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看到的是已经被润色过的奏折,李纯还是下意识地生出了一股逆反心理,甚至想干脆一个人都不给,随她怎么折腾。
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往地方选派官员,是朝廷政令和威德能够加于地方的最直接的方式。
李纯心心念念想要削藩,不就是为了将朝廷的影响力扩展到藩镇之中吗?
现在雁来主动给了这样的机会,李纯肯定不能拒绝,就是心里有些不舒服,憋闷得厉害。
干脆直接将这折子丢给宰相们,眼不见心不烦。
几位宰相倒是很平和,大唐自从安史乱后,所谓的朝廷威严便彻底扫地,外有吐蕃回鹘耀武扬威,内有各地藩镇桀骜不驯,朝廷受的憋屈也不是一次两次,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李纯无法接受,是因为安西是藩镇、雁来是臣子,他作为帝王的尊严受到了挑衅。
但是在宰相的位置上,安西军凡事都愿意守规矩、走流程,他们手上的工作就能顺利推进下去。
只要稍微转变一下视角,就会发现,天兵虽然有些不敬皇权之嫌,跟文官集团还真没有过直接的冲突。至于对宦官不客气,损害权贵的利益……这些本来就是文官集团要打压的对象。
虽然不能说双方的目标就是一致的,天兵也不可能真的配合他们的行动,但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对大家都没有坏处。
所以雁来提了要求,他们当然也愿意行个方便。
公文很快下达到了吏部。
大唐吏部选官的方式还是比较严格的,有需要了就组织考试,通过考试才给授官。
当然了,仅限于那些清要的官职。像是去西域做官这种,跟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了,有人愿意去就不错了,根本没有筛选的余地。
所以吏部现在头痛的,是要如何把位置填满。
要是别的地方,想把文书上的位置填满是很容易的,至于说被列入名单的人事后愿不愿意履职、会不会直接弃官,那就不关吏部的事了。
但这可是安西军啊……
万一到时候选中的人都不愿意去,天兵强行把人绑了去,他们岂不是与人结仇了?
这还算好的,万一天兵觉得是他们从中作梗,来找麻烦怎么办?
不过能在吏部任职,别的不说,脑子肯定是足够灵活的,还真有小机灵鬼儿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不如直接组织一次专门考试,事先说清选的是安西军的官。若真有人来应考,想来也做好了去西域任职的准备,万一无人应考,那天兵也须怪不得咱们。”
天兵还是讲一点道理的,虽然不多。
这个推卸责任的办法,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
于是吏部很快就张出榜来,要考选安西军的官员。那长长的一列官职,数量之多,在吏部的考选之中,也是史无前例的,立刻就引来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关注归关注,讨论归讨论,但是所有人都觉得,会去报名的人应该不多。
那可是西域!
光是走过去就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沿路尽是荒山、瀚海与石碛,就算有天兵跟着,能保证安全,一路上也定要吃不少苦头。
再说,外面不知道,长安城的人还不知道吗?安西军跟朝廷的关系多少有几分微妙,这时候加入他们,前途难料啊!
……
【报!皇城门口看到的,吏部要给我们开安西军专场公务员招聘考试了!】
主楼:[高清大图]
——神特么公务员招聘考试……但好像又没什么毛病。
——好好好,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我还以为得我们自己一个个去捞呢!
——朝廷还是有点用的(喂
——现场什么情况啊,报名的人多吗?希望能捞起来几个被我们忽视的沧海遗珠。
——呃……没什么人[图]
——就这小猫两三只吗,太惨了叭!
——泼个冷水,这小猫两三只也不一定是来报名的,人家可能有别的事。
——惨,安西军真惨,要不我们还是自己一个个去捞吧……
玩家很不满意,但这个报名人数,已经远超吏部这些官员的预料了。
怎么西域那犄角旮旯也有人主动去?
要知道,大唐官员就算被流放,多半也只是流放到湖南、四川、广西一带,比如“二王八司马”,基本都是被贬到湖南一带。刘禹锡第二次被贬播州,也就是贵州遵义,柳宗元还认为播州太偏远,要主动跟他换呢。
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被贬到岭南。
跟西域比起来,岭南那也算是中国腹地了。
不过已经知道了结果,再去倒推原因,倒也能够找到一些说法。
李纯登基之后几次用兵获胜,就已经让朝野之间的武风渐长,安西军的回归,更是将这种风潮推向了顶峰。
尽管天兵看起来不像是大家印象中的强军的模样,但他们的强大却不容置疑。
慕强本来就是人的本能,何况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五十年里,大唐所受的屈辱实在是太多了,如今终于有了一支能够力压吐蕃和回鹘的军队,眼看就能一雪前耻,朝野之间的热血之士又怎么可能不倾慕、不向往?
