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七三分?七三分是多少?

六十块钱七三分……六七啊啊啊啊啊, 周大爷紧张到都算不过来了,当木工这么多年,简单的算术对于他来说轻而易举, 可现在这么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他居然卡住了。

反正他知道特别多。

比他原先想的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开始他没想那么多,想着就是组装一下又不用买配件又不用办理钢牌,收个十块十五块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跟着小姜身边帮把手, 酬劳也不需要太多, 给个半斤一斤的野猪肉他就很满足。

换做钱的话大概也就一块左右。

可要是六十块七三分的话, 那他……

十八块钱?!

当算出来的那瞬间, 周大爷惊得是目瞪口呆,十天半月要是能搞定一辆, 一个月那不就得三十多块钱?

而且这事真的不算太难。

小姜可是有正经工作的, 她最多是在下班休息的时候弄一弄, 他手上的活稍微繁琐一点,但那可是自己不知道做了多少年的木活。

繁琐归繁琐但是一点都不难, 而且他得跟着小姜的进度来, 腰酸背痛了完全可以去歇会,根本就不赶着完成。

这个活实在是太适合他了。

尤其是钱还不少。

别说一个月拿三十多块钱, 他是个老头子拿十块钱就已经很欢喜了,虽说家里儿子儿媳们没觉得他这个老头子是个拖累, 但想想自己进账少不说还时不时要家里帮着掏药费,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但现在只感觉背脊挺得更直了!

“那行,我这就去联系他们!”周大爷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本来这都已经快到了饭点,他连这一会儿都等不上直接就往废品站跑去。

因为他这个活一定得加紧,他们现在就是赶个先机,一旦等其他木工或者机修工反映过来, 那就没他们能挣得了。

运气好能挣个两三单,运气差点怕只能挣一两单。

完全就是赶个先机,挣个快钱。

就是明白,所以周大爷特别着急,以往走几步就得缓缓,这会快步如风。

正好离开时和走过来的许英霞擦身而过,她看老爷子跑得飞快,赶紧提醒一句:“你慢着些,可别摔着了。”

周大爷连道“好”,可仍旧是走得飞快。

许英霞有些无奈,推了推身边的小儿子,“去给周家带个信,让他家孙子跟着过去看看,老爷子年纪不小了倒挺有劲的。”

姜小舟一听,捂着耳朵就往院子里跑。

许英霞白眼一番,这臭小子是被她拎着耳朵回来的,她没好气的抱怨,“这小子真的是无法无天了,居然还把自行车骑到了小公园,这一个不好冲进湖里怎么办?”

“身边跟着一群小伙,不会有事的。”姜双双让她放宽心,姜小舟这个弟弟野是野了点,但也不是完全不着调,对于这点她还是挺满意的。

许英霞其实也知道。

只不过就是看着姜小舟太高调了,觉得这样不是太好。

别看前半个月她还不住显摆,但是她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家境很不错,但偏偏藏着掖着,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以前不是很理解,但是现在懂了。

太高调只会让落在身上的注意力越来越多,要都是一些好奇也就算了,可是隐隐约约中总是能感受到一些毛骨悚然的视线。

搞得她现在都不敢怎么说话,就算有人来捧着,她也是藏着掖着,绝不将家里的情况往外漏。

结果这臭小子,骑自行车骑到了小公园那边,正好现在又是下工的时间点,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到了。

这下好啦,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现在可不止一辆自行车。

有一辆就已经够稀罕了。

而现在他们家有两辆。

哪怕其中一辆看着稀奇古怪,但再稀奇古怪它也是一辆能骑的自行车。

许英霞不是一个能藏事的人,回到家后就将这些担忧说了出来,并道:“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咱们车间的潘阿姨?他们家六个人四个工作指标,全家一个月的工资得有一百五左右,跟你瞧瞧他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衣服穿的比咱们家还要破,不知道的还当她家有多困难呢。”

所以她觉得有必要好好学学小潘。

不说一定要装的有多穷,但怎么也不能太高调了,搞得自己比厂长还要吸引人的注意力。

许英霞这么一说,姜双双心里浮现出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该怎么说呢?

