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授站在焉耆王宫外等候召见。
这个身份是焉耆王的男人,却没有资格进入这座被叫做“焉耆王宫”的宫殿。
龙授的心里有一瞬的凄凉,但很快就被他收起。
这事横看竖看,怎么也怪不到唐军身上。
以前焉耆还是安西四镇之一的时候,每一镇的镇将都是由本国国王担任的,大唐虽然也会派遣官员和将领,但都是辅佐之职。就连安西大都护府,治所虽然设在龟兹,官衙也是在城外单独修建的。
不管私底下如何,至少表面上摆出不干涉当地内务的态度,给足了他们尊重和体面。
尤其是郭昕这个武威郡王,虽然军事上的手段铁血强硬,但日常相处却是谦谦有礼,令人如沐春风。
真正破坏规矩的是吐蕃人。
一个节儿都能凌驾于自己之上,还大摇大摆地占据了焉耆王宫。
所以龙授这个由吐蕃人扶持起来的焉耆王,其实从来没有在这座焉耆王宫里住过。
此刻他站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宫殿之外,心中除了紧张与惊慌之外,又有几分隐隐的期待。
唐军回来了,那么一切会被“拨乱反正”吗?
如果现在主事的人仍是郭昕,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龙授已经打听过了,郭昕虽然还在,但已经不管事了,如今这位四镇节度留后是他的义女,已经全权接手安西军在西域所有的事务。
而他对对方却全然无知。
没有等多久,一个天兵从里面走出来,好奇地打量了他几眼,才说,“雁帅正好有空,跟我来吧。”
龙授连忙跟上。
一路上他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但还是能够十分明显地感觉到,这座宫殿的氛围,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行走在这里的几乎都是天兵,他们的言行举止其实并不像在外面那样轻佻,应该都是有正事的,但是那种昂首阔步的姿态、旁若无人的谈笑,打破了宫殿本身的庄严肃穆,变得既利落又活泼。
虽然没有抬头,但走着走着,龙授还是发现了不对劲。这个方向,好像并不是去正殿的。
确实不是。
没多久,他就在校场上见到了正在练习长槊的雁来。
跟她对战的人是白真珠。
这妹子也是个执着人,雁来当时为了安全考虑,没有带任何原住民过来焉耆城。但收到她让玩家送回去的信之后,白真珠立刻带着其他几位亲兵赶了过来。
好在当时次仁斯塔已经开始龟缩不出,倒是没碰上什么危险。
正好雁来箭术练得差不多了,感觉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开始主练长槊,便继续让她担任教练和陪练。
这玩意跟弓箭不一样,虽然也可以自己练,但有人对练效果更佳。
但见场上,两人身随槊动,战成一团,一时只能看到槊锋寒光点点,如果朵朵梨花绽放,槊杆则如一条灵蛇,在主人手中随心而动,或点、或扫、或压、或挑,灵巧至极。
龙授有些吃惊。
他已经见过了安文静,听他说起雁来入城那一天的凶险,以及她那一手令人过目难忘的连珠箭,但没想到,她除了箭法,长槊也使得这样好。
除了快和狠,练习长槊更重要的其实是这个“巧”字。因为槊杆是软的,所以反作用力也有一股子韧性,不能用蛮力硬抗,而是要顺力而动,借由这股力让自己的动作更快,更难以防备,同时还能在防守与进攻之间灵活转换。
要练出火候,可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才有那句“月棍年刀一辈子的长枪”。
雁来的长枪其实还在熟练级,要说多令人惊艳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她那么年轻,已经有了那样的箭术造诣,长枪也使得有模有样,自然就令人惊艳。
不过也是,她能被郭昕收为义女、委以重任,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诸多大事,必有过人之处。若因为她年轻,又是女子,就生出轻视怠慢之心,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龙授这般想着,态度越发谦恭。
一场打完,雁来将手中长槊交给白真珠,从另一个亲兵手中接了帕子,一边拭汗,一边往他们这边走,然后直接从台上跳下来,笑着朝他招呼道,“怠慢大王了。”
龙授连忙低头,口称不敢。
他没想到雁来会这样“不拘小节”,难免有些不自在。
可是转念想想,若她是个男子,在校场这样的地方跟自己见面,不摆架子、不用礼仪,那就是表示亲近,是龙授求也求不来的待遇。如此,又怎能因为她是女子,就觉得这样不合适呢?