况且,身在朝中的官员不喜欢安西军带来的强大压迫感,但普通人却欣喜于天兵给长安城带来的安定祥和。
别说他们不清楚雁来在那场宫宴上的举动,就算知道,估计也只会拍手称快。
宦官不是什么好东西,宠信宦官的皇帝当然也不会一点错都没有。
不畏强权,甚至不畏皇权,本来就是文官集团极力主张的一种精神,他们没把雁来划分在自己人里,所以不认可她的作为,但外面的人可不会想那么多。
所以安西军的名声,还真没有雁来想的那么坏。
再者说,吏部的官员不愿意去西域,是因为他们本就已经身居要职,可朝中还有无数在不起眼的官位上蹉跎时光,既不能施展抱负,也没法指望升迁的边缘人士,总有人想放手一搏。
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本来也是大唐文人的升迁路径之一。
有了这种种考量,来报名的人虽然仍不算多,但长安城上百万的人口,总能凑出一些的。
跟雁来想的不一样的是,来报名的,更多是热血的年轻人。
就算去了西域没什么作为,大不了就是浪费几年时光嘛,反正他们还年轻,浪费得起。何况留在大唐也不可能立刻就身居高位要职,还是要熬资历,在哪里熬不是熬?
大家都是读着各种边塞诗长大的,甚至自己也会写,现在有机会去看看真正的边地,自然令人意动。
要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大多数人估计也就是想想,很快就会打起退堂鼓。但听说有其他人也报了名,就会觉得这个选择没错,从而更加坚定决心。
于是,在玩家放弃关注此事之后,报名人数悄然破了百。
……
雁来暂时不知道这些,她正在跟礼部官员和吐蕃使臣一起确认会盟的各项条款。
这次会盟本来就是安西军一手推动的,在大唐和吐蕃都深刻地了解了天兵的实力之后,虽然还是会在一些细节的地方扯皮,但总体来说推进得还算顺利。
等雁来到了长安,事情更是迅速敲定,就连过年都没有耽误功夫。
现在只需要再做最后的确认,定下会盟的时间和地点,大家就可以各自准备起来了。
在会盟文书上签下名字,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耗时日久的谈判工作终于结束了!
雁来抬起头,就见吐蕃使臣论芒杰正看着自己。
她坦然地回了一个笑脸,朝对方伸出手,“愿两国情谊长存。”
论芒杰愣了一下,试探着握了握雁来的手,笑叹道,“雁帅胸襟广阔,令人钦佩。”
雁来微微一笑,“大论谬赞了。”
她大致能猜到论芒杰在说什么。
这家伙到了长安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就连使团的成员也被他约束着,很少出门。要不然,按照吐蕃人的脾性,到了大唐,不耀武扬威一番是不可能的。
很显然,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要不然,他们就要正好撞在玩家的刀口上了。
他们没动,玩家的精力自然就放在了长安城内的那些不法之事上,直接跟大唐的权贵们对上。
论芒杰大概很想看到安西军就此跟大唐朝廷翻脸,但雁来虽然对皇帝也没有表现出多少敬意,却始终恪守作为臣子的本分,行事并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应该让他很失望。
论芒杰还想说什么,那边徐复已经凑了过来,“陛下今日在宫中设宴,庆祝会盟达成,两位可要先回去准备一番?”
眼看谈话进行不下去,论芒杰便干脆地朝两人告辞,先走一步了。
雁来见状,也要离开,徐复连忙把人叫住,“不知雁帅何日离京,下官也好备酒相送。”
一看他的脸色,雁来就知道这并不是他自己要问的,她也没有为难对方,想了想,答道,“等吏部选官结束吧,到时候我一并把人带走,省得他们自己上路。”
徐复松了一口气,吏部那边显然也很懂事,只给了十天的报名时间,很快就能结束。
他笑着道,“雁帅思虑周详。”
其实心里也怀疑雁来是怕有些人临到头又反悔,跟天兵一起上路,就由不得他们了。
从皇城出来,雁来远远看到张贴公告皇榜的地方有两三个人正在盘桓,不由微微摇头。论坛上的帖子她也看到了,不知道最后能招到几个人?
