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欢喜过闰月

“爸妈说让我们一起过去过闰月中秋。”秦大哥道。

“是叫你们,没有叫我。”秦大嫂道,“我不去,要去你们去。上一次去了,这一次,他们没叫我。”

“那我们去了。”秦大哥想着还是得回去陪陪爸妈过中秋节,难得闰八月这一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秦大哥还打算带着孩子过去让他爸妈开心开心。

好在家产是在秦大嫂娘家被举报之前分的,否则,这个时候,秦大哥真不好意思说要分家产,估计秦大嫂也不能说了。秦大嫂担心秦家人让秦大哥跟她离婚,她哪里敢说。

秦大哥和秦大嫂在这一点上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幸好事情在之前解决了。要说秦大哥不惦记父母的家产,那是假的,他当然希望自家能继承更多的家产,他是长子,确实应该继承更多的。要是他继承少了,别人怎么看他,别人觉得他不孝顺,他爸妈才没有多分给他东西。

秦父秦母没有看见秦大嫂过来,只看到秦大哥带着孩子过来,秦母问了一句,“你媳妇呢?”

“她有点事情,没有过来,让我们过来陪陪你们。”秦大哥不能说他妻子耍脾气不过来,他妻子非得让他爸妈叫她了,她才肯过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秦大哥不指望他爸妈给妻子这个脸面。

“中秋节,能有什么事情?”秦母问,“不一起过中秋,她去哪里过?”

“妈,您就不用管了,她总有地方过节吃饭。”秦大哥道,“等一会儿,回去的时候,再带一些吃的给她,也算是她跟我们一起吃闰月饭了。”

“也行。”秦母不想多说秦大嫂的事情,他们这些人都还没有做其他的事情,秦大嫂就在那边发脾气。秦母是当婆婆的,她不可能多低头,“她不来就不来吧。”

秦大嫂本来是想着一个人过的,随后,她又想着去田家。当她走到田家门口,她听到了家里人说的话。

“你们姐姐是一点用都没有,让她找她公公帮帮忙,都帮不了。”

“她出嫁了,只想着她自己呗。”

“她这是不管爸您的死活,也不管我们这些兄弟姐妹的死活。”

“还有啊,她贪了她弟妹五只鸡,别人都说那六只鸡进了我们的肚子里,哪里有。一只给爸妈,一只给嫂子,还有一只是她自己吃的,还有两只鸡呢。”

……

田家的兄弟姐妹都想着秦大嫂能继续帮衬田家,他们有人还想着继承田父的工作。奈何,田父的工作没有了,他们其他人不能继承田父的工作,他们可不就不开心么。

秦大嫂听到那些话,干脆就不进去了。她早已经出嫁,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哪里能一个回来娘家过中秋,估计她进去了,那些人也会让她去秦家过中秋。

一九七六年闰八月,有两个中秋节,阳历九月十月各有一个中秋节,国庆后好几天又是中秋。

秦大嫂走的时候,在门口没有遇见田家人。在路上倒是有遇见熟悉的人,别人跟秦大嫂打招呼,秦大嫂都没有说话。

曾几何时,秦大

嫂多么得意,一副自己十分了不得的样子。家里人也很重视她,他们都觉得她嫁了一个好人家,她能帮衬家里,她在娘家的地位还挺高的。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自己没有办法帮助父亲拿回工作,这些人在背后这么说她。

秦大嫂十分心酸,别人说自己也就算了,怎么自家人也是说她。她为了娘家付出了很多,不是没有做事情,一件事情没有办好,一个个都这么说她,她容易么?

