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亭中清风徐徐,帷幔飘飘。

张白圭少年俊才,却并不狂傲,他面露柔和,提起娘亲时,唇角勾出些许笑意。

他从未离开过娘亲,儿时离开过一日,他哭了一回,从此娘亲去哪都给他带上。

田顼感念于他一片孝心,连忙道:“罢了,何须你出门再寻,给你送一份便是。”说着回身看向丫鬟:“家中各色点心装一攒盒出来。”

一盒子点心不算什么,但他年岁小小知道惦记母亲,人品这一项上,就令人满意点头。

天下才子何其多,心性之患,实在严重。

张白圭腼腆一笑:“白圭谢老师挂怀。”

他头一回见面,就接受别人好意,有些羞赧,但能让娘亲也尝尝,他愿意。

李士翱打量着他,心中感念,他先前就想着白圭的名字顶不起他的帝师之才,就琢磨着想给他改个名字。

这会儿有田顼在,刚好帮着参谋一二,他当即便不再犹豫,开口说了自己的想法。

“田学政,我想着,白圭如此人才,等院试过了,想着给他留在府学读书,他如今的名字虽好,但一路科举,焉知不会站在更高的地方,到时候他就需要一个很压得住的名字,白圭虽好,却不够言志正身。”

李士翱神色柔和,他就这么点想法,据说白圭之名,出自白龟,龟长寿,是家人的一片关爱之心。

化为白圭后,亦是含义非凡,圭者,玉制重器也。

但时下龟字虽寿,却和乡间俚语“龟孙、龟儿子”这样骂人的话重叠。

再者就是真得经不起他的帝师之才,他心疼,想着给他起个好名字。

“居正如何?”李士翱捋着胡子,笑吟吟问。

田顼认真思量片刻,“张居正?不错。”

张白圭连忙起身,俯身作揖,笑着道:“白圭谢老师赐名!”他仔细品味着居正二字,心中甚是喜欢,表情就带出几分来。

李士翱顿时哈哈大笑,温和道:“你喜欢就好,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他们愿意再改,若是不愿,也就罢了,千万不可勉强。”

田顼也点头,笑着道:“是,毕竟是家中长辈起的名字,不可怠慢了。”

两人很是惜才,不愿他为难。

张白圭心里知道,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对方并未嘲笑“白圭”二字,而是认真为他考虑以后,他用手背贴贴微烫的脸颊,冲着二人作揖行礼。

田顼拖住他的手,不叫他再行礼,只笑着道:“我和你们知府都不是一味重规矩的人,不必多礼,寻常对待,大家都自在些。”

李士翱也跟着点头,笑着道:“是这个礼。”

张白圭便洒脱一笑,不再执拗于俗世礼节,回:“白圭恭敬不如从命!”

几人闲闲地聊了几句天,李士翱问他住在何处,在荆州府可有房舍,到时在府学读书,要提前把事情都给安排好。

张白圭眉眼闪了闪,心中对自己府试排名就有了猜测,恐怕三甲才能得知府如此赞誉。

这才一一回了,将自己情况详细告知。

“我这还有份书单,怕是要劳烦田学政一二了。”李士翱来时就已经打算好了,论藏书,谁也没有学政家多,既然来一趟,总得薅一点什么走。

田顼斜睨他一眼,起身带着他往书房走去,温声道:“我这只是个小书房,藏书不多,你瞧着喜欢尽管拿便是,这都是抄写本,我还有。”

李士翱哈哈一笑,跟在他后面往前去。

三人往书房走去。

书房很大。

比他家的院子还大。

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摆满了书籍,擦洗的十分干净,阳光透过格栅照进来,打进来一束光。

那么多的书,看得张白圭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向前两步,轻轻抚摸着泛黄的书页。

田顼一指书房,坐在书桌前,笑着道:“喜欢什么书,尽管挑,等会儿给你送去。”

李士翱也有些馋这些书,他搓了搓手,眼巴巴道:“田学政,你看我那书架也有些空。”

田顼揣着手,格外大气:“随便挑,这些书,都是族中小辈抄录而来,如今还抄着,缺不了,尽管拿就是。”

田顼捋着胡子,笑得快活。

李士翱懂了。

这些书,就是一张密密的网,旁的不说,拿人的手短,这都是情分。

田顼客气一番。

谁知——

李士翱他是真拿啊。

从这头拿到那头,瞧见有用且珍贵他就拿。

“白圭幼年启蒙,至今已有九载,读书甚众,到底藏书不如学政家丰富,怕是有诸多遗漏,这都是学政保存的冷门篇章,你回去时常研读才是。”

李士翱压低声音叮嘱。

张白圭感受到他的真诚,心中感怀,连忙道:“大人、学政,你们的心意,白圭永世难忘!若有来日,必将衔草结环以报。”