玩家还从她这里拿走了不少辟书,挨个去给他们知道名字的历史人物送,甚至还有几个玩家跟着回家探亲的李贺去了洛阳。
作为大唐的东都,洛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玄宗之后,已经没有皇帝巡幸洛阳,但是那边的宫殿一直都在修缮维护,也有一整套分司东都的朝廷班子——跟大明朝的南京六部一样,基本都是给官员发配或者养老用的。
韩愈和孟郊现在都在洛阳,韩愈作为国子博士和文坛宗师,身边跟着不少学生,也都是此时知名的才子,只是没有出名到上中小学课本而已。
虽然雁来觉得多半是请不到这些人的,不过玩家估计也不是真心去捞人,只是想去打卡而已。
……
转眼就到了进士放榜日。
李贺已经从河南回来了,一大早,玩家们就簇拥着他去看榜。
得亏她们跟着去了,今天简直全长安的人都涌到了皇城门外,挤得水泄不通。要是让李贺自己来,这小身板还不得挤成纸片人。
好在礼部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安排了嗓音洪亮的小吏在前面唱名。
而人群虽然拥挤,但都想第一时间听到熟悉的名字,便也没人大声吵嚷。
玩家来得有些晚,看到这样的场面,刚准备挽起袖子往里面冲,旁边就已经有好事者凑了上来,大声问道,“可是今科状头昌谷李贺?”
玩家先是疑惑,继而震惊,连忙抓住此人,“什么,状元是李贺吗?”
“正是,恭喜恭喜!”此人也是满脸激动,下意识地想往李贺面前挤,被玩家挡住,也不尴尬,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名帖来,“不瞒诸位,在下刘十七,是进士团的人,特来邀请李状元参加我们举办的宴会。”
“进士团是什么东西?”玩家一头雾水地接过名帖。
刘十七能一眼认出玩家和李贺,也不奇怪她们不知道这些,立刻热情讲解起来。
原来进士科放榜之后,长安城里就会举办各种与之有关的宴会,名目繁多,有些是进士自己举办的,有些是邀请进士参加的,而这些宴会,大部分都是由“进士团”承办。
所谓进士团,就是长安某些无业游民自发成立的组织,专门承办这些宴会。
不过长安城里不止一个进士团,彼此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实力最强、名声最响亮的进士团,甚至可以承办本该由官府举办的关宴——也就是曲江池畔最盛大的那场宴会。
虽然刘十七说得不是很清楚,但玩家可太懂了,能拉到多少进士来参加自家举办的宴会,显然也是衡量进士团实力的硬性标准之一。
那这事就有得谈了。
刘十七见她们神色淡淡,并没有太兴奋的样子,就知道不好糊弄,凑上前低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方就不远处就有一处茶肆,还请诸位赏光,咱们到那边细谈。”
玩家转头去看李贺,“你想不想去?”
李贺这会儿都还没从自己中了状元的事情里回过神呢,一听这语气就知道她想去,便十分自然地道,“你们看着办吧。”
“那就谈谈吧。”玩家朝刘十七灿烂一笑,“不过得再等一会儿。”
刘十七很着急,“还要等什么?”
他怕再等,就有其他进士团来抢人了。
玩家等的就是其他进士团的人,不过嘴上说的是,“我们有人进去看榜了,等等她。”
虽然刘十七肯定不会说谎,但是榜单还是要亲眼看一看的,再说还得拍照留念,再发论坛上给无数关心此事的云玩家看呢。
刘十七没办法,只能耐下性子跟着等。
结果果然先等来了其他进士团的人。
毕竟是状元,别人可以请不到,这个却不能漏下,大家自然都表现得很积极。
刘十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这是必然的结果。
这进士团总不会是因为好心,才又出钱又出力的举办宴会,肯定是其中有利可图。既然有利可图,那这就是生意了,玩家就是要将这些进士团的人聚集在一起,好抬价。
问清楚几大有竞争力的进士团的人都已经齐了,那边去看榜的玩家也姗姗来迟。
到这时候,其他人都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只有李贺心里还有些不踏实,眼巴巴地望向她。这谁受得了啊?玩家立刻朝他笑着拱手,“恭喜呀,李状元!”
