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情分脑子不好用

“舍不得吗?”宋凤兰问,秦一舟在南城待了更长的时间。

“你们母子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秦一舟道,“我没有舍不得这边,是舍不得你们。”

“在这边这些年……还算轻松。”宋凤兰道。

不像是特殊年代的时候那么难熬,那个时候,宋凤兰出去都得小心翼翼的。宋凤兰出门先迈出右脚,而不是先迈出去左脚,别人都可能说她。

宋凤兰想他们这一次回去首都,不用再跟以前那样了。他们能过舒心一点的生活,不用担心被别人说成分不好,梓航去上学,别人也不敢说梓航是资本家的孙子。

“院子里的那些蔬菜,胖嫂他们会采摘走。”宋凤兰道,“就看是谁住进来了,要是人住进来比较早,胖嫂他们就不继续采摘菜。要是人没有这么快住进来,他们还能慢点采摘走。”

“很快就有人住进来的。”秦一舟道,“过一阵子。”

“我们当初住进来的时候,这边都没有人住,都荒废了比较久的时间。”宋凤兰道,“不是说还有新盖的房子吗?”

“有新盖的,距离这边有一段距离,在另外一边。”秦一舟道,“这边以后会变成普通的街道小区。”

有的房子已经给那些转业的人住,那些人也出钱把房子买了。这样的情况,以后只会多,不会少。有人要留在这边,自己去找工作,也可以买下这边的房子。

部队对这一方面相对比较宽容,主要是因为那些人原本就是部队的,也有做贡献。正好部队新建了房子,也能满足需要。再说了,这边的房子院落又不是多机密的地方。

苏教授夫妻那边的东西多,他们不需要那些旧东西。宋凤兰夫妻有问过苏夫人,苏夫人说不用,宋凤兰夫妻就没有给了,他们打算以后可以给苏夫人夫妻多寄一些东西。

苏夫人给苏教授倒了一杯茶水,苏教授正在沙发上。苏家有一台彩电,这是去年买的,宋凤兰夫妻出了电视机票,也出了一部分钱。

当时,宋凤兰没有想到她这么快就走,没有想着把自家的旧电视给苏教授夫妻,想的还是得送给他们新的东西。

“凤兰他们就要走了。”苏夫人感慨。

“她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苏教授道,“她就只有一个人,很多地方都需要她。首都那边的研究所都跟我们所提出很多次,让宋凤兰过去。说凤兰原本是首都的人,她认识的人也在首都,她去首都还能跟家里人团聚,还说了首都研究所需要她……”

综合各方面因素,宋凤兰就被调去首都了。不是宋凤兰自己的意思,苏教授估计宋凤兰是想着再等一等的,结果上面的调令就下来了。

苏教授不觉得这不好,宋凤兰回去首都,宋家人以及宋家的亲戚都在那边,秦梓航有人照顾,也不需

要苏夫人了。

“航宝去首都读书,不用你接送了。”苏教授道,“这些年,也辛苦你了。”

“航宝很乖,我很喜欢。”苏夫人道,“我还真舍不得航宝,也不知道航宝回去首都能不能好,换新的学校,会有新的朋友吗?”

“会有的。”苏教授肯定地道,“航宝的能力强,去首都好,那边的教育条件也会更好。航宝以后可是要跟凤兰那样的,多学习,才能更有出息。”

“嗯。”苏夫人点点头,“确实,南城是好,但比起首都还是差的,还是首都更好。”

“当然。”苏教授道。

苏教授还得继续留在这个研究所,不过宋凤兰待了那些年,也有带出来一些人,那些人还继续在这个研究所。苏教授想离开宋凤兰之后,他们的进度可能没有那么快,但其他研究所的研究水平跟着提上来,这对整个国家才是最好的。

清早,苏教授夫人还过来送宋凤兰,研究所那边要给宋凤兰举办欢送会,宋凤兰拒绝了。宋凤兰没有想着让所里破费,兴许她以后还有过来呢,哪怕是出差一段时间,或者是别的事情。

“叔母。”宋凤兰看向苏夫人,“你们去首都,一定要去我们家。”

“好。”苏夫人点头,“好好照顾航宝。”

“好,我们一定好好照顾航宝。”宋凤兰道。

“叔公,婶婆。”秦梓航看着眼前的两位老人,“我会想你们的。”

