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那特勤:你人还怪好嘞。

【有没有人来讨论一下,马球大赛选日子的时候是不是没看黄历?】

主楼:如标题,这也太倒霉了吧?

明明预赛的时候还很顺利的,结果决赛一开始,意外就接二连三的来了。

先是土豪到了吐蕃,热度全部被抢光。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土豪已经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也确实该到了,而那边的情况也的确比比赛还吸引人(楼主也爬墙去隔壁直播间了我会说?

然后紧接着,一场大雨,真的只是一场大雨啊,甚至都不能算是暴雨,直接把赛场给冲塌了……

建赛场的时候真的没想过还要面对这种异常天气情况来着。

你以为这就完了?

好不容易换了个场地,早上刚宣布决赛继续,下午就传来消息,回鹘可汗的人选终于新鲜出炉啦!

——原本还没感觉,看楼主这么一说,真是命途多舛啊!

——运动会必然会下雨,学生时代的经验诚不欺我。

——前面的我都知道,负责设计建造的玩家这两天都在论坛发疯呢,最后那个回鹘可汗是咋回事,展开说说。

——虽然还不知道细节,但肉眼可见的爆炸啊。笑死,我也感觉马球大赛没看黄历了。

——不,我证明是看过的QAQ当然不排除西域的黄历出现了错误这种情况,毕竟跟大唐断联之后这些都是自己在搞了,不够专业也是有可能的。

——狠狠怜爱楼上。

——来了来了,新鲜出炉的消息,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角逐之后,回鹘可汗人选终于确定,是上一任滕里可汗的弟弟曷萨特勤,今年十二岁。

——呃,我们开服好像也就两个多月吧?合着我们打仗抢地盘的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磨叽这事儿呢?

——这效率,要是没我们,是不是吐蕃人打到家门口都还没反应过来啊- -

——说好的回鹘是这个版本的top2呢?

——这些都不是重点吧,重点是之前有大佬说过回鹘下一任可汗是个天降猛男啊,就这?

——哈哈哈哈哈哈哈十二岁的天降猛男可汗,我笑了。

——等一下,先说说这消息是哪来的,该不会是谣言吧?

——不可能是谣言,那特勤那边送来的消息,我们小队亲自送进郡王府的,绝对错不了。对了,还趁机跟雁帅拍了合影,开心!

——替大家把楼上叉出去了,讨论继续。

——那特勤说的那应该不是假消息吧,所以到底怎么回事,猛男呢?虽然我觉得没有猛男的回鹘更好欺负,但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有点小失落呢。

——挠头,该不会是我们造成的蝴蝶效应吧?

——那不至于,我们一直都在西域,影响不到回鹘吧?蝴蝶也要讲究基本法啊!

——不对,好像还是有一个人被影响了的……

——呃……你是说那特勤?

——好像确实。

——而且我记得之前是说,特勤是王子的意思来着,这个十二岁的可汗也是叫特勤,应该没错吧?所以那特勤也是有继承权的?

——等等等等,我先盘一下逻辑(别说话,我在烧烤.jpg

——所以要是没有玩家的话,那特勤能打赢吐蕃吗?

——不好说,五五开的感觉。现在是因为有玩家提前报信,那特勤提前埋伏,才略占上风吧?

——那应该是没机会了……

——不不不,五五开才有机会。你想想,要是他歘的一下把吐蕃人干掉了,那有什么了不起?传回去不懂军事的人搞不好还以为只是小股敌人骚扰呢,但五五开保持对峙,国内那些养尊处优的家伙才能感觉到危机感,才会支持他上位啊!

——楼上说得对。其实这个版本的top三,吐蕃,回鹘和大唐都在走下坡路了。

——现在看着还过得去,三国都迎来了最后一位强力的帝王,但都是回光返照的感觉。再过三十年,吐蕃和回鹘就都在内乱之中灭国了,大唐苟得久一点,也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的挣扎而已。

——我还搜到一条,忘了是什么时候,反正就是可汗还是谁的领军在外,内部空虚,葛逻禄趁机袭击,回鹘“国内震恐”。连葛逻禄都打不过,更不用说吐蕃人了。

——感觉他们很依赖天降猛男的感觉,首领给力就打胜仗,不给力就……

——不管怎么说,那特勤距离我理想中的天降猛男还是有点差距的,当然,比十二岁可汗肯定靠谱得多。

——所以说,他本来是有机会当可汗的,结果被我们给搅合了?

