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投资做人不能太偏心

“没联系。”李母道,“我看她是没脸联系,她怎么就跟人私奔了呢,还写下了那么一封信,老脸都被她丢光了。”

李家人无法说郭鹏做得不够好,李慧不能生,郭鹏没有离婚,李慧找了别的男人,郭鹏没离婚,是等李慧跟别的男人私奔之后,郭鹏才跟李慧离婚的。

郭鹏的条件算是好的了,在城里工作,不是在乡下,也不是在县城。南城算得上是一个好地方,多少人都想去南城的。

李慧就那么把婚姻给折腾没了,太糟心了。

“你们没有打算把芙蓉接回来?”石母问。

“不接。”李母道,“当初说好的,孩子抱养给他们,那就是给他们的。现在再把孩子抱回来,孩子也不可能跟我们亲。一个女孩子而已,千里迢迢去抱回来干嘛,嫌弃家里钱多吗?”

“那孩子到底是你孙女,你就不怕郭家人对她不好吗?”石母问。

“人在做,天在看。”李母道,“郭家人要是敢对那个孩子不好,那就是他们的问题。”

“他们没有把孩子送回来?”石母又问。

“没有。”李母道,“这么远,送回来干嘛。郭鹏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就说了,孩子是他的女儿,不是我们家的孩子了,他得对那个孩子负责,得养大那个孩子。他要是不养那个孩子,我们就去闹。他没有管好他自己的媳妇,让他自己的媳妇跟人跑了,找我们也没有用。”

李母想李慧是她的女儿不错,可是李慧早就已经嫁人了,那就应该是郭鹏对李慧负责,对那个孩子负责。

“……”石母有些无语,李家不打算要那个孩子了,这些人也真是的,郭鹏看到那个孩子只会想到孩子的姑姑找了别的男人私奔,郭家那些人也不知道会怎么对待孩子,那个孩子真是可怜。

“你要是想养,你可以去把她接回来。”李母道。

“不,不,不,我不养。”石母有自己的儿孙,哪里可能去养别人家的孩子,她丈夫不可能同意,儿子也不可能同意。石母就是恰巧过来,这才问问李母。

“你看,你也不养。”李母道,“多一个孩子多一张嘴,家里哪里来的那么多吃的。她来到小县城,以后的未来也不好。她既然去了城里,那就在南城待着,不要回来。南城多好啊,她回来必定没有那么好的。她上学得要钱,吃喝拉撒都得要钱。”

李母不是真心为那个孩子考虑的,只是担心自家要多花钱。

石母在李母这边吃了一顿饭,等她出李家的门之后,石母又给石桂兰打一个电话。

“那孩子怎么样?”石母问,“你有认识的人,知道吗?”

石母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她左右看看,不大想让李家人看到。

“妈,我早就没有在那边了,现在打电话过去问,也不合适。”石桂兰道,“姨他们不去接孩子过去,我们家也不可能去接孩子。多问几句,要是他们把孩子给我送过来怎么办?”

石桂兰害怕被那个孩子给赖上,“妈,您也不知道我现在的处境,我还有两个继女呢。让那个孩子过来,怎么生活?”

“也是,你不要打电话过去问。”石母道,“那个孩子又不是你生的,你不用管。”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石桂兰道,“少问几句,就当那个孩子是郭家的。我们多问几句,别人不会觉得我们是在关心孩子的,别人只会觉得我们恶心。”

“好了,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去了。”石母道。

这些人都没有关心李慧的去处,也不关心李慧的亲侄女,一个个都担心孩子被送到他们这边,一个个都不想为孩子负责。

范雅妮跟郭鹏等人都已经说好了,孩子就在她家里,孩子叫她姑姑。范雅妮想原主曾经在郭家生活,郭家没有刁难原主,让原主长大了。现在,范雅妮养一下郭芙蓉也没事,她没有把郭芙蓉当成谁的童养媳,也不可能让郭芙蓉当童养媳。

郭大嫂见到郭芙蓉的时候,也没有冷下脸。郭大嫂是知道孩子不用她跟郭鹏养,这才没有多说什么。要是孩子需要她跟郭鹏养,她一定要说的。

郭芙蓉有点胆小怯懦,看上去很乖,都不敢多调皮。小孩子很容易感知到大人的情绪,大人对亲生的孩子终究还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对不是亲生的小孩子不好。但范雅妮对郭芙蓉算是好的,她还有给孩子吃糕点,没有就给自己的孩子吃。