没有人管她在婆家过得如何,她婆家人现在都瞧不起她,对她的态度大不如从前。

单单是贪宋凤兰坐月子的鸡,就让秦大嫂成为众矢之的,更不用说她叔公是特务。

秦大嫂走在路上,忍不住用手环保手臂,明明这个时候不算是特别冷,她却觉得十分冷,身体冷,心也冷。

这个时候,宋凤兰一家三口正在家里,他们准备了不少好吃的。宋凤兰没有叫苏教授夫妻过来,这算是宋凤兰一家三口正式一起过中秋,九月份的时候有其他时候都没好好过,这一次还是自家人一起过比较好,要请苏教授他们,以后也能请。

秦梓航看着他妈妈做的糕点,他还疑惑今天怎么这么多好吃的。

“好多好吃的啊。”秦梓航道,“妈妈,有人生日吗?”

“不是生日,是中秋节。”宋凤兰解释。

“中秋节?”秦梓航疑惑,“中秋节就是要吃很多很多东西的吗?”

“一家子团圆的日子,多吃一些东西。”宋凤兰道,“你不开心有这么多好吃的吗?”

“开心,开心。”秦梓航点点头,“特别开心。”

“你之前还小,都不记得了。”宋凤兰想孩子原本很小很小的,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四斤多点,那么小小的一团。到了现在,孩子长大了一点,还是很小,“这一次,爸爸陪着你。”

“爸爸以前没有陪着我吗?”秦梓航问。

“你爸爸以前很忙的。”宋凤兰道,“你又还小,哪里会记得。现在,你爸爸在,也是一样的。”

宋凤兰和秦一舟分工,宋凤兰做的糕点,秦一舟炒菜。宋凤兰多做了一些糕点,给了附近的邻居,也送给了苏教授夫妻。

中秋节,大家得做得快快乐乐的。

在吃饭之前,宋凤兰还带着秦梓航一起做灯笼。本来应该早些天把灯笼做好的,但是早些天没有时间,一直等到现在。

“妈妈,这上面是小兔子吗?”秦梓航看到她妈妈在灯笼纸上画的图案。

“对。”宋凤兰道,“做几个不一样的。”

宋凤兰看着蹲坐在旁边的儿子,“你拿一把小凳子坐着。”

“妈妈坐着,我不用坐着。”秦梓航道。

这一次,宋凤兰多做了两个简单的灯笼。张小虎经常过来,要是张小虎看到秦梓航有灯笼玩,估计张小虎又眼巴巴地看着。张小虎还懂得护着秦梓航,宋凤兰自然也乐意对张小虎好一点。

至于张小虎爱不爱读书,宋凤兰不去管,她也不曾想自己的孩子跟张小虎玩,孩子就会变得傻乎乎的。

不是的,自己的孩子如何,还是得看孩子自己,而不是看其他人。

孩子有玩伴是一件好事情,宋凤兰对孩子的玩伴没有太多的要求,品性好就行。

一家三口吃完饭后,他们坐在院子里,院子里小桌子上摆放了一些糕点。

“天还有点亮亮的,什么时候黑?”秦梓航问,“我都想玩灯笼了。”

“现在点上也可以。”宋凤兰点头。

秦一舟去给秦梓航点灯笼,灯笼刚刚点上,秦梓航朝着隔壁喊,“小虎哥哥快来啊。”

宋凤兰轻笑,儿子很喜欢跟张小虎一起玩。

“让你小虎哥哥的哥哥也可以过来。”宋凤兰道。

“小虎哥哥,你的哥哥也过来啊。”秦梓航又喊。

“你可以叫他文哥哥。”宋凤兰道。

“文哥哥,你过来呀。”秦梓航大声地喊,“我妈妈给我们做了灯笼。”

秦梓航懂得分享,没有说要一个人拿着灯笼。

“我就来啦。”张小虎回答。

张小虎回头催促他哥哥,“哥,你快点,你快点啊,别磨蹭。”

“好了。”张文道。

张小虎没有继续等着他哥哥,他自己先小跑到隔壁。张小虎看到三个不同形状的灯笼,还绕着秦梓航手里的灯笼转了两圈。

“这个时候也能玩灯笼的吗?”张小虎问,“不是过年后玩的吗?”

