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贵宾

东方红餐厅。

红彤彤的招牌边一圈彩灯闪烁,非常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潮流,虽然白天根本看不出区别来。

“你怎么就自己来了,餐厅的司机师傅还没出发呢!”

说好下午三点接人,没想到王念两点就出现在餐厅门口,明显忙完饭馆午饭就急忙赶了过来。

王念笑了笑:“早点来熟悉熟悉环境,免得到时候需要什么找不到。”

“你这是……还自己带了厨具?”

王念不是甩手而来,身后还停了辆小推车,车子上锅子砂锅菜刀应有尽有。

“用顺手了。t”

“师傅肯定有自己顺手的家伙,是我想得不周道,要不我该让司机早点出发。”

“不碍事。”王念笑。

这些锅具看似普通,可全是贡献度兑换出来的好东西,而且王念还自带了许多调料。

“小刘,喊两个人来帮王师傅把东西送到厨房。”

两个年轻厨师跑上来接过推车,老古领着王念先去餐厅里转了圈。

餐厅外观看着朴素,内里装修得着实豪华。

金碧辉煌的壁画熠熠生辉,名贵地毯踩上去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某个角落里的花瓶都是古董。

要不是被邀请来掌勺,普通人一辈子都应该没有机会走上二楼。

参观完餐厅,最后当然是今天来此的目的地——后厨。

餐厅分为一厨二厨和三厨。

一厨负责大堂,二厨负责二层和三层包间,而老古所在的三厨最为重要,政府接待宾客都由他们准备。

三厨的厨房并不大,一排灶台外就是几张不锈钢操作台。

“食材已经按照你说的都准备好了。”

洗好的各种食材堆放在操作台上,旁边王念带来的调料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两个都是我徒弟,有什么事使唤他们就成。”

两个年轻人也就十来岁,看着都很机灵,锅具竟都已经洗干净烧干了水分。

“有需要的话我会麻烦他们。”

“那你先忙着,我去跟经理说一声。”

老古的主要身份是三厨总厨,平时还需要跟随经理接待重要来宾,专门负责讲解每道菜味型。

穿上厨师服,挽起长了许多的袖子,再戴上厨师帽。

王念习惯了从备菜开始,洗完手后理所当然就拿起菜刀开始切菜,倒是让两个已经做好心理建设的帮厨一时傻了眼。

那把在两人看来有些小巧的菜刀在王念手上显得刚刚好,她食指抵在刀背上,握刀的姿势很特别。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影响到切菜速度,眨眼之间半片腰花就切好花刀,快得给人一种刀刃没离开过菜墩子的错觉。

王念一边切猪肝一边扫视着备菜。

今天的来宾说是想念家乡菜,通过其助理透露,老爷子经常念叨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道菜是肝腰合炒。

当年老两口要偷渡出国给家人找活路,临行前母亲把银耳环卖了买回两个猪腰子和一块猪肝,炒了这么道菜给他们践行。

那道菜老两口记了大半辈子,可惜再也没机会吃到差不多的味道。

大家都很清楚要想百分百还原味道绝无可能,王念思索再三只能从地域特色出发,尽量通过特有调料唤起味蕾认知。

所以听说由来之后又拜托老古多问了几句宾客的祖籍地。

就算肝腰合炒大部分川省饭馆都会做,但配料和口味还是会有细微不同。

而老两口是环安县人,那里炒肉菜非常喜欢用到一种泡椒,哪怕不是泡椒菜系多少都会用到。

四川泡椒王念就泡了不少。

细长的鲜红色辣椒酸香冲鼻,斜着切成段之后特有的辣味飘散而出。

用进化水泡的泡椒,颜色鲜亮不空,切出来不会软塌塌的。

“王师傅。”

“嗯?”王念一怔,抬头看向声音来源,发现说话的是两个徒弟中比较高那个。

“您带来的那些调料好些我都叫不出名字,都是您自己做的吗?”

“大部分都是。”

王念说的完全是反话,其实大部分都是空间出产,只有耗油和蒜油出自她手。

但……总不能说真话啊!

所以只能反过来,将那些说不出配方的调料都说成自己所制,最后又加上句:“传下来的秘方”作为结束语。

两人一听是秘方,果真不敢再细问。

“你们吃饭了没有?”