——你看看这事闹的。

——我觉得他没当可汗也好吧,不然都这么熟了,将来雁帅打回鹘的时候,要跟他动手,那多不好意思啊?

雁来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

要是那特勤能看到这个帖子,应该也会由衷地说一句:你人还怪好嘞。

其实按照那特勤信里所写,回鹘国内的局势,远比玩家想的要复杂得多。

这事还得从怀信可汗说起。

当年奉诚可汗在位的时候,大相颉于迦斯率军与吐蕃争夺北庭,结果大败,还为了泄愤杀死大唐最后一任北庭节度使杨袭古。上面玩家说的葛逻禄入侵回鹘,导致“国内震恐”的事,就发生在这时候。

这一战使得颉于迦斯在国内的威望降至最低,次相骨咄禄趁势崛起,独揽大权。

之后奉诚可汗去世,没有儿子,骨咄禄便取而代之,于是,回鹘王系从药葛罗氏转到了阿跌氏。

这个阿跌氏,在回鹘属于是寒门中的寒门,小透明中的小透明,当年西突厥的十姓里没有它,后来回鹘建国的盟友里没有它,回鹘立国之后确定的内九姓部落没有它,回鹘强盛之后增加的外九姓部落也没有它。

至于骨咄禄本人,更是奴隶出身,最后坐上汗位,也算是励志典范了。

但不用想也知道,他的这条上位之路必然是充满血腥的。

自那以后,回鹘国内局势其实就一直不稳定,怀信可汗能坐稳这个汗位,一是因为本人能力出众、手腕铁血,二则是得到了咸安公主和大唐的支持。

所以,在咸安公主和滕里可汗相继去世,国内没有强有力的人物镇压,滕里可汗又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内乱自然无可避免。

大体上分成了两派,有人想拥立滕里可汗的兄弟,也有人想趁机恢复药葛罗氏的荣光,最终是前者惨胜,但也做出了不少妥协,双方共同拥立滕里可汗的弟弟曷萨特勤。

之所以是十二岁的曷萨特勤上位,是因为他是在怀信可汗登基之后才出生的,虽然不是嫡子,但是身份也比其他庶子更高。

但不论如何,拥立幼主都不太符合这个草原政权的习惯,尤其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能说,玩家的说法不无道理,这跟西州之战结束得太快,几乎没有对回鹘造成任何影响多少也有点关系。

不过这也说明,那特勤确实没有掺和这一次的夺嫡。

其实她也跟玩家一样,猜他就是保义可汗来着。

难不成真的是蝴蝶效应?

不过是不是,也都已经不重要了。从她来到这片土地上的那一天起,历史已注定会被重写。

……

论勒赞消失了。

也不能这么说,他答应要给高富帅的仆人送来了,客馆这边的一应日用也都叮嘱了不可怠慢,就是他本人没有再出现过。

高富帅也可以理解,应该是还没想好搪塞他、或者说是安西军的新借口。

相较之下,徐复倒是天天都来,态度也热情和气。

褪去了“他乡见亲人”的滤镜之后,高富帅也品出了几分味道。

来与不来,都是因为利益。

现在的安西军,显然已经是举足轻重、哪一方都不能忽视的一方势力了。

所以别人不急,他更不急,打算先养好伤再说。就算要搞事情,也得先把状态不满,免得别人来个明枪暗箭的,一不小心就噶了。

这天,徐复一过来,就看到高富帅在庭院里晒太阳。

也不知他哪里来的理论,认为病人要恢复就要多晒太阳,每天早晚都会铺一张毯子,趴在地上说是晒背。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但徐复一见这场面,就忍不住转开眼睛,默念“非礼勿视”。

高富帅没有戴幞头或者帽子,头发绑成髻,身上穿着一身短袖短裤,露出胳膊和腿,是徐复这种读书人夜里睡觉都不会有的随意和袒露。

但他自己好像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听到动静,就转过头来,热情地招呼道,“徐中丞来啦!”

徐复这才进了院门,快步走到廊下荫凉的位置,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高富帅穿成那样,可以坦然接受青藏高原的日照,徐复却是穿了一身厚实的官服,已经闷了一身的汗。

见他坐下,高富帅就问,“徐中丞上午怎么没来?”

