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花来找甄臻去山上采摘蕨菜, 正是春日好时节,甄臻往窗外瞅了瞅,确实一片葱绿。
她背上背篓, 换上雨鞋,戴上帽子, 开车带张翠花和苟子娘上山了。
刚下过雨,山上还有雾气, 植被潮湿, 甄臻走了几步, 累得慌,喘着粗气说:
“我怎么觉得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去年下半年我爬山还不累呢。”
张翠花:“你才知道?我十年前身体就不行了。”
甄臻愣怔,“是吗?”
“那当然,人过了六十岁,不服老不行了。”
张翠花摘下几根蕨菜,又摘了点野生的刺芽菜。
这个季节的刺芽菜最显嫩,放锅里烫一下, 或者简单清炒, 都很爽口。
甄臻也学她们摘刺芽菜,刺芽菜杆子上有很多硬刺, 苟子娘怕她被戳到, 把手套扔给她。
“戴上, 小心你那小嫩手被戳破了。”
甄臻擦了把汗,“我最近盗汗得厉害, 经常腿疼。”
“正常,都正常,”张翠花比她想得开,“桂芝啊, 人刚意识到自己老的时候,是难以接受的。可是没别的办法,人都会老,再厉害的人都有这一天。你别觉得不能接受,其实没啥,当个老太太虽然脸蛋不如从前漂亮了,走在大街上也被人嫌弃,可是,有一点好!”
甄臻听得入神,“哪一点好啊?”
“嗬,就咱这年纪,咱这战斗力,走到大街上,谁敢跟我们杠?”
甄臻噗嗤一笑,“可不是,过斑马线,人家开车的都恨不得把车停下来,让我们过,生怕我们讹他们!”
“可不,老太太嘴最毒了,年轻人轻易不敢惹!”
张翠花寻思着,老就老,反正口袋有钱,这些年,在甄桂芝的帮衬下,她靠着辣椒酱和咸菜,也存了好几百万。
她不像苟子娘,把一切都奉献给子女。
她对子女有防备,从不告诉子女赚了多少钱。
“前几天,宋小玉问我有多少存款,我没告诉她。”张翠花想了想,“当孩子的,一旦知道父母口袋里有钱,就惦记上了,觉得那是自己的钱。我不想因为钱闹得难看。”
苟子娘的男人找了个婆娘,才四十来岁,比苟子娘年轻很多。
这婆娘是隔壁村的,知道坝头村的日子好过,就嫁给了苟子爹。
苟子爹还挺得意,觉得自己找了个年轻的,长得也俊俏,谁曾想,这寡妇也不是善茬,天天找苟子爹要钱补贴自己的儿女。
苟子爹的钱都叫她掏空了,这时候才想起苟子娘的好。
张翠花把这事告诉苟子娘,苟子娘只觉得讽刺,“觉得我好,是知道我不花钱,给他赚钱,还天天洗衣做饭伺候他?”
苟子娘越来越觉得苟子爹恶心,“我算是看透了,女人结婚没啥好处。”
张翠花笑笑,“也不能这么说,我还是希望我家小红和小玉能过几天好日子。”
甄臻摘了一把蕨菜,又把车子开去矿上,用矿上的灶台和食材做饭吃。
矿上只有五花肉,张翠花切了五花肉放锅里煸炒,又把蕨菜放进去作配菜,虽然有点糊弄,但蕨菜新鲜,吃起来倒也不违和。
吃饱喝足,甄臻把金子放进空间里,把张翠花和苟子娘送回去,甄臻回到大平层里,就看到快递员送快递来了。
甄臻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她在YOGO上买了几本书。
这才七天不到,就从京师发货过来了?
在后市看,七天算慢的,可这年头,货流不发达,要是路上天气不好,遇到雨雪就更慢了。
甄臻惊喜地拆开包裹,只见书本四角平平整整,没有一丝破损。
她立刻上线想找评价按钮,却发现乔璐的网站,还处于初期简短,别说评价了,买的东西没有物流记录,根本不知道自己收没收到。
这种情况下,顾客就算说自己没收到东西,网站都没法证明。
甄臻跟乔璐说了这件事。
“评价?”
“对,分数或者星星都行,顾客可以给书籍评价,网站也可以评价顾客,打分系统是双向的。书籍好,顾客评价后,可以吸引其他顾客下单。”
乔璐觉得甄奶奶真是神了,她都六十多岁了,却对互联网非常了解,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
“甄奶奶,您的建议蛮好的,我这就反馈给研发部门,您还有什么别的建议吗?”
