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第二日,早就已经收拾好行装的回鹘大军,终于拔营启程。
玩家也收拾好东西,跟在回鹘军队后面,送他们回城。
搞得回鹘军队压力山大。
“我们回自己的地盘,为什么还要他们送?”至今仍然一无所知的普通士兵很不理解,就算他们跟唐军关系再好,联盟再牢固,也不能把唐军带回西州城去吧?
这跟引狼入室有什么区别!
可是这种事,他们抗议也没用,只能看着唐军跟在后面。
好在这些天兵完全是一盘散沙,都是各走各的,嘻嘻哈哈、说说笑笑,队列根本就不存在,自然也没有半点纪律可言。与其说是行军,看着倒更像是郊游。
虽然明知道他们打仗的时候战斗力十分惊人,但看到这样的军纪,又让人提不起太多的警惕心。
可能真的是为了显示双方关系友好,才让他们跟来的?
玩家没有察觉到回鹘士兵们复杂的情绪,一个个都处在莫名的亢奋之中。
他们就这么光明正大地过去接收西州城了?
虽说顶着敌人的箭雨和各种攻击夺下一座城池,充满了史诗感和英雄气概,但是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复一座城市,显然又是另一种境界了。
玩家在这种时候,思想倒是很灵活的,打仗有打仗的爽法,不打仗有不打仗的爽法。
他们来者不拒。
所以这会儿大家叽叽喳喳,都在讨论对吐鲁番的向往。
不过走着走着,他们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我怎么觉得有点热?”一个玩家狐疑地开口问。
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就引来一片附和声。
是真的热。
而且越来越热。
按理说,玩家也不是没有在大太阳下的沙漠里赶过路,但即使是那时候,感觉好像也没那么热……
“哈哈哈!”一个知情的玩家忍不住笑出声,“我们现在可是在去吐鲁番的路上,当然会越来越热了,那里可是传说中的火焰山啊!”
对哦,众玩家恍然大悟。
西域这片地方就是如此神奇,即便是相隔不远的两处地方,气候和环境也会天差地别。
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势差别太大。
像是吐鲁番,海拔最最低的地方甚至比海平面还低,又在大沙漠边缘,怎么可能不热?但往东一些,哈密旁边的巴里坤地区,海拔达到四千多米,这个季节还很冷。
相较而言,龟兹、焉耆那一带,算是比较正常了。
这样说来,其实论洛丹的军队,运气还是不错的。
他们还没来得及走到气温发生变化的位置,就遇到了敌人,所以还能在相对比较适应的环境里作战。要是真的到了西州城下,光是异常的气候,就足够让很多士兵的战斗力锐减。
……只是不知道论洛丹喜不喜欢这种运气了。
对玩家来说,自己没去过的地方,那些地理和气候的说法太过复杂,很难记忆,但是一提“火焰山”三个字,大家就都懂了。
亲自走到这个地方,才知道它为什么会被叫做火焰山——周围的丘陵和山石都呈现出一种红色,在烈日炙烤之下,地面温度常年超过四十度,行走其中,会有一种空气都在燃烧的错觉。
事实上就算现实里来过这里的玩家,也觉得很难熬。
毕竟现实里都是坐车通行,速度快不说,还能吹空调。现在却是要顶着烈日,徒步走过去。
铠甲是肯定穿不住了,直接脱下来扛着。外套也早就脱掉了,只剩下被系统焊死在身上的中衣。不过这么一脱,大家立刻发现了不对,怎么大伙儿都是长衣长裤,却有那么几个人穿的是短袖短裤?
看着还挺眼熟的……
“啊!”一个玩家猛拍大腿,“这不就是这次活动商店上架的那个新外观吗?”
被他一提醒,其他人也想起来了。
这回的活动商店里,确实上架了这么一款外观,当时让很多玩家都摸不着头脑。说他是外观吧,根本没有任何设计感和花样,就是非常简单的短袖短裤。在风气保守的古代,这玩意儿也没法直接穿出去,实在想不明白到底能买来干嘛?
现在看来,官方果然还是官方,没有任何一个动作是没必要的。
“西州之战”的活动商店里卖的东西,这不一到西州就用上了?
唯一的问题是,换装完毕之后,玩家很快就发现,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情况下,皮肤很快就被晒伤了!
