兴致勃勃地写游记。

写完了,自然要找人分享。

好在朋友们虽然各自散落,但相距都不算太远,还可以书信往来。

其实,柳宗元也很想找人谈一谈天兵的事,但在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前,他又不想说得太多,只能先按捺住,连柳宗直都没有透露。

所以信里干脆也一字不提,只说风景、文章、诗歌。

其他时间,他都在休整最近发现的那几处好地方,铲除杂草、伐去荆棘,让山、树、石、水之美都能尽数展露出来。

他甚至看中了前往西山中途需要经过的染溪,想着如果最终没有消息,他就将这里买下来,兴建草堂、修筑亭台,然后搬过来住,朝夕与山水作伴,以文墨自娱,庶可了此一生。

这般早出晚归,绝少与人交流,他自然不会知道天兵又在外面弄出了什么样的动静,更不知道,命运的转折点已经悄然来临。

直到这一天,他踏着夕阳回到法华寺,却在自己所住的院子里看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

正是与他才力相等、命运相似,因此感情也一直很好的好友刘禹锡。只是因为谪官,两人已经暌违四五年之久,骤然一见,竟多了几分陌生与不可置信。

两人长久对视,静默不语。

千言万语、千愁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

似乎是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躲在暗处窥看的玩家你戳戳我,我戳戳你,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声音。

总觉得那样会遭天谴。

幸好还有一个地方供他们表演。

——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好感动。

——他们也有好几年没见过了吧?我去参加几年没见的同学聚会都感慨万千的,何况是他们这种情况?

——呜呜呜呜呜什么一眼万年啊,觉得很好磕的应该不是我一个人吧?

——楼上的姐妹咱圈地自萌啊,不要在外面败好感,想交流的话可以私我加入温暖的大家庭~

——嘿嘿嘿,就喜欢看这种大团圆结局,也算是有我们一份功劳吧?

——可恨我读书少,感觉有很多想说的,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此情此景,或许只能用刘禹锡那首《视刀环歌》来表达了: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好好好,还得是你们写诗的人最会!

——这个画面也好美啊,场景、光线、色调、构图、氛围都超绝!

——名场面+1

——主要人也好看啊,刘禹锡已经很帅了,没想到柳宗元还能更胜一筹!我说他比元稹好看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单纯说长相其实跟元稹差不多,但气质差太多了。元稹就是大众款风流才子,我闭着眼睛都能想到什么样子,但是柳宗元……说不出来。

——我感觉他有一点隐士气质,更符合中国古代追求的那种完美文人,往那里一站就是一幅现成的水墨画。

——楼上这么一说,忽然想到了《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什么叫诗如其人啊,真的绝了!

——再说一遍,会还是你们诗人会!

——我想说的全都被当事人自己说完了可还行?

——那我还是有一句可以说的:积石如玉,列松如翠,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世说新语》真是好东西啊……

——偷楼上一句。

——柳宗元看起来真的不像是会地域黑的人啊(心痛

——四川人指指点点.jpg

——广东人报到。

——贵州人报到。

——说起来,这对视是不是太久了啊?真的没人出去提醒一下他们吗?说词啊!

——……楼上你是会煞风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懂不懂?让人家多感动一会儿会怎么样?你看看现场的玩家多自觉,提前躲起来根本不出去当电灯泡。

——就是就是。

然而玩家虽然有心成全,但还是稍微有些失误,没有提前安排人在周围清场,所以很快就有毫不知情的人闯入,并且开口打破了这个和谐的场景,“八兄,怎的站在门口不进去?”

柳宗直牵着和娘,走得慢一些,从后面赶上来,有些不解地问。

他的视线刚好被柳宗元挡住,直到走近了,才看到站在院子里的刘禹锡,顿时也十分吃惊,“梦得兄?”

他一开口,两人都回过神来。

刘禹锡先朝他打了一声招呼,“正夫。”

又看向柳宗元,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才叫出了那个名字,“子厚。”

柳宗元的意识似乎才终于重归身体,找回了对四肢的掌控,迈步进门,前两步还有些僵硬,之后越走越快,一直到了刘禹锡面前才停下,视线打量着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最后却只是问,“你怎么到永州来了?”

