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历练

大儿子的好朋友第一次家里,王念是卯足了劲儿招待。

去隔壁叫胡文丽去宝山大桥后,又返回家里让施书文把肖康平也叫到家里来玩,多和同龄人交流有助于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肖康平被拐走时才十岁,期间再也没读过书,要复学只能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重读。

加上这孩子很内向,要是施书文不主动找他玩,基本上都关在家里刻木雕。

“柜子里有零嘴,别忘了拿出来招呼朋友。”

“知道啦!路上注意安全。”

自从有了前次被蒋凤派人跟踪后,家里大门进出都会顺手关起来。

施书文把大门关上,招呼腼腆的肖康平:“康平,我上周教的代数你学会了吗?”

肖康平点点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真能追上你的学习进度吗?”

“肯定能,只要你在四年级考到年级第一名,就可以申请跳级。”施书文对此相当有信心,笑着拍拍肖康平的肩:“要是快的话一年就能考上八中初中部……再然后……你还有木雕手艺能加分,到时候……”

家长们看到的是孩子内向话少,身t体单薄。

可同龄人的施书文却能迅速发现许多优点,并且能引导其将将优点慢慢发挥出来。

也许是学习雕刻手艺时已经适应了枯燥反复的时间,肖康平做事极有耐心且刻苦。

这两个品质用在学习上同样有效,只要施书文教过的内容他一定会吃透了才能算是通过。

“多亏有你,我有信心多了!”

“介绍两个朋友给你认识。”余光中丁鸿运和夏伟已经听到声音走了出来,施书文赶紧拉着人走了过去:“这是我邻居哥哥,你们也跟我一起叫康平哥……”

几个半大少年凑在一起,没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大家聊着聊着自然就说起了各自情况。

当然主要是听肖康平讲在定台村的那些事情。

丁鸿运听得眼泪汪汪,圆脸就跟白面馒头被水泡发了一样皱皱巴巴的。

“我的烦恼跟你一比根本什么都算不上。”

“别哭了……”夏伟抬起手臂,打算借袖口给好朋友擦眼泪。

施书文一看,气氛这么压抑也不是个事儿,扯了张草纸给丁鸿运擦眼泪后干脆提议:“我们去后院摘樱桃吧!下午我要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卖樱桃。”

哭声果然一顿。

“这才二月份下旬哪来的樱桃?”

别忘了肖康平可是在村里生活过好几年,平时吃不饱饭就会去村里偷别家种的水果。

樱桃一般要三月下旬才会成熟,这会儿果子应该才丁点大吧。

施书文挠头:“我妈说再不摘就得掉一地了。”

虽说在长生沟长大,但要严格说起来他也是没下过地的孩子,哪晓得水果应该什么时候成熟。

反正妈说家里什么什么水果成熟了,他负责吃就成。

这回是看兄妹三个成天在家里待着,王念提议让他们摘了樱桃就在家门口摆着卖,卖的钱三人平分。

“去看看。”肖康平好奇。

“在后院。”

前房主留下的四棵樱桃树先前种在楼顶,王念觉得花盆土里的营养不足以支撑开花结果,所以等丝瓜一落季之后就把樱桃树移栽到了院子最里边那块地里。

住进来时施书文给这几棵树浇过水,枝干还没有两根手指那么粗,稀稀拉拉的叶片挂在树枝上,随时都像是要干死一样。

可眼下这四棵树……

“真的结了这么多樱桃!”肖康平叹。

远看这四棵树连成了一片红色果墙,近看每个树就像是个大红灯笼,密密麻麻挂满了红得发紫的樱桃。

“怎么和我奶奶买的不一样?”丁鸿运觉得很稀奇。

樱桃不仅颜色很深,而且个头还大,空气里飘散着甜滋滋的气味。

施书文突然冲向樱桃树,挥手赶走那些又飞来啄樱桃吃的鸟。

“去……去……”