“现在也能玩。”秦梓航不知道张小虎为什么说过年后玩,他知道的是妈妈现在做给他玩,他现在就又得玩。

秦一舟点燃一盏灯笼递给张小虎,张小虎稀奇地看着灯笼。

“好好看。”张小虎道。

张文很快就过来了,他身后还跟着胖嫂。

大人总得过来看着孩子一点,总不好让秦一舟夫妻盯着孩子。

“这么精致的灯笼?”胖嫂看着那几盏灯笼,“弟妹你做的吗?”

“我画画。”宋凤兰道,“一舟弄竹篾,弄框架……”

“我黏上去的。”秦梓航连忙道,他也有一起做的。

“航宝厉害。”胖嫂竖起大拇指。

“小虎哥哥,文哥哥,灯笼,灯笼。”秦梓航道。

张文也拿了点燃蜡烛的灯笼,他心里暖暖的。在家里,父母不是对他不好,而是他岁数大一点,他妈妈很少买那些玩具,他弟弟倒是经常说要玩,他父母偶尔给张小虎买玩具,张文玩得太少了。

宋凤兰夫妻还时不时照顾一下张文,有记得张文这个老大,别人家的老大。

张文心里很开心,邻居家的叔叔婶婶太好了。

最近一段时间,张文在宋凤兰家吃的糕点不如张小虎,但他比以前在家吃的糕点多了。张文不觉得宋凤兰夫妻更加看重张小虎,他觉得自己也受到了重视,自己没有跟弟弟张小虎那样总是跑过来,叔叔婶婶还记得他。

“还不谢谢你们的叔叔婶婶。”胖嫂道。

“谢谢叔叔,谢谢婶婶。”张文和张小虎异口同声地道。

“玩吧。”宋凤兰道,“在家里玩玩,小虎跟小文一会儿把灯笼拿回去。放起来的时候,要吹灭蜡烛,不能随便放哦。”

宋凤兰担心小孩子不懂得,随便乱放没有吹灭蜡烛的灯笼,那可以会着火的。

“我看着他们。”胖嫂笑着道,“还是你惦记着他们,我们当爸妈的都没有你做得这么好。”

胖嫂都觉得自己两个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还胖了不少,两个孩子没有少吃宋凤兰家里的东西。胖嫂十分不好意思,她有时候把自己种的菜送一些过来。

范雅妮跟岳宏卫过来了,他们还带着一些橘子过来。他们家收到了宋凤兰

送的糕点,那些糕点十分精致,味道还非常,范雅妮想秦一舟上一辈子是不是拯救了世界,秦一舟才能得到这么好的媳妇,不,也许是秦一舟这一辈子做了很多好事。

“凤兰嫂子,胖嫂。”范雅妮笑着道,“你们尝尝橘子,这橘子挺甜的。”

“都坐下。”宋凤兰要去房间里拿凳子,秦一舟摁住宋凤兰。

“我去拿椅子。”岳宏卫道,“搬椅子,我还是行的。”

岳宏卫哪里好意思让秦一舟去搬椅子,自己过去搬就行了。秦一舟还是起身跟岳宏卫一起去搬椅子,范雅妮看着三个孩子手里的灯笼,她想这些灯笼也精致好看。

范雅妮想玩灯笼,不过她是大人,哪里可能去跟小孩子争,她坐在旁边看一看。

“吃点东西。”宋凤兰道,桌子上摆放着各种不一样的糕点。

“凤兰嫂子,还是你会哄孩子。”范雅妮感慨,“我要跟你多学学,以后,争取也当一个像你一样的好妈妈。跟胖嫂这样也不错。”

“我看你是想跟凤兰这边,不说你,我也想跟凤兰这样。”胖嫂道,“你凤兰嫂子是真的不错。”

“这是,谁不想呢。”范雅妮道。

“你们也不错。”宋凤兰看向范雅妮,她觉得范雅妮确实不错。

范雅妮原本是童养媳,现在不是了,在范雅妮的时候,宋凤兰看到了后世女子的身影。

宋凤兰知道范雅妮多半是穿越而来的女主,她没有跟范雅妮说自己是穿越的。宋凤兰胎穿的,最开始还没有前世的记忆,后面才恢复前世的记忆。宋凤兰比范雅妮更像是这个时代的女性,这种私密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说。

