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招待各自的客人吧!……

小小的院子里两张桌子各放到一边,方便招待各自的朋友。

施书文作为孩子桌的年纪第二大,相当有主人风范。

王念把菜上齐后,还特意拿来饮料和柑子汁,也似模似样地放上了玻璃杯。

“要汽水还是柑子汁?”

除了施飞英,其余六人全都选了果汁,邱莎莎还添了个家里带来的卤牛肉片。

“施书文,王阿姨以前是不是厨师啊?”

一桌子丰盛菜色看得人眼花缭乱,夏伟吃过最好的宴席是表姐婚宴,可那也没法跟眼前这桌子菜比啊!

夏伟就认识其中那道红彤彤的大虾和一条清蒸鱼,其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我妈可比厨师都强。”施飞英骄傲地扬起脑袋,没有半点犹豫地:“我妈妈是世界上做饭最好吃的人。”

看身形就知道丁鸿运家生活开得肯定好,他确实也是什么好吃的都见过,此刻对着满桌子菜倒是很平静。

“阿姨的手艺确实很了不得。”

正是因为见识过,才能一眼就看出这桌子菜究竟有多丰富多彩。

酸萝卜老鸭汤,清蒸黄花鱼、麻婆豆腐、椒盐虾、红烧肉、白切鸡、糖醋里脊。

上一分钟还在菜园子的蔬菜现在也已经摆上了桌,光是这个新鲜程度味道都肯定不会差。

也许因为在场的大多是不吃辣省份的人,彩色多以咸鲜为主,又特意做了两道辣菜。

“都是家常菜,丁鸿运和夏伟你们别客气,大家想吃什么就夹什么。”王念远远地招呼几人。

那边孩子们没有什么客套,迅速就开始动筷,大人们却得先寒暄客套几句。t

司徒兰的丈夫老甘头发半白,戴着副金丝边眼镜,看上去书卷气十足,但眸子里满是藏不住的疲倦。

“今天多谢王念女士的招待。”老甘举起酒杯,右边脸颊上酒窝随着嘴唇翘起而出现:“相逢就是缘分,敬大家一杯。”

一杯之后,众人才相继动筷。

“施先生是做什么工作的?”

早就想问的甘小姑子一筷子红烧肉刚送入嘴里,立即就迫不及待地问了起来。

“我爱人是工程师。”王念笑。

“工程师也分很多种……”又是一筷子鱼肉进入嘴巴,刚才的红烧肉都没来得及咽下,说起话来也是含含糊糊地听不太清:“焊接还是修理?”

感情这位认为工程师不是电焊工就是修理工……

“家妹不懂事,你别听她胡说八道。”老甘举杯向王念示意。

王念只是笑笑:“我爱人是设计院的工程师,干机械工程这块。”

“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工程师……”周玉英夹起筷子红烧肉,似笑非笑地着重强调:“是总工程师。”

“机械总工程师……嗯……造零件的?”

王念严重怀疑甘小姑子根本没听清楚几人在说什么,注意力应该全在吃上。

嘴巴倒是挺实诚……一刻都没停下来过。

“别管她,她心思都在菜上呢……”司徒兰也看出了甘小姑子的心不在焉,摆手冲大家歉意地笑笑:“外人都认为我们赚得多,可他们都忘记了港市的消费水平那也高得吓人。”

老甘点头:“这么一桌子菜在我们那至少五百块,我们住得还不是市中心,否则价格肯定更高。”

光是那道黄花鱼,在港市至少就能买到两百块,已经属于高档海鲜的范畴。

“说到底咱们都是普通人,都是挣点花点。”王念说。

“同意。”老甘笑。

老甘是个不太正宗的老饕餮,喜欢吃但碍于口袋紧张,所了解的美食大多是街边小摊美食。

这桌子菜里,他对红烧肉就颇具研究,反倒是黄花鱼只能说出个鲜字来。

红烧肉软糯咸香,入口即化,口味偏安怀人喜欢的甜口,回味会有些微微的甜。

香料很好的中和了肥肉腻味,吃完红烧肉再抿上口二锅头,整个喉咙到胃都舒爽无比。

老甘还特别喜欢清炒的几道蔬菜。

平时老觉得没什么口感的小白菜,用猪油大火这么一炒,入口爽脆而且有淡淡的清甜味。

用港市人的话来说,就是……菜够靓!

自从开始吃饭后,大人们聊得反而少了,只有孟成给周玉英夹菜空隙时不时跟老甘回忆上几句在港市公干的日子。

王念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飘到了孩子们那桌上。

孩子们不像大人那让还讲究个什么营养均衡,吃了油腻就得吃点素菜缓缓。

七八双筷子齐刷刷地伸向糖醋里脊,一碟子里脊条两个来回就消灭得干干净净。

传统糖醋里脊需要用醋和糖来调制口味,但孩子们更喜欢番茄酱做的糖醋口,家里种的番茄大多都做成了酱用来做菜。

夏伟从来没吃过这种味道的肉,腮帮子都赛得鼓鼓地还在往嘴巴里塞。

施书文见状,很体贴地赶忙端上果汁:“慢点吃,别噎着。”

“嗯嗯……”夏伟没空说话,匆忙点头,嘴里依旧不停咀嚼,吞下后筷子就立刻伸向了椒盐虾,就这么一眨眼的时间还端起果汁灌了大口。

“施宛,咱们换妈妈吧!”