那股子甜滋滋气味就是来自被啄破的樱桃,只有熟透了的水果鸟儿们才会啄食。

鸟儿锲而不舍地又绕回来飞到另一棵树上,施书文用手赶不走,只能搬出竹竿挥舞。

竹竿顶端栓上块破布头子,不仅能赶鸭子,还能驱赶飞鸟。

鸟儿受到惊吓,终于展翅飞向天空。

“你们先尝尝,我去叫我弟弟妹妹。”

赶走鸟,施书文已经累得满头都是汗,只能招呼伙伴们先等会儿,又跑上楼去叫人。

施宛早说了要亲手采摘,要是不叫她,起来还不知道要怎么闹。

前脚施书文刚走,后脚夏伟就已经跟着他脚步往回走。

当然不是为了跟着去叫人,而是刚才走进来时看到了另一个让他感兴趣东西。

“你们快过来看。”

“看什么?”

夏伟感兴趣的地方正好被一个塑料棚子挡住了视线,等丁鸿运一走过去才发现,那里竟然是一小片葡萄。

“葡萄?”肖康平说。

“不像葡萄。”夏伟走到藤蔓下,伸手都够不到果子,只能无奈又放下:“我老家的葡萄是黑色,没见过这么红的葡萄啊!而且你们看……”

果子呈椭圆形,而且捏着有些硬硬的,闻着有股说不上来的花香。

每串都能赶上他们脑袋那么大,沉甸甸的还得另外用绳子挂在树枝上。

“我妈妈说就是葡萄,只不过是杂交葡萄……可好吃了!”

棚子后忽然又钻出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儿来,滴溜溜地转动了一圈眼珠子后猛然回身:“哥,葡萄我们也摘些拿去买吧!”

“等妈回来问问妈。”施书文拿着条裤子匆匆追来:“先穿裤子。”

众哥哥这才发现,施飞英就穿了条秋裤,外裤都没穿。

“哥,我想吃葡萄。”

这些葡萄还没惨遭“毒手”,就是因为葡萄架搭得高,小矮子施飞英就是搭凳子都够不到。

除非哥帮忙,他每天只能望着葡萄留口水。

“我回家去拿梯子,你先穿裤子。”

“妈呢?”

施飞英接过裤子,立马开始寻找起妈妈,至于今天出差的老爸,早被这小子抛到脑后了。

“妈去宝山大桥买虾。”

“怎么不叫我。”

“你先穿裤子!”

好不容易施飞英老实开始穿裤子,那边施宛揉着眼睛走近,又是相同的问题:“妈呢?”

“妈去宝山大桥买虾了。”施书文无奈又回,说着干脆把妹妹往客厅推:“你去叫莎莎来吃葡萄。”

好不容易让弟弟妹妹安静下来,施书文赶忙从仓库里找来梯子。

“丁鸿运,你帮我接。”

葡萄串大且重,得一个人托着剪一个人用筲箕接着,否则一不留神就会脱手掉落。

等施书文爬上楼梯,个最高的丁鸿运就在下边举着筲箕。

咚一声闷响,刚剪断的葡萄果然单手没接住,准确落入了筲箕之中。

“还是等妈回来咱们再剪葡萄吧!哥你……”施飞英小脸满是嫌弃,还不忘去扶住梯子:“力气还没有二姐力气大。”

施书文竟没法反驳……

“你们看,这么摔皮都一点没破。”

丁鸿运把筲箕放在地上检查,发现这么掉下来整串葡萄竟然一点皮都没破,不由惊讶道。

大家围拢上去。

破不破皮什么的不重要,每个人揪了个就立即送入嘴里。

不仅闻着有股子花香,吃到嘴巴里同样有花香,果肉细腻有弹性,汁水丰盈而又甜蜜。

一口明显不够塞牙缝,接着大家的手不约而同又伸向了葡萄。

丁鸿运吃过那么多种葡萄,就数施书文家里种的最好吃。

说是尝一串来着,哪够几个半大小伙子吃的,第二串吃完施宛和邱莎莎又来了。

一直到王念和胡文丽回到家,葡萄架下一群人围成个圈,正在边吃边聊天,说得正开心呢!