救命,这个游戏为什么总是在这种地方做得这么真实?
最后一部分玩家实在受不了了,干脆直接下线。
反正赶路也没什么好期待的,这两天就先休息,等雁帅在西州城里设置好了复活点,直接死过去比较快。
不过下线的终究是少数,毕竟一生倔强的玩家,大都不肯错过接收西州城的历史性的时刻。再说,换个思路想想,就当是集体旅游了,像这种极端环境的体验,现实里肯定是不会去尝试的,就算是游戏里,以后有了复活点,估计也很难得了。
反正玩家嘛,死一次所有状态就重置了,怕什么晒伤?
但他们也不再跟在回鹘军队后面磨磨蹭蹭地走,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于是回鹘军队就懵逼地看着玩家风一般地从他们身边刮过,迅速跑到了前面去。
那特勤也有些吃惊,正好看到雁来骑马从一旁飞驰而过,连忙把人叫住。
本来是想劝她,行军在外要注意保留士兵的体力,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挥霍,不然很容易出事,但转念想到那是天兵,他又偃旗息鼓了,只是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雁来回头朝他挥了挥手,大声笑道,“我们先走一步了,西州城下等你们!”
然后潇洒地打马而去。
那特勤注视着她的身影逐渐远去,不免生出几分感慨。从来都是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去如风,现在倒是被唐军甩下了,而且很多天兵根本没有骑马,就是靠两条腿跑。
其实回鹘军队也基本都是骑兵,要跟也可以跟得上,但是大军行进,后面还有辎重车辆和负责后勤的辅兵、奴隶,总不能甩下他们吧?
“又发现了天兵的一个优势啊……”那特勤回望了一眼自己的军队,轻声叹息。
在这支唐军里,根本没有所谓的粮草辎重,也没有后勤人员。
虽然不知是怎么做到的,但这样一支军队,必定具有极高的机动性,随时可以前往任何地方支援。而有这样一支援军,又还有什么敌人值得他们畏惧害怕?
……
那特勤本以为,这样一支大军兵临城下,必定会让整个西州城人心惶惶。
尤其那些天兵,他这几天也算是摸到了一点脉,知道他们有点百无禁忌的意思。人已经到了西州城下,又怎么可能忍得住不折腾,一直安安分分地等待?
不过那特勤觉得,提前让西州城的人们适应一下天兵的风格,也不是坏事。
再者让他们先紧张起来,有了心理准备,后面将城市交接出去的时候,应该也更能接受。
万一天兵跟城中剩余的守军起了冲突,闹得不愉快,那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怪不到他头上。
这种种心思,可能连那特勤自己都不能完全理清。
总之,就是既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西州城的归属,又不想看到天兵的行动太过顺利。
不过,等回鹘大军回到西州城,那特勤发现自己想多了。
入眼所见的情景,跟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明明唐军就驻扎在西州城外不远的地方,但城门居然还开着,城中百姓进进出出,似乎全然不以天兵为威胁。
再仔细一看,发现很多出城的百姓,目标竟然都是天兵的军营。
这些百姓肩挑手提,带了不少东西,都是吃食和各种手工制品,居然是去军营那边做生意的!
人多到甚至已经在营地附近形成了一个临时的集市。
那特勤看着这一切,只觉得又荒唐,又奇妙。
明明天兵最多也不过提前一两天时间抵达,怎么搞得好像已经来了一两个月一样,已经完全融入了西州城的生活,不夸张地说,比回鹘军队融入得还要好,以至于这座那特勤本该是分熟悉的城池,似乎都多了几分陌生。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奇怪。
自从大唐贞观年间,高昌国叛唐,改投西突厥,堵塞了西域的交通,被唐军讨伐剿灭,改设西州之后,大唐在这里的统治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二十年前,大唐在西域的力量逐渐衰弱,吐蕃人和回鹘人才在这里展开了长期的、反复的争夺战。
尽管回鹘成为了最终的赢家,但统治的时间毕竟还短,城中的百姓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换上一代,自然还是心向大唐的。
平时看不出来,现在唐军兵临城下,倒是能看清了。
唯一让那特勤欣慰的是,城中的守军并没有跟唐军起冲突,但也派了一支队伍,驻扎在唐军营地附近,以作防备。
不过很显然,这并不能对当下的局势产生任何影响。
事已至此,那特勤也失了看热闹的心思,干脆让大军暂时停下,自己则率领一支亲兵小队,前往唐军营地,邀请雁来跟他一同入城。
既然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与其拖拖拉拉,不如干脆爽快一些。
雁来这会儿正在啃黄瓜。
该说不说,气候热也有气候热的好处。龟兹、焉耆那边春耕才结束没多久,吐鲁番这里都已经有成熟的瓜果蔬菜上市了。发现这一点,玩家顿觉这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
其实这里热归热,但是因为太干了——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所以不会像南方那样潮湿闷热,感觉人好像待在蒸笼里,体感上会舒服很多。
何况这里的风也很大,空气流动起来,就算再热也是清爽的。
再咬上一口刚刚从井水里捞上来的、沁凉的瓜果,那叫一个舒坦!
