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嘉靖二十九年。

春。

“姐姐,城郊的油菜花开了。”叶珣长身玉立,含笑说着。

赵云惜闻言,顿时起了兴味:“那极好!我们去城郊游玩野餐,庆贺白圭和你升任国子监司业!”

而张白圭则任右春坊右中允,兼职司业。

原先是轮不到他去右春坊,只是太子去年突然薨了,待出了周年后,储君人选再次提上重要征程,那裕王便被看为隐形太子,徐阶大掌一挥,直接推荐他参加考核,白圭争气,考评第一上位。

春日阳光明媚,枝头有隐隐的绿雾,被浅金色的晨光照着,更显仙气缥缈。

定下章程,赵云惜便回房开始准备。

春日出游,必然少不了风筝和吃食,她都带了。

蒸了胡萝卜丝和茼蒿,又备了酸梅汤,她想了想,烤了曲奇饼干和蛋挞,还有布丁、姜汁撞奶。

能想起来的都做了。

食盒被装的满满当当,满满三大提,足够几人吃了。她把春装翻出来,瞧着漂亮精致的刺绣,畅想一番穿上后的美丽蜕变,想想外头的寒风,还是作罢。

年纪大了,得养生。

她还想和白圭一起,携手破百岁。

“娘,带点果脯蜜饯吗?”顾琢光软声问。

“带!”赵云惜扬声回:“瓜子果干也带一点。”

顾琢光便开始整理这些,摆得整齐干净。

几人去租了马车,套上车,就往城郊去了。

光是一出门,就能闻见春光气息:小鸟的鸣叫,青草、鲜花,和煦的暖风。

出城的人不少,大家喜气洋洋,都是对春日风光的向往。

等到了城里的油菜花地,几人找了一片平坦的河提,就在柳树下,铺上桐油布,将食盒压在几个角上。

赵云惜拎着风筝,突然发现,没有放风筝的人了。

叶珣年逾而立,身子又弱,显然不是跑跑跳跳的体格。

白圭今年二十有四,素来沉稳端庄。

赵云惜把目光投向一旁的顾琢光,像是看向全村唯一的希望,她摸了摸鼻子:“你放吗?”

顾琢光托腮,调皮回:“娘亲看我像是能在室外活泼开朗放风筝的样子吗?”

赵云惜懂了。

“没事,我来。”她一身牛劲。

赵云惜起身去放风筝,叶珣看了,就也起身,帮她在后面拖着风筝往上抬。

“飞了飞了!”春日风大。

一扬起来,顺着风就起飞了。

赵云惜抖了抖风筝线,抬眸望着风筝在天空中飞,不由得笑出声来。等风筝没什么力气了,再拽一拽线,风筝就飘得更远了。

“走吧。”两人放风筝,走着走着就远了。

将风筝线拴在低矮的小灌木上,赵云惜立在河提垂柳旁,懒洋洋地望着远方。

叶珣沉默地立在她身后。

一动不动。

风吹过,赵云惜这才回眸,温和道:“你惊才绝艳,素来稳重,却一直压制自我,委屈你了。”

叶珣目光定定地望着她:“跟着姐姐,不委屈。”若没有她,他不敢想自己会陷入怎样的沼泽泥泞。

赵云惜便没有多说。

世事无常,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当能为自己负责后,人生便是自己的了。

为了给小夫妻让出时间来培养感情,她真是操碎了心。

谁知——

“娘,喝水吗?”张白圭捧着酸梅汤的罐子,正好奇地看着她。

赵云惜瞪眼:“喝!喝!喝!你娘要渴死了!”

张白圭歪头:?

叶珣顿时轻笑出声。

他接过坛子,倒进小碗喝了一口,忍俊不禁:“甜丝丝的,微酸,滋味极好!”

赵云惜扶额。

想来也是,张居正的一生,都跟政治绑在一起,还真没什么情爱红颜。

张白圭本来很得意,他给娘亲送水,定然会夸他,结果被怼懵了。

“哼。”赵云惜拽起风筝,抬脚就走。

赵云惜回去后,和顾琢光并排坐在桐油布上,两人分吃着果脯,闻着独属于油菜花的味道,她慢条斯理道:“挺好。”

罢了,没开这个心肝眼儿也正常。

她幽幽一叹。

几人索性坐在一起闲聊。

不管说什么,赵云惜都能接上话。

张白圭感受到了幼时被压制的熟悉味道。

他小时候就是这样,不管学了什么新知识,娘亲都能接上话。

现在他长大了,手不释卷,没想到还是这样。

“娘,你有什么不懂的。”

“背课文。”

她就笼统学了四书五经,和他们的学识比起来,不值一提。

“这饼干?”张白圭咬了一口曲奇饼干:“又酥又香,上面还有葡萄干?”

赵云惜笑嘻嘻道:“怎么样?是不是酥脆香甜?”