像是感动或者是欣慰。

欣慰许妈是真的成长了。

这个感觉真的有点啼笑皆非,仿佛她们俩的身份置换了一样,她居然会因为自己的母亲成长而觉得欣慰。

但也确实是这样,她得了一份工作,还没去办理手续她就在纺织厂炫耀一番,得了自行车后,逢人就得说上几句。

现在却觉得不该太高调,做事还是得稳稳当当的好。

这不是成长是什么?

姜双双很有兴趣的问:“那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做?”

许英霞想了想,“要不今年的新衣服咱们就先别做了?”

姜双双摇了摇头,“那不行,我做这么多事就是为了想穿的更好、吃的更好,要是兜里有钱还得装作省吃俭用的样子,那我这么努力干嘛?”

钱都不敢花,直接躺平摆烂就好了。

反正都是吃不好穿不好,那还不如不费那个劲去努力。

“……你说得也有道理。”许英霞想想也是,既然生活条件和原先没什么不一样,哪里还有劲继续努力?

可要是不做改变的话,那又该怎么做?

“那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做?”

“首先出门时把腰杆子挺直了,咱们的条件好是咱们用劳动挣来的,既不偷又不抢,就算有人眼红又能怎样?”这就是姜双双不想去冒险的原因,因为她行的端坐的正,就算别人眼红又能怎样?

既抓不到她的把柄又打不过她,那就只能在阴暗处继续眼红咯,“要实在觉得不放心,那就少说多做,用行为告诉所有人你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靠自己这双手。”

许英霞听得都惊呆了,仿佛怎么都没想到双双会说出这番有道理的话。

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消化完。

可她神情又变得有些古怪,“可是……咱们家能变得这么好还真不是靠我这双手,而是靠你这个闺女。”

对于这点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要是靠她自己,做肯定还是做了不少事,但现在怕还是被老屋那边的人压榨着,月月工资都到不了自己手上。

虽然有的吃有的穿,但条件还比不上贫困户,和现在一比那差得天远地远。

姜双双轻轻笑了笑,“那这个更简单了,就让他们多看看我呗,除了靠双手劳动之外……”

说到这里,她举起手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还靠脑子。”

许英霞笑了笑。

可笑着笑着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味,“咋滴,你这是说我没脑子?”

姜双双耸了耸肩膀,“我可没说。”

“……”许英霞看着她的样子手心就有些发痒,正好这是姜小舟进了屋,她想都没想直接拎着他的耳朵,“别一天到晚只知道在外瞎混,多读点书,别到时候连高中都毕不了业。”

姜小舟弯腰一躲,躲到了二姐身后,他探出脑袋道:“就算不能毕业那也不是我的原因,学校里根本就没老师教。”

许英霞皱了皱眉头。

这事她在车间也听人提起过,前不久停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课,现在总算是开课了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让学生们自习,根本就没老师教学。

也不知道这群学生们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学习。

姜双双却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隔壁大院的三丫成绩不是挺好的嘛,你有什么不会的就去问问她。”

说完,对着许妈抬了抬下巴,“让妈给你抓把糖,就当是学费了。”

“这个好,这个好。”许英霞连连点头,“咱们家属区就属三丫的成绩最好,要不是因为她每次考试都排头名,不然她奶奶都不愿意继续供着她读书了。”

又聪明又敢拼,家里也是看她成绩好才让她一直读下去,和三丫的成绩相比,姜小舟那就是惨不忍睹……

她这个当妈的都没好意思提。

有三丫帮着辅导辅导,不说成绩能排的有多前,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行了。

她站起身,就要去开柜子拿糖果。

不过在拿的时候她还想起了一件事,“今天你们大姐来电话了,说是已经收到了包裹,没想到这么快就寄到了,那丫头还说自己比原先胖了些,我想着干脆就别做成衣了,直接把布料给她寄过去……”

“先别急着寄。”姜双双打断她的话,“妈,你明天再联系一下大姐,你让她去打听打听如果有工作指标该怎么办回城手续。”

许英霞的手一顿,猛地回过头:“你想把工作让给她?”