李贺神色一松,慢慢露出了笑脸。
虽然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但他也没想到能考中第一,算是意外之喜了。
好在没有辜负家人一片殷切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自己十数年苦读。
……
今年的状元是李贺,自然也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对天兵不满的权贵们,对于跟天兵走得那么近的李贺,自然也有几分不喜,于是纷纷打听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雁来威胁礼部的官员了?
结果这一打听,发现居然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乌龙。
众所周知,大唐的科举是不糊名的,所以士子的名气对于最终名次,当然也有很大的加成。甚至如果特别被某个权贵或者高官看中,对方还能直接跟主考官打招呼。
这也就是干谒、行卷的意义所在,既能扬名,也有机会被保送。
今年的进士科考试,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所有来打招呼的人都默契地避开了第一名,只要了别的名次。
结果第一名就这样空出来了。剩下的士子之中,李贺是文章写得最好、名气也最大的一个,所以尽管没有任何人替他打招呼,但他还是被列为第一。
所有打听消息的人:……
安西军到底是心大,还是早就料到没人敢争这个第一?
雁来:我说我只是不知道居然还可以直接打招呼定名次,会有人相信吗?
春闱结束,接下来从二月到三月,就都是各种庆祝活动了,什么大相识、次相识、小相识,闻喜宴、樱桃宴、牡丹宴……虽然中途所有中第士子还要参加一场吏部举办的关试,通过之后才算是正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过基本上是走个过场,没有考不过的。
那之后,就是最盛大的曲江关宴。
就在这样的热闹之中,从西域回来的百姓也在玩家的护送下,抵达了长安。
玩家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等曲江宴结束之后再继续赶路,正好让这些西域百姓看看他们时常挂在嘴边心上的长安。
考虑到人数太多,城里不方便安置,所有人还是在城外扎营。反正曲江也在城外,到时候可以直接过去。
这么多人出现在城外,自然也引得长安城的百姓纷纷出城来看热闹。
早就听说安西军带了很多流落西域的大唐百姓和他们的后人回来,要回乡祭扫探亲,现在可算是见到了。
两边见了面,一开始都有种陌生的拘束感。
直到有人听到了熟悉的乡音,主动询问对方是不是来自某某地方,又有亲朋好友当年去了西域的,也打听起有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音讯,那横在他们中间的、看不见的隔阂,不知不觉就消融了。
终于,有第一对认亲成功的人出现,两边抱在一起嚎啕大哭,引得周围的人都忍不住跟着落泪。
离开西域的时候他们没有哭,进入大唐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哭,现在见到亲人,终于可以哭出来了。
眼泪为这个春天蒙上了一层忧伤的氛围,却并不显得低沉,反而有种压抑多时之后,终于将所有情绪尽数宣泄的畅快。
哭过之后,或许就能放下过去,迎接新的生活了。
……
转眼就到了曲江关宴之日。
这场宴会本来就是全长安城的盛会,就连皇帝都会亲临紫云楼观看,雁来和郭昕自然也来了。
要不说长安城的商人会玩,不仅弄出了进士团这种专门承办宴席的组织,还在曲江池畔摆出了各种各样的摊子,除了卖东西,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表演,繁华热闹完全不逊色于后世的各种大型活动。
曲江作为大唐人游宴之地,也算是一处成熟的商业区了,茶楼酒肆繁多,自不必说,沿着水边还兴建了各种亭台馆榭,供人游憩。
但雁来也是今天才知道,曲江两岸的这些亭台馆榭,居然有一大半都是长安城的权贵,以及朝廷的各个衙署修建的。像今天这样的宴会,大家就会待在自家的地盘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混乱。
雁来和郭昕虽然没有固定的地方可去,但他们一到这里,就有不少人过来相请。
不过雁来都拒绝了,问过郭昕不打算去郭家的地盘,她就让玩家找了一片空地,开始搭帐篷。
岸边也有其他人家搭的锦障,但雁来这个毡帐不仅高大宽敞,能容纳数十人,而且直接撑开就可以使用,再加上色彩鲜艳、造型独特,一搭起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都觉得自家正缺这么一顶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