“正要与高郎君说起此事。”徐复道,“我找人打听了一下,那论勒赞这几日似乎并无他事,只是没有来客馆,恐怕事为了拖延时日。”

被吐蕃人拖着,所有的要求都石沉大海,不答应也不拒绝,大唐的使臣们已经是很习惯了。

倒是没想到他们对安西军也是这一招。

高富帅的重点却并不在这里,而是好奇问道,“徐中丞找谁打听的?”

“找这里的唐人官员。”徐复说。

“吐蕃也有唐官?”高富帅更好奇了。

徐复解释了一番,高富帅这才知道,唐人在吐蕃做官,也是自古以来了。主要是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带来的官员及其后代,以及这些年交战之中抓到的俘虏和降将降官,此外也零星也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逃离至此的唐人。

在吐蕃做官的并不在少数,吐蕃人也并不歧视他们,甚至因为熟悉大唐的情况,不管唐蕃交好还是交战,都用得上这些人。

事实上大唐也有吐蕃人在朝为官。

在这个风气较为开放包容的时代,两边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事。

尽管如此,为了避嫌,在吐蕃为官的唐人,一般都不太想跟使臣接触,而且在吐蕃这种贵族制的体系之中,他们的地位和官职都不会太高,能做的也有限,顶多是私底下打听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

比如论勒赞的行踪。

话题转了回来,高富帅才想起来问,“中丞打听这个做什么?”

徐复被问得一愣。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觉得安西四镇是大唐的一部分,安西军站在他们这一边,帮着向吐蕃施压,让他们达成这一次出使的目标,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自然也没有人去征求过高富帅的意见,都觉得彼此应该心照不宣。

但现在高富帅问出来了。

虽然这可能就是他的说话风格,并非有意针对自己,但徐复还是有些尴尬。

看论勒赞被高富帅噎的时候只觉得痛快,轮到自己就是另一种感觉了。

徐复迟疑了一下,想着是该找个由头糊弄过去,还是直接将事情摊开了说。即使是对吐蕃人,他们也不会摊开来说得那么明白,但这些天兵的风格似乎就是如此。

一瞬间,徐复下定了决心,他怕万一糊弄不过去,反而把事情弄得更僵。

不如干脆一些。

他便道,“我等抵达此地已经有一段时日,但是国书递上去,吐蕃从上到下都无回应,这一趟只怕也是无功而返。天幸郎君在此,我观吐蕃人似乎极为忌惮安西军,还请高郎君相助我等,促成结盟之事。”

高富帅不由挠了挠头。

别人拐弯抹角,他可以打直球,但对方也打直球,他就有些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虽然他觉得这盟结不结、这三州还不还,对于玩家来说,都只不过是细枝末节而已,根本不用在意。

反正早晚都能打回来的。

但是西域虽然已经跟大唐断联几十年,一直都是自治,却毕竟名义上还是大唐的国土,对方把话挑明了说,他还真不好拒绝。

高富帅想了想,也直说道,“徐中丞,不是我不想帮忙。只是安西军毕竟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能做的也有限。最主要的是,依我看,这结盟之事,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推进的。”

他干脆将论坛之前讨论出来的结果告诉了徐复。

徐复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能以主使的身份出使吐蕃,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当然不少,但也很难将当下的局势分析得像高富帅这么透彻。

之前他们也觉得吐蕃人不会轻易归还三州,但理由说来说去都是“蕃人狡诈,毫无信义”之类的。毕竟三州之地,换做是大唐,也不舍得轻易割让。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吐蕃为什么许诺了又反悔,却是没有想过。

现在却能看得十分清晰了。

说实话,之前徐复旁观高富帅行事,感觉“天兵”是有些鲁莽的。

此刻却是刮目相看。

徐复不由得叹道,“果如郎君所言,那除非是主战派再立大功,或是得一盟友,势力大涨,否则这结盟之事恐怕绝无可能了。”

想到自己兴冲冲地赶来,却是空手而归,他不由心生挫败之感。

高富帅却是猛地从地毯上翻身坐起,“你刚才说什么?”

“结盟之事绝无可能?”

“前面。”

“主战派再立大功……”

“或是得一盟友。”高富帅不等他说完,就兴奋抢答,“对啊,既然主战派、世俗派、论族这边势弱,短时间内难以自行振作,那给他们加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不就行了?”

徐复失笑,“哪里来的强有力的盟友?”

“怎么没有?”高富帅指着自己的鼻子,“这不就是现成的、强有力的盟友吗?”