吃着吃着,邱莎莎冷不丁地吐出句“妈听打”的话来。

要不是爸妈拦着,她肯定天一亮就往施宛家里跑。

“红燕阿姨虽然也很好,可我还是更喜欢我的妈妈。”施宛还很认真地回答了小伙伴的提议,连连摇了摇头:“谁来都不换。”

“要是咱们学校的饭菜也能有这么好吃就好了!”

换妈只是随口说说,但对于学校食堂的期望那就是百分百真实了。

桌上有初中小学还有个幼儿园的,但听到这无不例外地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初中和小学共用同个食堂,哪怕他们离家走路就七八分钟,也只能在学校里吃食堂。

用施书文的话来说,学校食堂的饭菜就是干净卫生……但难吃。

学校在食品卫生方面要求得相当严格,但是味道方面就没什么追求了。

洗四遍的白菜用水和着油这么一炒,再干净那也难吃啊!

夏伟家离八中最远,就属他吃食堂吃得最多,每天回家都饿得两眼冒金星,巴不得把饭锅一起吃下拉倒。

“上周那个包心菜一点油都没放,我亲眼看见厨师往锅里倒了碗开水,然后把菜往锅里一到……起锅时再舀上两勺子肉汤……”

夏伟生动演绎了当时那厨师的一系列操作,包括油壶在锅上如何虚晃而过,连半滴油都没倒出来。

连一向不怎么挑嘴的施书文也不由小声嘟囔:“确实难吃。”

“要是爸在这肯定会说你们不懂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前他们过得日子……如何如何辛苦……你们要珍惜!”

施飞英老气横秋地学着施向明叹气的摸样。

别说那皱眉的样子学得还真有五六分相似,特别是语气里的无奈是学了个十成十。

王念嘴角微翘,心里差点乐开了花。

前世看那些家长教育小孩不听话不懂事,每每王念都在心里想着要是当妈了一定不会当那种啰里啰嗦的家长。

可真等自己当了家长才发现,原来父母眼中的那些行为确实应该教育。

要是不管……施飞英能把家里墙壁都掏两个洞出来。

刚跟施向明结婚那阵,王念也认为自己嫁了个沉默寡言做多说少的男人,可现在那嘴巴不也没个消停的时候。

“不知道一天天谁没事就往家里跑。”施宛无情揭穿了弟弟:“你们老师前天还跟大哥说你中午不睡觉翻窗出去玩,等爸回来看我怎么告状!”

施向明在家里绝对的支持者,“小棉袄”施宛马上反击。

施飞英刷地看向大人桌,看到王念正在低头夹菜,这才放下心,可怜兮兮地撇嘴求饶。

“我再也不学爸爸了。”

王念哭笑不得地按了按眉心。

“你也别说飞英,你不也经常让飞英中午吃完饭给你送去学校。”施书文永远是姐弟中最公正那个,慢悠悠地指出了妹妹的错误:“你还从家里偷偷拿零嘴去学校给同学吃吧。”

“哥,我再也不敢了。”施宛也忙求饶。

三兄妹一个是一个的克星,施宛最害怕的就是施书文这个大哥。

施书文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一副所有皆在掌握之中的沉稳摸样。

王念也好像被教育似的缩了缩脖子,因为姐弟俩带饭去学校还都是她一手准备的……老大没说就没管。

“其实我觉得夏伟说得还真有些道理,要是王念阿姨去学校门口开个小饭店,生意肯定能红火。”

丁鸿运放下筷子,喝了口果汁,这才悠悠地开口讲话。

王念竖起耳朵继续听他说。

学校其实并没有强制要求孩子们在学校食堂吃饭,只是大多数学生父母都是附近厂子的双职工,所以中午基本都没空在家做饭。

至于自家三个孩子,正好映衬了上头施飞英所学的那句话。

不娇惯孩子向来是施向明的一贯理念,哪怕学校离家就几分钟路程,孩子们也只能吃食堂。

三个孩子在431厂都已经习惯了中午凑合一顿,所以很平常就接受了安排。

王念中午就经常看到有学生到化工厂生活区的小饭馆里吃,不过那些都是少数,毕竟饭馆里的饭菜其实也不便宜。

丁鸿运继续说:“对面那些小饭馆的定价都太高,我爷爷说他们不会变通,生意做不长久……”

不愧是祖上几代都经商,丁鸿运的经商头脑比许多大人都要灵活。

王念刚想到那些小饭馆的价格学生们承受不起,这丁鸿运就说了出来,甚至想得比她还要细。

王念听得更加认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