“吃吧。”范雅妮看着郭芙蓉,“这蛋糕的味道好,要是饿了,就跟姑姑说。”

郭芙蓉点点头,她拿着蛋糕慢慢吃。

郭母一个人要照顾几个孩子也不容易,她没有敢让孩子一块儿出去。孩子都放出去了,他们到处跑,郭母一下子没有办法追上所有的孩子。郭母出去的时候,基本都是带一两个孩子出去,让孩子们轮流出去。

秦母装病,秦一舟看完之后回去家里。

傍晚,宋凤兰回到家里,她看到秦一舟坐在沙发上,特意问一句,“你妈怎么样了?”

“她装病。”秦一舟道,秦母的动作瞒不过秦一舟。

“真的是装病啊。”宋凤兰道。

“她是想让我带梓航过去看她。”秦一舟道,“我直接说了,我们的儿子不是秦立安的奴隶。”

“是该跟她好好说说。”宋凤兰道,“你妈是听不懂人话吗?我们之前都表现得那么明显了,她还非得装病,非得要我们妥协。”

“她可能习惯了,稍微装一装,别人就会跟她妥协。”秦一舟道,“妈她的观念比较老式,她是当妈的,当婆婆的,当奶奶的,喜欢用辈分压人。”

“你真了解她。”宋凤兰道,这可不是自己说出来的。

“她就是这样,这是实话。”秦一舟道,“她这么装,等到以后真有事情,大家不相信她,她就知道难受了。大哥不能升职,立安在学校被孤立,这不是我们的问题。”

秦大哥和秦立安的事情,跟秦一舟有什么关系,总不能因为秦一舟跟秦大哥是兄弟,他们就一直去管这一件事情。

“我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被孤立了,倒像是他孤立别人。”宋凤兰见过秦立安几次,秦立安表现得非得傲气,一副别人都是孙子的样子。宋凤兰不喜欢秦立安,秦立安压根不懂得收敛。

或许秦立安收敛过一段时

间,但他很快又变成那副死样子。秦母等人都宠着秦立安,他们只会怨怪其他人,而不是想着秦立安有问题,这才导致秦立安没有改变。

“他啊,确实。”秦一舟道,“妈很心疼他。我看大哥没有多关心他的大儿子,他现在又有了一个儿子,就想着小儿子。小儿子的亲妈娘家没有问题,这个孩子才是清清白白的,正巧又是一个男孩子。要是女孩子的话,大哥还会多宠着立安一点。”

说白了,秦大哥自己都觉得大儿子废了,都没有在大儿子身上多花费心思。而秦母却那么重视大孙子,她非得要让所有人围绕着她的宝贝大孙子转,这不可能的。

“以前,妈当家做主习惯了。”秦一舟道,“前面……田可淑在妈的面前有给她面子,现在这个大嫂也是对她颇为忍让。你这个小儿媳妇不忍让她,她可不就惦记着你的不好。”

“我不好吗?”宋凤兰挑眉。

“没,没,没,你没有不好,你非常好。”秦一舟道,“谁敢说你不好?”

“你妈会说。”宋凤兰道。

正如同宋凤兰所想,秦母在秦父的面前又说了宋凤兰的不是。

“她还真会挑时间回来。”秦母坐在客厅的沙发就在那边说,“宋凤兰,她干脆让秦梓航姓宋得了,还姓秦做什么?我想要见一见孙子都不行,他们还把我送去派出所。”

“不是跟你说了吗?别去找他们。”秦父拿着报纸看,他是一点都不想管那些事情,反正他不凑到秦一舟和宋凤兰的面前。

秦父有退休金,他跟大儿子也说好了,大儿子以后给他养老。那么他现在安安静静地生活就好了,各方面东西都已经算好,他不需要再去别的多余的事情。秦父没有天天管着秦母,也不想在秦母的身上浪费时间。

“那是我的儿子、孙子,我怎么就不能去找?”秦母道。“你儿子一过来就说我在装病,还说立安的不是,他压根就没有把立安当成他的亲侄子。一副他儿子以后很厉害,他儿子以后不需要靠我们秦家,只需要靠宋家的样子。他的心在宋家那边,他当他是上门女婿吗?”