“航宝。”宋凤兰朝着儿子示意。

“比心。”秦梓航向苏教授夫妻比心。

“我跟你叔公也想你。”苏夫人轻笑。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苏教授道。

张小虎没有从家里出来,他不想更伤心,可等他想明白出来的时候,车已经启动了。

“梓航弟弟,梓航。”张小虎跑步去追车,朝着秦梓航挥手。

秦梓航听到了张小虎的声音,他探出头,“小虎哥哥,再见。”

车没有停下来,宋凤兰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本身就是卡着时间点的。

“梓航弟弟,梓航弟弟。”张小虎停下了脚步,他后悔了,他应该出来的,不应该怕难过就没有出来。

张小虎红着眼睛,追不上了。

“你努力一点,以后考上首都的大学,你跟你的梓航弟弟还能再见面。”胖嫂看着张小虎。

“我……我一定。”张小虎落泪了,“妈妈,我去了首都,一定能见到梓航弟弟吗?”

“能,他就在首都,你们能见面的。”胖嫂道,“只要你努力,别想着玩,你就能见到他。”

“努力。”张小虎坚定地道。

车上,秦梓航看着他的妈妈,“小虎哥哥在南城,我们在首都,还能见吗?”

“能的。”宋凤兰道。

“要是小虎哥哥没有考上首都的大学,还能见面吗?”秦梓航又问。

“能,当然能。”宋凤兰轻轻地摸摸儿子的头,“当然能的,我们的航宝放心吧。你的小虎哥哥以后能去首都的,就算没有考上首都的大学,也能去旅游,去工作。”

“这样的吗?”秦梓航问。

“对的。”宋凤兰点头,“别的城市也有很好的大学,他可以去读其他的大学。等他毕业了,就能去首都工作。你得努力,以后,别比你小虎哥哥混得还差。到时候,你就没脸见他了。”

“我才不会没脸见他,我一定要比小虎哥哥混得好。”秦梓航道,“我要请小虎哥哥吃饭,跟小虎哥哥一起玩。”

“好,好。”宋凤兰道。

在南城这些年,宋凤兰过得还算不错,离开的时候是有点不舍,但也没有多惆怅。首都才是宋凤兰今生长大的地方,那边有太多熟人和亲戚了。

要在南城和首都之间做选择,宋凤兰自然是选择首都。

“回去后,你就能见到外公外婆,还有你的大舅舅二舅舅。”宋凤兰没有去说秦家人。

宋凤兰一家子跟秦家人接触少,在尤芸生孩子的时候,宋凤兰夫妻也是早早把东西寄过去,孩子满月,也是如此。尤芸倒没有说宋凤兰夫妻的不是,大家相隔太远了,哪里能让别人为了一个孩子的满月酒过来。

尤芸生了一个男孩,秦大哥很重视这个男孩。在秦大哥看来,他跟田可淑的孩子以后很难混好,田可淑的娘家出了特务,秦大哥跟田可淑的孩子不是特务又如何,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虽然时间长了,政审不一定有审核那么多代人,当特务的是田可淑的叔公,而不是田可淑的亲爷爷,但是秦大哥不知道以后会如何,他只知道现在抓特务抓得十分严格。为了秦家以后的未来,秦大哥当然是要看小儿子了。

尤芸没有飘起来,她知道她儿子养得好才可能受重视,要是儿子养得不好,秦大哥可能又看重原配生的儿子。尤芸能做的就是尽力教导好孩子,让孩子别跟田可淑的那两个孩子那样。

被继子继女叫妈,这本没有什么,只是继子继女对待亲妈的态度,让尤芸胆寒。这两个孩子对亲妈都能是那般不好的态度,就更不要说对待尤芸这个继母。等到以后,尤芸没有用的时候,继子继女必定不可能那么亲切地叫她妈。

秦家人知道宋凤兰夫妻要回来了,宋家人去收拾屋子,别人问的时候,宋家人有说宋凤兰他们要回来。

秦母心里不大舒服,她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要被调回来了。秦母还以为小儿子一辈子都是在南城,宋凤兰也是,谁想他们还真的被调回首都。这是首都啊,不是别的地方,首都哪里是那些人随随便便能调过来的。

多少人都想调来首都,都不能成功的。

秦母在想宋家现在很强势,宋二哥还开公司赚大钱,宋凤兰自己也是南城大学的学生,还在研究所工作……再看看秦家这些人,秦大哥升职不上去,秦二姐被分配去高中当老师,人家宋大哥都已经成为教务处主任了。

这怎么比?

