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误会“就是说啊,你为什么不采访我?……

李和铃把媒介经理的话换成具体操作步骤,立刻就让宋云开了然了。

她举例说如果有过去一起出游的影像记

录,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过,那是最好的。其次发表过关于对方的文字记录也OK。关键要过去发表的,足以证明不是为了当下“突击检查”而表演的恩爱。

但这让姜近有些犯难:“可我们本来就是闪婚,突然要这些太勉强了。”

“实在不行结婚照也管用,之前不是说要拍结婚照吗?”李和铃哪壶不开提哪壶,姜近当即牙疼,预感宋云开要发难。

宋云开果然调转方向把矛头指向姜近:“我就说要拍结婚照吧,她拖延症。”

李和铃没给他太多发散的机会,接着启发道:“你们不是高中就认识吗?如果有小时候的照片就更好了。”

“早说啊,那倒是应有尽有。”

姜近诧异地朝他看过去,没发问,好奇他哪来的自信。

宋云开注意到这道迷茫的视线,得意地笑起来,给任何说明就径直上了楼。

两三分钟后下来,手里多了个笔记本电脑,银色的MacBookAir,但看起来很旧,还略微有点厚实,是几代之前的版本。

他把电脑接上电源,调出文件夹,屏幕转向公关们的方向,伴随说明:“她有一年在学校电视台,别说照片,影像都很多的。”

姜近当然记得自己这段经历,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校电视台发出新一届的主持人招聘公告,全校一百五十多人报名,她本来没抱太大希望,因为女生报名人数更多,比男生竞争更激烈。

没想到最后她入选了,只不过职位并非播报主持人,而是采访校园好人好事的记者。

挺有趣的工作差不多持续了一年,到高二因为学业放下了,其实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大学毕业收到几份Offer时毫不犹豫地选了报社记者岗。

但是宋云开知道这事儿就很奇怪。

确定保送之后他没什么必要到学校上课,只有很偶然的概率能看见他在操场跟朋友打篮球,或者帮忙从楼下往教室搬桶装饮用水。

毕竟他算是学校名义上的校草,作用体现在对外校同学吹牛时提到“我们学校宋云开”。

所以他每次露面,低年级总能听见风声,姜近因此有感觉他来学校的次数不多,除了临近期末考试月那次他天天按时上学按时放学,据说是因为他女朋友受伤骨折,他得接送照料。

姜近也确实在上学时间看见过很多次他背一个女生上楼。

深冬,都穿着厚厚的校服,使每个人面目模糊,总是在转身之后才认出那是谁,回头也只能捕捉到一截剪影。

对那截剪影的记忆也平淡,好像女生的头发颜色天生略微偏浅,在人群中显得别具一格,应该也瘦,像一片小小塑料袋似的挂在人背上,却没有带来任何承重感。

宋云开一边上楼还一边和身旁帮忙拿拐杖的男生追闹,一丛人的影子迅速在日光中融化消失。

星期五午休想选题时,组里有女生征询地问:“要不要去采访宋云开啊?”

男生戏谑地质疑:“接送自己女朋友算什么好人好事。”

“那根本不是他女朋友,我问过二(5)班了。”

“屁咧,他根本不用来学校,为了人家天天来学校,你说是普通同学有人信吗!”

“真的呀!他们班人说他女朋友在我们这届。”

“谁啊?”

“不知道。”话题陷入僵局,大家才意识到早已偏离主题,几个人同时看向没发表过意见的姜近。

姜近受宠若惊地拍拍嘴上的饼干屑,不爱纠结:“想去采访就去问问呗。”

这才算有了个了结。

但短短几小时后,社团课结束,前去采访的女生就受了打击回来报告:“他不想接受采访,说没什么好说的他认生。不过他澄清了那不是他女朋友,说就是前桌。”

“那他还确实人挺好的。”其他人附和。

前线小记者又补充小道消息:“噢,二(5)班的人说宋云开女朋友在一(7)班。”

“近近不是七班的吗?近近,是你们班谁啊?”

近近同学突然有种坐云霄飞车时安全带断掉的感觉,人已经一猛子飞出去,在自由落体中手忙脚乱找平衡。

她几乎可以肯定是误会,开学时宋云开胁迫她去看电影那次信口开河扯瞎话,外加苏盛爱起哄,被传乱了。

“欸。”她哭笑不得地坐直了,“不可能吧,我们班卷王扎堆,都一心读书。”

“那是你不知道。”组里关系好的女生立马伸手过来捏脸。

很快,大家嘻嘻哈哈盘点着七班有哪些美女,把对帅哥好奇又被婉拒的挫败感抛诸脑后。

回到现实,公关公司的两位媒介把宋云开保存的影像资料快速浏览了一遍,神色变得为难。

Henry对宋云开直言不讳:“效果不直观,这些都是姜近采访别人,如果是采访你,倒是可以做做文章。”

提起这个,宋云开又忍不住冒火,转头质问姜近:“就是说啊,你为什么不采访我?”

“啊?我哪知道……”姜近被问懵了,经过长长的几秒才反应过来,“是你不接受采访。”

“我没说过不接受你采访。”

“但你更烦我啊,那时候碰见我你都黑着脸,瞧不起人的样子。”

“我瞧……?”