刘禹锡闻言,下意识地回头往旁边看。

这一看,就看到了躲藏在山墙边,正朝这里探头探脑的玩家。

刘禹锡:“……”

天兵总有本事让他在感动与生气之间反复横跳。

见柳宗元也跟着看了出来,一众玩家也只能讪讪走出。

探出头的玩家只有四五个,所以他们一走出来,柳宗元就想开口招呼,结果一个一个又一个,很快二十来人就将整个院子挤得满满当当。柳宗元不由得看向那个角落,开始思索那么小的地方到底是怎么藏进去这么多人的。

刘禹锡也有些无语,他干咳了一声,“这些都是天兵——子厚应当已经听说过天兵的大名了吧?”

“的确听过。”柳宗元点头,看向玩家的视线也带上了几分好奇。

“这就是天兵吗?”后面跟上来的柳宗直说出了他的心声,“久仰久仰。”

“承让承让。”玩家齐刷刷答道。

“噗嗤——”是站在柳宗直身边的和娘忍不住笑出了声。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家学渊源,懂得也多,被玩家这种不伦不类的礼节逗乐了。

但当众人被这动静吸引,将视线投向她,和娘又忍不住有些羞涩,躲到了叔叔身后。

“这就是和娘吧?”刘禹锡有些感慨,“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下意识要掏见面礼,才想起来自己被玩家催着,来得太匆忙,什么都没准备,不由得尴尬起来。

这时后面突然有人戳了戳他,刘禹锡回头看去,就见有玩家递过来一串用彩线编织成的饰物。他微微一愣,见玩家朝孩子的方向示意,才伸手接了,递到和娘面前,“这个给你。”

和娘下意识地转头去看阿爷。

“收下吧。”柳宗元语气柔和,“这是你梦得伯父,你小时候也见过的。”

和娘这才双手接过,端端正正行了个礼,“谢伯父所赐。”

“好孩子。”刘禹锡抬起手,想摸摸她的脑袋,又想到这么大的女孩已经不合适了,只好又放下。

柳宗元这才笑道,“你还没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刘禹锡突然心虚,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摸出属于柳宗元的那份敕书,“说来话长,你先看看这个。”

柳宗元打开一看,顿时愣住。

柳宗直也是见过敕书的,见兄长发呆,凑过来一看,也不由得吓了一跳,“朝廷要重开丽正书院,召八兄你回洛阳修书?”

柳宗元回过神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天兵,但转念又想到,自己的书信这会儿还不知道有没有送到,就算送到了,天兵也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可若是没送到,天兵又怎会来找他?

刘禹锡又咳了一声,“我也有一份。”

柳宗元还没反应过来,问道,“其他人呢?”

刘禹锡见他误会了,便轻声解释道,“是天兵想将国朝以来的诗人作品整理编订,请了陛下旨意,开洛阳宫,设丽正院,招募天下文学之士前往洛阳。”

所以并不是朝廷要起复他们这些永贞革新的旧臣。

柳宗元眸光微动,有些迟疑地看着他,刘禹锡就笑道,“我已向天兵举荐过吕兄等人了,他们说要先派人去问当事人的意愿,而后再具折上奏,所以还需稍待一些时日。”

“那怎么没人来问八兄?”柳宗直下意识地问。

刘禹锡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连连咳嗽。

柳宗元已经隐隐有些猜到了,就看了弟弟一眼,笑着朝玩家拱手道,“有劳诸位跑这一趟,还请进屋饮一杯茶水。”

柳宗直总算反应过来,小跑着过去开门迎客,又张罗着烧水泡茶,忙得团团转。

一个玩家连忙笑道,“这个不急、不急,就是那什么……我们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要是刘禹锡,可能会回一句“知道不当讲就别讲”,但柳宗元是个厚道人,立刻道,“诸位远来是客,有任何要求都尽管提来,宗元必尽力满足。”

玩家搓了搓手,一脸期待,“听说柳先生在永州寄情山水,写了不少诗歌游记,不知可能借来一观?”