甄臻又给她提了几个可行的建议,比如说搞个购物节,以打折促进消费,引进彩妆护肤产品之类的。
乔璐全部采纳,认认真真继续搞产品去了。
对乔璐而言,网站的最大问题不是研发,而是物流,她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建立了物流分公司,可管理车队和物流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乔璐有些吃不消。
好在有甄臻在,她不仅在乔璐迷茫的时候,给她建议,乔璐这边物流车队出问题的时候,甄臻还调用真心的货车,帮助她度过难关。
这一年,国内还在使用拨号上网。
乔璐的购物网站第一次在电视上打广告。
她的口号非常直接——YOGO购物网,网络购物新潮流!买正品,上YOGO!
网站在央台打广告后,从最初的10万流量,一跃有了50多万的浏览量。
乔璐还在甄奶奶的建议下,做论坛和网页广告,对这些上网人群做广告,把他们转化成网站顾客。
这年头,网络软文还没在网上流行。
乔璐让员工们以用户自来水的方式,撰写软文。
点击软文里的照片和链接,就能直达购物网。
除此外,乔璐还在熊猫号的弹窗里发软文,在熊猫号顾客上线后,发送聊天框广告,这样一番狂轰乱炸下,网站的流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
乔璐高兴坏了,又在甄臻的建议下,扩大了品种类目。
她先是与真心合作,在网上售卖真心的零食,还与真心百货达成合作,销售真心百货的王牌产品。
真心加盟后,乔璐又去联手国内外各大品牌,来入驻网站。
这天,崔建义在熊猫号上看到了购物网站的广告。
正巧甄臻来批发市场闲逛,崔建义立刻拉着她请教:“甄老板,我看真心加入了互联网,搞什么互联网购物,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网络购物?”
甄臻不吝赐教,其他老板都围过来听。
“就是把咱们的货品放在网上卖。”
“怎么卖?我在新姚市,顾客在京市,咱们隔着上千里路,怎么把东西送到他们手上?还有,货送到了,怎么付款?”
甄臻认真解释,“网站有自己的物流,你们可以跟网站合作,让网站上门取件,顾客收到货就在后台确认收货,钱就到你绑定的银行卡里了。”
崔建义和崔建国这群人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忙着做生意,也没接触过互联网。
他们根本听不到互联网购物到底是干啥的。
甄臻便把他们带去真心百货的办公室大楼。
她打开电脑,全部操作一遍,让他们知道网络购物是怎么回事。
崔建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咱们的货要是丢了怎么办?”
“丢了由商家承担。”
“啊?那我们不是亏本了?这要是经常丢货,靠什么赚钱?”
甄臻沉吟:“互联网购物和线下购物不同,不保证每一单都有利润,可100单里,有80单赚钱,另外的20单就算不赚钱,总体上也是赚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在互联网卖东西?这比咱搞批发可麻烦多了,又是包货又是寄货的。”
“这很简单,”甄臻以崔建义为例子,“上次你的窗帘布卖不出去,做成西装后,初期没宣传,没人买,是不是?”
崔建义点点头,“确实如此。”
“如果你搞了网络购物,你的东西上网站推荐,被全国人民看到。新姚的用户觉得你的衣服太前卫,可大城市的人不一样,他们就喜欢有特色有设计感的衣服,天南海北的客人都买你的衣服,不比你在档口等着强?”
崔建义明白过来,“可要是卖不出去咋办?”
“网络购物是未来的流行趋势,将来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大家要想走得长远,必然要网络销售。等大家都知道网络购物好,你还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崔建义和崔建国这群人都是敢闯荡的。
他们听甄臻打包票,都愿意去网上开店。
在甄臻的帮助下,新姚批发市场所有商户都去网上注册店铺。
等他们把自家衣服上传后,乔璐在首页做了个“新姚批发市场”的专栏!