吃起来就香。

叶珣在吃蛋挞,酥酥的外皮,和甜甜的蛋羹,上面还放了一勺樱桃酱。

很香甜。

赵云惜颇为得意。自制的蛋挞酥皮很费功夫,她劝自己好半天才做好。

顾琢光不动声色地连吃两块蛋挞,这才去吃曲奇。

香甜却不腻,糖量放得刚刚好。

再喝一口酸梅汤,简直舒服坏了。

叶珣也跟着多吃了两口。

晒得有些燥热,能有一口微凉的吃食,瞬间舒爽很多。

赵云惜看着他们吃就高兴。精致好看又好吃,太适合春日野餐吃了。

“张居正?”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几人看过去,就见是高拱带着娘子,正闲步而来。

几人连忙起身打招呼。

互相寒暄过,这才一道坐下。

高拱乐呵呵道:“恭喜恭喜~”

张白圭也连忙回:“同喜同喜~”

两人一同升为右春坊的右中允,估摸着要去给裕王做老师,往后还要长时间的相处。

两人互相寒暄,交流了一番关于右春坊的情报。

而此时,赵云惜将自己带来的小食推上前来,笑着请二人尝尝。

高拱相貌斯文俊秀,身量颀长,他妻子却有些平凡,但眼角眉梢透出来几分才情知性,不疾不徐地说着话,让人处起来很舒服。

“张夫人,尝尝我的手艺。”赵云惜听见介绍说她姓张,连忙寒暄:“跟我夫家是本家呢,他也姓张。”

几人客气几句,这才熟了些,彼此亲和几分。张夫人唇角微翘,笑起来还有酒窝。

赵云惜一直不动声色地关注着高拱,她很想知道,他和张居正前期那样要好,后期是怎么闹翻的。

后来有人读史书,便说,若二人没有闹翻,那大明后期,绝对没有那么惨。

可惜现在还早。

希望两人未来不要闹翻,赵云惜想,都是为大明计,何必闹得天翻地覆。

她颇为惋惜。

高拱很敏锐地察觉到了。

但他没说什么,只当是做母亲的不放心儿子交友,考察一番罢了。

“好吃。”他吃了一口蛋挞,眼睛当时就亮了:“又香又甜,这是怎么做的?”

赵云惜就将做法告诉他:“先是要做酥皮,就像是普通千层酥那样就成,而这内里的蛋液,用鸡蛋、奶、糖混合,多试几个比例,看自己喜欢哪种,第二回 心里就有数了。”

高拱连忙记下:“那我做来给我娘吃,她现在病了,胃口不好,我很是忧心。”

“那你刚开始可能掌握不好火候,我做了点,让白圭给你送去。”赵云惜连忙道。

“那怎么好麻烦你?”这样一说,高拱客气推辞,但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蛋挞和饼干比较新奇,很快就被吃完了。

“酸梅汤也好喝!”高拱不住口地夸。

他性子傲然爽利,这样朗笑出声,顿时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原本是四人份的吃食,现在六人吃,难免有些捉襟见肋。食盒很快就空空如也,星点不剩了。

张有圣颇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用胳膊肘拐自家相公,示意他别吃了。

再吃就要比人家吃得还多了。

几人坐在河堤上晒太阳,闲闲地聊着天,只觉得闷了一个冬日的心灵都被春日给净化了。

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

微微地燥,眯起眼睛时,简直连灵魂都摊开被晒一晒得舒爽。

顾琢光垂眸微笑,和张夫人寒暄闲聊,没一会儿就把对方给逗笑了。

几人正闲闲聊着,就见不远处站着个高大青年,一直盯着几人看。

赵云惜敏锐地望过去。

青年唇红齿白,面容清秀。

这会儿眉头紧皱,拳头紧握,倒像是寻仇。

赵云惜琢磨,难不成,得罪人了?

“怎么了?”她索性扬声问。

青年吓了一跳。

他抿了抿嘴,立在原地纠结片刻,这才走上前来:“敢问兄台可是江陵张居正?”

张白圭听见自己名号,好奇地打量着和他差不多年岁的青年,客气地点头:“是我,阁下是……”

他确认自己不认识。

青年神色纠结,结结巴巴回:“我、我我叫张四维,祖籍山西,家中是军户……我想进国子监读书,但是……”

但是他没有任何门路。

向高官递拜帖,也无人回他。

在京中困囿多时,手中钱财已不足以支撑,再办不到,那他就要回乡了。

他偶然间听见江陵赵娘子,说她是大儒林修然的义女,在国子监开有炸鸡铺子,若想进去,说不定拜这个山门可以。

而她有子张居正,他看邸报,今年就要升为国子监司业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咽下所有的心虚和屈辱,他找回素日的行事规则:“在下乃山西张四维,二十八年山西乡试第二名中式,隔年会试不第,想入国子监读书,请长官怜惜一二……给个入监的章程。”

国子监进着太难了。

他早就认出张居正,但不敢上前来。

这会儿说完,目光灼灼地盯着,并不敢错开眼。

张四维屏息凝神,紧张地等待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