范雅妮拿起桌上的一块糕点,这糕点是真的很好吃,比她前世买的那些糕点好吃多了。范雅妮想她买的糕点也都是便宜的,不算是多高端的,宋凤兰做糕点的技术太好了。

“凤兰嫂子,你这手艺都可以当大厨了。”范雅妮竖起大拇指。

“哪能啊,我妈以前总说我,说我做得不够好,把握不好火候,说我做出来的糕点还是差点。”宋凤兰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情,她当初还很不想学习这些,她妈非得让她学习,她才学习的。

在父母被下放农场的时候,宋凤兰又想自己当初应该多学学的,她努力学,还能多学习一点东西。

“就这?还差点?”范雅妮惊讶,“那我都不知道差多少了,阿姨的要求真高。”

“不是高,是我妈确实做得很好。”宋凤兰道,“我小姨做糕点也做得不错。”

于小姨是姨娘生的,在教育方面,没有多差,宋母有学习的,于小姨也有学,就是学习的程度差别而已。

“你们一大家子都厉害。”范雅妮道,“要我,我就蒸蒸年糕,做一下钵仔糕。有米粉,添点水,放点糖,放去蒸。”

范雅妮嘴巴上这么说,其实她还能复杂一点的,厨艺不算太差的。只是在宋凤兰这些人的面前,范雅妮都比较谦虚,都喜欢说别人做得好。

“你这是谦虚。”宋凤兰道。

“不用谦虚,谦虚啥。”胖嫂道,“小虎天天说我做的饭菜不好吃,说我不做糕点给他吃。小虎成天往这边跑,都不知道吃了凤兰家多少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个小孩子。”宋凤兰道。

“一个男孩子,吃得不少。”胖嫂道,“你还有给小文吃的,更不少了。”

范雅妮看着宋凤兰和胖嫂这么说话,她感觉他们的感情真不错,这样也很好。这些人都很淳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范雅妮很喜欢宋凤兰和胖嫂这样的人,不复杂,比较简单。

首都秦家,秦大嫂没有过来吃晚饭,秦大哥带着孩子跟父母吃饭。秦大哥没有在饭桌上多说妻子的事情,吃完饭后,秦大哥也没有着急带着孩子回去,而是陪着父母赏月。

秦母见大儿子带着孩子没有着急回去,她自然不可能催促他们快点回去。秦母当然希望大儿子他们能在这边多待一会儿,以前,大儿子一房住在家里,家里还热热闹闹的,大儿子一房搬出去之后,家里冷清许多,秦母不大喜欢这般冷清的家。

可是秦母不能说让大儿子一房搬回来,她的丈夫不可能同意,秦母还是得看她丈夫的意思。

“多吃一点。”秦母道,“不过今年的月饼味道不是很好。”

这个月饼是秦母在外面买的,她总觉得这些月饼的味道差了很多,没有那么好吃。要是月饼的味道好一点,她还能多吃两口。

“回头,你回去的时候,多带几块月饼回去,我跟你爸也吃不了那么多。”秦母道,“除了自家买的,还有人送的,多着呢。”

“行,我一会儿带回去。”秦大哥道,“妈,你们要是有事情,随时叫我们。”

“有事一定叫你们。”秦母道。

“住得这么近,你们不好叫我们,也可以让其他人过去叫我们。”秦大哥道。

秦大哥更想直接搬回来,可是他不能说。他们一房才搬出去多久,还是得等一等,等过一阵子,父母心里的气消了,才好说别的话。

现在,秦大哥表现得关心父母的样子。

“一舟打电话过来了吗?”秦大哥问。

“前两天打过电话了。”秦母道。

“今天没有打电话吗?”秦大哥道。

“没打。”秦母道,“他们家是安装电话了,可这个电话是凤兰单位给安装的,话费是凤兰单位出的。”

秦一舟直接跟秦母说了,他的意思就算是家里有电话,他们也不能有事没事打电话,话费贵,还是注意一点。秦一舟本身就是沾了妻子宋凤兰的光了,哪里还能总是白白用电话,那太不像话了。

秦母只能表示理解,心里却想着小儿子小儿媳妇是不是对她有意见。秦母又不敢问出口,这样的人话,让别人怎么回答呢?

