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客来

周玉英显然也没当真,顺势就继续逗起施宛来:“好呀,那你和珍珍姐姐一起当周姨的女儿,我给你们买很多很多裙子怎么样?”

“给周姨送糖水去。”

王念把杯子递给施宛,让孩子亲手完成刚才的承诺。

施宛小心翼翼地把水杯放到周玉英面前,夸张地大大呼出口气,马上欢快跑到王念面前求表扬。

得到自己那杯后,立刻转身递给吴珍珍,又眼巴巴地等着。

她相信王念不可能没给吴珍珍泡。

“你快告诉我去哪捡个这么可爱的女儿,我也要当人后妈去。”周玉英夸张地大叫。

王念知道她在开玩笑,顺势就笑着反问:“那我让施向明给你介绍个怎么样?”

“得了吧!”周玉英果然只是开玩笑,一提起结婚连眼底都带上抹抗拒之色:“经历过一次还不够?脑子不清楚才想着又去一次!”

“真不准备再婚了?”

眼下外部条件受限,想要单身到老将会遇到许多困难,虽然王念前世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单身来着。

“话不能说死,反正现在是没这个打算。”

“那就觉得时机到了再考虑。”王念拍拍周玉英的膝盖,示意:“珍珍给你洗的葡萄。”

“谢谢珍珍小同志。”周玉英笑着接过葡萄。

孩子们坐在一边开始喝糖水,周玉英端起玻璃杯抿了口笑着说起来意:“这周你忙不忙?”

“明天李燕同志结婚,我得去掌勺,后天……”随手指向客厅里的葡萄:“得把这些葡萄收拾好,大后天还得去帮人积酸菜……”

所以王念才觉得自己不比施向明清闲。

刚才说的还都是大事,那些种菜喂鸡做饭等还没算在里边,反正每天一睁眼就是事儿等着。

“你怎么比我还忙!”周玉英笑。

“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要是你那边要紧,肯定先紧着你。”

王念很喜欢跟周玉英打交道,两人都大方,很投脾气。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过两天我要上县城进修,有想买的我正好帮着带回来。”周玉英说出来意。

王念眼睛一亮,还真有想带的东西:“我想买点枸杞和红枣,你有没有门路?”

“不要票的?”

“咱们厂区供销社也有大枣,就是我手头没票。”

“你还真会问人,要是麦乳精我肯定没法子,但这些中药材还真有路子……”

“那我就等你好消息!”王念眨眼轻笑,又问起周玉英带来的行李袋:“今年是什么?”

“还不是去年那些干海鲜。”

家里长辈年年托人带,今年周玉英主动写信回去说想要点瑶柱,这回带来的干海货数量多得吓人t。

“我看看都有些什么?”

王念起身,把行李袋提到茶几上,后院忽然传来阵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我们去捡鸡蛋。”

不用王念亲自去,两个小姑娘立刻自告奋勇地跳下板凳,一阵风似的从面前刮过。

活力满满,嗓门嘹亮,听着就中气十足。

门一打开,鼻尖葡萄酸甜立即被泥土味冲淡,其中夹杂着间隙飘来的橘香。

周玉英很好奇,这个郁郁葱葱的小院子中到底都有些什么。

来过王念家不少次,但大多止步于走廊和客厅,还从没认真看看后院。

“我去看看后院都有些什么好吃的。”

周玉英跟在孩子们身后进了后院,王念则是把行李袋里的干海货都拿出来一一摆到桌上。

后院最显眼莫过于那片被满眼红所充斥的番茄,一排架子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番茄,诱人同时又很赏心悦目。

“珍珍姐姐,你想不想吃黄瓜?”

