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左散骑常侍,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观察押蕃大使,敦煌郡王。”郭昕将这一长串的官职念完,不由得舒了一口气,展眉笑道,“好啊。如此一来,老夫也就心无挂碍了。”
雁来正色道,“龟兹城永远都是您的家。义父先回长安去看看,若不喜欢那里,再回来就是。”
郭昕失笑,“朝廷诏命,岂可儿戏?”
朝廷会那么干脆地通过雁来的册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郭昕和一干安西老兵都会回京。
算是一种变相的人质。
虽然不确定雁来对他们有多深的感情,但这已经是雁来跟朝廷之间最深的一条联系了,她多少都会有些顾忌。
实际上雁来本人公主之女的身份,应该比这个更合适,但是朝廷那边还真没法确定她的态度。
不说咸安公主已经死了,就算她还活着,离开大唐二十年,再回来也早已物是人非。她本就是宫人所出,父亲德宗和兄长顺宗都不在了,现在的皇帝虽是侄儿,却并无任何情分。
就是公主本人回到大唐,会有什么样的待遇也不好说,何况雁来只是公主之女。
咸安公主为雁来安排的道路是投奔安西,而非回归大唐,其中想来也有缘故。
所以这张亲情牌还真不好打。
也是考虑到这些,在朝臣们的劝谏下,李纯暂时没提这事,只谈她作为安西军首领的身份。至于别的,等雁来回京,当面说更好。
总之,郭昕当年是出关容易回去难,现在是回京容易回来难,不可能由他们自己做主。
雁来却坚持道,“义父想回来,谅也无人敢拦阻。”
这是她对郭昕的承诺,一如当初她承诺他还能回到长安。
郭昕脸上的笑意淡了一些,片刻才轻叹道,“这些都是小事,不需为我如此。”
有些话,雁来不可能说出来,郭昕也绝不会去问,可是大唐、吐蕃和安西三方互市,是雁来一手推动的,这几个月天兵们为互市做了多少准备,郭昕也都看在眼里。
到了现在,一切进展顺利,又何必为了无关紧要的小事,影响大局?
雁来摇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成,何以成大事?”
在她还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那种上位者的牺牲论调,看似是为了大义才做出取舍,可是这也舍、那也舍,到了最后,真的还有“大义”吗?
当然,她相信世上有真正的舍身取义。
但那样的人,首先舍的就是自己,而不是家人、朋友乃至是受其掌控的陌生人。
反正,雁来觉得自己可以任性一点。
郭昕这段时间一直都心不在焉,一开始雁来还以为,他是因为要回长安了,近乡情怯。但最近郭昕开始频频登上城墙,不做别的,就看着龟兹城,一看就是一整天,雁来怎么会猜不到他的心思?
他在西域生活的时间比大唐更久,这里又何尝不是他的另一个故乡?
况且不用想也知道,回到京城,必然就会身不由己地卷入权力的漩涡之中,那恐怕也绝非郭昕所愿。
不过光说这些,要说服郭昕不易,雁来想了想,又道,“况且,就算是小事,这也不是义父一人之事。”
郭昕微微一怔。
他之前就听雁来说过,所有想回大唐的人,都可以一起带回去。
郭昕离家四十年,已经做好了故人不再、风景殊异的准备,但郭氏是大族,到底根深叶茂,还是有迹可循的。可是下头那些士兵,当年应募入伍,只有少数人是为了报效家国,更多的还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来赚这一份钱粮。
他们离开的时间比他更久,有些干脆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回去之后还真不一定能找得到故乡和家人。
若找不到,这些人又何去何从?
估计愿意留在当地的少,更多的人还是想回西域来。
如果郭昕能回,他们当然也能回。
想到这里,郭昕只得道,“你想得周全,那我这把老骨头,也跟着沾光了。”
雁来笑道,“若真是迫于无奈也就罢了,既然咱们家里有这样的条件,又何必没苦硬吃?”
她已经想好了,既然皇帝召她进京,那这第三个复活点,干脆直接开到长安去。如此一来,就算那边有什么变故,玩家也能随时出手。
不过具体如何操作,还需思量。
郭昕哑然失笑,心想她越来越有一军之主的气势了。
他还不知道雁来心里的打算,但想到天兵,也觉得确实没必要委屈自己。
到了他这个年纪,就连孔夫子也说“七十而从心所欲”,自在些有什么不好?