李士翱拍拍他的肩膀,看着小少年清澈稚嫩的脸颊,有时他的言行,真的会让人忘却他的年岁。

张白圭克制半晌,终究忍不住,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他明显沉浸其中。

田顼盯着他读书的样子,过了片刻,从他手中把书抽出来,翻开第一页,含笑问了几句。

张白圭一一答上来。

“真过目不忘?”田顼惊了。

李士翱也惊了。

他也听过这样的传言,还当是夸张的说法,可能是背书比较快,没想到是真——过目不忘。

那也太厉害了。

看着面前的藏书,光是一册中庸,便有十余种释义,张白圭才探知世家大族的一点底蕴。

寻常寒门士子,想要和他们这些庞然大物比,真的很难。林宅藏书已是丰厚,对于张家台来说,已经高不可攀。但和田府这小小一个偏门宅院都比不得。

张白圭心中愈加感念。

眼瞧着天色不早,李士翱停止自己疯狂行为,带着张白圭离去了。

等出门后,李士翱才笑着道:“田学政桃李满天下,对待学子最是和缓,但越是温和性子,便越是难以走进他的心,幸而你容颜极盛,又是个文采好的。”

有一张精致容颜,实在太好了。

大明朝做官,容貌也是一等一的重要。

*

张白圭去了李府,赵云惜就去逛街,她寻思,能得上峰单独召见府试成绩不用愁了,那就得备着院试、入县学的东西。

院试简单,和府试相差无几,倒也不必特意准备。

而入县学要备的东西就多了。

从学服到被褥、水杯、盆子都要先备好了,甚至还有数算用具等,林林总总也不少。

来次荆州府不容易,索性一次置办齐全了,也省得往后要用时再慌里慌张。

县学的课程和林宅差不多,但在林宅读书时,这些都是由林宅准备,而如今要自己准备了。

还去银楼给他重新置办了网巾、幅巾、腰带、扳指等。读书时,虽然并无互相攀比现象,但不管是前世今生,先敬罗衣后敬人都是存在的。

她不忍心白圭因为衣裳的事,难过受气。

衣裳就穿着林宅那些就成,不用特意再置办,外头买的,还真没有林宅的好。

赵云惜一路走一路盘算,给甜甜也买了好些东西,小闺娘长大了,快到说亲年岁了,她略压了两年,没让她早早订婚,想着等她长大了,有主意了,自己会做选择。

但小闺娘的一些首饰,也得置办起来。

甜甜喜欢一些成熟端庄的装扮,小小年纪就装扮的老气横秋。赵云惜没勉强,每个人有自己的偏好。

等日头升高时,吃了一碗馄饨,她小声嘀咕:“白圭怎的还没回来?”

都没见他来寻。

甜甜擓着大包小包,闻言将汤汁喝掉后,这才笑眯眯道:“多留是好事啊,说明大人看重他。”

赵云惜自然知道,她就是有些担心罢了。

“走吧,回去。”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回小院,把各色东西都清点好时,才听见外面传来马车的声音。

“回来了!”甜甜连忙起身冲出去,笑着道:“爹和弟弟回来了?”

赵云惜正在洗锦帕,闻言看着走进来的白圭,笑着道:“今日给你置办了好些东西,你瞧瞧,这是岁寒四友的锦帕,我过遍水,你明日就能用了。”

白圭轻轻嗯了一声,还在回忆着在田家宅院的事,满脸意犹未尽,他在他们面前,实在太青涩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江陵城中被称为小神童不算什么,这世上小神童实在太多了。

他眉眼清亮,但他会努力上进!

赵云惜把锦帕晾完,把小泥炉上煮着的茶水倒出来,笑着道:“喝点水。”

两人喝着茶,张文明已经提着点心过来。

“这是田府送的攒盒,里头都是点心,娘尝尝合不合胃口,咱以后也去买点。”

赵云惜轻轻嗯了一声,用筷子夹起点心,糯米纸包着里面是晶莹剔透的糯团子,能看到里面的夹心,上面还在流淌着奶味的汁水。

她尝了一口,看起来会比较甜腻的点心,吃起来却甜而不腻,软糯可口,精致又好吃,让她连吃两个。

“真好吃。”她不住口地夸。

张白圭捧着茶水,随口道:“今日去找知府大人,他给我改了个名字,说让我回来问问爹娘的意见,看是否应允。”

赵云惜摸了摸下巴,啜一口茶水,漫不经心地问:“什么名字呀?”

这茶水滋味甚好,甘甜清冽,带着一点点陈皮的回甘,配着点心吃,极好。

在听到白圭说完后,她惊讶地合不拢嘴,险些将口中清茶喷出。

实在太令人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