“没事的时候,不打电话,隔一段时间打一个电话,知道他们安全,这就行了。”秦母道。

“他们是在南城那边,不是在首都。要是住得近一点,不说打电话,直接都可以走过去。”秦大哥道。

“是不方便。”秦母道。

小儿子没有在身边,大儿子一房又搬出去,秦母很失落。

秦大哥点到为止,没有多说下去,他让父母知道自己在他们的身边,秦一舟无法一直陪在他们的身边。秦大哥有他的小心思,既然父母要把房子给他们,要分给他们大部分财产,秦大哥还是想要早点得到那些东西。

父母是写了字据,但这种事情还是能反悔低。

秦大哥要做的是让父母觉得他比秦一舟强多了,秦一舟不好孝顺父母,他这个当大哥的可以。

秦父没有多去说话,他静静地坐在旁边。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秦大哥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他们还有带着一些吃的回去。

秦大哥等人回到家里的时候,秦大嫂坐在客厅里,她把果盘里的几个橘子吃掉了。这个橘子比较酸,不是很甜,秦大嫂都吃了。

秦大嫂没有做饭,她想到她去娘家的时候听到的话,回到家里又看到空荡荡的家,秦大嫂没有心思去做饭。吃,吃,吃,吃什么吃,她就一个人,哪里还用得着做饭,吃一些别的东西不就可以了么。

“这是妈让我带过来给你吃的,还温热着。”秦大哥道,“蒸饺,还有一些肉。”

“是她让的,还是你自己要带的?”秦大嫂问。

“妈问你怎么没有过去,我说你有事情,她说让我带一些吃的给你。”秦大哥道,“是她说的,我哪里好意思说要带吃的过来。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秦大嫂不大开心地道。

秦大哥看着桌子上的橘子皮,“把橘子都吃了?”

“我就吃几个橘子,还不能吃吗?”秦大嫂没好气道。

“可以,可以,你吃。”秦大哥道,“还有月饼,你以前不是很喜欢这种芝麻月饼吗?妈特意拿的这种月饼,说是你爱吃。”

秦大嫂看着桌子上的那些吃的,眼睛红了。

说实话,秦父秦母对秦大嫂算是还不错了,秦大嫂犯了那么大的错误,秦父也只是让秦大哥一房搬出来。秦大嫂嚷嚷着要分财产,秦父秦母也打电话给秦一舟了。

秦父秦母显然更加看重秦大哥一房,对秦一舟一房没有那么上心。是秦大嫂自己钻了牛角尖,非得认为秦父秦母看重秦一舟夫妻。

“吃吧。”秦大哥拿出其中一块月饼塞到秦大嫂的手里,他见妻子一个人坐在这边,他想妻子多半是一个人坐在这里坐了很久。

不是秦大哥对他岳父有意见,而是他不觉得岳家会让妻子过去过中秋。岳父的工作没有了,秦大哥没有帮忙,秦父也没有帮忙,秦大嫂很不高兴,就更不用说田家那边的人。

秦大嫂咬了一口月饼,眼泪从眼眶里落下来。

宋家人这一次中秋过得很高兴,要说遗憾,那就是宋凤兰没有在他们的身边。

宋母知道宋凤兰要是没有去南城,没有去当科研人员,自家还不能这么快平反,不能早点坐在家里过中秋。

“天气要冷了。”宋大嫂知道这些人都念着宋凤兰。

宋大嫂是宋大哥在农场那边娶的妻子,宋大嫂跟宋凤兰还没有见过面,但是宋凤兰这些年没有少寄东西过去。宋大嫂清楚地知道他们占了多少便宜,别人可能以为宋凤兰被留在城里享受了,不,宋凤兰得努力帮衬他们,宋凤兰的压力太大了。