……
一收到雁来要送郭昕入京的消息,章立早就跑去找田队长。
他没有参加使团的选拔,就是在等这一天。答应过的事,肯定要有始有终。
今日田队长没有当值,正在家中含饴弄孙,听清他的来意,霎时老泪纵横。怀里的小孙女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替他拭泪,田队长这才反应过来,抹了抹脸,有些无措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章立早道,“我……我是高兴,太高兴了!”
“我懂的。”章立早连忙点头,他身上也没带帕子,手足无措片刻,干脆伸手把孩子抱过来,说,“田叔你先去洗把脸,我们再说话。”
田队长进了屋,好半晌才出来,眼圈还是红的。
章立早假装没看到,把孩子还给他,笑道,“郡王府已经张贴了公告,说是三日之后启程,田叔你们这几日收拾一下行李,我这边也要统计一下人数和名单,你们的家人也都要带上的??”
田队长闻言,也顾不上心中的伤感了,连忙点头道,“是,恐怕人有些多。”
“人不怕多。”章立早随意地笑笑,“雁帅进京,总要多带些人沿途护卫。”
使团可以只有五十人,雁来不可能只带这么点。
田队长脸上表情却没有轻松下来,搓了搓手,有些尴尬地道,“小章啊,实不相瞒,自从你说可以回去之后,这消息慢慢就传开了。好些老兄弟也都想回去,不过我们怕你难做,都没应。”
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龟兹城。只是大家的顾虑都差不多,所以反而没传到玩家这边来。
田队长虽然没敢答应其他人的请求,但此时说到这个话题,还是忍不住想替他们争取一下。
哪知章立早一听,顿时眼睛一亮,“有很多人都想回去?”
“可不是?”田队长叹息道,“不管老家还有没有人,有这样的机会,谁不想回去看看?”
“那倒是。”章立早点头,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这这这……这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大型任务吗?
如果能把这个任务接下来,他都不敢想象自己会是一个多么开朗快乐的小男孩!
没有跟着使团一起回去,没能第一时间看到长安和皇宫,他本来是有些遗憾的,但现在完全没有了,这么大一个任务它不香吗?
不过这么大的任务,显然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少不得要找人合作。
章立早脑海里立刻就冒出了一个人选。
这一路的安全不需要他去操心,反正就算没有任务,肯定也会有不少玩家跟着雁帅一起走。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吐蕃人得多想不开才会对他们动手?
真动了手,那才叫正中下怀。
所以他主要考虑的,就是这些人一路的吃喝。
安西军的老兵有两千多人,再带上家人,怎么也要上万了,这还没算那些也想回去的普通百姓。
这么多人,消耗必定也十分惊人。
当然他们自己会准备一些,但路上估计要走两三个月,肯定不够,还得玩家来想办法。
章立早恰好认识一个肯定能拿出很多粮食的玩家,施青青。
有了粮食,运输也是个问题。
章立早也认识另一个手底下有一支成熟商队的玩家,第五交响曲。
更具体的方案,可以等跟两人商量之后再决定。
至于眼下……章立早抬起头,看向田队长,发现他脸上的表情颇为忐忑,也在看着自己,就朝他一笑,“都有谁想跟着回去,田叔你赶紧派人去说一声,让他们都准备起来。”
“当真?”田叔又惊又喜。
章立早拍着胸脯道,“放心吧,田叔你只要统计一下人数,给我一个名单,别的都交给我们来安排。”
“好好好。”田叔抱着孩子直接站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去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大伙儿。
章立早见状,便道,“那您先忙,我这里也要去做些准备,晚上再过来。”
从田队长家出来,他立刻就上论坛,给施青青和第五交响曲发了私信。施青青跟着使团去了陇州,第五交响曲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互市做准备,但听说有大任务,两人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回了龟兹城。
三人开了个碰头会,很快就将这事定了下来,然后又各自去拉帮手。
这个任务只靠三个人肯定完成不了,不过人太多了也没意思。好在这支队伍里,很多人都是安西军的老兵,完全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将更多的事情下放给他们去做。
有两千多人安西兵帮忙,玩家就只需要做一些监督和维护的工作,估摸着凑个几十人就差不多了。
龟兹城实在算不上大,消息传得也快,等到晚上章立早到田队长家时,名单和人数都已经统计出来了,但数量没有章立早想的那么多。
他不由皱起眉头,问道,“只有这些人吗?是不是少了些?”
