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回警署的路上,车厢里气氛沸腾。

徐家乐拍着驾驶座靠背起哄:“阿头,破了十年悬案,是不是该请一桌和牛宴庆祝?”

“这个要等阿头升职加薪!”曾咏珊笑道,“不如还是老地方,去荣记吃鲍鱼捞饭?”

祝晴刚想开口——

“全组一起。”莫振邦单手转方向盘,车子拐入弥敦道,“天大的事情,也大不过鲍鱼捞饭。”

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松懈,警员们盘旋在心头的压力一扫而空。

“没想到案子破得这么快,等鉴证科和法医部出报告,就可以结案了。”

“现在想一想,波波死的时候,盛佩珊硬要我们留下调查,对陈潮声来说简直是钝刀子割肉。那可是杀人啊,熬到现在才崩溃,心理素质够硬了。”

“等等,我覆个机。”莫振邦的bb机响起,他打了个转向灯,将车停在靠路边的位置。

“是不是阿嫂查岗?”

“阿嫂哪有这么大的面子,一定是囡囡啦!”

“我记下了,下次去莫sir家打边炉,跟阿嫂告状!”

曾咏珊和徐家乐斗嘴,黎叔就顺便给他们科普当年莫振邦追阿嫂时有多“肉麻”。

莫振邦回来时,手里多了几袋热腾腾的鸡蛋仔,香气瞬间弥漫整个车厢。

“大家不着急吧?”莫振邦说,“囡囡想吃华旺冰室的鸡蛋仔。”

B组除了黎叔,全员年轻人,莫振邦岁数算不上多大,但作为给大家兜底的阿头,习惯性把他们当小孩照顾。

鸡蛋仔一人一份,堵住曾咏珊和徐家乐的嘴,祝晴也接过,小口小口掰着吃,香气在唇齿间化开。

莫振邦就住在油麻地警署后巷,他拎着鸡蛋仔上楼时,车窗里飘出徐家乐的嘀咕。

“下午在香江大学查何嘉儿的旧照,就被一个电话call回来,谁能想到晚上还能蹭到鲍鱼饭?”

徐家乐从证物袋里取出一张照片。

那是贴在学校新闻系橱窗上的合照,何嘉儿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居然是香江新闻新锐计划?排场很大的,连纪念品都镀金,背后砸了不少钱……何嘉儿啊,本来前途一片光明。”曾咏珊一声叹息,“陈潮声这个混蛋,怎么有脸承诺给人家买半山别墅?自己还住在盛家吃软饭,吃穿用度全靠盛二小姐养着!”

“他就是个假人!在盛佩珊面前永远挂着假笑……亿万身家的富家女,当然要伺候着啦。”

“曾咏珊,你就是个马后炮!”

祝晴的指尖仍摩挲照片边缘,眉头渐渐拧紧:“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人很眼熟。”

几个脑袋凑过去。

“这个男人。”祝晴指着照片角落,“好像在哪里见过。”

“戴眼镜,穿西装,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港大法学院、新闻学院都是一抓一大把啦!”

祝晴对着窗外阳光,反复调整相片角度:“这张照片,能先留在我这里吗?”

“拿去吧,等结案再还给何嘉儿的父母。”徐家乐将证物袋抛过去,“如果鉴证科不需要存档的话。”

……

第二天清晨,翁sir准时出现在B组办公室门口。

他哼着小曲推门而入,皮鞋锃亮,西装笔挺,春风满面的样子与前些天判若两人。

“做得好,能在四十八小时破获这起白骨案,效率惊人。”

“听说你们昨晚已经开过庆功派对了?那我就不额外破费了。”

B组警员们里,年轻警员们一声不吭,黎叔则兴致勃勃地低头数地砖。

莫振邦只能皮笑肉不笑,和翁sir说几句客套话。

曾咏珊凑到祝晴耳畔:“翁兆麟最小气,从庆功宴上省下来的钱,都添进他的名表收藏里。”

这起盛家白骨案牵动整个警局,鉴证科和法医部也被催得头疼,连夜加班,终于在大早上提交完整报告。

酒瓶和现场提取的毒物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所有指纹也只指向陈潮声一个人。

到了现在,这起案件终于即将收尾。

大家闲下来,三三两两去茶水室闲聊,只有祝晴始终留在工位。

太多资料堆在工位上,她将文件整理得一丝不苟,每份报告的边边角角对齐得严丝合缝。

当莫振邦叫她去办公室谈宿舍申请时,祝晴的思绪仍停留在案子上。

“莫sir,这个案子……进展是不是太顺利了?”