徐复怔住。

他下意识地想反驳,主战派才刚刚被安西军打败,高富帅更是才被主战派刺杀过,双方已经结了死仇,怎么可能结盟?而且在心里,他也觉得安西军身为大唐的一部分,自然应该与大唐共同进退。

但都是搞政治的,他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只要安西军愿意,只要能带来足够的利益。

高富帅还在问他,“徐中丞觉得怎么样?”

徐复如鲠在喉,明知道安西军是以此为借口自行其是,但还是只能拱手道,“若真能促成归还三州、两国结盟,高郎君当为首功。”

……

夏拉康寺。

尽管已经贵为尊贵的钵阐布,能够随时初入红宫,但是娘·定埃增桑布更多时间还是住在这里,过着清修的生活。

虽然无法拒绝赞普给予的荣耀与权势,但定埃增还是推举了另一位大堪布勃阑卡·贝吉云丹为钵阐布,让对方负责更多的事务、掌握更多的权力。

但一步踏入政治的漩涡,这世外清修之地,便也永远不可能再清静了。

更何况,在吐蕃,寺庙从来都不是世外之地。

从松赞干布营建大昭寺、小昭寺开始,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就与政治息息相关。就连他修佛,出家,从修行禅宗转而师从渐悟派,也都是随着朝中的局势变动行事。

所以此刻,定埃增坐在自己的禅房里,与人探讨的却并非佛法,而是阴谋算计。

虽然是娘氏这一代最出众的年轻人之一,常常能够见到钵阐布,但每一次在他面前说话,论勒赞都能感觉到一种强大的压力。

此刻,他战战兢兢地说出了自己这断时间费尽心思想到的,处理大唐使团和安西军的办法。

这办法,说起来也并不多么出奇,吐蕃也并不是第一次使用,但每一次效果都非常好,所以论勒赞打算再用一次。

总结起来,就是七个字——让唐人对付唐人。

大唐国内藩镇割据、不听号令甚至直接叛乱造反者时有发生,也是大唐君臣绝对无法容忍的。尤其是自从德宗朝之后,对于武将的不信任,几乎已经刻进了大唐皇帝的骨血之中。

当下这位唐皇才登基几年,但是已经展示出了锐意削藩的态度。

如果他知道西域现在的情况,知道安西军中有一支足以改变整个天下局势的“天兵”,会觉得欣慰,还是会提前感受到威胁?

更何况,得知雁来真正的身份之后,徐复能想到的那些,论勒赞当然也能想到。

一个拥有李唐血脉、又有天命在身的女人,还掌握了军权。

大唐皇帝能眼看着她在西域兴风作浪,不断坐大吗?

说完之后,论勒赞小心翼翼地问,“钵阐布以为如何?”

定埃增沉默良久,才问,“大唐与西域不通消息,要如何处理西域之事?”

“这个容易。”论勒赞道,“如今大蕃既与大唐交好,与安西军也息兵了,允许双方使节从河西走廊借道,也是应有之义。如此,当可抵得过归还三州了。”

定埃增之前一直没什么表情,听到这里才动了动眉毛,抬眸看了论勒赞一眼。

他态度是比较亲近大唐,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态度也是为了吐蕃的利益。

吐蕃与大唐世代交战,耗费粮饷无数,无论军队还是百姓都已经疲惫至极、难以维系,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两边的情况都差不多,但大唐国土广袤、地大物博,人口和钱粮方面天然就比吐蕃更有优势。继续打下去,最后先崩盘的必定是己方,所以定埃增上位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推进两国结盟。

可惜,无论吐蕃还是大唐,终究都缺少一点诚意。

再这样拖下去,恐怕最后终有一战。

论勒赞的这个办法,或许当真能暂时将大唐的注意力转到西域去,让吐蕃获得喘息之机。

“也好,就按你说的来吧。”想到这里,他便松口道,“你且去安抚一番唐使,安排好此事,尽早把人送回去。”

“是!”论勒赞大声应下,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虽然定埃增没有一句称赞之语,但是自己的建议能够得到他的首肯,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然而论勒赞从夏拉康寺出来,正准备赶去鸿胪客馆,就见自己安排在客馆那边的人匆匆赶来报信:“悉南纰巴,你快去看看吧,高郎君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让贡布请了好多韦氏的人过来,连论芒杰家的人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