“他是不是上门女婿,你不知道吗?”秦父道。

秦家给秦一舟的房子不怎么样,人家宋家给的房子好,秦一舟才住在宋凤兰陪嫁房子里面。

尤芸坐在旁边听到了秦父和秦母说的话,她都想直接起身,她就不应该坐在这边。只是这个时候走了,又太过刻意,秦母又得说她。于是尤芸继续坐在那边,她哄着怀里的孩子。

秦大哥当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他妈又不是说他。

“他跟我们不亲,他儿子也跟我们不亲。”秦母道,“他这样……我们就不该生这个儿子。”

“……”秦父冷眼瞥了一眼秦母,他觉得秦一舟的身份地位不错,宋凤兰也好。主要是他们当初没有把事情做好,这才导致秦一舟一家三口这么对他们。

秦母在那边唠唠叨叨的,非得让秦父认可她的话,她说的话多了,秦父也有些烦躁。

“不是跟你说了,别说了,别说了,你要去自取其辱,怪谁呢?”秦父道,“你少去折腾那些事情。这家早就已经分了,要是没有分家还好说。现在都这样,你还折腾,你是想他们跟你断亲吗?”

“你跟你妹妹还真是……他们都没有说断亲,你们来说断亲。”秦母道。

“他们不说,是他们还当我们是他们的父母。”秦父道,“你闹够了,适可而止,别再去折腾了。非得把儿子给折腾没了……”

“老大还在这边,怎么就是把儿子给折腾没了呢?”秦母道,“他们都是我生的,怎么老二和一舟都那么不好?”

秦母总说秦二姐跟秦一舟不好,她也不想想她多么偏心,她只想着秦大哥一家子好,根本就没有想着其他两个孩子过得好不好。秦母要把其他两个孩子身上的好东西都扒拉到大儿子的身上,奈何大儿子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周末,宋凤兰外出回去家里,她在家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邢宝珠一脸沧桑,她在乡下当了多年的知青,她的户口没有转回首都,但是她让她的孩子落户首都,让孩子住在她的兄弟家里。她的兄弟明显不想让孩子住在他们那边,多一张嘴,多花钱。

“凤兰。”邢宝珠小心翼翼地看着宋凤兰,“你……你还认识我吗?”

“宝珠?”宋凤兰想到了邢宝珠的名字。

“是我。”邢宝珠点头。

“先进屋子。”宋凤兰带着邢宝珠进到客厅。

邢宝珠看看宋凤兰的房子,宋凤兰曾经落难,现在又过得这么好。邢宝珠很羡慕宋凤兰,宋凤兰不用下乡当知青,能留在城里,还羡慕宋凤兰考上了大学。而邢宝珠自己呢,想要考大学考不上,就只能继续待在乡下。

邢宝珠她男人在乡下一年下来都赚不了几个钱,也剩下不了几个钱。邢宝珠怕以后政策有变化,赶紧让孩子落户首都,首都是个好地方,这边的学校也多,她要让孩子在首都这边上学。

“喝果汁,还是喝牛奶?”宋凤兰问。

“都可以。”邢宝珠道。

宋凤兰看到了邢宝珠手上的茧子,她没有想到还能看到邢宝珠。

曾经,邢宝珠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而现在,邢宝珠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乡下妇人,两者有鲜明的对比。邢宝珠没有那么阳光了,皮肤差了很多,她的性子也变得小心翼翼很多。

“很多年没有见面了。”宋凤兰对孙梅道,“来两杯牛奶。”

“好。”孙梅点头。

宋凤兰再一次看向邢宝珠,宝珠,宝珠,这个名字也是带着几分宠溺的吧,比招娣来娣之类的名字好多了。

“我……”邢宝珠张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说。”宋凤兰道。

“我……”邢宝珠眼睛微红,她真不知道怎么张嘴。

“有话,你就直接说。”宋凤兰道,“没事的,直接说。”

“我想……我想找你借一百块钱。”邢宝珠道,“我把我儿子的户口迁到了首都。”

“然后呢?”宋凤兰问,“你们要回来首都吗?”