就算秦一舟还是团长,可秦一舟站在宋凤兰那边的。

这让秦母特别憋屈,她在宋凤兰的面前是永远都没有办法摆婆婆的款了。

秦大姑姑可不管秦母高兴不高兴,反正她特别高兴。

“回来得好,我原本还想着他们不能回来。”秦大姑姑道,“南城哪里有首都好。也怪你们没有本事,要是有能耐一点,早就让一舟调回来。”

“……”秦母嘴角微扯,“他回来了,是住在宋凤兰的陪嫁房子里面。”

“他们是夫妻,计较这个干嘛?”秦大姑姑道,“夫妻一体,他们两个当然就该住在一起。难不成,让他们分开住?让一舟一个人孤零零的吗?”

“不是……”

“不是的话,就不该说这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对凤兰有意见。凤兰多好的媳妇,也就是在特殊年代,人家才嫁给一舟的。”秦大姑姑道,“你们就是捡到宝了,偷着乐吧。”

秦大姑姑想秦一舟也是有魄力,要是换成其他人,其他人可能就没有这么在乎一个女人,可能就按照家里人的要求,不跟这个女人结婚了。

以前,秦一舟刚刚结婚的那一会儿,秦大姑姑还觉得可惜。而现在,秦大姑姑不觉得可惜了,她就觉得自己的眼光不行,还有就是自己的眼光不够长远。

人还是得有远见一点,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多好处。

秦大姑姑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她能做的就是在别人好的时候,别冲上去说别人的不是,别撞上去。

“乐?”秦母真不觉得有什么好乐的,“他们跟我们的关系不好。”

“那不是因为我们活该吗?”秦大姑姑实话实说,“就我们这些人,当初,多少都有为难凤兰一点。人家跟我们计较这些,我们真的一点都不冤枉。”

秦母每次跟秦大姑姑聊天的时候,她就有种憋屈感。在秦父还没有退休的时候,秦大姑姑跟秦母说话还比较中听。在秦父病退之后一段时间内,也还好。在宋家平反之后,秦大姑姑就站在宋凤兰那边,秦母做什么都是错的。

“我们都老了,思维不行。”秦大姑姑道,“我们还是得多看看年轻人,多听听他们的话。他们做的对,我们就应该站在他们那边,你说是不是?我们很容易做错事情的,我现在回过头看以前的那些事情,都觉得自己做得太不行了。”

“那是特殊年代。”秦母道。

“不能总是用特殊年代做借口的,没有做好就是没有做好的。”秦大姑姑道,“成天都说是特殊年代,所以就如何如何。说多了,别人只会觉得烦躁。同样是特殊年代,有的人对儿媳妇就很好的。”

“……”要是可以,秦母真的想指着大门,让秦大姑姑滚蛋。

秦大姑姑当然不可能滚蛋,她就是要在那边说那些话。秦大姑姑不管秦母是怎么想的,她就是要表明态度。

“不要怪我说话难听啊。”秦大姑姑道,“道理就是这样的。你瞧瞧人家凤兰的小姨,就这么让她留在家里的。听说她女儿的婚事泡汤,也是因为她不肯让凤兰搬出来。”

“那是她小姨。”秦母道,于小姨跟他们这些人不一样的。

“你就喜欢说这话,人家有亲戚关系,他们就这样那样?”秦大姑姑道,“太会给自己找理由了。”

“……”秦母不想说话了。

尤芸端着切好的水果过来,秦大姑姑看向尤芸,“你跟凤兰都还没有见过面吧?”