上位者没有什么合不合适。
再说,雁来也不是普通女子。身为“天兵”的主人,她虽是□□凡躯,但终究与凡人不同,自然也不受那些世俗的条条款款束缚。
龙授自己说服了自己,态度也渐渐放松下来,“能瞻仰雁帅英姿,是小臣之幸。可惜小臣年事已衰,力不从心,不然早就忍不住开口,请雁帅赐教了。”
真会说话啊……雁来打量了他一眼。
听着是奉承,其实是趁机说出“年事已衰”这四个字,表明自己没有任何争权夺势之心。
难怪能在吐蕃人手下做事。
对方如此识趣,雁来也省了不少事,所以她脸上的笑容也更真诚了,“听闻大王家中有不少子侄,都很有才干。若是大王愿意,也可以叫他们出来做事。”
龙授大喜过望,“多谢雁帅!”
他虽然一早就打着“拨乱反正”的心思,安文静也确实在拿下焉耆城的事情上出了一份力,但是龙授也没指望凭借这点功劳就能如何。
明眼人都知道,如今这座城,是雁帅的城,是天兵的城,却唯独不是焉耆人的。
龙授之所以紧张担忧,也正是因为前途未卜,拿不准雁来对他们的态度。
但有这句话,就说明雁来不会介意用他们的人,纵然不用老人,也会用年轻人,那就足够了。
雁来笑道,“城中诸事繁杂,正是用人之际,本就该选贤任能。”
这倒不是客气话。
都知道玩家是最不耐烦枯燥的,况且玩游戏终究是为了趣味性,要他们成天待在官衙里处理冗杂的公务,那跟在现实里上班有什么区别?
就算有任务压着,估计也很难调动起积极性。
所以,具体的事务还是要交给原住民来做,玩家只需搭建框架,再监督执行,就能轻松许多。
等有了什么热闹,比如侦查啊、判案啊之类的,再发任务让他们参与。
龙授是个识趣的人,雁来也利落地表明了态度,谈话的气氛自然更加融洽。然后雁来才提起了另一件事,“大王应该见过安文静了,那个龙般若,我还没有处置,大王有什么想法?”
“还请雁帅将人交予小臣发落。”龙授立刻咬牙道,“必定给雁帅一个交代!”
那个龙般若当时见到安文静,立刻起了歹心,想对他动手,却被赵猫猫反过来抓住了。后来审了一下,原来他觉得这是个绝佳的好机会,只要干掉安文静,再向吐蕃告密说龙授有反意,把人拉下马,他自己就有机会成为新的焉耆王。
……还真是一点新意也没有。
对雁来而言,这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但龙授却是遭遇了亲人的背叛,肯定恨得牙痒痒,所以她才把人留着。
这会儿听龙授开口,便干脆地应道,“人就关押在王宫的大狱里,大王回头自去处置便是。”
“这……”龙授微微迟疑。
在焉耆王宫里处理这些事,会不会不合适?
