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封赏安西军的朝议,正在十分艰难地推进。
虽然艰难,但也不能不推,毕竟人已经在京城等着了。而且等着的不只是安西军的人,还有吐蕃使团。
不过这种艰难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朝中对安西军的态度,就不像是民间那样热切。
毕竟百姓只需要为故土回归、国家强大而高兴,而当权者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最先定下来的是京职,因为这个是有惯例的,节度使初授,都是加左右散骑常侍——不过通常来说,因为以左为尊,所以分左右的官,一般都是优先授左职。
然后是散官。
大唐的主流是低职高配,散官基本都比职事官低,比如白居易那句著名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为从五品的上州司马,却身着青衫,就是因为他当时的散官还是从九品的将仕郎。
所以如果有必要的时候,皇帝也会给一些需要装点门面、但是散官比职事官低很多的官员“赐服”,或者如果职事官达到一定品级,也可以“借服”。
还是白居易,他后来量移忠州刺史,就可以“借绯”,等到被召还回京,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又继续穿回青衫,因为他仍然还是将仕郎。
——中晚唐时期,散官与待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低职高配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宰相都是正六品的朝议郎。甚至出现过官拜宰相,而散官还是将仕郎的极端情况。
不过雁来的情况比较特殊,一入仕就是从二品大都护,散官不能太低,却也不可抬高。
所以商量半天,最后干脆决定不授散官,反正她也不需要朝廷给发俸禄,大都护又是从二品官,可以衣紫,皇帝再赐金鱼袋就可以了。
因为左右散骑常侍本来就是谏官,有规谏和顾问之责,所以宪官也可以不授。
加官方面,最后决定加观察使和押蕃使。
最后,不是那么让人意外的,推进的流程卡在了爵位上。
如果她的身份没那么复杂,就算是女子,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礼部的官员们也不是不能闭着眼睛让她受封国公、郡王。毕竟连安史之乱的降将都能受封,没道理恢复安西的功臣不能受封。
可她偏偏是公主之女,这就涉及到了国礼、家礼之争。
封她一个不要紧,就怕给后来人开了不好的头。
尤其这还是在大唐。
尽管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都早已成为故纸堆中的人物,但她们的事迹,仍旧能够刺痛大唐君臣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唐宪宗只给正妻封了贵妃,还是用这么离谱的理由,满朝上下居然就接受了?不就是因为郭氏一门显贵,令人忌惮,稍稍压一压风头,对大家都不是坏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事太敏感,所以流程虽然卡在了这里,但是朝臣们倒也没有像是平常那样发生激烈的争吵,反而一个个都措辞谨慎、字斟句酌,所以紫宸殿里的气氛虽然压抑,倒也称不上剑拔弩张。
就是有点太折磨人了。
毕竟不是一时半刻,而是要持续好几天,不把这一节磨过去,谁都别想轻松。
但该说不说,人在高压之下,总能迸发出无穷的智慧,所以磨了几天之后,还真让他们找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在爵位前面加上“特授”两个字,并且将雁来作为这个特授的硬性标准。
只要不是再出一个能召唤天兵的存在,相信不论男女,要做到这样的功绩都不容易,皇室成员就更不用说了。
真要是能做到,封个郡王又如何?
这一步走出去之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考虑到郭昕的爵位是武威郡王,是河西四郡之中距离长安最近的一个,所以最后为她选定的是四郡之中距离长安最远,也是距离西域最近的一个,敦煌。
虽然李吉甫之前吹捧过李纯,说开放互市之后,说不定有机会恢复河西四郡,但应该没人觉得李纯、或者说是大唐,能够靠自己把河西四郡拿回来吧?