“没有。”尤芸道,“没有正式见过面。虽然我们以前都在首都,也许见过面,但那是陌生人之间的见面,擦肩而过,也不记得的。”

“这倒是。”秦大姑姑道,“你是当大嫂的,得心大一点,气性不能太小。不能你男人头一个那样,不知道把事情做好,就知道拿弟媳妇的东西。”

“明白。”尤芸点头,她认为秦大姑姑比秦母好很多。

秦大姑姑是墙头草不错,但是人家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在别人好的时候,秦大姑姑也能果断去捧着人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秦大姑姑这个地步。

尤芸没有跟秦母学习,她就跟秦大姑姑学习。

“他们有房子,不住在这边,我还是收拾了屋子。他们过来,也能有个房间休息一下。”尤芸道,做了就得说出来,得让大家都知道。

“好,是该这样。”秦大姑姑道,“不管人家住不住,我们都得有行动,得让人明白,我们是欢迎他们的,而不是想要赶他们出去。当初,唉,还是怪田可淑,你婆婆也没有做好的地方。一舟跟凤兰结婚,就算他们没有住在家里,家里就不知道给他们置办一套房子吗?”

秦大姑姑想秦家要是早早给秦一舟和宋凤兰置办一套房子,那该有多好。别说秦一舟有能力却没有置办房子,那是因为宋凤兰的身份摆放在那边,她住在于小姨家能得到更多帮衬,要是宋凤兰自己一个人住,容易被欺负。是秦家人没有做好,不能从别人身上找问题。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怎么想都没有用。“秦大姑姑道,“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呢。”

其实,秦大姑姑当初想到了,只是她没有说出来。毕竟她是出嫁的姑娘,买房子又不是一件小事情,她说了,只怕田可淑会不高兴。倒不如装傻一下,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还是我提过一嘴?”秦大姑姑道,“都忘了,你们不去做,我总不能逼迫你们去买。”

“……”秦母沉默。

“你们现在也就是分给他一套房子,那套房子还是不大好的房。”秦大姑姑道。

尤芸不说话,轮不到她说话,她没有早早嫁进来,当时是田可淑去折腾的。尤芸想自己嫁进来的时候,那些人都已经把财产分好,尤芸只要认可那些字据就好。要是尤芸反悔,要进一步逼迫宋凤兰夫妻,不让宋凤兰夫妻分到东西,那就是她的问题。

宋家那边的人都很高兴,宋凤兰要回来了,太好了。

宋母跟于小姨一起在家里喝咖啡,宋母还在说她买了什么东西。

“临时说的,一下子都买不了那么多东西。”宋母道,“他们那边的一些东西都是比较早之前的,衣服都过时了,得另外买。我跟老大家的一起去看的衣服,把衣服洗了晒干,都得放好。”

宋大嫂看到宋母为宋凤兰买那么多东西,她帮忙就好,没有意见。那都是宋母的钱,又不是宋大嫂的钱,宋母也有给宋大嫂买一些东西。宋凤兰到底是宋母的亲生女儿,这还是不一样的。

“你疼她。”于小姨道,“凤兰回来,她就不用准备东西了。”

“还是得要购置的东西,就看她自己了。”宋母笑着道,“我就是把我想到的东西准备好。”

“不错了。”于小姨道,“也不知道凤兰如何了。”

“回来就知道。”宋母道,“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回来,以后就待在首都这边。”

“嗯,好。”于小姨羡慕宋母,儿女都有出息,不像是自己,自己的儿女都很普通。

于小姨的儿女不是在工厂上班,就是没有工作,赚的都是辛苦钱。宋二哥开公司,没有带上江家人。宋二哥知道江家人是什么德行,他们可以给江家人一些好处,送点钱都可以,就是不能让江家人参与到公司的事情来。那是宋二哥的公司,宋家的公司,不是江家的公司。

“他们都来首都了,开心吧。”于小姨道,“凤兰也好,读了大学,也能在首都工作。”

以前,于小姨还想着宋凤兰的未来就那样了,然后,宋凤兰嫁给秦一舟,有了孩子,随军,又考上大学。于小姨想这跟宋凤兰自身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自己的儿女都没有宋凤兰那般坚韧。

也是,于小姨想自己的亲妈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姨娘,她的亲妈只想着让她去跟人比,但她亲妈又没有多大的能耐。遗传因素吧,从自己亲妈那一代就比不过人家,自己比不过姐姐,自己的儿女自然也就不如姐姐的儿女。

于小姨为宋母高兴,她也有些心酸。

“怎么了?”宋母敏锐地感觉到于小姨有些不高兴。

“没什么。”于小姨摇头,“没什么,真没有什么。”

“要是有问题,你就说。”宋母道,“我们能帮你解决的,一定会帮忙的。”