崔建义的衣服很有设计感,倒真有人来咨询,可一天就卖个一两单,他就没把网络生意放在心上。
谁曾想,有一天,一个哈市的商户一口气下单了30多件。
崔建义以为她买错了,谁知对方也是搞服装的,只是离新姚太远,买车票过来批发衣服,路程远不说,花费还高。
她就想在网上下单,买些样品回来,好卖的款再来大批量进货。
崔建义灵机一动,“回购十件以上,我给你批发价,可以走物流给你寄过去。”
“没问题。”
崔建义忽然咂摸出网络购物的好处来。
这天晚上,有个沪市的顾客忽然来联系他,问一件灰色大衣能不能便宜点。
崔建义一问才知道,这位顾客是摆地摊的,这件灰色大衣在沪市特别好卖,希望崔建义能给个批发价格。
这件大衣是崔建义的库存款,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放到网上售卖,没想到,在新姚不受欢迎的款,却是沪市小资人群心中的时尚单品。
就这样,崔建义在网上的日销量从一两件,到十几件,再到四五十件。
这年夏天,崔建义做了一款有10个眼色的彩色基本款T恤,又根据隔壁国家一个女团的装扮,做了彩色的铅笔裤。
他原打算放到网上试试水,谁曾想被网站选做开屏主图。
崔建义从没想到,互联网能这么疯狂,从早上开始,他的后台一直响个不停,有超过3000个顾客,咨询他T恤和铅笔裤的事。
还有不少人默默下一单,这一天下来,崔建义竟卖了足足4930件!
这个数字疯狂到崔建义不敢相信。
一天,才一天功夫,他就在网上卖了快五千件!
虽然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可比他档口批发价格贵很多,除去快递费,他至少能赚三万块!
一天赚三万块!崔建义的事传遍了整个批发市场。
到这时,大家才明白,甄老板说的不错,互联网真的是未来趋势!
这一年,乔璐的购物网站做出了3400万销售额!其中2000多万来自网站自营。
孟西笑了:“我钱都投进去了,真怕血本无归。”
孟东也松了口气,他的任东西公司靠着熊猫号,已经是内地数一数二的公司了,他用任东西养着购物网站,购物网站要是不能赚钱,孟东这些年可就白干了。
天气热,孟老太坐在屋里看戏曲节目,甄臻听着吵吵嚷嚷的电视,把凉席拿出来铺。
孟东进了屋,甄臻眼尖地发现孟东穿了件西装,她忍不住看向窗外,是夏天没错,是40度没错,这孩子缺心眼还是怎的?大热天的穿西装?
“三娃,你这玩的是哪一出?”甄臻打趣,“你跟奶奶说实话,穿西装不热吗?”
孟东脸都红了,在外头沉稳内敛的孟总,到家秒变阿奶跟前的小绵羊。
“阿奶,你想问什么就问,能别拐弯抹角吗?”
“行,那阿奶就直说了,你这样子不太正常,是不是有对象了?”
孟东吞吞吐吐半天,才道:“就那什么……我跟乔璐……不是,是我在约乔璐。”
甄臻可没把这俩人联想到一块去。
俩个事业批谈恋爱,办公室就是约会地,甄臻简直想笑。
“那人家乔璐怎么说?答应你没?”
“她说考虑考虑,但她接受了我的花。”
孟东没啥恋爱经验,长这么大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签过,要不是身边正好出现乔璐这么个人,他恐怕要单身到五十岁。
孟东低声问:“阿奶,您觉得我有戏吗?”
“有戏!肯定有戏!”
孟东高兴起来,“您怎么知道?”
“这还用说?乔璐跟你一样是工作狂,你俩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去公司的路上。去年过年你俩都在加班,就你俩这情况,想找对象不太容易,要是能内部消化,也算挺好。”
孟东有些害羞,他没长谈恋爱这根筋,乔璐学历跟他相当,长得好看,又是谈文音的邻居。
俩人还挺登对的。
在孟东看来,谈恋爱就是要登对。
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他跟乔璐可以边工作边谈恋爱,也可以婚后谈恋爱,总之,这世界上有各种夫妻,他和乔璐这样的工作狂,就适合简单直白的交往模式。
甄臻原以为这俩人要试探一段时间,谁曾想,第二天乔璐就来找孟东,说是要跟孟东交往。
孟东并不意外,他穿上西装,看了眼手表。
“我下午有个会要开。”
“巧了,我也是。”
“那咱们一起吃个西餐,吃完饭去公园逛逛,下午我开车送你去开会?”孟东提议。
乔璐觉得理所当然,“行,找机会看个电影,走个过场。”
“行啊,四丫的电影还没撤档,咱们一起去看。”
“好。”
程素听了几句,简直目瞪口呆,“甄大娘,他俩怎么跟开会似的?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
“可不是,这样能行吗?”
程素摇头,“不知道啊,没见过人家这样谈恋爱,但他俩还挺登对的,孟东高大帅气,乔璐高挑明艳,又都是事业型的,应该挺般配的吧?”
甄臻怀疑过几天,她就能听到俩人把生孩子的事,提上日程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管不了那么多。
晚上时,孟南出差回来了,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谈恋爱了!”
孟大国和焦蕙兰面面相觑,甄臻头都没抬,孟南疑惑道:“你们怎么这副反应?”