眼前的一切看得人眼花缭乱,周玉英的视线只能跟随两个孩子慢慢移动向深处。

百来平的院子被瓜果蔬菜挤满,右边靠墙的柴火棚应该是唯一煞风景的存在。

院墙边都种得是爬藤类蔬果,南瓜藤早已爬出墙去,墙头上挂着个黄橙橙的南瓜。

边上一排竹竿依次在整面墙前排开,除了番茄外还有黄瓜和四季豆,柴棚顶也成了丝瓜的架子。

施宛和吴珍珍像是两只精灵,欢快地蹦蹦跳跳到黄瓜架前,没多会儿就摘了三根黄瓜出来。

“周姨吃黄瓜,可好吃了。”

其中一根施宛送给周玉英,剩下两根和吴珍珍分好就立即咔嚓咬下大口。

声音清脆以及肉眼可见飞溅而出的汁水,让周玉英下意识咕咚咽了口口水。

两个孩子又欢快地往左边跑去,期间经过被分割成小块小块的菜地。

量不多,但品种好些连菜站都没有,不管从哪得来的菜种,可种得也太好了……

咕咕——

两个孩子的身影停在栅栏前,施宛踮起脚尖取下木栓,推开栅栏钻了进去。

侧面应该就是鸡圈的位置。

周玉英搓搓黄瓜表皮,使劲咬下一大口,随即也跟了上去。

原来侧面还有片院子,不仅养了鸡,还有几只灰色的鸭子和一只大白鹅。

中间柚子树结的柚子数量惊人,最下边几个几乎垂到了鸡窝顶上。

“珍珍姐,你捡左边我捡右边。”

树下左右各两个鸡窝,施宛将没吃完的黄瓜塞进嘴巴,半个身体都钻进了鸡窝里。

没多会儿,施宛用裙子兜着鸡蛋钻出来,从嘴里拿出黄瓜就往右边的鸡窝看去:“珍珍姐,有几个?”

“四个。”珍珍展示手里的鸡蛋。

“我赢了!”咔嚓咔嚓几口赶紧把黄瓜吃完,施宛向周玉英展开裙子:“我有五个。”

“呵!”周玉英小小吃了一惊,目光往鸡圈里一扫:“就十二只鸡,每天能捡这么些蛋?”

要是每天九个鸡蛋,一家四口根本吃不完,哪还用去买。

“今天算少的,昨天我哥捡了十个。”施宛骄傲地挺起胸脯。

“了不起。”

“周姨,你能帮我们把鸡蛋拿回家吗?我想和珍珍姐姐在院里再玩会。”

“当然可以。”周玉英笑。

不过她显然不能和施宛一样掀起裙子兜,左右看看从地上捡起个竹篮,才把鸡蛋接过去。

回屋途中,又折到到番茄架子边扯了个番茄边吃边回。

“王念,一会儿走的时候我要摘点黄瓜和番茄走。”

文西乡本地黄瓜是那种皮泛黄的地黄瓜,而王念种的是刺黄瓜,汁水没那么丰盈……但清甜更甚。

番茄更是又沙又甜,完全可以当成水果吃。

“门边有背篓,你想摘多少摘多少。”

茶几上已经摊开了许多纸包,王念坐在小板凳上,正埋头将混在一起的干贝和虾米分拣开。

“你看看这次的海货能做些啥?”

周玉英坐到沙发边,啃西红柿啃得带劲儿,连汁水什么时候滴到衣领上都没发现。

“我看有不少虾皮和干贝,干脆做点海鲜酱?”王念想了想随口提议。

“需要什么配料你跟我说,趁现在有时间我去供销社买。”

“家里都有现成的,现在就能做。”

“现在?”