姜近自觉没冤枉他,印象太深刻,期末考试考完最后一门和秋朗一起下楼时碰见过他,那时他正要上楼不知道干什么。

她考完试心情正轻松,叽叽喳喳和秋朗说着话跳着台阶往下跑,和宋云开狭路相逢在楼梯转弯处。

看见他视为熟人,很高兴地打了声招呼:“学长你还来学校啊!”

宋云开黑着脸掀起眼皮,脚步没停,没好气地应了声:“嗯。”

只这一声,让喧嚣的楼梯霎时安静了。

前后同学同时噤声,连秋朗都止住脸上的笑意,拉上姜近加快了下楼的步伐,一口气逃到楼外广场上,忍不住吐槽:“他干嘛那么凶?”

“不知道啊,”姜近莫名其妙地回望空气,“我没惹过他。”

宋云开想起来了,他不是瞧不起人,是在气头上,生她的气。

他一个月来在学校都活跃成风云人物了,可姜近是学校里唯一的盲人,对他不闻不问。

他倒是想问了,他到底哪点不比姜近挑的那几个强。

因为是冬天,几个女生把校猫捉去驱了虫、搭了新窝,那也够格被她关注。

宋云开想想就不服气,他帮的都是人,人不比猫值得?

姜近理都没理过他,没找过他。

也不知道采访组其他人能不能听懂暗示把话带到,总之姜近就像从来不认识他,中午在食堂吃自助餐也不见她看人,老低头和小姐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说不完的话。

就在刚才,他急着找机会去他们楼堵她,毕竟学期结束了,长假里要见一眼很难。

班主任突然杀出来带着喜悦缠了他半天,这学期他热心活跃,要求他写申请书、按时培训、积极汇报、争取在毕业前发展成预备党员。

宋云开有被夸奖尴尬症,找借口百般推脱,说必须让给更需要的同学,但又着急离开,脱身前没能说服班主任,思绪十分混乱。

走在教学楼间被冷风一吹,越想越觉得荒谬,他天天跑来学校,是为了入党吗?

他做事人人看得见,唯独姜近没心没肺,那种破洞察力怎么好意思当记者?

结果带着一肚子腹诽刚走到楼下就听见姜近的声音。

这声音他其实很熟悉了,从楼上飘下来,由远及近,愈发确定是她。

“……校队没有23号。”

“那可以选8号。”

“我就选11号,每次都选11号。”她嘻嘻哈哈笑着说,“11号比较帅。”

秋朗的声音和她有区别:“姜近是个肤浅的女人哈哈哈。”

同行的男生没理解她俩笑点,追问道:“你喜欢姚明?”

两个女生笑得更厉害,吵闹成一团乱:“你才喜欢姚明……”、“我真服了”。

就在这个当下,她迎面看见了他,就延续着刚才那种嬉皮笑脸的强调毫不走心地打了声招呼。

坏女人!

宋云开心里不爽,忍住一个白眼,明面上表现得云淡风轻,没想到在别人眼里气场凶得要命,一下把整个楼道里的气氛都搞肃杀了。

他也只堪堪管住了自己的表情,没注意姜近后续的

表情。

东中是学科强校也是体育强校,校篮都是体育特长生。宋云开篮球在普通人里算打得不错,比那种从小走职业路线考级比赛的选手差点意思,也没想过进校队。

校队11号是谁?

以前没留意过,不管是谁,他已经死了。

当天回家路上等红绿灯时他就忍不住给苏盛打电话,问校篮11号是谁。

苏盛同样是竞赛队,在学校时间不比他多,对此也不太清楚,问过其他同学再来回话:“是高一(12)班的祝铭旭,一米九三、一百多公斤、特别黑、人称‘非洲铁塔’那个。你打听他干嘛?”

宋云开也不知道自己打听他干嘛。

他看了五分钟车水马龙,觉得姜近审美应该不至于走偏到那个地步,她看上的估计是其他学校的。

但郁闷也没白郁闷,有一点可以肯定,11号跟他自己绝对没关系,姜近眼里没人是因为心里有别人了。

到来年春天,这份郁闷成了他一个人专享的笑话。

校运会时经人提醒才想起,学校里除了男篮还有女篮,而女篮的11号就是姜近自己……回忆当初她跟朋友讨论的好像是挑球衣号码,不是挑人,闹了个单方面的乌龙。

至于为什么她说11号比较帅还是没参透,宋云开没那么细的心去逐字琢磨,在大方向上快乐了起来,开始经常出没于篮球场。

有时他会跑到球场边找脸熟的人搭讪,余光往早训的女篮瞥几眼。

但毕竟男生老是坐场边看女生打球有那么点像要图谋不轨,他找到迂回的途径,就是成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篮球爱好者,每天比篮球队还勤于打球,就在校队旁边的球场。

除了有那么几个被他硬拉着起早贪黑一起打球的兄弟叫苦不迭,副作用不大。

姜近身体素质和队里拿下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学姐没法比,不过运球动作流畅,投篮技巧精湛,球商高,人漂亮,在场上总是惹眼。

看姜近打球,开心。

得知姜近没有心上人,开心。

打球之余可以向兄弟们炫耀姜近,开心。

这么多份量的开心足以让他踊跃成入党积极分子却被姜近无视的落寞翻篇。

但是多年后又提起这茬,他依然觉得,这还蛮值得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