田队长一听,便也实话实说,“是这样的,有些人家实在艰难,连路上的干粮都凑不出来,虽然也想回去,但实在有心无力,就没来登记。还有些人家,虽然有心也有力,却怕回去之后家里早没人了,到时候无处可去,干脆就不回了。”
“怎么能就这样放弃?”章立比这些人更着急,这可都是他的任务指标啊!
田队长叹道,“没法子,安西距离大唐太远,来回一趟不易,大家自然要多想些。”
“真不用多想。”章立早握住田队长的手,“你跟大家说,家里粮食不够的,我们给补上。”
“这不合适……”田队长连忙拒绝。
章立早想了想,也觉得不太合适,便改口道,“那这样,你把各家的粮食都统计一下,然后收上来,统一由我们安排,这一路保准不让大家饿肚子,怎么样?”
“这样岂不是占了你们的便宜?”田队长有些不安。
章立早又是好一通劝,总算说服了田队长。
然后又道,“还有那些怕去了找不到家人的,您也跟他们说,到时候天兵会护送大家回乡,要是愿意在当地安家,我们也会帮忙的。要是不愿意留下,那就还跟我们一起回来。”
章立早本来是为了劝说田队长,话赶话说到了这里,但是这话一出口,他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意识到这里面又藏着另一个机会。
现在安西军跟大唐的关系还算融洽,所以玩家就算想搞事,也还是要按照大唐的规矩来。而按照规定,军队肯定是不能随便离开驻地的,雁帅为了自己的安全,多带一些人还说得过去,但放着天兵满世界乱窜,就有点过分了。
但借着这个送人回乡的由头,天兵岂不是就可以离开长安城,往大唐各处去了?
这事真要能做成,到时候完全可以拍卖护送资格。
这一路上的花费说不定都能从其他玩家那里赚回来了。
想到这里,章立早干脆又道,“回来的路上,吃喝花费还是我们来出,让大家不用担心这个。”
见田队长还是有些迟疑,他就又说,“就当作是去大唐看看嘛!大家不是都想知道长安是什么样子吗?难得有机会亲眼去看一看,可不能错过。就算自己不看,也该让孩子们看看,只当是增长见识了。”
最后这句话将田队长拒绝的话堵在了嘴里。
他低头看着怀中正在摆弄九连环的孙女,是啊,他们已经老了,死在哪里都一样,可是孩子们得走出去看看。
……
玉门关。
说也奇怪,之前洛桑整天担心安西军会来攻打自己,但自从上回那支不讲道理的大军从玉门关经过,往大唐去后,这种担心反而变淡了很多。
尤其是收到国中传来的消息,得知三方将会举行结盟,还要在大唐边境开启互市,以后会经常有商队从此处往来之后,洛桑的心更是彻底放进了肚子里。
虽说结盟并不代表就一定安全,甚至“结盟之后趁着盟友毫无防备动手偷袭”还是吐蕃的拿手绝活。
但现在结盟不是还没谈成吗?这段时间是绝对安全的。
所以现在的洛桑,已经完全松弛了下来,过上了自从调任玉门关之后,几乎再没有过的惬意生活。
这天他难得在宴饮的间隙里,登上城楼巡查了一下。
勉励了一番值守的士兵,正准备回家去休息,忽然看到瞭望塔上发出了信号,下一刻,一个士兵跌跌撞撞地冲了下来。
洛桑微微皱眉,总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
然后他就听到士兵吼道,“东本,有一支大军朝着这里来了!”
上回听到这句话,洛桑心惊肉跳,吓得连连追问,但这回他就淡定多了,语气随意地问,“大军,有五千人吗?”
“不止。”哨兵的声音有些颤抖,“估计有三万人。”
“什么?!”洛桑猛地一惊,伸手揪住了哨兵的衣领,不敢置信地问,“多少人?”
“三、三万。”
洛桑手一松,心中的惊恐终于后知后觉地漫了上来。
如果是几千人,那没什么可担心的,说不定是安西军跟大唐没谈拢,所以派去了援军呢?
但是三万人……
除非安西军要跟大唐开战,否则不可能把这么多人送过去。
但是安西军如果要跟大唐开战,还会让吐蕃人堵在他们的后路上吗?