“今天不弄好,就得等到下周。”

下周有没有其他事还不一定,对王念来说能做的就要先做,绝不允许推到明天。

“我是真佩服你。”周玉英拍拍手站起来:“要帮忙干些什么尽管吩咐。”

两人这种无形的默契好像不需要特别说明。

周玉英出干海货,那王念就出调料,成品两人各一半,谁都不会计较谁占便宜谁吃了亏。

“那就劳烦我们周主任去后院帮我抓两把新鲜红辣子来,咱们今天就做个辣的海鲜酱。”

“遵命!”周玉英笑。

干贝和虾仁都用冷水泡上,还需要把虾皮里的小石子捡干净。

王念一在灶台前出现,隔壁屋的胡婆婆总要长叹口气,羡慕人家生活开得好的同时,又觉得太不会持家。

只要胡婆婆一叹气,刘超仙就会立刻拿上手里的活坐到门口。

“你今年种的大蒜个头真大,留种了没有?”

王念从碗柜里端出来的新大蒜各个都有婴儿拳头那么大,皮紫味冲,做的蒜油就是比白皮蒜香。

上个月王念给的蒜油现在是她家面条绝佳搭档,比油辣子都受欢迎。

“落霜之后就可以育明年的苗,到时候你来拔点苗回去。”

“明年我多种点熬蒜油,要不老占便宜可不行。”

过日子吗!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家庭琐事,毕竟八卦不是天天都有……

例如一零四号的肖建民和罗曼丽就安静得犹如一滩死水,小半年都没听到两口子拌嘴了。

吴珍珍自从去了幼儿园,王念和段荷花更是没有机会接触。

只知道她全部精力都在求子中,工作之余就是四处寻找能怀孕的方子,家里经常能闻见中药味飘出来。

至于孙秀梅两口子……

“今天休息,怎么没见孙秀梅?”王念奇怪。

“带齐婶子去长生坡公社买布料,说是要做件新棉袄。”

“给齐婶子?”

“不是她又是谁,反正不折腾这样就折腾那样,总没个消停。”

王念:“……”

人家都说生个好女儿是来报恩的,可没说摊上个麻烦妈要来折腾人。

齐秀娥消停没几个月就在家捣鼓学戏,天天在家捏着嗓子咿咿呀呀地唱。

后来无意间瞧见王念给吴珍珍做的棉袄,又说想学裁缝,非逼着孙秀梅把缝纫机给她练手。

至于会不会真成裁缝……王念持怀疑态度。

“王念你看是不是这个辣椒?”

两人在走廊上都把一楼的邻居聊了个遍,周玉英才提着串半干的辣椒走出来。

王念回头一扫:“你让施宛帮忙吧。”

人无完人再一次在周玉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施向明缺乏生活常识,不过肯学肯问,也足够耐心。

周玉英则是完全不需要学习,前些年再困难的外部环境都没影响到她,从小应该就没吃过半点苦。

现在最苦的应该就是……只能吃食堂吧。

“拿听诊器我行,找辣椒我是真不行。”周玉英对自己还是有相当清晰的认知:“我去找小宛”

王念摇头失笑。

大蒜拍散辣椒切成段,放一起剁碎成渣,之后是泡好的干贝和虾仁也得切碎。

海鲜辣酱中最麻烦的一步就是剁碎材料,王念一边剁一边和两人聊天,时间过得也算快。

周玉英到目前为止,就用水冲了冲辣椒表皮上的灰尘。

有没有打湿手不清楚,不过王念看见她从兜里拿出小盒雪花膏来,仔仔细细地开始抹手。

“来点?”

刘超仙忙不迭摇头:“我这手见天洗衣服做饭,用了白瞎。”

周玉英也不劝,小心翼翼地抹开雪花膏,接着按摩起手背。

哒哒哒哒——

“你们有多久没瞧见许老师了?”周玉英边按摩边起头。

“两三个月吧?”王念算了算时间。

去年因为虾油来往的勤点,今年没买到好虾就来问了回,偶尔能在小学门口撞见崔树林上班。

“以后你们要是遇到许洁,千万要当心点。”结束按摩手背,周玉英又开始按摩手上的穴位:“前不久她在医院里打架,挨了处分。”

“女同志这么厉害呀!”刘超仙还挺不当回事的,女人打架她见得多了,跟不讲理的人就不能讲道理。

王念就吃牛肉面见过一次许洁,生活区来来往往就那么些地方也硬是再没遇到过。

“没有任何缘由的突然打人,打架只是医院对外说法。”周玉英干脆挑明:“人现在在许老师家休息呢。”

王念相信周玉英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件t事,于是特意追问:“没有任何缘由就打人?”