姜双双点了点头,“大姐接我的班,过两年小舟也能接你的班,他们也都能留在城里陪在你身边。”

“真的吗,大姐能回来了?”一旁的姜小舟兴奋的手舞足蹈,他可太想大姐了!

以后要是犯了什么错,有大姐帮忙拦着就不会有人再打他了。

许英霞却没说话,她突然站起来就往里屋走,房门一关谁也不知道她在里面干什么。

姜小舟有些莫名其妙,“妈怎么了?”

姜双双没解释,而是提醒他,“你是不是该去做饭了?再帮我烤几个红薯,我明天带出去吃。”

“是不是要给姐夫?那我得给他挑几个好的!”姜小舟撸起袖子就出了门,先是利索着做了些准备,跟了又去挑选了几个形状特好的红薯,等火升起来后直接塞进灶膛里。

一个人在这屋里忙来忙去,但现在已经做习惯了,手脚都特别利索,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将两菜一汤给弄好。

现在他们家的伙食是真好。

妈和二姐都不会插手他做菜的事,想用什么食材直接在灶屋里拿,今天想吃肉就割点野猪肉、明天想吃鱼就将干鱼泡上一晚上,这样吃起来不会太咸也不会太硬,口感都是正正好。

二姐唯一的要求就是,量足还必须得准备一道荤菜。

不过今天他准备了两道荤菜。

一盘子蒸好的鱼块,还有一小盘子炒鸡蛋。

真的很小一盘,就放了一枚鸡蛋,还是一枚看着有些营养不良的鸡蛋。

不过这可是他辛辛苦苦养的母鸡生的头一枚鸡蛋,他闻着就觉得特别香!

将两盘菜端回屋子,便发现妈已经坐在了桌子边上,神色瞧着和平时差不多,但眼眶却红彤彤的,一看就知道刚刚躲在屋里哭了一会。

他张了张嘴正想安慰几句,结果就被妈给瞪了一眼,“别说些有的没的,赶紧把菜放上来。”

“好好好。”姜小舟很识趣,他知道自己要是敢再多说几句一定会被扇几巴掌,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端碗端筷吧。

几道菜端上桌,刚刚坐下许英霞就问了句:“先前忘了问,你是看着你小舅舅上车的吧?”

姜小舟连连点头,“嗯,看他们上车我才走。”

“那就好,你小舅舅向来不识路,我还挺放心不下他的。”许英霞还记得自己没结婚前,小弟去镇上逛鸽子市,这一去到了晚上都还没回,她在家里担心的不得了,正想着要不要请人去找找时他顶着夜色回了家。

后来一问才知道鸽子市在南边,他给跑去了北边。

要不是好心人指了指路,他还不知道得走到哪里去。

不过这一次,许水生很顺利地到了家。

上车之前有外甥送,下车后有赵丽珠带路,两人带了有八个大包,好在运气不错遇到了一辆牛车。

花了五角钱请人直接送到了大队。

贵是贵了点,但八个大包他们两人还真扛不住,到了大队的道口,又在那遇到了等着的陆莲华。

陆莲华看到他们俩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怎么这么晚才到?我生怕你们路上出了什么事。”

许水生笑着解释,“昨天不是见了双双的对象嘛,家里准备了太多菜没吃完,中午留下来吃了一顿才出发。”

他说着就从背后的竹筐里掏出一个饭盒,“大姐还给你留了半只烤鸡,你晚上饿了吃。”

“还给我带了呀?”陆莲华高兴得不得了,“我已经在家里准备好了饭菜,赶紧回去还能吃口热乎的。”

跟着她又拍了拍赵丽珠的背,“今天太晚了就先别回去,等明天我让你叔送你过去。”