柳宗元还以为她要说什么,不想竟是这个。

他一方面有种自己的才华也被天兵看在眼里的欣喜,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有些惭愧,忙道,“自然可以,只要诸位不嫌污了耳目就好。”

正要回屋去拿文稿,和娘已经自告奋勇跑去了,不一时就搬来了他放文稿的匣子。

玩家挤在一起看,打开匣子,放在最上面的一篇就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玩家顿时齐齐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要是因为他们改变了柳宗元的命运,把永州八记尤其是前四记给和谐掉了,那简直就是在犯罪有木有!

现有的游记确实只有四篇,因为永州八记的后四记是元和七年才写的。

玩家总不能为此再让柳宗元在永州住上三年,有四篇已经心满意足了。

于是看完了文章,就有人问道,“柳先生,这些游记里写的地方都在哪里,我们能去打卡吗?”

柳宗元大致能猜到“打卡”是什么意思,便笑着朝他们身后一指,“那便是西山了。”

“走走走!”玩家立刻互相招呼着,“趁着太阳还没落山,刚好出片。”

然后呼啦啦全都走了。

柳宗元:“……”

“不必在意,他们一直如此……风风火火。”刘禹锡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习惯就好。”

“梦得兄想来已经习惯了?”

刘禹锡哑然。

柳宗元这才正色问,“敕书又是怎么回事?”

刘禹锡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将当时的情况说了出来。

柳宗元十分吃惊,“天兵连这样的旨意都能请到……朝中难道无人反对?”

这可是修书,历来都是文官刷资历和人望的好办法,哪怕只是修诗集,也是有唐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事,朝廷就这么交给天兵了?

“朝中还在为今年的秋税发愁,哪有心思理会这样的小事。”刘禹锡嘲讽了一句,又说了皇帝下诏求贤的事。

柳宗元沉默片刻,才道,“至少对百姓是好事,师举兄(程异)的差事也能应付过去了。”

刘禹锡闻言,神色微松。

天兵求贤,朝廷也在求贤,哪怕是他们这样的罪官也可以上书,若是能拿出有用的策略,想来很快就能回京。刘禹锡不屑于去给朝廷收拾烂摊子,但也怕柳宗元心里还有用世之心,还想着报效朝廷。

他却不知道,柳宗元比他想开得更早。

……

“是我要求太高了吗?”玩家站在西山之上,左右看看,忍不住说,“感觉也就这样吧。”

弹幕忍不住吐槽。

——什么啊,是你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看不出来好是正常的,要是看出来了,你不就成柳宗元了吗?

——就是就是,你以为你在质疑谁的审美水平啊?

——不过也不奇怪,我感觉古代汉语,尤其是诗词歌赋,本来就自带加成BUFF,就跟滤镜似的,什么都能写得很美。

——哈哈哈,因为汉语能通过字形和音韵的美感来营造意境的美感吧?

——也不全是吧,有时候你觉得实景没有文字美,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过诗人看到的美景。

——嘿嘿嘿,说到这个就要强推《小石潭记》了,待会儿我就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楼上成功勾起了我对被“朗读并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还真别说,我到现在还能背几句,什么叫刻在DNA里的本能啊!

——说到这个,永州八记只写了四篇,总感觉好像一个坑没填一样啊,要不要让柳宗元留下来把剩下的写完再走?

——楼上你是魔鬼吗?放过柳宗元也放过后世要背书的孩子吧!

——朋友们,你猜怎么着,我已经在线搜索起了《小石潭记》,虽然我已经不会背了,但还真是字字熟悉,感觉顺着读下来毫无难度啊。以及结尾这里看到一个吴武陵,总觉得有点子眼熟……

——这题我会!杜牧考进士的时候,本来是要落选的,然后吴武陵去拜访主考官,当面给他背了《阿房宫赋》,要求他将杜牧取为状元,但因为状元已经有人预定了,最后只能名列第五。

——这种轶闻典故听起来挺有趣的,但感觉真的经不起细想啊,杜牧这种才华尚且还要有人力荐才能录取,也就难怪李商隐考了一辈子,给别人当枪手都能考上,自己却死活考不上了。

——……是温庭筠谢谢。

——啊啊啊啊啊啊啊对不起,我这脑子,给温庭筠磕头了!