“你说呢?”甄臻直摇头,“你谈恋爱算什么稀奇事?今天谈明天分的,我们都习惯了。”
孟南来劲了,“不一样,阿奶,这次真不一样!我本来想不结婚的,可这次去港城出差,认识的这个人,他家世很不错,是港城船运大佬家的二公子,英国留学过,正在接管家族企业!”
甄臻抬头看她,“港城船运二公子?那他家族生意应该挺大的吧?”
孟南哼哼:“他家生意大,我家也不差啊!你的资产好几十亿,国企也正在重组上市,到时候咱家资产至少七八十亿!我靠卖卫生巾和卖避孕套,一年也能赚个大几千万,我比他差在哪?”
说是不差,可港城发达,船运世家是靠多年积累下来的,只怕人家会看不上他们。
“你自己决定就好。”
孟南点头,“阿奶,你放心吧,我不会受委屈的,他要是敢看不上我,我头一个就把他给踹了!”
“你俩异地恋,也不容易啊。”
“我们说好了,每个月见一次面,我飞去找他,或者他飞来找我,谁有时间谁飞。”
孟南也三十岁的人了,甄臻并不担心她。
孟大国倒是挺怕闺女吃亏的,港城那些世家,他是听说过的,看起来都挺开明的,实则很传统。
很多有钱人家都要儿媳妇给儿子。
孟大国真怕孟南在这上头吃亏。
孟南却不怕,她要是生孩子,肯定得跟她姓,否则她肯定不生的。
港城船运大佬算什么!
他又没生孩子的能力,他要是敢逼逼,她肯定踹掉他,头也不回地找别人。
孟南这次谈恋爱,还挺投入的,每天都要跟对方打电话,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对方没有熊猫号,他俩没法线上聊天,只能靠手机联络。
不过焦蕙兰看过男方的照片,觉得对方戴着眼镜,看起来挺儒雅的,不像是那种爱玩的人,孟南感情路不顺,三十岁还没结婚,在焦蕙兰看来,也算是大龄未婚女青年了。
要是这次能解决婚姻问题,焦蕙兰也就放心了。
甄臻不同意她的说法,才三十岁,怎么就大龄了?
“我六十来岁了,都觉得自己还年轻嗯!”
焦蕙兰哪里能不急?别人家同龄的姑娘,孩子都上初中了,孟南却连个男朋友都没有。
“娘,您六十岁确实不大,可孟南一心扑在事业上,人又挑剔,我就怕她这辈子结不成婚。”
“结不成就结不成!要是结婚后不能过好日子,那还不如自己过。”
甄臻的想法,让焦蕙兰愁得慌。
大家都羡慕她有个好婆婆,教会拦截自己也觉得幸福。
多年来,她早就把婆婆当成亲妈了。
可太开放也让人着急,她从不催孩子们谈恋爱结婚,孩子们足够自由,思想也新派,动不动就要为爱结婚,二丫和四丫还要孩子跟她们姓,现在有几个男人能接受的?
焦蕙兰寻思着,实在不行,就忍忍算了,何必非要孩子跟她们姓呢?
女孩子让一步也是行的。
可二丫和四丫非要坚持,说什么不跟她们姓就不结婚了,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新思想。
新姚机场还没影建好,孟南和男朋友约好了在其他城市见面,来来回回挺折腾的。
程素看在眼里,“甄大娘,您觉得孟南这次结婚,能成吗?”
甄臻摇摇头,“不知道,但我还是那句话,结婚不代表幸福。”
程素挺感慨的,她离开坝头村的时候,大丫才几岁,转眼都三十了。
程素也不年轻了,“甄大娘,我今早发现自己长了一根白头发。”
“在哪呢?”甄臻扒开程素的头发,程素脑门上确实长了一根白发,“心里不好受吧?”
程素确实不是滋味,她发量一直很多,从不脱发,怎么就有白头发了?
说起来,甄大娘也老了。
甄臻并不纠结年龄,人都要往前看,没办法,都得这么糊弄着过。
眼看快到千禧年了,国家取消了分房制度,彻底开启商品房的年代。
孟华在他娘建议下,把所有钱都头都投到了房地产里。
这天,东东拎着瓜果上门拜访甄臻。
几年下来,东东肉眼可见的成熟了,他脸晒得黢黑,人也不如孟东英俊,却有种朴实的稳重感。
甄臻很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年轻人脚踏实地生活,比什么都强,不一定非要成为超人,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才叫成功!
活着不容易,能活着比什么都强。
东东想开一家自己的房产中介公司,想问问甄臻的意思。