“妈妈……嗝……”

看到妈妈回家的高兴瞬间被肚子里冲上来的气顶得喷出个饱嗝,施飞英不好意思捂着肚子,竟还嚷嚷着:“我饿了。”

“去摘樱桃消化消化,中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几个孩子听罢,兴高采烈地从地上爬起来,开始分工每个人都要干些什么。

“今天就先摘一篮子试试,要是卖得好再摘就是。”胡文丽笑着提醒道。

“让他们规划。”

本来就是锻炼几个孩子的能力,大人在边上干预就失去了目的,王念拉着胡文丽离开,把后院交给几人自己决定。

“我们家老肖说,康平能恢复成现在这样,我们夫妻都得给你磕几个。”

肖康平回家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因严重胃病而没法补充营养,只要吃点油腻的就又拉又吐。

要不是王念托人找来的药膳方子,夫妻俩还愁孩子身体呢。

身体有起色了,又是王念让施书文主动跟肖康平交朋友,还帮忙补习功课。

这可真是解决了他们关于孩子教育的大难题。

眼下看肖康平恢复得和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对未来的期许不知不觉就变高了许多。

老肖拼命工作,胡文丽也不跟街坊邻居拌嘴,就想着怎么把日子越过越好,精神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王念也算是亲眼见证了老肖两口子的变化,此刻只是笑盈盈地用脚尖点点地:“那现在来一个?”

“你还当真……”

“别说那些,一会儿你帮忙做饭,中午就在我家吃。”

“还不说实话!老施是不是又涨工资了?你家这生活费可真不得了……”

“工资大半都拿来吃,你试试吃得好不好?”

“现在我家也差不多了!”

两人聊着天走远,后院里的孩子们同样也已经分工完成。

施书文是总指挥的角色。

丁鸿运个子高,所以负责摘树上面的樱桃,肖康平和两个妹妹就负责低矮的部分。

“樱桃就选红得发紫的摘,浅红色的就先不摘。”

而施书文并没有听取胡文丽的意见集中于一棵树,而是先选熟透的摘。

“小婉摘点新鲜叶子铺在筲箕底下,等摘完了上头再铺点新鲜叶子。”

“为什么?”施宛不解t。

“今天太阳大,防止樱桃晒蔫吧了不好看,还能让别人看得出来樱桃刚刚摘下树。”施书文说。

施飞英崇拜地看着大哥,心里计划着等会的葡萄也有样学样。

“我和黄伟去剪葡萄。”

“那我呢?”施飞英听半天都没念到自己的名字,不由着急起来:“要不我也来帮忙摘樱桃吧。”

“你先去刷牙洗脸。”施书文说。

大家各自分开忙活,施书文剪完葡萄后,想起棚子里他们都吃腻的白蘑菇,又端上盆去割了满满一盆。

施飞英看见哥哥去割蘑菇,心思一转又跑到了楼顶上。

果树移栽到楼下,楼上就全改种蔬菜。

其中有种施飞英最讨厌的蔬菜——西葫芦。

别看才种了六颗,施飞英觉得好像每天都在吃,就算再好吃都吃得腻烦。

上楼一看竟然又接结得坠到了花盆外面,二话没说掰了个干干净净,搬三躺才搬完。

“施飞英!”

等王念发现,那两盆西葫芦已经放在院子中,盆子边缘还插了不少叶片当做装饰品。

只要一看这个造型就基本可以确定罪魁祸首是施飞英了。

“你们这是打算把家里都搬空?”王念无奈。

胡文丽纯粹就是看着面前这堆蔬果咂舌:“你家院里还有啥没有啊!难怪你从来不出去买菜。”

别人家都是想吃什么那就去市场买,王念是想吃什么……种吧!