莫振邦闻言失笑。

新人总是这样,将问题考虑得太复杂,殊不知有些案件就是这么容易告破。

“哪来这么多高智商犯罪?实际上笨贼一箩筐。”

“我年轻时也爱钻牛角尖。”他以过来人的经验说道,“但遗书、指纹、人证——”

“可昨天临走时盛家小孩说,陈潮声的行李箱就摆在卧室,像是准备出游。”

“童言无忌。更何况,难道不许陈潮声在畏罪潜逃和畏罪自杀中摇摆不定?”

祝晴微微蹙眉。

她见过陈潮声几次,那个精于算计的男人,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莫sir,我想再去现场看看。”祝晴说。

就在这时,翁督察在门外喊:“那个新来的女警!有空吗?帮我去——”

祝晴望向莫沙展,眼神里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恳求。

虽然,她做不出双手合十的可爱动作,但那微微抿起的唇角写满“救命”。

莫sir给她解围:“祝晴得去帮我处理个急件。”

祝晴如蒙大赦,快步离开时差点撞到门框。

莫振邦摇摇头。

装乖卖惨都学会了,难管,一个比一个难管。

……

祝晴还是想找到一个答案。

十年过去,何嘉儿昔日的同学,如今已经留校任职。

办公室门牌上烫金的“钟茹君”三个字,在走廊灯光下发亮。

“Madam请坐。”得知祝晴的来意后,钟茹君将办公桌上的报纸推到她的面前。

香江晚报登了盛家白骨案死者的身份,头条版面上,标题仍旧吸睛——

名校高材生沦落钵兰街,骸骨泣血诉冤情。

“嘉儿很开朗,当年我一个人从内地过来,语言不通,不好意思开口……是她一直用蹩脚的普通话,逗我开心。”

“她好优秀,连拿两次校长奖学金……如果不是因为——”

谈起学生时代那些过往,钟茹君垂下眼帘。

她和何嘉儿是室友,只不过因自己内向,不善与人交际,两个人始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拍拖?没有听说过。”

“嘉儿她……连看爱情电影都要做笔记分析剧情结构,很难想象她也会与恋爱话题有关。”

“对了。”祝晴将那张泛黄的留念照放在办公桌上。

相片中,意气风发的女大学生身着洁白衬衫,胸前口袋别着一支钢笔,面对镜头,唇角绽开鲜活的笑容。

何嘉儿的父亲说,夜总会来钱太快,女儿无法拒绝名牌手袋的诱惑。陈潮声则在遗书中表示,她收了许多礼物,愈发贪婪,逼自己给一个名分。

然而此刻,钟茹君红着眼眶——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让全世界听到弱者的声音。”

祝晴指着角落一道剪影:“你认识这位吗?”

“程教授?”

“他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临终前还在托人打听女儿的下落,很可怜……”

记忆碎片拼凑完全,祝晴终于明白为什么觉得这道身影眼熟。

他是盛家大姑爷程兆谦,曾在半山别墅落成时拍的全家福中出现过。

物业林伯又在以讹传讹。

程教授已经病故,怎么和盛佩蓉一起搬去石澳?

“何嘉儿和程教授有没有交集?”

“程教授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不过曾经来开设讲座。和嘉儿的交集?应该没有吧。”

……

祝晴再次赶到盛家时,已经是傍晚。

崔管家:“Madam,是案件还有需要补充的细节——”

“不是。”祝晴面不改色,“你们小少爷的玩具落在我这里。”

几分钟后,祝晴出现在三楼儿童房门口,轻轻敲响虚掩的房门。

小少爷正在地毯上摆弄积木,见她进来,警觉地眯眼。

“知不知道你大姐住哪里?”

少爷仔的脸蛋像小包子,嚣张地抬起眉时,就像肉包起了褶子:“你查不到?”

盛家大小姐行踪隐秘,警方档案里登记的住址早已变更。

祝晴故意叹气:“忘记你只是个小孩,问了也白问。”

“谁说的,我知道!”盛放差点炸毛,又学着大人模样背起手谈条件,“除非你带我一起去。”

祝晴盯着他两秒,干脆利落:“走。”

盛放眼睛一亮,蹦跳跟上:“你的车停在哪里?

祝晴:……

少爷仔:?

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