“人家是来看病的职工家属,根本不认识许洁,就往她身边走过……”周玉英撇了撇嘴。

王念停下动作,眉头微蹙。

情绪上的突然失控常出现于精神类疾病,根本不是本人意志所能控制。

伸出食指指了指自己头,又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难道是这里的问题?”

“聪明!”周玉英挑眉。

“你们打什么哑谜呢!要说什么就说明白……”刘超仙完全听不懂。

王念转身继续剁虾仁,周玉英就小声地把话挑明了讲给刘超仙听。

最后无奈摊手:“许老师不承认许洁有精神上的问题,所以把人接到自己家照顾,可我瞧着……他们都应该知道些内情。”

两人住一栋家属楼,有个风吹草动地都能最快发现。

许洁出现的几次大笑和乱跑其实都已经直接印证了周玉英的猜测。

可惜因为大部分时间许洁都和正常人没区别,所以许老师坚决不承认妹妹患有精神疾病。

还因为对许洁的诊断,许老师估计已经暗恨上了周玉英。

“周玉英的心理学全是自学,诊断结果不能作为依据,医院只是让许洁停职三个月作为处罚。

“我对许洁进行心里评估的时候还发现了个问题。”

周玉英忽然站起来,冲刘超仙打了个手势,三个脑袋凑到一起。

“她对孩子尤其是小女孩有特殊的情感起伏,千万不能让孩子跟她单独接触。”

至于原因周玉英还没问出来诊断就被暂停,只能猜测其受刺激的原因中有孩子这个因素存在。

“以后别让小宛珍珍去外边玩,怪瘆人的。”刘超仙搓了搓手臂。

王念严肃点头,赶忙往后院看了眼。

“……”

“闻着倒是香,你说能好吃吗?”

各种食材在翻炒中逐渐变成了锅黄褐色的酱,味道又腥又辣,实在谈不上好闻。

刘超仙这个从小在内陆长大的人,第一次对王念厨艺产生了质疑。

周玉英却很是享受地吸吸鼻子:“就是这个味道,再炒炒就香了,别着急。”

炒酱需要掌控好火候,蒜末一旦炒糊,这锅海鲜辣酱就会发苦没法吃。

锅里水分渐渐收干后,王念直接撤去柴火,利用余温加深酱的颜色。

“你来搅,我去抓只鸡。”

王念把铲子交给刘超仙,至于周玉英……还是别冒险的好。

“炖啥鸡,我又不是客。”

王念只留下个摆手的背影:“今晚向明要请个同事来家吃饭,你算是顺带的。”

“施总工请的谁?”周玉英好奇。

“听说是上个月刚调到厂子里的知青,还是兄妹两个。”

刘超仙是从张贵强那听说了点情况,妹子是办公室资料员,哥哥是二级技术员。

431厂生活区。

施向明朝身后的一男一女指向前面竹林:“我家就在竹林后边。”

男同志皮肤黝黑身材高挑,浓眉大眼的长得很是周正。

女同志乌黑发亮的辫子垂在胸前,和男同志长得有几分相像,更多了些温婉秀气。

“我们空着手去施总工家不太好吧?”

女同志胳膊肘捅了下男同志,在施向明目光扫过来时立刻害羞地低下头,双手不停捋起辫子来。

男人爽朗地笑了起来,明亮的眼睛充满真诚:“等我发了工资再补。”

“别说些见外的话,难道我请你们来家吃饭就是为了收礼?”施向明笑,推着自行车走进竹林,声音清清淡淡地继续传来:“发了第一个月工资先买点肉吃,不要老吃咸菜。”

男同志大声回着“好”

看妹妹还有些别扭,直接抓住胳膊赶忙追了上去。

此时一零六号前,炊烟袅袅,各种香气缭绕。

几个人围在走廊尽头齐齐低着头,而且讨论得还很激烈的样子。

最先看到来人的是周玉英,习惯性地抬起手招呼了声:“施同志回来啦?”