“我们想去安农市场门口卖,那里人多。”

最后一篮子葡萄用叶片盖好后,施书文从兜里拿出个小本子来又刷刷写下了几个字。

王念凑上去一看,写的是葡萄多少串,重量未定。

“中午我就包了点饺子,等你们赚钱回来,咱们再好好庆祝。”

王念都没问他们打算怎么卖,收回视线后张罗着开饭。

饺子吃罢,施书文忽然又去了路尽头的干货店。

很快,就拿着把秤返回,在家里练习起称重。

等一看刻度就知道多重之后,又把准备带去的东西全称重一遍,详细记录到本上才算准备工作做完。

最后一招手:“出发。”

七个高矮不一的孩子浩浩荡荡出发,英勇的摸样就像是要去参军一样。

其实安农市场就在隔壁街,从化工厂生活区穿过去的话最多五分钟就能到。

“他们一会要拿什么装?”胡文丽问。

王念笑着耸耸肩:“谁知道呢。”并且毫不在乎地搬了个板凳坐到门口学习打起毛线来。

五分钟后,安农市场门口。

“哥,我看别人都有袋子装,咱们怎么没有?”施飞英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

市场门口有不少小摊贩也在售卖瓜果蔬菜,但大家要么用草绳捆着青菜,要么是腰间都挂着塑料袋。

西葫芦还可以直接装进人家袋子里,可樱桃这种容易破皮的水果,只能用塑料袋提。

“你们等着,我去买塑料袋。”

一颗樱桃还没卖出去,就得先花钱。

与此同时,市场里两个打扮得光鲜亮丽的女性正在百无聊赖地闲逛着。

其中穿粉色套裙的短发女性叹气:“先回宾馆吧,没什么好逛的!”

另一人点头。

她们听宾馆服务员说安农市场是市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市场,所以打算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逛来逛去发现市场里除了常见的几种蔬果,其他什么都没有。

要轮丰富程度,连她们家门口的农贸集市都比不上。

“虽然老何说内地的水果蔬菜比港市丰富得多,我看还是差得远。”

粉色套装的女人叫司徒兰,旁边那个膀大腰圆的妇女是她小姑子,两人是跟着丈夫甘荣来内地考察。

“那我们打车回去吧,明天就别出来了。”

甘小姑子刚进市场们就踩了一脚马屎,不知道是早晨哪家送货的马车所留下,心里早就不满很久。

刚走到门口,司徒兰就瞬间被路边一串的孩子所吸引。

那三个孩子穿得很整洁,跟坐在马路边弹弹珠的鼻涕小孩儿差别很大。

然后才是几人面前的筲箕。

“你闻到香味了没有?”司徒兰问小姑子。

对方正处于耐心告罄的边缘,只是随意地摇了摇头就立即要摇头:“什么都没闻到。”

“是樱桃的香味。”司徒兰说。

似乎是为了印证她的话,下一瞬那其中最小的孩子把筲箕上的叶片全拿来,露出里面红彤彤的樱桃。

“真的是樱桃!”

逛遍整个市场,这还是头回看见橙子苹果之外的水果。

注意到樱桃的不止是两人,路过行人只是扫过那么一眼,就立即停下步子走了过去。

“这是樱桃?”

“是樱桃。”施飞英的声音脆生生的,说完大眼就紧张地看向那人:“叔叔要买樱桃吗?”

“不尝怎么买?”