宋大嫂不是秦大嫂,她能感觉到宋凤兰的好。

“我打算织几件毛衣送给凤兰。”宋大嫂道,“我们在首都,买东西,都会方便很多。”

宋大嫂不知道南城是什么样的地方,她只知道首都比南城好。

“也不知道凤兰到时候有没有回来。”宋大嫂道,“她回来的话,我们也该给她准备一些东西,放在她的房子里面。就算她回来,她在南城那边还得穿衣服,总得有换洗的衣服,先前的那些衣服,怕是不够的。”

宋母看向宋大嫂,宋大嫂不是做做样子,是她真心觉得宋凤兰不错。

“孩子还问他们的姑姑什么时候回来,他们都还没有见过他们的姑姑。”宋大嫂道,“我说他们姑姑还没有回来,他们的姑姑在辛苦地工作。”

“准备一些东西吧。”宋母道。

“妈,您放心,这点小事情交给我们。”宋大嫂道,“我们把房子收拾出来,院子里种上一些花花草草的。屋子里的窗帘这些,该换的也得换了。”

宋大嫂想着那些窗帘有的都特别脏了,那些房子原本国家安排成办公区域,或者让其他人住进去。现在是腾退了,但里面的一些东西也不能用。宋大嫂不知道那里面的东西原本是怎么样的,她知道该换。

乡下女人多半都比较节约,宋大嫂看到那些东西,也不是想着那些东西还能用。宋大嫂想的是那些东西都旧了,得换掉,不能让小姑子为了他们做了那么多,他们还不把事情做好,那不是欺负人么,他们还是得把事情做好。

“秦家那边真要给凤兰他们准备一套房子?”宋大嫂问。

“他们准备他们的,我们准备我们的。”宋母道。

“倒也是。”宋大嫂道,“我们准备我们的,也省得他们后面要说话。两边互不干预,各自准备各自的房子,里面东西,也各自准备。”

宋大嫂想要是宋家负责装修,宋家把那些好的家具搬进去,秦大嫂会不会以为那些东西是秦家人准备的,秦大嫂会不会有意见。宋大嫂觉得秦大嫂这个当大嫂的太过分了,都不愿意做做表面功夫。

反正,宋大嫂是要把这些事情做好的,要不是秦一舟的舅舅林医生,自己的孩子早就坚持不下来。归根到底,是宋凤兰嫁人了,宋大嫂不知道宋凤兰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嫁人,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不知道。

宋大嫂没有去跟秦大嫂接触,也没有跟秦家人多说话。

但凭秦家人之前的那些作为,宋家人就不该跟那些人多说,秦一舟是不错,不代表整个秦家都不错。

赏月结束,张小虎兄弟带着灯笼跟父母回去。

回到家里,胖嫂忍不住道,“凤兰考虑得太周到了,给两个孩子都做了灯笼。”

之前的那个熊猫是真的不好做,宋凤兰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有去做。现在简单的灯笼,宋凤兰跟秦一舟一起做,也就做了。

“是不错。”张成海点头。

胖嫂小声地道,“凤兰不是给我们这几户送了糕点吗?也给高秀秀家送了一些。高秀秀说她怀着身孕,不能随便吃,女儿又还小,也不能随便吃。说是把糕点给她婆婆吃,给她男人吃,也不算浪费了。高秀秀当着凤兰的面那么说,她当凤兰会给孕妇不适合吃的东西吗?”