反正现在地盘还在吐蕃手里,所谓的敦煌郡王其实只是口头承诺。
安西军要是真的能拿下敦煌,把遥领变成实领,那对大唐来说,就是又开疆拓土了。虽然考虑该如何封赏的时候会很头痛,但谁都不会说出“还不如没有”这种话。
有和没有的区别,没人比大唐更清楚。
……
雁来这边的封赏议定之后,其他的就是按部就班了。
以郭昕为首的安西军和龟兹镇老人的致仕奏疏,全都被批准,并且各有封赏。
以唐一和赵猫猫为首的天兵的官职任命,也都获得了通过,之后会从吏部颁发新的文书和印信。
剩下的空位,则由朝廷选人来填充。
不得不说,安西军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要比藩镇大方太多。
但凡是稍微强势一点的藩镇,官员的任免,基本都是跟唐一她们一样,地方定下来了,上书走个流程,所谓“借朝廷威命以安军情”,实际上朝廷能干涉的地方很少。
安西军却是空出了那么多位置,有没有人愿意去西域赴任、到任之后又能不能真的有所作为且不提,至少安西军这种“服管”的态度是摆出来了。
这也是朝廷愿意承认雁来的重要原因。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假象,但朝廷要的,很多时候也就是这么一层面子。
毕竟真让他们去接手西域,也根本做不到。
所以虽然安西军还空着很多官职,但朝廷这边也没真的打算填满。
尤其是武将,朝廷不可能再派遣上万兵马前往安西镇守,也给不出这么多人的军费,那就只能继续依赖天兵。
让大唐的武将去统领天兵,就算是再不知兵的人也知道那只是个笑话。
所以这部分的讨论也没有占据太多的时间。
毕竟人选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挑出来的,挑出来了还得本人愿意去才行。反正安西军的使者还要在长安待上一段时间,可以慢慢来。
大唐的执政效率其实已经算比较高的了,但是在安西军的事情上,还是展现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速度。
商议封赏之事用了三天,但走流程却只花了两天。
而且这两天里,不仅所有人的官凭印信文书全都办了下来,还挑选好了出使西域的官员,另外礼部这边也给使团做了入宫的礼仪培训,只等宫中旨意一到,使团陛见之后,就可以遣使往西域颁旨了。
中间还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按理说使团应该只有几位代表入宫觐见,但是在教导礼仪的礼部官员过来时,所有玩家都表达了强烈的想要进宫去参观(划掉)觐见的愿望。
这可是大明宫啊!
虽然后世的大明宫可以随便进去参观,但那个应该叫“大明宫遗址”,很多地方都还没复原,复原的也不可能比原装的更令人震撼。
何况这个大明宫,还是有皇帝居住、有禁军护卫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玩家也不好搞一些翻墙、夜探之类的动作——一旦被抓住,说不定就要被扣个谋逆的帽子,玩家只是想搞事情,不打算替雁来找死。
这时候就很想念龟兹城的郡王府了,还是自家地盘好,就算翻郡王府的墙被发现,也只是抓去关几个小时的监狱。
所以雁帅什么时候来长安,入主皇宫啊!
……扯远了,总之使团入宫觐见,是目前唯一能进宫的机会,玩家必不可能错过!
再说这里就五十个人,又不是五千个,这都不接待,也太见外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五千个”这个关键词让皇帝想到了陇州城外的那支大军,总之,礼部的官员转达了玩家的要求,他斟酌之后,还是答应了。
所以,进入长安城的第六天,玩家一大早就上线,狠狠捯饬了一番,就开启直播,跟着礼部的官员进了宫。
他们走的是正南的朱雀门。
其实这是很少见的,因为接见使臣一般是在麟德殿,顺便还可以赐宴。去麟德殿,走西边的右银台门更近,很多官员上书奏事时也是在这里候旨。
而且玩家现在的住处就在右银台门外。
不过玩家并不知道这一点,更不知道,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除了李鄘之外,沿途其他官员的奏折也送到了,皇帝也得知了更多关于天兵的细节。
听说他们好奇心最强,每到一地都要熟悉环境,看到什么没见过的都想伸手。
不用想也知道,整个长安城,他们最好奇的地方应该就是帝王所居的禁宫了。
虽然大明宫禁卫重重,李纯不认为天兵能随意进入,但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更何况天兵身有神异,万一就有什么办法绕过值守的禁卫呢?
还不如大大方方让他们看。
看完就别惦记了。
所以就算一路上,时不时就有几个天兵“掉队”,跑去跟宫中的各处景观与建筑物合影,引路的礼部官员和内侍也都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没看到。
只在少数玩家凑到建筑物门口打量,看起来想进去逛一逛时,他们才会大声咳嗽提醒。
给弹幕都整无语了。
——醒醒,这是进宫陛见,不是参观啊!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玩家对NPC是有优越感的,但是这群家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是真的有点丢天兵的脸了。对此我只想说,把号给我,让我来!