“没有。”

别看厨师们各个都会炒菜,但员工餐肯定不是你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由二厨统一安排。

王念今天来的刚好是饭点,两人接人洗锅一通忙活吃饭时间早过,都已经打算好饿一下午了。

“我看那有不少冷饭,给你们俩炒个蛋炒饭吧?”

两人眼睛一亮,吞口水的动作先一步快过了想拒绝的嘴巴。

“没事,现在厨房里我说了算。”王念似是看穿了他们的顾忌。

就准备一桌菜而已,准备那么些食材三分之一都用不到,给两人炒碗海鲜炒饭绰绰有余。

何况虾仁和鱿鱼须还是王念自己从饭馆里带来的。

轰——

燃气大锅灶一点火,轰鸣声瞬间响彻整个厨房。

一个念头瞬间从王念脑海中划过,架锅之前还特意看了看灶台的牌子。

饭馆里也应该配备这种猛火灶,快手菜才能锅气十足,颜色鲜亮。

猪油下锅融化,接着倒入打好的鸡蛋炒散,抓小撮洋葱丁和甜椒丁炝香,最后才是虾仁和鱿鱼须。

虾仁颜色稍变立刻放入冷饭,边颠锅边翻炒均匀。

两个小年轻在操作台后边都香味迷糊了,只知道耸动鼻尖吞咽口水,根本忘了师父让他们观摩学习的交代。

五分钟炒饭起锅,一勺子蟹黄酱抹在盘子边,撒上葱花就算大功告成。

“你们吃吧……我先把排骨处理下。”

两人端上盘子,特意跑到门外的桌子放下才敢小声议论两句。

“咋样?”

平头青年小声问。

“炒饭粒粒分明,鸡蛋碎得和米差不多大小……”

“不是问你饭!”平头青年哭笑不得地打断师兄的点评,下巴往厨房偏了偏:“我是问你王师傅厨艺咋样?”

“你尝尝这碗炒饭不就知道了。”

高个青年动作麻溜,分一半到师弟盘子里,剩下的赶忙舀了勺子送入嘴里。

香——

米饭香而有弹性,说明火候掌握得极好,虾仁和鱿鱼须不知道怎么处理的,除了鲜甜竟然没有一丝腥气。

“好吃!难怪咱们师父非要请人来。”平头师弟几口下肚,喷着炒饭叫道。

就在几百米开外,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了餐厅门口。

经理满脸堆笑,小跑着上前拉开后座车门:“欢迎徐老先生,周老夫人。”

“你就是胡区长说的耿经理吧?”

老人两鬓斑白,目光锐利,年纪约莫六十多,扣得整齐的衬衣领口下能瞧见一条细长伤口蜿蜒而上直到耳后。

而被耿经理称为周老夫人的老太太眼尾皱纹最是显眼,双眸如同冬日暖阳那般柔和。

“您叫我小耿就成,胡区长马上就到,您二位先上楼喝点茶水休息休息。”耿经理继续保持微笑。

距他们几步之远的老古有些手足无措地搓着手。

看来喜欢搞“突然袭击”的还不止一个。

先有王念提前,后又有该去机场接的贵宾提前几个小时到达餐厅,要不是接到徐老先生助理的电话,他们这会儿还在办公室喝茶闲聊呢。

“我今天约了几个老朋友,一会儿麻烦耿经理在门口接人。”徐老先生浅浅的微笑着,说话不急不缓,似乎自有节奏似的。

“您放心,我一会儿就派人在门口守着。”耿经理给老古使眼色。

老古立刻会意,跟着进入餐厅后立即转了个弯去找人。

“还是咱们国家的老东西瞧着顺眼……”徐老爷子满目欣赏地点评着餐厅里的摆设。

耿经理心中忐忑,摸不清老爷子提前达到是不是有什么成算,所以回答得特别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什么话惹下大祸。

坐立难安的情况直到两位老者到来才有所缓解。

而随着大家聊天内容从感慨转移到家长里短,耿经理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趁机退出了包间。

“请问,徐老先生是在这个包间吗?”

刚走出门外就与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撞上了目光,对方彬彬有礼的温声询问道。

“老先生和老太太都在。”耿经理又转身拉开门,做了个请的动作。

“爸,妈!”

门合上前,他听到中年人颇为无奈地出声喊人。

“是兴邦来了啊!”