男人看是几个小孩子在卖,语气就变得笑嘻嘻起来。

大人们肯定一眼就看出这个男人就是逗弄孩子们玩,施飞英却半点没听出来。

“可以尝。”施飞英热情地抓了颗递给男人尝,施宛踮起脚尖紧张地朝市场里张望,生怕有人要称大哥还没回来。

男人吐出樱桃核,连吃说了两个“好”字,可并没有要买的意思,反而是自己蹲下身又伸出了手:“叔叔没吃出味道,再尝一个。”

说完,又迅速从筲箕上抓了一小把,施飞英皱了皱眉,但还是没说什么。

四个哥哥都去市场找塑料袋了,虽然觉得男人这么做不对,但又没意识到为什么不对。

男人很快吃完,笑嘻嘻地又说还得尝点才能吃出味道来。

这就是摆明了看是几个孩子卖,想占便宜而已。

司徒兰正想上去打抱不平,忽地就看见还是那个小孩儿一把抓住了男人的手。

“大哥,这个叔叔说要称两斤。”施飞英冲从市场出来的四个大哥大声叫道。

十六岁的少年体格上已经完全可以和成年男性相比。

施飞英立即缩回手,高兴地继续说:“叔叔尝了好多,说我们家樱桃可好吃了。”说着指向地上的樱桃核:“叔叔肯定特别喜欢。”

“六毛钱一斤,两斤一元二角。”施书文走过去,当真报上价格,说着就扯下个塑料袋来。

“国光苹果才五毛五,樱桃怎么会那么贵。”男人沉下脸。

“味道好呀。”施书文笑笑:“要不你能尝这么多?”

嘴巴又不是失去了味觉,怎么可能尝不出味道,摆明就是看飞英年纪小故意使坏。

男人掉头就走,脸上全是被拆穿的愤怒。

“做生意真难啊!”施飞英蹲下,托着腮帮子满脸沉思:“妈说做生意也是门学问,看来还真是。”

还没卖出去一分钱,这就又亏了大把樱桃。

“只要学习总会进步。”施书文摸摸弟弟的脑袋:“你看爸打磨零件的时候,失败过多少次。”

“说得对。”施飞英想了想,把专门搬来的凳子让两个姐姐坐,又高兴起来:“我回去拿点肉干,咱们边吃变卖。”

“肉干比樱桃可贵多了。”施宛叹。

“请问……樱桃怎么卖的?”

司徒兰走上去,笑盈盈地问起,还特意问的是施飞英。

“六毛钱一斤。”施飞英张开手掌,明明比划得是个五。

“那能尝尝吗?”

施飞英:“……”

能看到那张可爱小脸上满是纠结,好半晌看了眼大哥,才点点头:“可以品尝。”

施书文拿了两颗递过去。

“这些樱桃早上刚从树上摘下来,两位阿姨都尝尝看。”

樱桃新鲜不新鲜,只通过樱桃蒂就能看得出来,经过长时间运输之后进入超级市场的樱桃蒂就是泛黄,表皮已经缺乏弹性了。

而掌心这两颗樱桃不仅表皮有光泽,樱桃蒂还是青绿色。

一口咬下,皮瞬间绽开汁水飙出,果肉清甜而有弹性。

味道绝佳,确实新鲜。

看两人吃完吐出核还用纸巾包住没扔,施飞英小脑瓜立刻飞转,忙不跌又掀开葡萄上的叶子。

“阿姨你也尝尝葡萄。”

施宛见状,早已扯下两颗葡萄递了过去,三兄妹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

要说樱桃是惊喜的话,葡萄的味道就绝对惊艳。

司徒兰敢肯定,国内外的各种葡萄她至少也品尝过大半,绝对没有吃到过这种味道的葡萄。

“葡萄一元一斤。”施书文报上价格。

王念说,葡萄的种植比樱桃复杂得多,付出的劳动越多价格自然就越高。

而司徒兰显然一点也不介意比市场价高得多的价格。

“樱桃来十斤。”低头随意看了看筲箕里的葡萄数量,豪迈地表示:“葡萄全要了。”

樱桃不耐放,否则她也会全部买完。

能看得出几个孩子家并不是专业的果农,这么好吃的水果当然是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