雁来笑道,“如今吐蕃人已经不在了,这座宫殿,自然也该物归原主。”
其实在雁来表明可以继续用他的子侄做事之后,龙授对焉耆王宫的归属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说到底,虽然称“王”,但是绿洲城邦的规模基本上也就那样,一座城市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手中兵马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所以很多时候,也不是他们想做二五仔,而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就是如此,只能依附强权。
尤其是焉耆国,右边是龟兹,左边是高昌,都是西域诸国中实力比较强大的,焉耆夹在中间,谁都得罪不起,偏偏又地处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西域的处境可想而知。
焉耆王宫其实也就是个大一点、华丽一点的院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是听到雁来说出这句话,龙授还是有种又惊又喜的感觉。
真不愧是郭昕选定的继承人啊,这行事也是如出一辙的敞亮。
其实吐蕃人缺这一个院子吗?不缺。只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羞辱他这个焉耆王而已。
但这种事,郭昕和雁来就不会做。
虽然心里欢喜,但龙授还是道,“小臣如今已经有了别的住处,这王宫本就该让雁帅来住。”
“不用。”雁来摇头,“我平常也不在焉耆,如今也不过是暂住,岂可鸠占鹊巢?况且天兵们已经打算在城中为我建造一处别馆,连地方都选好了。”
这事也是雁来才在论坛上看到的。
好像是因为玩家们打卡完焉耆王宫之后,又嫌弃这地方不够气派。
很多幻想作品里,经常会有古人反穿现代,然后身为王侯将相的他们嫌弃现代人住的三室一厅是“鸽子笼”的情节。但事实上,除非是那种八九十年代的筒子楼,否则从层高、房间面积、通风和采光等各方面来看,都是现代商品房完胜。
古代的院子唯一的优势就是占地面积更大一些而已,但是参观一下那些颇负盛名的古代园林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屋子都挺局促的。
就算是重檐斗拱,从外面看十分壮丽恢弘的皇宫大殿,内部空间也很有限。
这是建筑工艺的差距,不是依靠钱财或者权势就能弥补的。
所以玩家打算自己动手,建一座真正的宫殿。
不过宫殿要回龟兹去建,焉耆这里建个别馆就行了,算是练手。
话是这么说,但雁来感觉,玩家一旦动手,搞出来的动静肯定不小。但他们自己出人出钱出力,又不用担心奇观误国,她作为收礼的人,也没什么理由不同意。
龙授一听是天兵的心意,就不好再坚持了,只是道,“那别馆建成之前,雁帅还是继续住在王宫之中,让小臣尽一尽地主之谊。”
“那就叨扰大王了。”雁来说着,面上露出几分迟疑之色。
龙授立刻问,“雁帅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雁来便无奈地道,“王宫主殿一直都是空着的,大王随时都能搬回来,只是……”她停顿片刻,轻轻叹了一口气,面上露出几分歉意,“因这里是吐蕃人住过的地方,天兵们之前搜检过,只是他们动作粗暴,恐怕损伤了屋子。”
龙授释然笑道,“这有什么?这屋子年月已久,本就该重新修缮一番,如今倒是正好。”
雁来自然是称赞他心胸宽广。
又说了几句废话,见雁来没什么事了,龙授便主动告辞。
走出去一段距离,他回过头,就见雁来已经重新回到了台上,重新开始了对练。
这般勤勉,也难怪技艺精湛了。
因为雁来特意提了,龙授便打算顺路去看一看屋子,也好知道该如何整修。
等到了地方,他才知道雁来当时的表情为何那样古怪。
房屋损伤倒是不至于,只是这些房间简直比被土匪洗劫过还要干净。
天兵们真是……不拘小节。
……
战事暂时告一段落,玩家们吃了一顿庆功宴之后,就进入了日常长草阶段。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要忙的事情不少。
除了要给雁来建房子之外,焉耆城的地也得赶紧种上,赶上春耕的尾巴——有点可惜,等吐鲁番打下来,应该是赶不上了。
不过听说回鹘人也会种地,说不定到时候可以接手现成的。
另外,既然占据了焉耆城,那么从龟兹到焉耆这段路就成为了新的安全区,也该清理一番。该修的烽火台修起来,该建的驿站建起来,该开辟的土地开起来……
绝对不能再出现玩家看图迷路的情况了!
至于说因为看到之前迷路玩家发的沙漠内部的各种风景照,于是对探索沙漠产生了兴趣,主动跑到沙漠里去作死的,那不算。
雁来本人也在梳理这段时间的收获。
十级之后,玩家们的升级速度已经放慢了很多,因为每天获得的经验增加了,但是升级所需要的经验也同样在增加,算下来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可以升一级。
雁来设置的满级是70级,普通成年人的属性低值是50,升级获得的属性点可以确保将五维属性全部拉满,多余到时候直接兑换成技能熟练度。
按照半个月一级算,目前普遍在12级徘徊的玩家,提升到满级还需要两年半。
前提还得是保持现在这种肝度。
这个时间听起来很长,但是这款游戏毕竟不是普通的“满级才是开始”的游戏。
在这个没有超能力的世界,玩家如果将属性拉满,就是毫无疑问的超级士兵,到时候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都将大打折扣,所以雁来才有意拉长了这个时间。
如此一来,只有很少一部分玩家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去肝满等级,大部分玩家则会逐渐减少登录时间,或者即使在线也是去体验其他的游戏玩法,就能保证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不会太过失衡。
当然这是说玩家,至于雁来自己,当然是要尽快升级,越快越好。
没错,就是这么双标!