“航宝回来时要读五年级了吧?”于小姨问。

“对,是要读五年级。”宋母点头。

“学校定了吗?”于小姨又问。

“学校的事情倒是不用我们去操心。”宋母道,“凤兰有单位,女婿也有单位,他们单位都是有学校的。航宝不用担心没有学校上,现在是暑假,还早着呢。等他们回来,再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航宝去哪个学校上学。最重要的是学校好,师资力量雄厚。”

于小姨想秦梓航确实可以有很多选择,而自己的孙子孙女没有那么多选择,不是他们想读什么学校就能读什么学校的。

“凤兰不是还没有毕业吗?”于小姨道,“就这样回来,那毕业证……”

“寄过来,实在不行,让人过去拿回来。”宋母道,“这倒是简单,又不是不给毕业证。”

“是,是,没有错。”于小姨猛地拍一下额头,“你看我,我都傻了,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

“你等等。”宋母把放在旁边的袋子递给于小姨,她给妹妹买了一套衣服。

“这……”于小姨拿出了袋子里的新衣服。

“送给你的。”宋母道,她经常让妹妹过来,给妹妹买新衣服,带妹妹吃好吃的。

宋母不想直接给于小姨太多钱,要是给多一点钱,那些钱没有花在于小姨的身上,而是花在江家人的身上。宋母不是那种想着给钱就好的人,她还是想着让妹妹过更好一点的日子,只有落到于小姨身上的东西,才是于小姨的。

“我去商场买衣服,看到这一套衣服,就觉得它特别适合你。”宋母道。

“姐。”于小姨想到了小时候的事情,她的亲妈喜欢争,还让她去跟宋母争,她一个姨娘的孩子争什么争。宋母对于小姨还是很不错的,没有因为于小姨是姨娘生的孩子就对她不好,宋母经常送给她新的东西,基本不送旧的。

因为宋母送给于小姨九成新的东西,于小姨的亲妈会在那边说不中听的话,所以宋母都送新的。宋母还是很疼于小姨,于小姨没有受到亲妈的影响对宋母不好,她很感谢宋母,她的姐姐让她在家里的生活不至于太过尴尬。

“拿着。”宋母道,“等你回去的时候,再把水晶糕拿回去。这是我在外头买的,这一家的糕点特别好吃。”

宋母让于小姨在家里吃午饭,于小姨吃了午饭才回去。

江老太太看到于小姨带来的那些东西,倒也没有想着去抢过来。

“妈,吃糕点。”于小姨把新衣服放去房间,她姐姐一向都是一个很懂得人际关系的人。她姐姐让她带一些糕点吃的回来,江家人就不会觉得于小姨吃独食,一个个对于小姨的态度还不错,“是我姐买来的。”

“那得尝尝。”江老太太拿了一块水晶糕。

宋母送的糕点多,江家人都能尝一尝。江家人都很喜欢这些糕点,他们知道宋家人买的糕点不可能便宜,价格贵,他们平时都没有这个钱去买这些东西。

“尝尝。”江老太太让孙子孙女来吃,孙媳妇也从房间里出来。

“吃吧。”于小姨对儿媳妇道,“你们大姨送的,我在那边吃过了,她特意让我带来的。”

“大姨还真不错。”江大嫂感慨,宋家人平反回来后,自家时不时能

得到一些好处。

宋家的公司开得红红火火的,江大嫂没想着让她男人过去,她男人现在在国有的工厂上班,工作还是有保障的。要是去私企,且不说宋家人会不会同意,私企不稳定,指不定以后政策发生变化。

江家人都更喜欢平稳一点,没有想着要去争宋家的东西,那是宋家的东西,不是江家的。江家人就是这一点比较好,他们确实自私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但他们也没有多坏的心,也有点自知之明。

“说起来,二娃子要回来了吧?”江老太太道。

江老太太说的二娃子,是于小姨的二儿子。于小姨的二儿子下乡当知青,没有高考上。现在下乡的人能回来了,但这些人回来没有工作,就只能待在家里,或者是他们自己去找工作。

“没有单位接收,他待在家里也不是一回事。”江老太太看向于小姨,“你是一个什么章程?”