三万大军,完全可以顺便把他们清扫了。
“东本,怎么办?”一旁的副官见他一直在发愣,连忙伸手推了一下,将他唤醒,现在可不是胡思乱象的时候,如何应对,总要有个安排。
洛桑回过神来,立刻大声命令道,“送信,派人去送信!”
其实从心里,他更想喊的是“开城门”。三万大军,洛桑连一点抵抗的念头都提不起来。不过人毕竟还没到城下,也没弄明白他们究竟是来干什么的,不能先自乱阵脚。
万一呢?
虽然是这么想,但是当“万一”真的出现,城外的大军居然真的规规矩矩派了使者过来叫门,说是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受大唐皇帝诏命入京,让他们放行,洛桑还是有种做梦一样的恍惚感。
居然真的会有这种事情!
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手脚无力,洛桑靠在城墙上,挥挥手让下面的人开城门。
什么,你说查验关凭、登记人员之类的流程?
上一次都没做,这次更不可能把人拦下来做这些了。
很快两侧城门打开,原处的大军也缓缓靠近,开始穿过城门。直到此时,洛桑居高临下,才发现这支队伍根本不是自己想的“大军”,里面混杂了不少老弱妇孺,以及不少辎重车辆。
这让洛桑更加迷惑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别说是他,就是雁来,看到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时,都懵了一下,甚至忍不住真人做了个。
战术后仰的动作。
她单是知道章立早要护送安西老兵回乡,也猜到人数应该不少,但真没想到他居然能把规模扩大到了这种程度。
这估摸着都快把龟兹城掏空了吧?
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居然还不是全部。等队伍走到焉耆城的时候,还有两支规模同样不小的队伍,等在这里与他们会合。
一支是焉耆城本地的,一支是从西州城赶来的。
全都拖家带口、扶老携幼。
人都已经来了,总不能让他们在回去。再说数量虽然多,但看起来井井有条,玩家那边安排得挺不错。既然不需要她操心,那就没问题。
于是原以为只有几千人的队伍,就膨胀成了现在的三万多人。
虽然看出了这一点,但洛桑也不敢搞什么小动作。不说三万人里还有四五千的天兵,就是那些老弱妇孺,真动起手来也未必好对付。
全家人都带上了,代表他们没有退路,而没有退路的人,总是更能拼命的。
对方都没动手,洛桑要多想不开才会主动开战啊?
于是就在双方的提心吊胆之中,队伍顺利穿城而过,离开了玉门关。
雁来倒是还好,现在一般的情况,已经很难让她感觉到紧张了。比起玉门关的守军,她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风真大啊!”
沙漠边缘的风其实都很大,有时候甚至比台风还厉害,一夜之间就能吹走一座沙丘。
但即便已经习惯了西域的风,这里的大风也依旧令人惊叹。
不过想想也是,这里是狭长的河西走廊的出口,就像是一个天然的风洞。
听她这么说,郭昕道,“此地确实一年四季都有大风,从东边吹来的风尤其猛烈,往往能刮上一整天,原来竟是这个缘故吗?”
“我瞎猜的。”雁来立刻说。
郭昕不由大笑。
过了玉门关,他的情绪肉眼可见地变高了很多。
……
雁来赶路的时候,长安城里,使团这边也没闲着。
与吐蕃结盟之事,已经提上了日程。
之前在雁来的事情上神色凝重、惜字如金的官员们,立刻就支棱了起来。不等跟吐蕃使者商议,他们自己就先吵了个不可开交,所以进度着实有些堪忧。
不过玩家倒不是很担心这个,反正雁帅还要在路上走很久,等她到了长安,估摸着也谈得差不多了。
所以在那之前,大家都可以轻松一些。
之前因为要等朝廷的安排,玩家生生在驿馆里捱了五六天,现在朝廷对雁来和安西官员的任命下来了,自然也不好再拘着他们。
那玩家不就开始在京城里撒欢了。
其实朝廷并没有放着他们不管,那位之前一直跟他们对接的礼部官员,就被安排过来给做向导。
说是向导,其实也是一种监控。
不过一个礼部官员,又怎么可能看得住五十多个玩家?
所以也就刚开始的两天,玩家很给面子的跟着他们在街上逛了逛,主要是认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等这些都摸熟了,一个个就开始自由行动。
然后,京兆府、长安县和万年县就都跟着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