毕竟玩家可以复活,她又不行。
不过受限于玩家的数量,她的升级速度虽然比玩家快一点,但目前也才艰难地升到16级,获得的属性点全都点了体质,现在是75点。距离雁来想的“皮糙血厚打不动”的程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等级越高,需要的经验值就越多,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玩家的数量都不会增加,也就意味着,她的升级速度只会越来越慢。
所以对于春耕,雁来比玩家想象的更重视。
毕竟玩家还能东奔西跑,一会儿做任务一会儿去打仗,原住民们大部分可都在埋头种地呢。
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今年能种出足够养活十万玩家的粮食就行了。
言归正传,除了属性之外,雁来的各项技能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不过除了下了苦功的箭术,其他的都还在熟练级。
接下来,雁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讲长槊肝到精通级,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
什么叫合格的将领?
至少有人来单挑的时候,至少可以跟对方打个有来有回,而不是一下子被挑落马下。
虽说现实不是演义小说,但是据雁来所知,这个时代的将领们,还挺喜欢搞这种比试的,游牧民族的大小首领们尤其如此。
而她接下来就要跟论洛丹和那特勤接触了。
说到这个,是不是也该在玩家之中组织几支马球队了?
这种活动在军中十分盛行,大唐、吐蕃和回鹘都是如此。搞不好以后还有要跟他们比试的时候,总不能连一支队伍都拉不起来吧?
唔……等西州之战结束之后,就举办第一届马球大赛好了。
有比赛,有奖励,玩家就会有动力。
可以先写在这一次的更新公告里,让大家提前拉起队伍,练习技术。
是的,雁来又要写更新公告了。毕竟很快他们就会介入到吐蕃和回鹘的战争之中,“前瞻活动”自然也可以结束了,要开启正式的“西州之战”。
另外雁来还有一个比较犹豫的地方,就是要不要开启装备绑定。
之前只有龟兹城一快地盘的时候,就算装备掉在城外,回头再去捡回来也就行了,反正跑图嘛,玩家都习惯了。
但现在地盘大了,玩家们如果想直接死去某座城市,就没法带上装备。虽然也有家资丰厚的玩家,选择在每座城市里买房,再在房子里放上全套的装备,随时准备更换,但还是比较麻烦的。
如果能绑定,当然会方便很多。
但雁来以前没开这个功能,难道是因为她不想吗?
自然是因为消耗比较大,开不起。
因为将装备与身体绑定,消耗的是系统的能量,也就是雁来攒的气运值。
现在气运值的获取速度,也就勉强能跟得上攻打新城市,开复活点的速度。之后如果能拿下西州,它就将成为安西军跟回鹘的边界,这个复活点肯定也不能省。
所以虽然在设计上,玩家的声望值就等于是气运值,按理说只要有,就应该可以用,但雁来就像一个现金流出了问题的银行,玩家的存款是在的,但想取出来用,暂时不行。
好在玩家并不知道这一点……
但是雁来已经不止一次在论坛上看到抱怨这个的帖子了,客服信箱里,时不时也会有相关的投诉。
她的想法是,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至少要先让玩家看到官方的态度。
唔……要不这样,先开个体验版功能。
既然是体验版,那自然限定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用,她这边压力就会小得多。
至于要怎么挑选体验玩家?
雁来决定民主一些,这回就不挑选了,直接将这个功能放进新的活动商城里,让玩家自己决定要不要买。
战争期间,应该还是会有不少玩家愿意花功勋值来买的。
毕竟打仗的时候,跑图回到战场,还要先穿上装备再开打,也是挺狼狈的。
等这一仗打完之后,按照雁来的计划,之后就该安心搞发展了。只要吐蕃和回鹘老实点,不要来撩闲,秋收之前她都不打算再开启大规模的战争活动。
到时候不需要开复活点,再开通用声望值绑定装备的功能,让普通玩家也能用上。
希望到时候玩家们争气一点,都给她卷起来,多赚点声望值,让她能够早日实现气运值自由,不用干什么都抠抠搜搜的。
雁来随手将这一条也写在面前的纸上,感觉这日子还是很有盼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