胖嫂觉得高秀秀太过分了,宋凤兰就不该送吃的给高秀秀。

其实,宋凤兰原本没有打算送给高秀秀的,高秀秀瞧见宋凤兰送吃的给胖嫂一家,高秀秀张嘴就说宋凤兰是不是也要送给他们家。

还有其他人听到高秀秀说的话,宋凤兰想了想,还是给高秀秀家送一点。宋凤兰送过去,高秀秀又说那样的话,宋凤兰真想把糕点拿回来,可是高秀秀又紧紧地抓着糕点。

宋凤兰没去说别的,高秀秀不想吃就别吃。

一开始,宋凤兰刚刚住过来的时候,她不觉得高秀秀是这样的。一切都是从高秀秀怀孕之后变化的,或许高秀秀之前也是这样的,宋凤兰跟高秀秀接触不多,这才没有感觉到。

“真这么说的?”张成海惊奇。

“我当时就在院子里,高秀秀在他们家门口说的。”胖嫂道,“高秀秀都没有让凤兰进屋。高秀秀怀孕了,她当她怀的是金疙瘩。”

不是说别人非得进去高秀秀的家里,送东西送到门口,非常正常的。只是高秀秀不该说那些话,她要是说那些话,那就该直接拒绝糕点。她拿了糕点,家里有人能吃,她就不该说。

“高秀秀看到凤兰送给我们家一点东西,她就盯着。”胖嫂道,“等看看她这一胎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胖嫂希望高秀秀生的是女孩,可又想着女人还是得生儿子比较好,就方家那个情况,方旭东和方奶奶都等着高秀秀生儿子。

“确实是过分了。”张成海道。

“要不是高秀秀怀孕了,我真想说两句。”胖嫂道,“做人哪里能这么无耻。高秀秀怀的是她男人的孩子,又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非得要别人对她那么好吗?”

胖嫂真看不明白高秀秀,她自己怀孕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得意。胖嫂怀孕的时候还干了很多活,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还得做一些事情,她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自己家的事情,自己不做,别人也不可能帮他们做。

宋凤兰在家里没有多说高秀秀,她不打算再送东西给高秀秀。高秀秀这样人,真的是仗着怀孕了,在那边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还有一些吃的,留着明天吃。”宋凤兰道。

秦一舟把外面的东西收拾进屋,桌子椅子都已经放好。秦梓航的灯笼被吹灭了,他还要把灯笼挂在房间里面。灯笼被挂在窗户旁边,距离床铺有一定的距离,秦一舟夫妻怕儿子晚上不小心碰到灯笼 ,灯笼还有一个长棍子,怕棍子戳到孩子,要是戳到眼睛就不好了。

“在首都的时候,你也做这些?”秦一舟问。

“有做,做的少。”宋凤兰道,“小姨家还有不少人,人多,要是做,要做比较多。”

虽然宋凤兰夫妻有做一些糕点送给附近的邻居,但是这跟在于小姨家里做那些感觉不一样。一个说自己家做,当家做主,一个是寄人篱下,在亲戚家里做。

“没瞧见梓航那么开心吗?他是喜欢他自己的家。”宋凤兰道。

“你呢?”秦一舟问。

“我当然也喜欢我自己的家。”宋凤兰回答。

秦一舟环抱着宋凤兰,紧紧地搂着妻子,“我今天很开心。”