——这都不管,老李家的皇帝能处,有皇宫他是真给逛。
——没人注意到今天的弹幕里充斥着大量学术内容吗Orz,学渣瑟瑟发抖,都有点不敢发沙雕弹幕了。
——应该是考古系和历史系的大佬组团来观光了(扶额
——游戏含金量又上升了!
——还得是来大唐啊,在西域要啥没啥的,能吸引来的大佬也少。
——不少好吧?只是其他领域的大佬很少冒泡,都在埋头忙碌呢。不过也没办法,别的大佬拿了号进游戏随便折腾,这大明宫有号也进不去啊,只能看看直播解馋了。
——我有办法!想办法在大唐做官,就能进宫了。
——想挺美,但不说现代人的知识储备能不能考大唐的科举,就算考过了,想要做到白居易那种级别的近侍官也很难的,本土NPC也没多少能做到。
——指望做大唐的官,那你还不如跟之前那个玩家一样,指望雁帅赶紧打进长安。
——确实,雁帅要打进长安太容易了,直接开启公测,三日之期已到,一声令下,五百万玩家助她登基!
——笑死,有歪嘴龙王那味儿了。
——……楼上多久没看首页了,预约人数已经快破千万了(我裂开.jpg
不管怎么说,一路走走停停,等玩家拍得差不多,紫宸殿也就到了。
最后一个玩家回到队伍,一抬头,正好看到前方大殿门口执戟列队的羽林卫,忍不住咂了咂嘴,有些遗憾地说,“可惜了,进宫不能穿铠甲,也不能带武器,要不然可以混进他们的队伍里去拍照。”
目不斜视但其实什么都听到了的羽林卫:“……”
唐一回头看了一眼,“好了,到地方了,都安分点。”
所有玩家立刻摆好阵型,抬头挺胸,拿出了站军姿走方阵的状态。
还真别说,随着等级提升,属性值拉高,再加上高强度的训练,玩家对身体的掌控程度大大提升,动作已经标准得堪比在役士兵,那种精兵悍卒的气势瞬间就上来了。
玩家维持着这个阵型走入紫宸殿,看得殿内众人暗暗心惊。
天兵行事不拘一格,总会让人忘记这是一支战绩无双的精兵,但某一刻突然流露出来的这种气质,又提醒着所有人,他们并不只是表面看到的模样。
唐人面君的礼节是舞拜,流程颇为复杂,对玩家来说就跟体验民俗活动差不多,反而冲淡了那种阶级感。
所以也没出现“某桀骜不驯的玩家不愿意跪拜”这种抓马的情况。
就是礼仪没学到家,一被叫起,就立刻抬头直视皇帝。
好在大唐的皇帝在这些方面还算宽容。
唐玄宗很喜欢游宴,经常登上皇宫城楼与民同乐,百姓都会积极参与,民间对他的称呼也都是直呼“三郎”。
从越没有什么就越强调什么的角度看,大概是因为不需要用这些来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吧。
不过等到晚唐,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
看到玩家脸上不加掩饰的、对自己的好奇,李纯心中并没有太多被冒犯的感觉。其实他也对天兵颇为好奇,所以没有急着走流程,而是问起了闲话。
那些从奏章和传言之中得知的消息,有机会跟当事人验证,当然不容错过。
回答问题的主要是唐一,其他玩家站在后面,很快就百无聊赖,不再维持挺胸收腹的姿势,而是开始左顾右盼,打量起殿内的官员。
玩家打量的视线多少还收敛一点,但弹幕就无所顾忌了。
——有没有懂行的出来说说,都谁是谁?
——笑死,除了皇帝,一个都认不出。
——这个皇帝应该是咱雁帅的堂哥吧?四舍五入这就是我大舅哥了!
——大舅哥也是仪表堂堂。
——有一说一,大唐的官员姿容仪表都挺拿得出手的。
——毕竟身言书判,第一条就是长相。而且你也不看看,能站在这殿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就关心这堆人里有没有白居易啊?
——不好说,殿里肯定有翰林学士,这时候翰林学士已经有点储相的意思了,皇帝经常跟他们议事,但应该是轮班的,今天不一定轮到白居易。
尽管弹幕十分关心,但此刻,肯定不会有人过来给完结介绍殿里的官员都分别是谁。
等李纯问得差不多,就开始办正事了。
之前递上去的折子,除了三方结盟相关的,全都拿到了批复。不过正式的文书印信都要先交给宣慰使,到西域宣旨之后才会颁发。
唐一听到这里,连忙开口,“陛下,宣慰使来回一趟太过辛苦,不如旨意和文书直接交给我们带回去?”