——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刘禹锡早年还在杜牧他爷爷杜佑的幕府里干过……这何尝不是一种世界线的收束呢?

——缘,妙不可言。

——其实我感觉永州八记也就前四记比较有名,我甚至都能挨个背出名字,后四记……这谁?

——比起永州八记,其实我更遗憾的是柳宗元应该没机会写那首“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了,感觉能把这种有害格律的诗写得妙趣横生,反而比一般的诗更难得。

——没事,不就是去柳州种树嘛,等到以后开发广西的时候带上他一起就是了,咱这跟贬官又不一样。

——说到开发广西,我记得之前不是有人说要去两广种甘蔗吗,后来好像就没消息了?

——这个我知道哈哈哈,这帮家伙至今还在跟山民打游击战呢,地倒也种了一点,但距离成规模显然还差得很远。

——一说这个我真的忍不住想笑,他们现在跟野外求生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看到他们,我就知道那种穿越者凭一己之力改编落后荒凉之地的网文都是在扯淡了。

——主要是很难积累初始资金吧,光是养活自己就已经很艰难了。不过我觉得这帮玩家还是能成功的,最多是耗时长一点而已。

——你们说的这些都是之前了,最新消息,野人们已经跟南下的玩家搭上线了,应该很快就能收到一波补给。

——果然,最后还是要靠集体的力量啊!

柳宗元很快就体会到玩家到底有多雷厉风行了,第二天一早起来,他们就主动帮他打包行李,准备回程。

直到这时,柳宗元才对“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的事实产生了真实感。

命运真是奇妙啊。

虽然跟他想的不一样,但转机终究还是来了。

回程的时候是顺流,船速比来的时候更快,但这支队伍反而走得更慢了。主要是来的时候赶时间,一路上也没逛过什么景点,但来都来了,现在干脆一路逛回去。

抵达岳阳这一天,刚好是中秋节,众人就打算到岳阳楼上去过节、赏月。

虽然是在旅途之中,但是因为人太多,倒也没什么萧瑟寂寞之感,只觉得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特别有过节的气氛。

柳宗直忍不住感慨,“天兵好像不会有烦心事,一直都是这般热情活泼。”

柳宗元说,“或许对他们来说,我们的世界,本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游戏场——你几时见孩子厌倦过游戏?”

柳宗直闻言微微诧异。

刘禹锡却道,“他们可不是孩子。”

“是啊。”柳宗元的视线有些朦胧,语调也变得轻而飘忽,“所以在天上,成年人也能无忧无虑地玩耍、游戏。”

刘禹锡顺着他的话说,“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人没有再说话,似乎都在想象中勾勒着那样一个世界,它富足、美好、强大,所以才能滋养出像天兵这样单纯、热情又对人毫无保留的存在。

……

夜里闹得太晚,第二天大家一直睡到天光大亮。

连玩家都忘了下线,睡得横七竖八。也多亏他们的身体素质够强,现在天气又热,除了被蚊子叮出来的包,并无其他问题。

热热闹闹地洗漱换衣服,吃过早餐,准备出发时,船只忽然被人拦住。

“请问,这可是天兵的船?”拦他们的人是个年轻文士,礼貌地站在船头,拱手询问。

玩家全都挤到船头上,把人看得都不好意思了,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冒昧来访,还请见谅。听闻天兵正在搜集诗歌,在下家中颇有所藏,愿尽数献上。”

一听这话,玩家顿觉无趣,还以为是来新任务了,结果就这?

柳宗元一看就知道他们没听懂,干脆上前接了话,问起此人的籍贯来历——人家特意来送书,多半是有所求,但是又不好意思直说。

果然,这人得知他就是柳宗元,顿时大喜,直接下拜道,“在下京兆杜氏,杜嗣业,见过柳员外。”

“京兆杜氏?”柳宗元一惊,“可是杜子美后人?”

一边旁听的玩家顿时瞪大了眼睛,等等,我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