“没有,我们的户口没有那么好迁回来。”邢宝珠道,“我想让孩子在首都上学,他现在住在他大舅舅家里,也就是我哥那边。我手里头钱不够,想给孩子留一点钱,也给他大舅舅一点钱,他才好住在那边。我还得回去,不能在这边久待。”

主要是邢宝珠的娘家没有她的房间,她睡在客厅,娘家人都嫌弃她。邢宝珠想了一圈人,想来想去找想不到人,最后就想到了宋凤兰。宋凤兰的家庭经济好,邢宝珠也知道自己不该找宋凤兰的,可是她实在是没有人可找了。

“我一定会还钱的。”邢宝珠着急道。

宋凤兰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块递给邢宝珠,“你定然是有了难处才找我的。”

“你……”邢宝珠紧紧地抓着那一百块,她也就是试一试,没有想到宋凤兰真的借给她一百块,“谢谢你。”

“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同学,不错了。”宋凤兰道,“你什么时候回去?”

“明后天。”邢宝珠道,“把孩子安排好了,让孩子待在这边。我有点担心他,可是这也没有办法,我们在乡下地里刨食,一年下来都赚不到几个钱。我不想让孩子以后也跟我们一样,乡下的日子太苦了。风吹日晒,刮风下雨都还得跑出去做事情,非常苦的。”

邢宝珠自己就在乡下生活,她真的受不住,她不是不想回来,可她回不来了,只能设法让孩子回来。邢宝珠怕孩子以后不能转户口过来,早点转,早省事。就是孩子马上就要读高中了,孩子还是得快点过来。

邢宝珠生孩子的年龄早,下乡当知青的时候,她十六岁下乡当知青,受不住苦日子,很快就嫁给了当地的村民。好歹有人帮着干活,邢宝珠也能轻松一点。

很多女知青都是跟邢宝珠一样,她们也是没有办法,一来是坚持不住,二来是乡下的单身男青年很多,那些单身男青年也盯着他们。有的被混混被地痞盯上,那才惨,有

的女知青受不住自杀的,那也是有的。

“他在首都这边读书,以后要是能上大学,也就不用跟我们一样那么辛苦。”邢宝珠道。

曾经,邢宝珠眼里有光,现在是一点光彩都没有了,都是被生活压迫的。

邢宝珠没有说让自己的孩子待在宋凤兰这边,自己跟宋凤兰没有血缘关系,那是强人所难。她跟宋凤兰多年没有见面,宋凤兰还愿意给给她一百块,这已经很不错了,邢宝珠哪里还能有更多奢求,做人要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分了。

“你们都已经决定好了,让他留下,那就不用去考虑那些问题。”宋凤兰道,“会有可以走的路。”

等到以后,城市发展得更好,就算没有文凭,也能赚到钱。

“希望如此。”邢宝珠道,“我会不会打扰到你,跟你说了这么多……”

“没事。”宋凤兰轻笑,“我也想想知道曾经的老同学们现在都过得什么样子。”

“我还算是好的。”邢宝珠道,“有个女同学,她乡下当知青,不到一年就没了。”

“没了?”宋凤兰震惊。

“嗯。”邢宝珠点点头,“也是被逼迫的,有口难辩,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真可怕。”宋凤兰道。

“都说乡下的村民淳朴,只有过去了,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淳朴。”邢宝珠道,“他们比较团结一致是真的,团结一致的排外。我们这些知青都得想办法融入他们,没有融入他们,我们单独成为一派,就会被他们刁难。我们稍微做不好一点,他们就说我们是城里人,我们……”

邢宝珠都说不下去了,那些人说话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邢宝珠在那边就只能忍着,她还算是可以的,找了一个品性稍微好一点的人嫁了,后面也就不用太遭罪。就怕没有找到一个好对象的,到时候还有各种事情,被打被骂。

“我们回不来,就只能待在那边。”邢宝珠嗤笑,“我曾经也想着回城,回不来,真的回不来。”

“你们不容易。”宋凤兰道。

“你也不容易吧,当初你们家……你留在城里,也难过。”邢宝珠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宋凤兰道,“一会儿在这边吃饭吧。”

“不了。”邢宝珠道,“多谢你借的钱,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上这一笔钱。我的孩子还在读书,过来一趟也难。”

“嗯。”宋凤兰能明白,来回得要车费,要是可以,邢宝珠一定希望省一点钱,“一百块够吗?”