李纯闻言微微皱眉。
不需要他开口,下面就有一个风度翩翩的美中年站出来笑道,“使者所虑也有道理,只是宣慰使职责所在,岂敢轻忽?”
什么叫朝廷的威命?宣慰使和他手中的圣旨就是威命。
当着西域官员百姓的面颁旨,才能让他们知道,安西仍是大唐治下。直接让安西军的人自己把圣旨和官凭带回去,那朝廷的存在感在哪里?
唐一表示受教,但也没有放弃,又道,“如此,我们可以先将消息送回西域,让雁帅护送郡王与其他人入京。待雁帅回西域之日,再让宣慰使同行,如此,也可免去沿路的烦扰。”
以玩家的速度都走了一个多月,真要是让宣慰使去西域宣旨,谁知道一来一回要耽搁多久?
不如省掉一部分流程。
又有另一个美中年走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毕竟去西域要经过河西走廊,对使者来说风险极大,单独去也是要让天兵派人沿路护送的,那不如就省些事。
反正雁来护送郭昕入京这事,朝廷已经一并准了,那就没必要拖延。
不过更重要的是,按照徐复所说,天兵死后不会留下尸体,而是会回到安西军的地盘上复活——这一点高富帅已经证实过了。
唐一所说的“将消息送回西域”应该就是这样送法,那他们也能亲眼目睹那样的场面了。
想到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上报,天兵虽然每天都会回屋睡觉,第二天早上也是从屋里出来,但晚上房间里根本就没有人,李纯眸光幽深,颔首道,“如此也可。”
那个美中年便朝唐一道,“不知天兵是否还要做别的准备?”
言下之意,如果没有别的需要,那就直接在皇帝面前回去吧。
唐一回头问,“谁回去?”
天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答应,甚至还有人往后躲。
这次回去,再过来就要跟NPC同行了。但凡是做过护送任务的都知道,跟NPC同行有多烦。虽然这款游戏里的NPC不会作死,体验会好一些,但速度也不会快上太多。
唐一只能庆幸,还好有团队频道,玩家不至于当着皇帝和诸位重臣的面,吵得脸红脖子粗。
时间紧迫,她也不废话,直接在团队频道发消息:抽签吧。
抽签的方式也很简单,唐一在频道里扣1,其他人同时跟着扣1,最后一个发出来的中选。
很快就有一个玩家垂头耷脑地从玩家堆里走了出来。
“能不能给我一点仪式感啊老大?”她小声问唐一。
“当着皇帝和那么多重臣的面,还不够有仪式感?”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仪式感。”
“那你想要什么?”
“嘿嘿嘿,能让白居易给我写一首送行诗吗?”
“你说呢。”
“那至少给我来个灞桥折柳吧?”
唐一将刚刚才领到的回执文书都塞进她手里,面无表情道,“赶紧走吧你!”
玩家失落地花费声望值将文书绑定,抬起头来的时候还是没忍住,不死心地问,“请问,白居易在这里吗?”
突然被cue的白居易:?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将视线投向他,不需要开口,玩家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定睛一看,距离还挺近的,毕竟白居易在这里官阶最低、资历最浅,位置当然也在最后面。
于是这个玩家趁着众人没反应过来,一个箭步冲过去,紧紧握住了白居易的手,“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什么玩意儿?
——我刚刚好像听到了青蛙叫,是我幻听了吗?
——好像不是,我也听到了。
——这家伙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我还以为她要跟老白说啥,结果就这?
——等等,你们看她的表情,好像也很懵逼。
——不对劲!
确实不对劲,握住白居易手的玩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她刚刚想说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结果一开口,变成了青蛙叫!
更离谱的是紧接着她眼前就弹出了系统提示消息,“警告!检测到玩家试图对本土居民剧透,系统已进行和谐处理。此警告触发三次,账号将会被封禁。游戏有风险,发言需谨慎,祝您游戏愉快!”
愉快个鬼啊!神特么的剧透!
玩家默默松开白居易的手,干脆利落地按下了自绝。
还是让她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