“去我们小区街道租个铺子,卖点东西。”于小姨道,“我没有跟我姐说他回来的事情。”

“没打算让他去宋家的公司?”江老太太道。

“不好去,去了是当下属。”于小姨道,“都是亲戚,时间久了,容易不平衡。还是待在家里做事情好,实在不行,我找我姐借一些钱。开个店自己当老板,会不会好点?”

“你有主意就好。”江老太太道,“他们拖家带口的,住哪里呢?人多了,住在家里,也不是不能住,就是……”

江大哥的孩子大了,也得要有单独的房间。江二哥的孩子也不少,这些人要是都住在一个屋檐下,容易有矛盾。

“买房子得有钱。”于小姨道,“家里呢,暂时没有这么多钱。”

于小姨不是不想给二儿子置办一套房子,实在是手头没有那么多钱,总不能所有的钱都从她姐姐那边借过来。

“我姐早前给我们不少钱了。”于小姨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他们自己想办法。

“也行,你们两口子有法子,你们去想。”江老太太道,“我这个老婆子老咯,管不了这些。”

江老太太不是非得要让二孙子去宋家的公司上班,而是人回来首都,总得要吃饭,吃饭就得要钱。住的话,他们家的房间比较大,大不了就是大人孩子睡一间房间,房间里多摆床。

要说江老太太不想让二孙子去宋家公司上班,那是假的。只是这又不是江老太太能做决定的,何况,正如同于小姨说的,要是自己能开店铺能赚钱,那还是不错的。

现在很多人都去开店铺了,一窝蜂地去,就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

于小姨想的是她没有出嫁的时候,她也有学过制作一些糕点,也有炒菜。要是可以的话,她可以去打打下手,能帮上一些忙。总好过去求她姐姐,让她儿子去宋家公司,情分不能这么消耗,否则,很快就消耗光了。

宋凤兰一家三口回到首都那一天,天气晴朗,比较热。

宋母早就找人把宋凤兰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还准备了不少衣服。

“你们回来就好,以后待在这边。”宋母有些激动,她能多看看女儿了,不用想着去南城才能看到女儿。

从首都到南城,要坐很多天的火车,宋母想想都觉得艰难。还是在首都好,他们住得近,走几步路就到了。

“对,我们以后就待在首都。”宋凤兰道,“去其他地方,就是出差了。”

“好,好,好。”宋母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就该这样,这样好,这样好。”

“妈,您先坐着,我们收拾一下东西。”宋凤兰道,“一会儿,我们还得去您那边吃饭。”

“早就跟你大嫂说了,说你要去那边吃饭。”宋母道,“都是自家人,尽管去。”

“我们回来了,还是得自己开火的。”宋凤兰道。

“要不要找一个人打扫卫生做饭?”宋母问。

“要的。”宋凤兰道,“不过有安排了,不需要您帮忙找。”

组织上有给宋凤兰安排人,知根知底的总是更好的,别找一个陌生人来,真要是出事,那就很不好了。那个人曾经是女兵,后来退了,生了娃,娃可以让婆家人带,厨艺还行,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就被推到宋凤兰这边。

有革命烈士的遗孀要找工作,但宋凤兰这边不大合适,秦一舟这些人会更敬着人家,等到后面束手束脚的反而不好。那个女兵品性可以,也懂得要遵守纪律,让她过来最为合适。

“看你们的安排。”宋母道,“你们安排不了的,需要我的,就跟我说。”

“当然得跟您说。”宋凤兰笑着道。

“外婆,我有点饿了。”秦梓航小跑到宋母的面前,“火车上的东西不好吃。”

“就知道你们可能会饿,先给你们带一些糕点过来,赶紧坐下来尝尝。”宋母拉着秦梓航坐下来,让秦梓航先吃一些糕点垫垫肚子。

其实,宋凤兰一家子的东西不算多,有很多东西都留在南城,没有带回来。宋凤兰买了很多书,那些书运回来了,现在要放去书房里去。

宋凤兰没有让宋母帮忙整理,她和秦一舟整理一下,很快就能把那些东西整理好。等他们整理好之后,他们再一起去宋家吃饭。

当宋凤兰等人来到宋家的时候,宋大嫂跟陶姨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有好几道宋凤兰爱吃的菜。至于秦一舟和秦梓航,他们父子两个人是吃什么都好的。