两个儿子都不在家,赵丽珠就算在他们家过夜也没人会说什么闲话。

不然大晚上的赶回去,她也不放心。

“好,就听婶子的。”赵丽珠立马点头应下,她现在对自己这门婚事是特别期待。

她和许谭在一起的那几年是一直瞒着家里。

因为她很明白爸妈要是知道了一定会让她分手,许谭从来就没有瞒过她,许家是什么条件他说的清清楚楚,也是希望她再多等他几年,等日子好一些后再将她娶进门。

会瞒着也是知道他家的条件是真不好,知道她和许谭在一起的小姐妹们也都劝过她,让她慎重考虑一下。

要不是因为许谭这个人,她是真的会犹豫。

而这几年他也用行动证明他在努力,努力让自家的条件越来越好,虽然不知道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但许谭的所作所为都在告诉她他在努力,他们的未来是有期待的。

而这一次的城里之旅,让她感觉笃定了。

哪怕现在还没结婚,她都已经将许家当做了自己家,住下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回去的路上还不住跟婶子说了说许谭的一些事。

说来说去大部分都是在夸,陆莲华心里别提听的有多舒坦了,夸的还是自己儿子,她怎么可能不高兴?

她乐呵着,“这小子从小就主意多,以前全大队开会,他都敢直接溜在台上给大伙讲笑话,人越多他越不怵。”

“还真是,咱们家就他胆子最大了。”许水生也跟着也跟着点点头,忍不住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脸上的笑意就没落下来过。

一行人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路上时不时会遇到几个人,有人好奇他们拿的这些大包都是什么,陆莲华直接敷衍过去:“明个再说,老许他们坐了大半天的车到现在还饿着肚子呢。”

自家的人自家疼,有在这闲聊的功夫还不如赶紧回去吃口饭填填肚子。

不过这一路也确实挺累的。

大巴车坐起来特快,但一路摇摇晃晃下车时都觉得脚有些不稳,赵丽珠也确实觉得累了,吃了饭都顾不上去收拾其他的东西,在婶子再三劝说下便回了屋子歇着。

这一睡睡到日上竿头。

迷迷糊糊中只觉得有人在推她,睁开眼睛一看,整个人还有些恍惚,“妈?干嘛……咦?妈你怎么来了?”

赵母没好气点了点她的脑袋,“你还好意思说,第一次在人家这里过夜一睡睡到快中午!”

她是真被这丫头大大咧咧的性子给气到了,这还没进门呢,在未来公公婆婆心里就成懒丫头了。

不说帮着干些什么活吧,但怎么也不能睡到现在呀,人家都快干活回来了她还搁屋里躺着呢。

赵丽珠吐了吐舌尖,还真挺不好意思的,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边穿着衣一边解释,“我这不是前天晚上没睡着再加上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

没睡着也是有原因的。

双双表妹那番话让她忍不住地激动,虽然不是百分百的肯定,但听双双表妹那话的意思,许谭和他哥或许能留在城里。

不管是谁留在城里,对于这个家来说都是好事。

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只不过这件事还没定下来,她不想节外生枝所以不打算跟其他人说,就算是自己爸妈也不准备说。

她爸妈对她挺好的。

要不然她也不会被送到学校读书,更不会在学校认识许谭了。

但是她爸妈都是那种藏不住事的性子,他们要是知道了整个大队就知道了,万一节外生枝把这事给弄没了,那她会哭死。

所以她得瞒得死死的,谁也不告诉!

要是没成,也省得他们太过期待。

要是真成了,再告诉我他们这个大好消息!

不过这事不好说,买布的事倒是可以说一说,赵丽珠洗漱完后才发现家里来了不少人,全都搁在外面坐着。

见她起来后,一个个都指着她念叨了好几句。

赵丽珠一脸悻悻然,赶紧说起了正事,“你们给我的五十块钱我全买布了。”

家里给她五十块钱当嫁妆的事哥哥嫂子们都知道,早在大哥结婚时爸妈就当着全家的人说过,无论儿女,彩礼和嫁妆都是五十块钱,要钱还是买物件是他们自己安排。

赵丽珠直接扯着大哥的手,“来来,帮我把布包扛出来。”

一开始说五十块钱时,赵家的人都觉得挺肉痛的。

他们想挣五十块钱可不容易,一下子花这么多,即使是赵丽珠花自己的钱还是肉痛了那么一下。

可当看到两兄妹从屋子里抬出来的五个大包时,赵家人就有些不淡定了。

“这全都是?”