他们一家子一起过中秋,感觉非常温暖。

之前的中秋节,李慧去石桂兰的家里过,石桂兰有叫她过去过中秋。现在是李慧夫妻自己过中秋,倒也不能说有清冷,李慧感觉就是心里冷冷的。

郭鹏很喜欢李慧,他还买了好吃的回家,李慧吃着那些东西都觉得不是滋味。

在宋凤兰等人坐在院子里赏月的时候,李慧夫妻还有路过那边。李慧夫妻去散步,他们看到了,但是他们不可能进去。就他们跟宋凤兰一家子的关系,压根不适合凑到一块儿。

别人过中秋热热闹闹的,李慧夫妻过中秋没有那么热闹。

其实大多数人家跟李慧夫妻差不多,家里有孩子的,孩子多一些,这才热闹一些。有的人家过节的时候才有一些好吃的,才能多吃一点,孩子们、大人都很高兴。

李慧睡觉的时候背对着郭鹏,郭鹏没有说话。李慧不爱郭鹏,郭鹏只能一点点地来。

清早,宋母送了一些东西到于小姨家里,中秋节前送了一些东西。现在的这些东西是别人送给宋家的一些吃食,宋家人自是不要的,但是几块月饼,也不好拒绝,便收下来了。

宋家人吃不了那么多,宋母装了送来给于小姨。

“你们家要是不喜欢吃,也可以送人。”宋母不介意。

“你们家留着吃。”于小姨道。

“家里有留一部分。”宋母道,“家里的那两个孩子确实很喜欢吃这些东西,吃太多了。得吃适量,也不能一口气吃太多。”

宋母想到孙子孙女,他们从小生活在农场,没有享受到好的。当孙子孙女来到首都,他们就想吃想着穿,宋母还让宋大嫂多看顾是孙子孙女一点,别让孩子移了性情。

“那就谢谢姐了。”于小姨道,“这么多东西,够我们家吃好多天了。”

“这东西也不能放太久的。”宋母道。

“好。”于小姨点头。

“你自己也吃点。”宋母道,于小姨看上去有点瘦,宋母想于小姨在婆家过得也不是很好。

宋母回到首都,她有空的时候会看看于小姨,会让于小姨去家里坐一坐,得让江家人知道于小姨有娘家人可以依靠。于小姨离开江家,也能生活。

“吃了,吃了,姐你送过来的东西,我有吃。”于小姨道,只是她吃得少,多数是留给孙子孙女吃,就是她丈夫吃的都比她吃的多,“这一阵子,你们都送了不少东西。”

“这次的东西是别人送给我们家的,你不嫌弃就好。”宋母道。

“大姨。”江雨菲过来娘家,她想着娘家会不会有好东西。

在江雨菲很小的时候,宋母没少送东西给于小姨,在逢年过节前后,送的东西特别多。江雨菲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她就过来娘家了。

“哇,大姨,这些东西都是您送的?”江雨菲看着桌子上的那些东西,“大姨,您都不送送我。”

“你是晚辈。”宋母看到了江雨菲眼里的贪婪,江雨菲为难宋凤兰,宋母不可能喜欢江雨菲,“东西送到了,我先回去。”

宋母懒得跟江雨菲说话,她也不是特别想跟江家其他人说话。即便江家其他人不算做得很过分,算还行的,但是宋母知道是于小姨在前面顶着,于小姨身体瘦弱,江家其他人相对胖一点。

“我送你。”于小姨起身。

于小姨送宋母到门口,宋母停下脚步。

“我是你姐,有话可以跟我说。”宋母道,“现在不是以前了。”

“嗯。”于小姨点点头,“姐,我过得不错,过得还行的。”

于小姨对婆家满意了,别人家可能跟妻子离婚,把儿媳妇赶出去。于小姨没有被赶走,她那些年都还有待在婆家。人不能既要又要的,差不多得了。

宋母轻轻地拍拍于小姨的手臂,她没有去说江雨菲的不是。

于小姨送走宋母,她回去客厅,正好看到江雨菲把那些东西从袋子里拿出来,还看到江雨菲把东西分堆放。

“你这是……”于小姨皱眉。

“甜的,吃多了,容易蛀牙。”江雨菲道,“你们也吃不了这么多,我拿一点回去,给你的外孙外孙女尝尝。”

江雨菲看着那些东西,还想着什么东西比较好吃,比较贵。她要拿更贵的东西,江雨菲翻看,有牌子的就放到自己的面前。

“少拿点。”于小姨担心儿媳妇看到女儿拿走那么多东西,儿媳妇会不高兴。

“这是我大姨送的东西。”江雨菲知道于小姨在担心什么,故意道,“妈,你怕嫂子,我可不怕嫂子。那是我大姨,又不是她大姨。”

就在这个时候,江雨菲的大嫂站在了客厅门口,江大嫂刚刚回来就听到了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