“够了,够了。”邢宝珠连忙道,“你帮了我大忙。我想着去找其他人借,可是……别人都知道我还不起钱,都担心我不还钱……”

邢宝珠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才来找宋凤兰。

“没事,不着急还钱,你先拿着用。”宋凤兰道。

“好,谢谢。”邢宝珠起身跟宋凤兰鞠躬,“我该回去了。”

邢宝珠不好意思多打扰宋凤兰,“我还得去看看孩子,在回去之前,多陪陪他。还得跟他说说话,住在他舅舅家,到底不是住在自家,还是得小心一点,多注意一点。”

“去吧。”宋凤兰起身送邢宝珠到客厅门口。

邢宝珠的心稍微安稳一点,有了这一百块钱,能稍微解决一点问题。邢宝珠没有想到宋凤兰真的借钱给她了,宋凤兰很不错,邢宝珠十分感谢宋凤兰。

到了门口,邢宝珠又回头看一眼宋凤兰,人家宋凤兰确实该有钱的。宋凤兰心善,还肯帮助曾经的老同学。那么多年没见面了,宋凤兰完全可以当她不认识她。

邢宝珠的男人没有来首都,多一个人过来,车费就多。要不是邢宝珠要安排一些事情,她也不想过来。

邢大嫂不是很想让丈夫留下外甥,一个半大的小子,这小子得吃多少东西。家里的粮食都是定量的,不够粮食,他们都得出去买。

“大嫂。”邢宝珠把一张一百块换成了零钱,把其中六十块给她大嫂,再把其中二十块钱给她妈。

邢大嫂拿到钱,脸上的表情温和许多。

“孩子在你们这边,麻烦你们照顾了。”邢宝珠道。

“你哪里来的钱?”邢大嫂问。

昨天,邢宝珠还在那边说没有钱的,邢大嫂都听到邢宝珠说了。邢宝珠都把孩子带过来了,邢大嫂也不好不让孩子留着。孩子没有房子住,那就让孩子晚上睡在客厅,睡在厨房走廊,随便找一个平地,能躺着,能遮风避雨就行。

“我找我以前的老同学借的。”邢宝珠道,“借了一百块钱。她说不着急还。”

“不着急还,也是要还的,你老同学不会到我们家里来要债吧?”邢大嫂忽然觉得手里的钱有些烫手,生怕被人上门要债。

“她不会。”邢宝珠摇头,“我跟她多年没有见面,我张嘴,她就借钱给我了。”

“那你的这个老同学还不错。”邢大嫂道。

“嗯,是很不错。”邢宝珠道,“我明天就回去,孩子就得交给你们了。”

“你回去吧。”邢大嫂可不想邢宝珠留在这边,孩子要留下来,那是实在没有办法。

邢宝珠不能说邢大嫂的不是,至少邢大嫂没有把孩子赶走。

秦一舟回到家里得知宋凤兰借钱给人,他没有说不行。

“你是没有看到,她多么憔悴,看上去比我老了许多。”宋凤兰道,“我看到她的那一双手,茧子多,皮肤偏深色,还有白色的死皮。我看着都心惊,在乡下当知青真难。我看我大嫂他们的手,还稍微好一点。多亏了舅舅,舅舅给他们的护肤膏好用。”

宋凤兰说的舅舅是秦一舟的舅舅林医生,要不是林医生给药膏,给那些药,宋家人在农场绝对不可能过得那般轻松。

“不要去想,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秦一舟道,“爸妈他们都已经回来了,不用再去农场。”

“是。”宋凤兰道,“宝珠也是没有办法,为了孩子,就只能厚着脸皮。要是我,我也会跟她这么做。这里是首都,不是其他的地方,孩子有了首都的户口,比待在其他的地方强多了。”

宋凤兰一家子的户口迁到南城,又迁回来首都。他们迁户口的时候都很顺利,甚至还有人帮着跑一下,都不用宋凤兰太过操心。

邢宝珠要把孩子的户口弄到首都,那就难多了。邢宝珠的父母

兄弟愿意让孩子落户,这也不错了。邢宝珠在那些人的面前必定会低一等,因为邢宝珠的孩子还得要靠着那些人。

“为了梓航,你进研究所,考大学。”秦一舟道。

“自己一个人,我们夫妻两个人,没有孩子,怎么过都可以。”宋凤兰道,“有一个孩子,还是得多为孩子考虑考虑。”

宋凤兰要是没有孩子,她真有可能心一横就摆烂了。心情再不好一点,就想着自己的家里人被那么欺负,自己为什么要报效国家?