雁来有些年没有吃过生黄瓜了,主要街上卖的瓜都没有黄瓜味了,用来凉拌都差点意思。但这里的黄瓜不一样,一口下去,她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夏天,偷偷溜进菜园里,摘下水灵灵的小黄瓜,就蹲在瓜架下面啃个痛快。
那样的日子啊……
还没来得及感怀一番,那特勤就来了,雁来只好打起精神待客。
听到那特勤的来意,她不由有些惊讶,“不是说了给你们三天的时间吗?我们真的不急。”
“你们进了城,也不影响我们收拾。”那特勤想到刚刚过来时看到的场面,忍不住在心里摇头,西州城的百姓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迎接王师了,他再从中作梗,也只是枉做小人,不如趁早交割清楚,各方面也都能安心。
顿了顿,他又道,“况且,这种时候,城中的回鹘大军,也未必都听我号令。唐军提前进城,也就不虞有什么反复了。”
“也好。”雁来想了想,虽然不怕夜长梦多,但尽早把复活点开了,玩家来回也方便。
这么想着,她打开面板,看了一眼气运值余额。
虽然没有料到玩家对于千机锁的热情这么高,出现了气运值超支的情况,但好在这场跟吐蕃人的战争,名场面也不少,热度一直维持得不错,又有大笔气运值入账,总体来说,赚的比花的多,所以如今余额还剩将近四十万。
应该够了。
那就没必要再等。
雁来三两口将手中的黄瓜吃完,起身去洗了手,又给玩家发了个任务,便对那特勤道,“走吧。”
那特勤本来想问她需不需要准备一下,结果一出营帐,就发现外面的天兵已经行动了起来,有人负责疏散过来做生意的百姓,也有人已经在收拾营地,空闲的人则已经在整队了。
他眸光微微闪烁,心想这就是那种能随时传递消息的能力吗?
要是雁来知道他在想什么,一定会告诉他,他想多了。
虽然发了任务,玩家就会去做,但这种大规模的行动,还是需要有人指挥的。只不过这些杂事,成熟的指挥自己就安排好了,根本不用来请示她,看起来就好像只需要一个任务,玩家就自己井井有条地行动了起来。
就像是自动贩卖机里其实有个人在操作一样,不用太惊讶。
……
雁来在考虑一个问题。
眼看又要开一个复活点,是再召唤4*5000个临时玩家,还是将目前的六万临时玩家转成正式玩家?
当初之所以限制登录时间,让玩家分批上线,本来就是因为粮食不够,又需要足够多的玩家参战,才做出的权宜之计。但这样一来,在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其实挺不方便的。
比如这回打论洛丹的吐蕃军,就有一批玩家根本没能赶上,多来几次,肯定会极大地消耗玩家的热情。
再比如庆功宴和之前的比赛,很多玩家也没能参与。
后面还要举办马球大赛,如果参赛选手连游戏都上不了,还怎么比?