“快吃。”宋大嫂脸上都是笑意,没有半分不高兴,她非常乐意忙前忙后的,有一个好的小姑子,这比什么都重要。宋大嫂发现宋家这些兄弟姐妹都还不错,一个个都有他们自己的路,反倒是大房显得平庸一些。

宋二哥还没有结婚,按照他的话,就是还没有遇见合适的。宋二哥自己不着急,别人着急没有用,他们不好去逼迫宋二哥。

“二舅舅。”秦梓航看到了宋二哥,他开心得不得了,他刚刚看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面放了很多玩具,有不少东西都是他二舅舅准备的。

“哟,我们的航宝长高了。”宋二哥最近一阵子都很忙,他特意选择早点回来,没有在公司加班。

“等以后会更高。”秦梓航比划一下,“二舅舅,我好想您啊。”

“那大舅舅呢?”宋大哥问。

“也想大舅舅,都想,都想,还有哥哥姐姐,舅母,全部都想。”秦梓航赶紧补充,生怕自己漏了人,“我以后就在这边读书啦。”

“你小时候还住在首都,估计你都忘了。”宋二哥道,“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在这边,没有陪着你。”

“是忘了,以后会记着。”秦梓航握紧小拳头。

秦二姐秦二姐夫夫妻在家里吃饭,他们知道宋凤兰夫妻来首都了,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去找宋凤兰夫妻。

“一舟他们回来了。”秦二姐道,“估计他们会去爸妈那边一趟。”

“我们要过去吗?”秦二姐夫问,他现在没有在回收站工作了,而是在学校当保安。

回收站的工作是秦大哥介绍的,秦二姐夫要是一直在那边工作,秦母就会说秦大哥对秦二姐夫妻的好。秦二姐不大高兴,在秦二姐分配到现在的学校之后,学校需要保安,秦二姐尝试跟学校申请,学校也就批准了秦二姐夫到学校当安保人员。

这一份工作的工资不高,好在秦二姐秦二姐夫夫妻两个人在一个单位。他们现在租房子住,等过几年再申请学校的房子。

按理说,老师结婚了,就可以申请分配工作。但是秦二姐让秦二姐夫到学校工作了,她就等等,免得别人觉得什么好处都让她占了,那些人就孤立她,对她有意见。

“不着急。”秦二姐道,“我们又不是不知道一舟的房子在哪里,可以直接过去看一舟夫妻,还有他们的孩子。”

秦二姐看向自己的儿女,自家租房子,房子空间小一些。秦二姐知道宋凤兰的房子前几年都是空着的,她都没有开口说让宋凤兰把房子借给他们住。

“弟妹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秦二姐道,“她

跟爸妈关系不好,那是因为那些人做得太过分。”

“是。”秦二姐夫道。

“吃饭,都吃饭。”秦二姐道,“改天也该让孩子们见见梓航,梓航比大哥家的那两个孩子好太多太多了。”

秦二姐没有见过秦梓航,她稍微想想也知道秦梓航不可能太差,秦一舟和宋凤兰夫妻都很不错。

南城,李慧还没有打算接走孩子,那个孩子叫范雅妮姑姑,跟范雅妮更亲近。那个孩子曾经还跟着范雅妮的孩子叫她妈妈,李慧听了特别不高兴。

范雅妮觉得李慧有毛病,是李慧自己不带着孩子的,这怪谁呢?小孩子是很简单很单纯的存在,谁带着他们,他们跟谁亲。

范雅妮没有为难过那个小孩子,自家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只要那个孩子能吃,范雅妮也有给那个孩子吃。

郭母的小儿子、小儿媳妇带着孩子来南城了,范雅妮给他们租了房子,房子都已经打扫干净了。现在是让郭母的小儿子那些人在家里吃饭,郭鹏夫妻也在。郭父没有来南城,他还在乡下,说是要种地,得给大家留一条后路。要是郭母的小儿子夫妻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去,回去至少还有一口吃的。

郭父不安心,他来南城又做不了什么事情,倒不如不来,偶尔过来一趟就够了。再说了,等他小儿子混出一点成绩来,他再过来也行,不着急于一时。

“这孩子还在这边?”郭母的小儿媳妇看到了李慧娘家的孩子,她知道这个孩子算是郭鹏夫妻抱养来的孩子,“还没有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