要知道在特殊年代,有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很多人平反之后,他们去了国外,就怕留在国内还要遭遇不公的待遇。

“怎么夫妻两个人,怎么过就可以?”秦一舟道,“就不能过得好一点吗?”

“成年人,无所谓。”宋凤兰耸耸肩,“当初,去找叔叔的时候,我也是有考虑的。没有孩子的话,我可能会拖延,有孩子,就不能。我刚刚过去南城的时候,别人就在那边说不中听的话,我怕梓航被牵累受罪。我带着孩子从首都过去南城随军,就是为了梓航不被说的。总不能换了一个环境,还被人说。有时候,真的很讨厌一些人一些事情。”

那些人不是犯罪,就是嘴巴贱,别人就会说不要吵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什么海阔天空,那就是让别人知道你是软柿子,别人就能欺负你。

“我们住在这边还好一点。”宋凤兰道,“那些人比较少去说不中听的话。我小姨那边的街道,说不中听的话的人多。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他们就在那边说。”

“你现在没有住在那边。”秦一舟道,“你住在那边的时候,都没跟我说。”

“跟你说,有什么用?你又没有在首都,鞭长莫及。有很多事情,还是得自己承受。”宋凤兰道,“没有办法靠着别人。”

宋凤兰看得很明白,总是跟男人告状,只会让男人觉得厌烦。

“是我不够关心你。”秦一舟感慨,他当初只想着多做任务,想着能不能帮上宋凤兰帮上岳父岳母。到最后,岳父岳母等人能早点平反,还是因为宋凤兰,不是因为他。

“你……”宋凤兰看向秦一舟,“你有白头发了。”

“哪里?”秦一舟问。

“有几根。”宋凤兰道,“没事,不用拔掉。多补补,吃好一点,还是可能变黑的。”

“黑不黑,无所谓,你别介意就好。”秦一舟都想拿着一个镜子照一照,自己是不是很老了。

“有的人少年时代就有很多白头发,少年白,遗传的。”宋凤兰道,“还好,你没有那么早就有白头发,我们家的梓航也不会早早有白头发。”

“梓航又在他外公外婆家?”秦一舟问。

“对,在那边。我们没有在家,他做完作业,可不就是去他外公外婆家,他舅舅在家还能给他补习一下功课。”宋凤兰道,“在家里,没有人陪着他玩,他都爱待。”

“在南城的时候,他可喜欢待在家里了。”秦一舟道。

“那是因为在南城,别的地方不好去,没有那么有趣。”宋凤兰道,“还有啊,张小虎会到家里跟他一起玩,他们还一起看电视。来这边了,没有张小虎了。”

附近的人家家里基本都有电视机,不用跑去别人家里看电视。

秦梓航去跟他哥哥姐姐一起玩,他舅舅舅母又很欢迎他过去,他可不就过去了么。

在南城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亲人在,秦梓航也就不能到处疯玩。

“张小虎的作用还挺大的。”秦一舟感慨。

“可不是嘛。”宋凤兰道,“这也难怪梓航先前想着送小虎那些东西,他想着小虎。”

张小虎陪着秦梓航一起玩耍,不让秦梓航孤孤单单的。有张小虎带着,秦梓航还能很快地融入南城的生活。

南城的生活,对于秦梓航算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在,秦梓航在首都玩得更开心,有很多亲戚,也有很多朋友。秦梓航还没有忘记张小虎,还能记着张小虎,这足以说明张小虎的重要性。

乡下,李慧还没有怀上孩子,她现在的婆婆很不满。

“你怎么还没有怀上?”妇人道。

“我……我怀不上孩子。”李慧道。

“别骗我们,哪里有女人怀不上孩子的。”妇人道。

“我……我以前在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我很难怀上孩子。”李慧道。

“你以为你这么说,我们就会相信,就会放你离开吗?做梦!”妇人夺过李慧手里的碗,不让李慧吃饭。

李慧跟妇人说了很多遍,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些人花了大价钱买一个女人,他们哪里可能放过李慧,他们也不可能带李慧去做检查。顶多是让赤脚医生给李慧看一看,赤脚医生的水平又没有那么高。