“五十块钱怎么能买这么多啊?”

“真不要布票,光出钱就行吗?”

“这也太值了,早知道当初我们也买一些。”

是真的后悔,这么大几个包五十块钱那绝对是挣,要是去供销社花五十块钱最多买四个大包,而且还得塞不少布票。

赵母着急的直接动起手,将其中一个大包拆开来看看,入眼的一块大红料子就让她惊呼起来,“哎哟,这块红料子好啊,等回去让你大嫂给你做件新衣,正好出嫁了穿。”

“这块料子我打算做被套。”赵丽珠从其他的大包里翻出另外一块红色的料子,颜色正红不说还带了一些好看的纹路,“我要用这块料子做嫁衣。”

赵大哥“啧啧”两声,“现在倒不害臊了,那干嘛还要瞒着家里五六年?”

赵丽珠哼了两声,“你再说就没你的份了,我还打算送你一套新衣服呢。”

赵大哥反手指着自己,“还有我的份啊?”

“所有人都有!”赵丽珠倒也挺大方,但她觉得这都是应该的,爸妈对她好,哥哥嫂嫂们也没计较什么,那她现在得了这么多布料给他们这一身新衣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她说:“除了这两块红色的料子以及这个包里的料子,其他的你们随便挑,挑完之后我再拿去大队换其他物件。”

她指着的那个包里装了几块男士的布料,都是她先前清出来打算给许谭做衣服的料子。

几人正说话时,许水生两夫妻拿着农具进了院子,见到未来亲家们,他们是一脸的欢喜,“都坐都坐,我去给你们倒杯水。”

“不用不用。”赵母一脸笑呵呵地打趣,“你家的人已经给我们倒水了。”

许水生没听懂这话的意思,倒是陆莲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伸手搭在赵丽珠的肩膀上,轻笑着道:“那丽珠就替我们好好招待招待。”

“好!”赵丽珠答的爽快,让一院子里的人轰然大笑,笑得她红通了脸,刚想赶紧换个话题时就看到院子外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想了想,找了一个理由就先出了院子。

在旁边的树丛边上见到一个人对着她招手。

赵丽珠跑了过去,“秋玲姐。”

秋玲对着她点了点头,跟着指了指一旁,“我们去那边说吧,我怕……我怕被人看见。”

“好。”赵丽珠跟着她走到林子中,其实心里已经猜到秋玲姐为什么会来找她。

以前她两人有接触过。

两兄弟都是偷偷谈的对象瞒着家里,有一次还是她替秋玲姐打的掩护。

如果不是太着急,秋玲姐这会儿肯定也不会来许家院子外找她,不然被叔叔婶子看到,还真不好解释。

赵丽珠猜得还真没错,秋玲是真的着急了。

许莫一走走了大半个月,期间是一次消息都没传回来,许家对外只说他们在城里找到了短工,其他消息就一概没有,无论别人怎么问许家都只是含糊过去,根本没有一点消息。

时间越久她心里越不安。

尤其是现在婆家那边给了她不少压力,大柱生病时,婆家押着她在大柱的病床上许诺不再嫁人,可这才几年就改了口风,说是等大丫再大几岁就给她挑选一个好人家嫁了,也省得她守寡一辈子。

怎么说也在黄家待了这么多年,哪里不知道这所谓的“好人家”有多假,上一回他们口里的“好人家”,是说替大丫找个不缺吃不缺穿的人领养,要不是许莫帮着周旋,大丫怕真的会被送走。

如果……如果连许莫也要放弃她,那她和大丫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