四位老人同时停下聊天,张玉欣喜地看向来人,说着话手轻轻拍了拍周华的手背:“你刚才不是还念叨呢嘛!”

中年人正是徐兴邦,而被称呼为徐老先生和周夫人的正是他父亲徐志国和母亲周华。

“你们回国投资怎么都不告诉我一声?今天要不是接到李叔叔电话我都不知道你们回国了!”

一个小时前徐兴邦还在办公室开会处理工作,接到电话不敢有半分耽搁地就赶忙往餐厅赶。

“我和你妈临时决定回国。”徐志国悠然自得,给自己倒了杯茶又给李茂华满上。

临时决定?

徐兴邦可不信……上千万投资怎么可能是临时起意。

“快来妈看看你。”周华招手,目光柔软而又复杂,满腔想问的话此刻却一句都问不出来。

“妈。”t

母子两人五年没见,再见时纷纷都觉得对方变了许多。

徐兴邦不顾父母反对坚决要回国发展事业,不惜与父亲爆发激烈争吵愤而离家。

老话都说父母终究拗不过子女,最终还是周华他们妥协先一步回国。

“你一个人住在哪?平时都在哪吃饭?胃疼的毛病……”

没见前一肚子埋怨斥责的话,等真见到了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妈,我过得很好,你看我是不是还变年轻了!”徐兴邦抬手拂过额前碎发,笑容很是真诚:“吃得好睡得好,哪哪都好。”

周华细看,儿子回国前不少的白头发竟然没了,满头黑发柔顺发亮。

再看徐兴邦状态也相较在国外时精神许多,眼底浅浅笑意整个人都柔和了下来。

“现在这样子才对吗!”李茂华笑着感叹。

兴邦这孩子从小就重情义,年轻的时候跟老罗小姑娘处对象没两年就因为一些事被双方家长强行分开。

结果呢……一个出车祸去世,一个打了半辈子光棍。

真正是两败俱伤。

李茂华经常会想,当初要是徐兴邦带上罗雪梅一起跑出国,现在徐家会不会早已儿孙满堂。

“李叔叔精神头比年前我去拜年瞧着好了不少,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徐兴邦笑问。

“一天吃了睡睡了吃,身体不好那才奇怪。”

“别听他胡说。”张玉挥手打断李茂华:“是常吃饭的饭馆老板娘送了罐子美人醋,你别说那醋还真有不少好处,我这觉少的毛病都好得七七八八了。”

“美人醋?”

徐兴邦觉着有些耳熟,上个月王念送办公室来的不就是美人醋,他平时都用来代替咖啡。

“别听名字奇怪,那可是小王同志亲手酿造,妥妥的好东西。”

“李叔说得不会是光华街饭馆的王念吧?”

哪是熟悉,说得分明就是同一个人。

“你认识小王同志?”

“王念就是施向明的妻子,按辈分她还得叫您一声李爷爷呢!”徐兴邦笑。

“……”

李茂华笑容顿敛,包间里气氛陡然一紧,徐志国嘴角笑意霎时没了。

施向明是谁在座多少都有听说过,老罗给罗雪梅收的干儿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件荒唐事。

当李茂华听说老罗的财产都全给了那个“外孙”后更是好几晚上没睡着。

虽未蒙面,但他们老两口已经先入为主,对施向明两口子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他们终究是外人,李茂华悄悄瞥了眼徐志国和周华,担心会气到两人。

徐志国放下茶杯,阴沉着脸冷声开口:“老罗的那个外孙是干什么的?听说老罗遗产都给了他……”

淡淡扫过的鄙夷眼神就说明了一切。

“向明很争气,大学没毕业就公派出国深造,后来回国……”徐兴邦缓缓说着施向明的经历。

他现在所拥有的全部都是人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罗叔叔给的遗产只是锦上添花可不是雪中送炭。

徐志国紧蹙的眉头总算缓缓松开。

“老罗养出的孩子总算没有辱没罗家的门声。”

最后,徐志国只是如是说了句。

说完施向明,那接下来肯定得继续说一说他的妻子王念。

而就在这时……包间门被敲响。

叩叩叩——

笑得眼睛都眯成条缝的耿经理和胡区长相继走进包间。

自然而然……徐兴邦也收了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