而且虽然雁来不太希望看到,但是不得不说,一款游戏,总是刚刚开服的时候,玩家活跃度最高,甚至会有大批玩家除了睡觉时间,整天都在线,但是过个一两个月,活跃度就会渐渐下滑,在线时间也慢慢减少。
《安西四镇》这款游戏开服快两个月,也差不多该到这个时候了。
本来玩家就上不了几个小时,自然也没必要再限制上线时间。
最后就是粮食储备方面,当时就龟兹城一块地盘,就算再怎么勒紧裤腰带,也确实没法养活这么多人。但现在,即便不计算顿多城、大石城那样的要塞,有四座城市在手,养活这样一支军队也绰绰有余。
就说西州城,那特勤之前带出城的大军有五万人,城中还有至少一万守军,这就是六万人了,存粮肯定不少。
虽然出城打仗消耗了一些,又要分一部分让他们带走,但也还能剩下一些。
当然,雁来要养活的不止是玩家,还有为数不少的俘虏,不过算一算,应该也差不多。毕竟玩家并不是全天都在线,实时在线人数能有两三万就不错了。
甚至感觉还可以再召唤一些。
不过这个可以留到后面,先统计一下数据,再看情况决定要不要补充人手。
那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等复活点开完,并没有开打的“西州之战”活动也可以结束了,今晚就发更新公告。
就是下一期的活动还需斟酌……
“雁帅在想什么?”见她始终沉默,目光也有些虚幻,并没有在看这座即将要落入自己手中的城市,走在一旁的那特勤忍不住问道。
雁来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问道,“王兄,我听说,自从吐蕃阻断了大唐跟西域的交通之后,丝绸之路上的交易,全都经由回鹘中转了,可有此事?”
那特勤也没想到她会问出这样一个完全超出预料的问题,愣了一下才道,“的确如此。”
说完,他也反应过来,意识到雁来为什么要问这个了。
现在安西军的地盘虽然扩大了不少,但仍是四面皆敌,自然很需要商贸往来,以交换本地没有的种种物资。
送佛送到西,西州城都让出来了,那特勤也不介意多说一些,干脆给她细细说了说会经过这条路的大型商队,并且保证下次他们再来,会替她作保,让商队继续往西州城来。
雁来闻言不由一笑。
按照那特勤的说法,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依旧是粟特商人,而并非回鹘人。商人逐利,又怎么可能因为西州城换了一个主人,就不来了?
当初安西四镇还在的时候,也有不少粟特商人往来,说起来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只是后来葛逻禄和吐蕃人截断了两边的道路,商人们审时度势,这才不再走那条路,但算起来也没过去几年。
所以雁来相信,一旦西域的势力变化传开,自然就会有粟特商人主动上门。
不过她还是谢过了那特勤。
这样一来,就更不用担心粮食不够了。
粟特人聚居的七河之地也是绿洲城邦居多,也出产各种粮食,他们的商品里自然也少不了这一项,大不了到时候让玩家自己花钱去买粮。
打定了主意,雁来也就暂时收敛了思绪,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这座城池上。
跟龟兹城一样,这座城市虽然也保留了不少高昌国的特色,但更多的是唐军来到这里之后修建的房屋和建筑,看起来非常亲切。
他们进城的时候,有不少城中百姓特意赶来围观。
虽然那特勤之前看到不少城中百姓出城去跟玩家做生意,但其实相较于整体人数而言,那样的人依旧是少数,大部分人还在观望之中。
但现在,唐军跟回鹘军一起进了城,很多人的心思就忍不住活络起来了。
西域战事频繁,对于各种规则与潜规则,普通民众也有所了解。
若不是唐军要接手西州城,就算两边是盟友,也不可能让大军入城的,顶多只会让唐军将领戴上几十上百的亲兵入城,以示亲和。
所以,西州城又要回到唐军的手里了?
虽然这些唐军看起来非常年轻,但身上穿着的服饰和甲胄的样式,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进城的时候肯定会拍视频,为了看起来足够有排场,玩家们忍着高温换上了衣服和装备。
看起来倒是也挺有模样的,但其实已经有人在论坛发帖,呼吁所有玩家联名给雁来上书,更改军装的式样了。
短袖迷彩服就挺不错的。
或者那种土黄色的衬衫,更适合沙漠地形。
但总之,袖子要短,布料要薄!
就连铠甲方面,也有很多人建议干脆放弃防御更好的铁甲,转而选择藤甲、布甲。
反正玩家嘛,防御方面的需求不高,还是轻便舒适更重要。
就在这样的各怀心思之中,一万多唐军鱼贯入城,簇拥着雁来来到了城北正中心的西州都督府。
这里曾一度作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后来安西北庭分立,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这里就成了天山军的驻地,后来又被吐蕃和回鹘反复攻陷,这座都督府也几经翻新修建。
如今,它终于又回到了唐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