那长辫子姑娘目光闪闪,小声地跟哥哥嘀咕:“嫂子好漂亮,就像城里姑娘。”

男同志点头同意。

可下一秒,施向明客气地冲周玉英点头:“周医生也在啊?”

两口子不可能这么客气,光听称呼就知道两人之间不太熟。

很快,屋里走出来个长得很好看的年轻姑娘,腰间系着围裙,只是冲施向明笑了笑,瞬间一切明了。

“这是林卫东同志,那是卫东的妹子林静同志。”

王念笑着跟兄妹俩聊天时,林静也在悄悄偷看王念,看了会儿就害羞地低下头去,然后又偷瞄上两眼。

刚才就觉得王念长得挺好看,走近就发现是那种令人很舒坦的好看。

她不像周玉英美得很直白,只是含蓄的不动声色的就吸引了人目光。

低头瞬间,一下子又注意到有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依偎在王念腿边,也在小心地偷看她。

林静微怔了下,以为自己偷看被发现,两颊迅速跳上抹红霞,害羞得往林卫东身后躲了躲。

“快进屋坐会儿。”王念热情地邀请两人进屋。

林卫东挠挠后脑勺,似乎在心里琢磨了遍,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嫂子太客气,我和我妹今天就来吃现成的了。”

论年纪,王念比林静还小两岁,要让快满三十的林卫东叫嫂子,心里还是有些不习惯。

“就是想帮忙王念不一定会同意。”周玉英笑着打趣道。

刚才以为是嫂子,林卫东没好意思仔细看周玉英长相,这会儿人就在旁边,只需要微微转头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周玉英很漂亮!

林卫东看得坦坦荡荡,周玉英看过来时不仅没有收回目光,反而笑着打了声招呼:“你好。”

招呼完很快就移开眼神,视线并没有半点令人不快的感觉。

周玉英不由多看了林卫东眼,却发现他仿佛已经被门口那口石锅吸引了视线。

“好香啊!”

紧张冲淡了对周围环境的注意,等松弛下来林卫东才注意到空气里的香味。

石锅里鸡汤翻滚,香气四溢。

“书文,给卫东叔叔和林静姨倒杯水。”

“知道啦!”

屋里传来小男孩响亮的回答声,倒水这句话就像是开关,依偎着王念的施宛忽然高兴起来,松开手就往屋里噔噔噔跑去。

王念无奈笑笑,又补充了句:“不能给妹妹喝糖水,她下午已经喝过了。”

“知道啦。”更响亮的回答,甚至还能听出些幸灾乐祸来。

“我们先进屋,这么些人围着你嫂子没法做饭。”

停完车的施向明站在杂物间门口无奈提醒,就那么点地方全被大大小小好几个人占了。

几人前后脚进屋,周玉英忽然扯了把王念胳膊小声道:“我进去帮你看着点。”

“别让孩子们再吃糖。”

王念似乎是没听懂周玉英话里的意思,回得完全是另一层意思。

周玉英只是眨眨眼,转身跟着进了屋。

屋里施向明正在完成刚才王念的交代,没收了施书文偷偷装进衣兜里的花生糖。

“哥偷偷藏糖,打屁股打屁股。”施宛笑得眼睛都眯成了弯月牙,故意凑到哥哥面前做起鬼脸。

“作业做完了吗?”不仅糖被没收,施向明还问起作业,没等回答,又紧跟着让施书文屁股一紧:“吃完饭爸看看你的学习进度。”

早知道……他一定离客厅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