那些人就当缘分还没有到,李慧还不能怀上孩子,等过一阵子,也许李慧就怀上孩子。

妇人当李慧还想要离开,李慧就是故意骗他们的,他们当然要惩罚李慧。

李慧蹲在房间的角落,她落泪了。李慧怀念以前的生活,不想待在这边,可是无论她怎么说怎么做都没有用。

“你们放我回去,你们多少钱买我的,我给你们多少钱,你们可以给你们的儿子买一个能生的。”李慧忍不住道。

“你要是回去了,你就去报警了。”妇人道,“带着人过来抓人。”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李慧这一辈走得待在这里,哪里都不能去。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李慧又想着她跟郭鹏在一起的生活,郭鹏会把大部分的工资交给她,会听她的话少寄钱给父母。他们抱养的是李慧的亲侄女,他们还能把孩子交给郭母养,都不用他们亲自养。

李慧的眼泪一颗颗掉落,豆大的眼泪落在了地上,打湿了地面。

江家,江二嫂听说有街道的人说投资的事情,回报率非常高。就是大家一起集资建厂,厂子的效益好,大家分红。

“我们也去投资。”江二嫂跟她男人说。

“我们手里的钱少。”江二哥道。

“钱少,也能投资,我都问过他们了。”江二嫂道,“你手里有多少钱?投资一下,我们就是股东了。你看看宋家的那些人,他们开公司赚了那么多钱。这说明开工厂是能赚的。”

“能是能赚钱,但是……”

“没有但是。”江二嫂道,“你手里有多少钱,把钱拿出来,我们都拿去投资。到时候,我们成了工厂的股东,在你的表哥表妹面前也有脸面,在你大哥的面前也能直起腰来。那些钱放在手里,又不能生钱,一不留神还都花了。”

江二哥觉得妻子说的话有道理,他就留下进货的钱,把其他的钱都给了江二嫂。

到了第二天,江二嫂就拿钱去投资了。江二嫂投资之前没有跟于小姨说,她认为大家都分家了,她有权利决定怎么花自家的钱。

于小姨不知道,宋家人就更不知道了。

还是过了几天于小姨听别人说的,于小姨感觉这事情不大靠谱。虽然那几个人是街道的人,但是那几个人本身就没有什么能力,就是嘴巴能说会道一点,很多人被忽悠着去投资。于小姨不看好,这些人投资的话,收到差不多钱就得了,但是那几个人没有停止继续收钱,还在找投资。

投资,有失败,不可能都成功。

于小姨就怕这些钱都打水漂了,她去跟江二哥说,让江二哥去把钱要回来。恰巧被江二嫂听到了,江二嫂很不高兴。

“妈,您是不是见不得我们好?”江二嫂道,“您不给我们介绍工作,就知道让我们去学习厨艺,让我们卖臭豆腐。我们现在自己找到了赚钱的门路,您又不让我们投资。我前两天,都还看到大嫂在那边看呢。”

江大嫂只是看一看,她没有去投资,她在这边住的时间长,知道那些人有几斤几两重。真要是那么赚钱的话,别人凭什么把利润分出来。也就只有傻子才会把到手的好处分出来,江大嫂想宋家人开公司都没有让江家人投资,宋家人能赚钱,公司当然就得是他们自己的。

江二嫂可不管江大嫂是不是去投资了,她只想着江大嫂过去看了。

“大哥大嫂能投资,我们就不能投资了?”江二嫂道,“做人不能太偏心。”

“他们没有投资,我都问过他们了。”于小姨道。

“您问他们,他们就如实跟您说吗?”江二嫂道,“我们花的是我们的钱,不是花你们的钱。等以后赚了钱,你们也别眼红。”

于小姨心塞,她跟二儿媳妇说了那么多,儿媳妇就是不明白,“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吗?你就投资?”

“他们就是在这个街道长大的,你们也是知根知底的。”江二嫂道,“除非他们以后不回来住,他们不可能骗我们的。”

“投资会亏钱。”于小姨道,“他们在哪里开工厂,又做什么东西卖,你们知道吗?”

“他们要制作冰箱,高尖端的冰箱,懂吗?”江二嫂道,“冰箱,好东西,能赚钱。首都这边地皮贵,当然不是在首都开工厂,是去附近别的城市开工厂。要是开工厂了,兴许我们还能过去工厂工作,就不用辛辛苦苦卖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